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银行与理财 - 图1

一、银行躺着赚钱的秘密

2017 全球最赚钱的五家公司,中国占了四家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

1、银行通过存贷差赚钱的秘密:资金的规模、期限和风险转换

2016 中国银行业净利润 1.6 万亿元,净利息(存贷差)收入占 3/4。

  • 存贷差:银行吸收的存款和放出去的贷款,中间的利率差额。

另外1/4利润来源分为两大块:

  1. 银行吸收存款后,自己做投资。比如国债。
  2. 通道业务费用。比如理财产品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银行作为通道。

image.png

三块利润:存贷差、银行自己投资的业务收入、银行的通道费用,实际上都依赖于银行的规模和吸收存款的能力。

  • 吸收存款能能力越强的银行,日子一定会越好过,也会更赚钱。比如工农中建四大行。

银行的本质:

  • 通过资金的规模期限风险转换,来实现资金的更有配置,然后从中间赚取这个利率差额。

【村庄的例子】

  • 村庄A富裕有闲钱,村庄B搞建设需要钱。
  • B 向 A 借钱,但 B 需要的资金量多,哪家哪户都不会有那么多闲钱。这就是规模上有差异。
  • B 搞建设要好几年,但 A 的人都担心资金流动性,不愿意借出去那么久。这就是期限上有差异。
  • B 和 A 完全不熟,没有信用,大家也不信任你,B 借不到钱。这就是风险上有差异。
  • 这在经典的银行学中叫做资金匹配上的规模、期限和风险问题。
  • 另外,B 需要和 A 的每户签合同,如果违约还要讨债,这叫交易成本。

银行作用凸显:

  1. 银行吸收A村小笔存款,汇聚起来借给B。这叫规模转换。
  2. 银行将不同时间点上汇聚的资金,匹配给资金使用期限不同的人,一年or两年or五年,打一个时间差,这叫期限转换。
  3. 银行承担贷款收不回来的风险,这叫风险转换。
  4. 通过这三个转换,银行就实现了资金在这个村子中间的有效流通,两个村的村民和经济发展就都收益了,银行业获得存贷差的收益。
  5. 每家每户那么大的交易成本,就可以平摊到所有的储户和贷款上。

2、经济中国银行业躺着赚钱的两个原因:银行的垄断性和高速的经济增长

很长时间里,中国银行业恰好满足两个条件:

  1. 中国金融的准入门槛是很高的,它的牌照控制很严格。
  2. 国家十几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投资机会多,利润高,对贷款需求很强。
    1. 08年4万亿经济刺激,大家借钱投资,中型企业贷款利率8%,小型14%,资金规模大,存款利率稳定,贷款利率高,存贷差额大,银行自然赚钱。
    2. 银行业的黄金十年。和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金融控制的局面密切相关。

3、银行业贫富分化的新业态:利率市场化和经济增速下滑

2013之后,银行业贫富分化,富的银行富的流油,穷的银行濒临破产。这和我们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经济基本面发生巨大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1. 银行的准入门槛降低。
    1. 2000 年以后推行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放松银行牌照的发放。2000 年 40 家,现在 400 多家。
    2. 银行间的竞争自然就加剧,就产生了分化。
  2. 2013年之后,国家推行利率市场化,把存款利率的管制放开了。
    1. 银行吸引储户,提高存款利率,整个行业资金成本在上升,利润自然在下滑。
  3. 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两位数增长降到7%以下。
    1. 经济下滑意味着市场上不再是遍地黄金,高利润的投资机会减少,贷款需求下降,贷款利率下降。

宏观环境的变化带来了银行业的变化:

  • 一方面,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蛋糕今非昔比。2000 年全国金融资产20万亿,2017年240万亿。纵向比下降,横向比全球仍然富有竞争力。银行分得一杯羹,就可以活的很滋润。
  • 另一方面,银行业出现新业态,就是严重分化。
    • 吸收存款能力强、金融创新能力强的银行就活的滋润,比如四大行,还有很多金融创新搞得很好的股份制银行。
    • 很多小型地方银行、信用社却穷的濒临破产。

