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成功,挣到了钱,却不会花,不会理财,可能最后白忙活一场;没有挣到钱,空有一腔理想抱负,可能也不过是幻想。隐藏,金钱观不仅会对人的事业产生影响,也会决定人的幸福。

金钱观

鲁迅: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五条金钱观:

  1. 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1. 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挣钱也是。
    2. 朱元璋的子孙;超级富豪留太多钱给孩子。
    3. 前半生用生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
    4.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在这个极限内努力,效果会比较好;已经接近了自己的极限,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想超越极限,是枉费心机。
    5. 潇洒的鲁迅和身体垮掉的巴尔扎克。
  2.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1. 钱的本质: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
    2. 花钱是为了获得自然资源或者使用他人的劳动时间;有钱是因为你提供了你的时间为大家做了有用的事情,也就是说将你的时间资源商品化的结果。
    3. 每个人钱的多少,反映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资源的总量。
    4. 有效花钱,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获得更多的钱,形成良性循环;钱放着不用,就失去了利用资源进步的可能性。
  3. 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1. 得到美好的东西是有代价的,可能意味着失去另外一些已有的东西。
    2. 追求好东西前,问自己:它们是让我的生活变的更好还是给我带来麻烦。
    3. 重要原则:不能让我的生活因此变差。
  4. 钱是靠挣出来的,而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1. 钱总是不够花,不同阶层的人都是如此。
    2. 多挣钱的两个诀窍。
      1. 提升效率。
      2. 掌握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
        1. 钱是对资源的量化度量,越是稀缺的资源自然越值钱,当我们有了别人不会的技能时,我们就是稀缺资源。
  5. 钱是花不完的,但是可以迅速投光(投资、投机)。
    1. 马克吐温乱投资投光钱财;麦克莱恩投资石油破产;亨特兄弟投资白银破产。
    2. 投资不当把钱败光是 「命不好」,命不好是因为思维方式有问题。有了钱还要能守得住钱,能让它升值,才会有好命。

风险意识

风险意识会影响做事策略,进而影响成功率。

海外游玩带东西回去的风险:

  1. 行李丢失的风险。美国每年丢失或损坏 200w 件。
  2. 被海关查到补缴税款的风险。中国到美国,食物和肉类危险;美国到中国,大件商品容易被征税。
  3. 东西不合适退货的风险。

只考虑收益、不考虑风险的人,常常得不到最好的结果;而有风险意识的人,做决定时就会稳妥得多,得到的结果也会好很多。

生活中风险举例:

  1. 投资的风险。
  2. 抢红灯前的最后 0.1 秒。
  3. 防御性驾驶。
    1. 不是说遵守交通法规就没了危险,而是要防范我们周围的司机因为磕了药而犯神经病,或者因为喝了酒无法控制车,抑或因为其他原因而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些违规的人很可能会撞我们。
    2. 虽然责任在别人,但如果撞伤了,吃亏的是我们自己。
  4. 中国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多次被恶意撞倒,逐渐有了防范意识。

第一堂投资课

学习投资的两个必要性:

  1. 用钱挣钱。
  2. 能够在生活中用一种理性的态度、量化的方法看待各种事情、处理各种事情。

关于投资的三个基本问题:

  1. 投资的行为要围绕目的进行。
    1. 牢记投资目的,赚钱而不是交学费。
    2. 制定可行的目标。能扛 100 斤杠铃,就不要去举 200 斤。
  2. 投资的工具。
    1. 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票(不包括难以流通、专门挣股息的优先股)。
    2. 债券(包括国家政府的债券、地方政府的债券和企业的债券)。
    3. 不动产(包括房产、土地等)。
    4. 未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基金。
    5. 金融衍生品(比如人寿保险)。
    6. 高价值实物(比如黄金、艺术品)。
  3. 选择投资对象考量的原则。
    1. 夏普比率 = (投资回报 - 无风险回报) / 波动性的标准差。
    2. 除了回报和风险,投资还必须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流动性和准入成本。
      1. 流动性:讲投资随时变现或者现金可以随时投资的便利性。
      2. 准入成本:投资人买股票要交手续费;买房子要交手续费和税费。

投资中的误区

误区一:贵重金属是好的投资

贵重金属分为两类:

  1. 除了做首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工业用途的黄金,只是作为储备货币。
  2. 有工业用途,包括白银、铂和钯。

短期内价格波动很大,投入犹如赌博。曾经的富豪亨特兄弟因为投资白银导致破产。

误区二:专业人士理财一定比我自己做得好

为什么要解雇自己的理财顾问:

  1. 有些理财顾问实际上远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聪明、那么有判断力。
  2. 管理基金的人和投资的人有利益冲突。
  3. 市场是非常有效的,即使存在个别的基金表现良好,也很快会有更多的钱涌入那个基金,使得它的价格上涨,其结果是在背负了一个巨大的分母后表现变差。

误区三:在股市上花时间研究得越多,回报就越高

  • 越是努力,越是经常交易,回报越差。
  • 像傻子一样投资,反而比那些股市上的劳模效果好。

误区四:只要有人买股票就会不断涨

  • 当听到擦皮鞋的鞋童都开始兜售股票经时,就知道离股灾不远了。

误区五:哪怕我买的股票亏了钱,只要我不卖,就没有损失

当鸵鸟。拥有股票的人,相应的财富取决于它当下的交易价格,而不是当初购买的价格。股票真实的价值并不因为当初购买价格高就会比今天高,更不会因为你购买的价格高,就要涨回到当初购买的价格。

100 年前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分股公司,今天只剩下 GE 一家还存在。

误区六:一毛钱的股票很便宜

烟蒂:即被人吸尽扔到地上的烟头,看上去不要钱,将它们捡起来,根本吸不了两口。

围绕投资目的进行资产配置

三种投资策略:

  1. 将全部资产押在一两只股票或者一种投资上。
  2. 某一只股票占资产的比例特别小。
  3. 自己选若干只股票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
    1. 类似指数投资。
    2. 散户投资者,只有 5% 的人表现超过指数,有 60% 的人在亏钱。

如何通过投资获得长期复合增长的回报:

  1. 要找到能够受益于经济增长的工具车。比如股指基金或者债券。
  2. 低买高卖。
  3.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

一些建议:

  1. 忘掉不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比如风险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品和高价值实物。
  2. 买房要首先考虑使用价值而非投资价值。
  3. 选择股票和债券,股票要选择指数基金。
  4. 资产配置策略里要选择历史表现好的指数基金,避开黑五类股票。
  5. 根据收入情况,对风险的承受力和用钱的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年轻人可以八二比。
    1. 充分考虑风险,不抱有股市发横财的想法。专业的运动员都知道,在压力下,动作会变形。
  6. 股票收益远超过债券比例时,投资比例做调整。
    1.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