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制度(中国篇)中央货币财政体系

标题别名:王的信用:中央货币财政体系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演变过程,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制度根源是中央货币财政体系。

【中国金融市场的演化】

中央集权与国有经济——中国金融制度的根源

  • 秦朝统一货币
  • 汉朝商业信用发达
  • 唐朝货币经济到高峰,出现完整的商业汇票体系——飞钱,以及银行雏形——柜坊
  • 宋朝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比欧洲早 400 年。

中华帝国的金融是围绕着中央财政,自上而下的一个货币经济体系,即中央货币财政体系。

  • 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资金聚集能力很低,有很大动员能力,即早期货币经济特别发达。

明清之后,制度弊端显露:

  • 只有皇帝有权威和绝对信用。即只有官家皇家信用,没有民间信用。民间信用的意识培养不起来。
  • 比如山西票号。

历史照进现实:官办金融

  • A股市场的设立目标是替国有企业解困。
    • 90 年代,中国经济困难,大量国有企业快破产,国有银行快拖垮,国家需要替国有企业输血,找到新的融资渠道。
    • 早期设立很多歧视性条款,比如配额制,为了把上市筹资的名额分配给各个地方的国企,各个部委的国企。

划重点

小结:

  1. 国家掌控大量的金融资源,经济生活国有化,便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2. 这种制度的缺点是民间信用脆弱。民间投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造就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很多乱象。

PPT 回顾

中国金融市场的制度根源:秦汉时代开始的中央集权与「官山海」的国有经济制度,也叫中央货币财政体系。

这种制度具有优越性:

  • 能集中国家资源,统一市场,促进商业流通。这也是我们中国的货币经济在早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

这种制度的弊端:

  • 民间信用脆弱。

image.png

现代以后,尽管经历了不同的经济形态,但是这种「国家控制金融资源」的思路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 比如A股市场的设立就是为了「替国有企业解困」;
  • 比如说银行存款利率被严重压低,就是用来支持国家扶持的行业和企业。

和历史一样,这种中央控制大量资源的制度设计虽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同样造成了民间信用脆弱的毛病,所以中国民间的金融需求被压抑,以各种面目(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各种资产泡沫)在灰色地带此起彼伏。

image.png

image.png

金融与制度(欧洲篇)银行货币信用体系

别名标题:分权制衡:银行货币信用体系

学习目标:认识欧洲分权制衡下的银行货币信信用体系,理解欧美信用社会形成的根源。

【欧美金融市场的演化】

11 世纪后慢慢发展起来,起源是从一个叫圣殿骑士团的机构开始的:

  • 开始是军事机构,圣殿骑士团保护耶路撒冷的朝圣者。
  • 异地托管财物的需求
  • 建立跨国的异地财物托管体系,用遍布欧洲的圣殿骑士团
  • 扩展业务:保管国王王冠,替国王征收税费,经营皇室债务债券,替贵族进行信托理财,国王交战需要用钱放贷;
  • 14世纪,汇款,存贷,理财,支付等标准信用中介业务在整个欧洲流行

欧洲在14世纪,整个社会已经有比较强的金融意识,而圣殿骑士团所扮演的正是银行的角色,而且扮演了一个欧洲金融启蒙者的角色。

相互制约的信用网络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

圣殿骑士团这样的类银行信用机构发展起来的原因,和欧洲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一个领主想通过打仗扩张,就必须借钱。

借钱业务慢慢壮大了圣殿骑士团的实力。

当时欧洲政治力量软弱无力,大家分权制衡,所以整个社会上出现一个治理结构上的真空,骑士团弥补了这个真空。

  • 在这种大环境下,谁也不能轻易违反承诺,不守信用。
  • 制衡的过程中,产生了信用关系网络。

14世纪之后,随着英国、西班牙、法国大国的兴起,骑士团衰落,意大利北部银行业兴起,16世纪西欧效果荷兰的股票证券票据市场开始崛起,成为欧洲的票据结算中心。

  • 17、18世纪之后,英法银行业开始发展,尤其是伦敦的债券交易所成为全球债券交易中心。

美国金融市场的优良基因

为什么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是美国?