划重点

  1. 存贷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银行主要是通过资金的规模、期限和风险转换来赚取这个差额的;
  2. 利率管制和高经济增速是中国银行业黄金十年的一个大背景;
  3. 利率市场化和经济增速下行,使得中国银行业结束了全部躺着赚钱的时代,它的贫富差距拉大,全国性的大银行仍然是豪门,地方性的小银行生存状态会欠佳。

PPT

要点1:银行赚钱的主要来源是利息净收入,而高额利息净收入根源在于存贷差。

  • 银行吸收的存款和放出去的贷款中间的利率差额叫做存贷差,是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image.png

要点2:银行能够通过存贷差赚钱的关键原因在于它能够低成本地转换规模、转换期限和转换风险。

联想两个村子中间借贷关系的小故事:银行之所以能够赚取这么高的存贷差,是因为它能够低成本地以小聚多,转换资金的规模,然后还能转换资金的期限和转换资金的风险,通过这三个转换,银行实现了存贷差的利益。

image.png

要点3:2003-2013年使中国银行业的黄金十年,其利润飙涨的根源是银行的垄断性和中国经济的告诉增长

  • 银行的盈利模式从躺着赚钱的黄金十年,变成银行分化显著的状态。
  • 背后的原因是,原来我们国家大部分银行都能赚钱,因为它们具有垄断性,国家一直处在经济高增速的状态,贷款的需求很大,等于是这种宏观政策和宏观背景下的产物。

image.png

要点3:当前银行业呈现贫富分化的新业态,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增速下滑趋势

现在利率市场化,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银行业利润下滑,只有那些吸收存款能力特别强、信用特别好的大银行,现在日子才能过得比较滋润。

image.png

货币基金抢了银行的利润吗?

余额宝抢了银行的利润?余额宝是一种货币基金。

  • 第一,货币基金和银行是什么关系,它到底抢没抢银行的利润
  • 第二,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到底是怎么波动的。

1、货币基金和银行之间的恩怨情仇

理解货币基金,首先理解一个词语:银行间货币市场

银行间货币市场

  • 银行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会有资金短缺和盈余的时候,所以经常会互相借钱,这也叫做银行间的互相拆借,这也就形成了银行间市场。

和一般借贷市场的区别:

  • 银行间拆借资金量大、时间短,一般就是隔夜、三天、七天这种,所以银行间货币市场,是一个大额的、短期的资金拆借市场。
  • 它就会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利率也会远远高于银行给储户的利率。

银行间利率虽然高,但不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

  • 20世纪70年代,美国Q条例规定活期存款没有利率,定期存款利率有上限
  • 美国银行家想出一个办法,设立一个基金,吸收老百姓零散的钱,然后投向利率比较高的银行家货币市场,相当于帮助老百姓用少量的资金参与进了高收益的银行间市场,分享到了机构投资者的收益。
  • 由于基金的投向主要是银行间的货币市场,所以又叫货币基金。
  • 货币基金不属于银行体系,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也不受利率的管制,就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比银行存款高得多的利率,市场上很受欢迎。
  • 1978美国货币基金占美国存款1%比例,1999,这个比例上升到63%。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银行存款大搬家,也叫金融脱媒。
  • 货币基金是美国利率管制下的金融创新,投资银行实现了绕开监管,筹集资金的功能,也替老百姓赚钱。

2、中国货币基金:替老百姓多收了三五斗

中国货币基金的兴起,和阿里在2013年推出余额宝有关,其实就是利用支付宝账户优势,把支付转账的功能和货币基金相结合起来,提供比银行活期存款高得多的利率。

原因有下:

  1. 它绕开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监管;
  2. 它让老百姓分享了高收益的银行间的市场利率。

市场上的货币基金,等于是为老百姓提供了高流动性、低风险的金融产品。

  • 货币基金次日赎回,流动性接近活期存款,但利率高得多。
  • 2017货币的平均收益率是百分之三点几,活期是0.3%,所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是银行活期存款的10倍以上。

银行的应对:

