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由于这种做法有时违背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当然,这样也就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机会。

继续分享《见识》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上一篇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围绕人生的各个阶段,诠释了人生终极目的是幸福,有正确的自我定位和初心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前进方向。但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也要讲究一些策略,第二章就提到了一些反常规的方法。

不做选择的幸福

不是选择越多越幸福,不做选择也有幸福之处。

印度人在美国大公司中任高管人数比中国人多的原因:

  1. 印度人走出国门比中国人早半个世纪。
  2. 语言方面,印度人的英语交流能力比中国人好。
  3. 意识形态方面,西方国家对中国有防范。
  4. 幸福学角度看,印度人缺乏选择的状态,以及不选择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帮助了他们的精英在公司里取得成功。

为什么「不选择反而获得幸福」?

  1. 印度人到了美国,由于没有退路,只好死心塌地地在新的国家里经营好自己的工作,并且在不宽的上升通道里挖空心思、削减脑袋往上爬。
  2. 选择太多,导致人太浮躁,不愿意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努力经营,而做到顶级是需要时间的。
  3. 人们把太多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做人与作诗:我们需要林黛玉

为什么社会需要作诗的人?

  1. 做人:情商高。有美德。作诗的性格:只要意境、浪漫、唯美和理想,同时不失率真,它对世俗的美德会不屑一顾,有灵性。
  2. 作诗的性格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屈原、李白、李商隐、贝多芬、托尔斯泰、雪莱、拜伦。
  3. 当前社会有时太讲究功利,太讲究做人,纵有金山银山,也是乏味无趣的。北大清华培养了太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社会有太多的薛宝钗,太少的林黛玉。

机器智能取代人后,人怎么办?

  • 人有两个特殊天赋无法被取代: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梦想和浪漫的情怀。
  • 生活和工作与这两个天赋相关,就不用为此担心,因为你总能想到机器想不到的事情。

西瓜与芝麻

捡芝麻丢西瓜的人的问题?

  1. 时间利用效率低。
  2. 习惯于低层次追求,心志变低,难以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
  3. 当一个人的心思放到了捡芝麻上,他就永远失去了捡西瓜的可能性。

捡芝麻的例子?

  1. 伪工作者:习惯于简单重复价值又低的工作,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做不来了。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人不幸的命运。
  2. 雅虎:从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公司走到被出售的地步仅用了 10 年。雅虎开发的互联网服务数不胜数,却没有什么是世界第一的。

捡西瓜的例子?

  1. 苹果:产品线一个巴掌就数的过来,却是全世界挣钱最多的公司。乔布斯回到苹果,对一大堆项目和产品画叉,只剩下个位数的产品,从芝麻变成西瓜,救活苹果。

捡西瓜需要的素质:

  1. 眼光和思维方式
  2. 能力。
    1. 人的能力晋升一个台阶,贡献、职责、影响力就可能增加一个数量级,至于收入就更不用发愁了。
    2. 满眼都是芝麻而忙碌,就没有机会练就捡西瓜的能力了。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

大意: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要失败的。已经知道这个事实还要为之,失败是确定无疑的了。

我超出常人的优点有两个:

  1. 能够跳出思维定式,换一个角度来判断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2. 敢于舍弃。
    1. 时间有限,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做,必须要有所舍弃,顺其自然。
    2. 如果让员工同时做几件事,最后公司的收获是 0;如果只让他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公司好歹会收获 1。

如何跳出思维定式?

  1. 需要大胆地反常规思考,甚至舍弃很多利益。
    1. 要想换取更多的时间,就必须牺牲很多经济利益。大部分人会在时间和金钱之间选择金钱,而忘记了人一辈子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一定比18世纪的人过得好吗?

我们一定比18世纪的人过得好吗?

  1. 物质生活和健康水平来讲,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
  2. 但精神和生活方式并不优于过去的贵族。

幸福的来源除了基因的传承和成就的影响之外,还有三个具体维度:

  1. 爱情和婚姻。有美好爱情的人是幸福的。
  2. 对未来的期望。一个人如果能够确定明年比今年好,后年比明年好,他就有幸福感。
  3. 对生活的态度。内心有责任和荣誉,平时过着从容而优雅的生活,遇到危险和困难能够镇定自若,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幸福感就会加强。

科技进步的结果是?

  • 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优雅而从容的生活,而不是让大家变得没有时间生活。

如何让生活过的更好?

  • 记住十个字:责任、荣誉、从容、优雅、镇定。

个人心得

本章的核心是人生要做减法,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所谓做减法就是消灭选择,选择太多容易挑花眼,选择变少就能排除干扰因素,才更容易找到正确道路。

好比学生时代做选择题采用排除法的方式,有时候并不知道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但就是能确保这道题可以得分。

如何消灭选择呢?我的理解是,剔除对自己有低价值的选择,保留对自己有高价值的选择,然后权衡各方面因素,得到最佳选择。

在我经历中,印象比较深的一次选择是上大学选志愿的时候。那时候分数比较尴尬,超出一本线并不多。选太好的学校,容易落榜,选太保险的学校,又有些遗憾。·于是我分析了众多学校的录取分数,知名度,目标专业的教学能力,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整理了一个候选集。经过很长时间的权衡纠结和犹豫,把最终的候选集分成了三个级别:较难达到,不出意外能达到,容易达到。再结合自己对专业的要求,对城市的要求,对学校知名度的要求,在纸上一个个地划掉。把最后剩下的学校,填到了志愿里。最后录取结果虽然没有超出预期,但还是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