  • 为了避免像美国一样,更多的存款从银行流走,银行纷纷推出了货币基金的产品。
  • 2017.6 国家一共 122 家金融机构,共 372 种货币基金,总规模达到 5 万亿元。

对银行的影响:

  • 没有货基,5万亿可能躺着活期存款里,0.3%的利息,但货基的出现将银行的资金成本给推高了。
  • 这就是有人说余额宝这种货币基金是银行吸血鬼的原因

货币基金的出现其实无非是给了我们老百姓一点投资上的选择权,让我们获得了稍微高一点的收益率,让一小部分的利润从银行手里流回我们老百姓手里。

中国还未像美国一样出现银行存款大搬家的情形。2013至今储蓄总额不断上升,到今天,货基占存款总额比例也就3%。

3、货币基金收益率:跟着银行间市场利率而变化

2013,余额宝利率一度达到过7%,为什么现在3%,是什么影响的?

  • 货基基金的投向主要是银行间市场
  • 货基基金的利率上下浮动,主要是跟随银行间市场利率在波动。

2013,市场闹钱荒,银行间利率高,6月6.7%,下半年平均4%,当你货基平局利率4.87%,余额宝最高一度突破7%,所以它是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来波动的。

后面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下行,银行把货币政策放松,放水,市场上的钱没那么紧张,银行间的市场利率又慢慢地降了下来。2017银行间市场利率2.63%,货基平均利率3%左右

image.png
图中可以看出,货基的平均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利率紧密相连,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变动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央妈货币政策的影响。

  • 所以市面上说钱荒,你的货币基金的利率就会嗖的上去。

划重点

  1. 银行在资金短缺或盈余的时候会互相拆借,形成金额大、高流动性、高利率的银行家货币市场,但这个市场个人投资者进不去;
  2. 货币基金是源自美国70年代的金融创新,它们汇聚资金投向银行间货币市场,使得更多的普通人可以分享到银行间市场的高收益率;
  3. 中国货币基金的产生和美国很类似,让老百姓分享到了较高的银行间市场利率,而货基的利率主要是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波动而波动的。

PPT

要点1:货币基金的投向主要是(银行间)货币市场,因而得名货币基金。它是产生于利率管制下的金融创新,是美国金融自由化的标志性事件。

为什么叫货币基金?

  • 银行间货币市场是大额短期拆借市场,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利率也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
  • 货币基金吸收老百姓零散的钱,投向货币市场。

为什么会产生货币基金?

  • 货币基金产生于美国,不受Q条理利率管制,也不缴纳准备金,给老百姓提供了比银行存款高的多的力量,因而得以蓬勃发展。

货币基金有什么影响?

  • 1978年美国的货币基金占整个美国存款的1%,到1999年占比63%
  • 推动美国利率市场化,开始金融自由化。

image.png

要点2:中国的货币基金绕开监管,让老百姓分享了银行间市场的高收益,但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体量还很小。

货币基金吸收的是老百姓的零钱,投向利率比较高的银行间货币市场,等于说货币基金帮助老百姓分享到了机构投资者的收益。

image.png

要点3: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市场,因此它的收益率主要跟随银行间市场上下波动。

  • 由于它投向的是银行间市场,所以会发现货基的收益率和银行间的市场利率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市场上闹钱荒,银行间市场的利率上升,货币基金的利率也会飙升。

image.png

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靠谱吗?

影子银行:

  • 非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就已经参与到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里面了。

1、影子银行到底是啥?——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

什么是影子银行?

  • 影子银行的存在,本质上就是因为银行这些金融机构,是受到国家严格监管的,但是它们又想赚取高额的利润,所以它们会和证券、信托、券商、基金这些金融机构合作,然后跟监管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
  • 它们会合作一些类银行的金融业务。
  • 这些业务有银行的功能,但是又没有银行的实体,像个影子,所以非常地难监管。

两个道理:

  1. 银行是受到国家严格监管的。
    1. 比如银行的资金投向,有限制。当年国家调控房地产,就不允许银行的贷款投向房地产业。
    2. 银行的放贷规模有限制。比如原来有75%的存贷比,现在虽然取消了,但所有银行的信贷额度的行政控制还是非常严格的。
    3. 银行业和证券业是要求分业经营,银行资金是不允许进入证券市场的。但商业银行和监管有矛盾,它要追求利润,什么行业赚钱它就给什么行业放贷,就有冲动放大它的放贷规模。
      1. 比如证券市场火热,银行手里资金多,它就想分一杯羹。
      2. 所以银行受到严格的监管,就有绕开监管的冲动。
  2. 在中国的银行金融体系中,银行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
    1. 因为只有银行能吸收存款,募集资金也比其他的机构容易得多。中国240万亿的金融总资产里,银行占了90%以上。其他金融机构募资能力都不强。
    2. 但像信托、基金这些机构也有好处,它们受到的监管是相对宽容的。
    3. 所以,银行受到的监管多,募资能力强;其他金融机构钱少,但受到的监管比较宽松,它们一拍即合。
    4. 信托、基金这些机构通过银行募集资金,把这些钱投到当时利润最高的行业和市场上去,绕开监管,大家一块赚钱,那么这些业务其实就是影子银行。

典型业务:

  • 银行和信托联手的银信合作业务。
    • 2010年房地产市场火热,国家担心经济过热,限制银行对房地产行业发放贷款。银行想赚钱,就寻找被监管的不那么严的合作伙伴,而当时信托的限制很少。
    • 所以信托公司和银行合作,银行做信托公司的通道,发行理财产品,然后把这些钱投到最热的房地产、基建项目上。
    • 老百姓买了这种非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利润率非常高,经常会达到10%以上。
    • 这些产品基本上就来自于银信合作的影子银行体系。
    • 后来这种模式被监管发现,就开始被限制。
  • 银行和券商合作投资证券市场。
    •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实体贷款需求下降,资金开始往证券市场回流,债市和股市出现一波牛市。
    • 银行和基金公司、券商合作,银行做通道,把这些资金一股脑流入了证券市场,进一步推高了资产的价格。
    • 为了逃避监管,很多金融产品会设计的比较复杂,中间嵌套很多层,杠杆很高,风险很大。
    • 2017年4月,国家要求金融去杠杆,严防金融风险。

整体而言,中国的影子银行就是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之间猫捉老鼠的游戏。

  1. 一方面,它们会促使资金流向投资效率更高的地方,提高整个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
  2. 另一方面,这些金融产品由于中间通道很长,又缺乏监管,所以很容易产生风险事件,把百姓的财富给席卷进去。

2、影子银行是好是坏?——银行理财产品中的风险

购买非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

  • 2012年开始的银行理财产品违约事件,大银行
  • 华夏银行的中鼎财富系列理财产品
  • 平安银行的聚金宝
  • 交通银行的得利宝

华夏银行的中鼎财富:

  • 中鼎财富背后是 通商国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河南商人主导的股权融资计划。
  • 投资门槛 50万元,回报率高,11%-13%的年化收益。
  • 很快走华夏银行通道募集1.6亿资金
  • 经济下滑、公司破产,资管公司人去楼空,募集资金不知去向,银行不承担过多责任,银行客户损失1亿元

资产公司和华夏银行的关系:

  1. 通道业务。华夏银行在里面做一个通道,这个股权融资计划就是通过华夏银行卖理财产品来募资。
  2. 你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你以为买的是银行信用,其实不是,它的背后是一个高风险的股权融资计划。

通过银行来做通道的原因?

  1. 监管的要求,一般人不能随意集资,超过200人的募资就是非法集资了。
  2. 银行天生销售渠道广、信用好、容易募集自己,所以这些钱募集来以后交给募集方,银行是不管的。银行收取1%~2%的通道费用。如果项目失败,银行不负有保本责任。

3、如何判别非保本理财产品是否靠谱——四个基本原则

大背景:

  • 金融去杠杆、金融严监管
  • 很多银行发行的非保本的理财产品,风险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大。

以下几点微观上的技术和策略:

  1. 注意产品的投向。不能因为产品是某一家银行发行的就去买,并不一定靠谱。要看产品具体投资到什么方向上,是不是清晰?如果投往的是现金贷、消费贷、小额贷这类产品,就要非常谨慎。
  2. 产品说明书上一定会写清楚是不是银行代销,也就是银行代理销售与否的问题。如果是银行代销,意味着银行在这个中间完全是一个中间人角色,你根本不会知道具体的产品最后投到哪里去了,这中间的信息不对称太大,很难把握,不建议投资这类产品。
  3. 一定要注意募资方信息。那些看上去名头很大、很多,但又不给你一些具体的经营业绩细节,这些募资方都应该打上问号。
  4. 小心过高的利率。利率根据整个市场的利率环境在变化,如果市场利率高,银行理财产品利率自然高。
    1. 可以根据基准利率做一些判断:半年期的基准贷款利率是 4.35%,五年期以上是 4.9%
    2. 5.几不算太高,但P2P这种利率 8%~10%以上,就要特别注意。

划重点

  1. 影子银行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环境下,银行和基金、信托、券商这些金融机构合作,和监管之间进行的猫捉老鼠的一个博弈游戏。
  2. 影子银行体系很难用好和坏来评价,一方面它促进了社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因为缺乏监管,它的风险也比较大;
  3. 给出了一些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具体选择策略。

PPT

要点1:影子银行的背后可能是通道业务,通道业务投向的项目一旦失败,银行并不会向投资者偿还本金。

  • 购买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其实是影子银行的一部分,而影子银行又是我们国家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博弈的结果。

image.png

要点2:逃避金融监管的冲动造就了影子银行这个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具体形式包括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基合作等。

  • 银行钱多、受监管多,而其他金融机构钱少、受监管少,所以它们中间就天然地有这么一个合作,银行有绕开监管赚取更多利润的冲动。
    • 比如说银行和信托合作,把钱投向房地产业;
    • 银行和基金、券商合作,把钱投向证券行业;
    • 都是影子银行体系的一个部分。

image.png

要点3:影子银行既能够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也容易产生风险。作为投资者,我们要把握宏观形势并了解产品、审慎判断。

  • 影子银行体系,很难用好和坏评价
    • 一方面,它让资金投入到投资效率更高的地方,客观上起到了促使社会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的作用;
    • 另外一方面,由于它通道很长,又没有受到监管,所以中间的风险事件很多。

如何判断理财产品的风险?

  1. 第一看产品的投向是不是清晰;
  2. 第二看是不是银行代销;
  3. 第三看募资方的信息;

image.png

(延展)什么样的货币基金值得买?

怎么挑选最具投资价值的货币基金?

  • 5万亿资金在货基上,300+产品,利率3%~7%
  • 哪种更安全,收益率更高?

挑选的原则:从投资者结构基金规模来择优即可。

1、挑选货币基金的两大原则

  1. 安全性与流动性原则——挑选散户比例高的货币基金
    1. 误区:跟着机构走。原因:机构型的货基,申购赎回非常频繁,机构对资金的松紧敏感,央妈放一点点水,市面钱一多,它就大量申购,市场上有点风吹草动,钱略紧张,它就马上赎回。大资金量,频繁操作,对货基整体的安全性,流动性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2. 举例:美国08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Primary Reserve Fund,净值一下子跌到一美金以下。
      1. 是因为这个基金大部分持有人是机构,由于对市场的敏感,立马开始大规模赎回,导致基金资产24小时内损失掉超过 2/3,最后被逼的要清盘。
      2. 这种现象金融术语中叫「基金挤兑」,也叫 Funds Run。
      3. 为了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度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只好出手救市,注入流动性。
      4. 因为机构对市场价格变化太敏感,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跑路,导致基金波动很大,不够稳健。
    3. 判断一个基金是不是散户型,只要看它的持有人结构就可以了,这个数据每个基金都会提供。
      1. 一个货基的散户比率达到 70%以上,流动性风险就非常低。即使利率变动,基金的净值也不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2. 这个条件稍微放松一点,比如60%,也没有什么问题。

货基挑选的安全性流动性原则——挑选散户比例超过60%的基金。

  1. 收益率原则——挑选规模适中的货币基金
    1. 误区:大而不倒,去找规模很大的基金。这不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我们研究发现货基的收益率和它的货基规模呈现出一个倒U型的关系。
    2. 中等规模的货基收益率最高
      1. 比如规模在 50 亿以下的,收益率一般会在 3.5%以下
      2. 规模在100亿以上的,收益率 4.2%~4.3%
      3. 规模在1000亿以上,收益率 4%左右
    3. 为什么基金规模不能太小?
      1. 货币基金投的最重要的产品就是银行的协议存款,协议存款的利率是怎么定的?它是基金公司和银行一块商定的。
      2. 如果一个基金规模太小,根本就没有和银行谈判的筹码,所以没办法拿到好的利率。
    4. 为什么基金规模太大也不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1. 当你买一个金融产品,比如股票,如果巨量资金买入,这个产品价格就会不断地上升,导致你最后的买入价格会远远高于最开始的预期价格,这叫做市场的价格效应。
      2. 所以规模很大的基金,要获得好的收益率,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你很难拿到你的预期价格。
    5. 举例:余额宝是世界上第一规模的货币基金
      1. 流动性和安全性肯定是最好的。
      2. 但船大难掉头,盘子太大,调整仓位就很慢,所以余额宝的收益率在整个货基产品中是属于一个中下的水平。
    6. 2017市场情况看,基金规模在 100 亿到 400 亿的货币基金,收益率是最高的。

货基挑选的第二原则——挑选100亿到400亿中等规模的货币基金。

image.png
流动性、收益率是挑选货基最重要的原则。

  • 在此基础上,可以再加一些筛选条件
    • 历史业绩比较好的基金、手续费比较低的基金。
    • 买货基可以在选购基金的第三方平台:比如天天基金、蛋卷基金、好买基金、同花顺

按照以上规则筛选出的基金:

  • 先把机构型的货基,比如说机构持有量大于 40% 的基金筛出篮子
  • 又把小于100亿和大于400亿的基金筛出篮子
  • 剩下的按照前面六个月的历史业绩排名
  • 最后挑选出手续费、各种杂费最低的
  • 大概剩下10来支可供选择的基金。

时过境迁,以下基金在几年内变化很大,收益率已不再可观,建议不要买入。
image.png
你会发现,根据这些原则,你每个季度选出来的基金都是略有不同的,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 假如你对安全性的要求特别高,那么不妨牺牲一点点收益率,挑选像余额宝这种盘子大、稳妥、散户比率超过 70% 的基金。
  • 如果你很年轻,对收益率要求更高,而对流动性需求不是很高,那可以把流动性指标放松一点。

2、货币基金申购赎回的三个小窍门

挑选货基基金的两个原则:

  • 安全性原则
  • 收益率原则

接下来介绍,基金申购赎回的三个小窍门。

  1. 买 T+1 的基金。货币基金 T+1 赎回也就是今天买。明天可以赎回,有时也会有 T+2,T+3的基金,这样会对流动性造成损失。如果你对流动性要求高,可以避开T+2的基金。
  2. 周五不买入,周四不赎回。基金的申购有时间效应,因为基金交易是按工作日来计算的,一般你不应该在周五买入,因为周六、周日不允许你赎回,所以即使是T+1的基金,最后也相当于变成 T+3赎回了。
  3. 季末、年中、年底申购。货币基金的投资方向应该是一个短期的货币工具。市场上资金的紧张与否是货基收益率的关键,资金越紧收益率越高。一般月末、季末、年中和年底,市场上资金相对比较紧,所以你会发现这些时间点上申购基金,它的收益率是相对比较高的。

image.png

划重点

申购货基的两原则:

  • 第一,你要挑选散户型的基金,如果一个基金的散户比率低于 40%,而你对流动性要求又很高的话,就要慎重。
  • 第二,挑选中等规模的货币基金。按照2017年的情况,大概是 100 亿到 400 亿规模的基金收益率是最高的。

货币基金买卖的三窍门:

  • 第一条:如果对流动性要求高的话,尽量买 T+1 的基金;
  • 第二条:周五不申购,周四不赎回;
  • 第三条:月末、季末、年中、年底的时候申购货币基金。

问答:货币基金就真的没有风险吗?

互联网银行没有揽储权限,利润从哪来?

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的异同比较:

  • 利润来源没啥区别。2016年腾讯下微众银行,比2015年增长10倍,利润大多来自存贷差。
  • 差别在于,由于监管、技术上的原因,互联网银行在吸收存款的能力和覆盖客户的面上有不同。
  • 金融的本质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银行的本质也没有发生重大改变。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趋势:

  1. 互联网对金融行业、对银行业的冲击确实存在,但历史的演化是逐步。金融行业是信息不对称最大的行业,所以必须采取严监管。金融市场的演化,必须把监管的演化也给考虑进去。
  2. 目前缺乏信用。银行以及信用的发展,是靠时间来积累的。现在的互联网企业还很年轻,需要时间来自证明。除非真正能够非常审慎地开展金融业务,否则监管一定还是会比较严格的。
  3. 银行业是国家的资金血脉,严格的保护措施一定更多。
    1. 网络银行拿牌照比较谨慎。因为吸储的功能涉及千万家百姓的财富安全。
    2. 传统银行一定会互联网化,互联网银行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像一个银行。

货基没有存款准备金限制,会出现挤兑么?货基亏损怎么办?

其实在问货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产品?它的安全度到底如何?

  1. 理论上货币基金属于基金类产品。基金其实是资管市场的重头戏,也是百姓财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 货基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是一种有风险的投资,也就是它不是保本的,有小概率是会发生亏损的,尤其是在发生巨大的金融危机的时候。
    2. 比如08次贷危机,金融机构资金紧张,从各种渠道获得资金,货币基金市场理论上有可能出现挤兑,然后造成亏损和破产。
  2. 但是现实生活中货基投资的资产质量非常高。
    1. 要求流动性很高,所以一定会投向非常安全的流动性资产,因此发生亏损的概率是很小的。
    2. 从理论上讲,货基是属于有风险的投资,它是有亏损可能的,但是从历史数据和现实情况来看,安全性相对是很高的。
    3. 碰上金融危机这么大的事情,就另当别论。

影子银行的体系,为啥国家不开放市场,让市场来决定该留下什么、该淘汰什么呢?

市场可以决定一切吗?

既然凡是政策必遭遇对策,那银行自己就会想办法找对策,把钱流向高回报的项目,那不就不用开放市场了吗?

为什么不开放金融市场,让资金决定自己往哪里流动?

  1. 首先要看市场到底是什么?
    1. 市场是你我他,是个体,是机构,是政府,是各个机构和个人的集合体。
    2. 政府是由人组成的,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是人制定的政策。
    3. 所以说到市场,市场不是抽象概念,要理解市场的逻辑,就必须理解这里面各个参与方的行为逻辑,包括政府的逻辑。
    4. 金融监管机构:
      1. 比如中国的一行三会: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
      2. 美国:美联储、美国证监会、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3. 形形色色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颁布的监管政策
    5. 你单单把政策、把政府和市场割裂开,是一个很以偏概全的思考方式。
  2. 开放市场是什么意思?开放市场怎么开?开到什么程度?开多大?
    1. 如果你不把这些标准很好地讲出来,开放市场就变成了依据空话,尤其是开放金融市场。
    2. 金融市场是一个具有高度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所以天生具有严监管的特征。
    3. 美国是世界上市场自由化最高的国家,08金融危机后也在反思金融自由化走的太快太远,后来才加强监管。
    4. 拉美,东南亚因为在不合适的时机过度开放了金融市场,金融过度自由化,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这种代价可能是难以弥补的。
  3. 市场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中间就包括了监管的动态演化。
    1. 监管和创新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
    2. 影子银行的产生是因为中国的国有银行体系过大,然后银行会和其他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进行猫捉老鼠的博弈。
    3. 两重效果:
      1. 第一重,促使资金流向效率更高的地方。
      2. 但也造就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影子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是不受监管的,所以它本身就具有高杠杆的特征,具有高杠杆的特征就会增加风险,会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当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时候,受损的就不仅仅是政府,更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