美国 13 个殖民地之间的独立性很强,容易形成分权制衡的行政体制和信用网络,南北战争又统一了美国形成统一市场,联邦政府又统一货币。

  • 所以说,美国当时结合了中华帝国集中和欧洲大陆分权的优越性
  • 美国很快青出于蓝,金融立国就成为了美国立国的基因。

圣殿骑士团—>意大利银行业—>荷兰证券市场—>英法银行体系—>美国的金融立国

  • 欧美信用社会的形成,是由于欧洲分权制衡的形态所决定的。

划重点

【小结】

  1. 中世纪之后的圣殿骑士团,从事财务托管、货币兑换、储蓄理财业务,扮演着银行的角色,奠定了欧洲的金融基础。
  2. 骑士团衰落后,意大利银行业、荷兰证券业、英法银行业等其他信用机构兴起,逐渐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分权制衡下的信用体系。
  3. 美国具有与欧洲相似的政治分权制衡的性质,延续了欧洲的金融传统,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

PPT 回顾

欧美金融市场的制度根源。

现代欧美发达的金融市场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是从一个叫圣殿骑士团的机构起步的。他们一开始做财务托管和货币兑换的生意,后买慢慢从事储蓄理财业务,扮演起银行的角色,奠定了整个欧洲的金融基础。

image.png

在骑士团衰落之后,欧洲其他信用机构逐渐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分权制衡下的信用体系。

而美国也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形成了分权制衡的行政体制和信用网络,延续了欧洲的金融传统。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金融市场的特征:信息不对称

别名标题:金融市场上的二道贩子们

学习目标:理解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特征,认识到金融机构实际上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为目的的中介机构。

金融机构,干的都是中介的活儿,就像留学中介,租房中介一样,都是 信息 的二道贩子。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上最核心的特征。

  • 金融中介结构就是用来消除这些信息不对称的。

信息不对称——理解金融中介机构的关键

金融市场是天生具有信息不对称的地方。

  • 金融做的是信用的交易,换句话说,金融市场上的交易的是很难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 比如买万科的房子能感知地段等东西,但买万科股票,就是买万科未来的发展前景,未来的现金流,这在当前是没有明显感知的。

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就产生了各种金融中介结构,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 信用评级机构
  • 会计师事务所
  • 审计事务所
  • 律师事务所

它们在各个维度消除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能够更好地运行。

听得最多的金融中介结构是:

  • 券商:国内叫券商,国外叫投资银行。
  • 银行

金融市场上的中介机构

【投资银行】

举例:《货币战争》里面的罗思柴尔德家族,欧洲市场著名而古老的投资银行。

  • 撮合融资市场交易,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比如中国的吉利收购欧洲的沃尔沃。
    • 沟通以消除交易中的不信任。需要投资银行在中间斡旋。

【银行】

  • 银行做什么事情?
    • 把我们所有人的钱收集起来,然后把它放贷出去,靠存贷差来赚钱。
    • 所以要保证这个贷款能够收回来,才能赚钱。
    • 银行对贷款人资质信用做详尽调查,在收集、分析、判断信息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整个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形成良性循环。

没有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是没有办法运行的,在金融市场这么一个天生具有信息不对称的地方,高度中介化是必然的趋势。

划重点

  1.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特征,因为金融市场交易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是虚拟经济,所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中介机构非常重要。
  2. 市场上有很多很多的金融中介机构、信息评级机构,还有银行、投资银行,这一切都是金融中介机构,它是我们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降低了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维持了我们这个市场的运行。

PPT 回顾

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特征——信息不对称。

因为金融市场交易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天生是信息不对称的重灾区。所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中介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就显得非常重要。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我们讲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金融中介:

  1. 银行需要对借贷者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由此降低了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2. 投资银行在财务、法律等方面非常专业,能够在企业上市、并购的过程中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也在信息披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image.png

  • 信用评级机构、金融监管机构都是中介机构,目的都是要降低信息不对称

image.png

  • 银行降低借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
  • 投资银行降低并购哦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

image.png

延展话题:个人资产配置的生命周期

【在不同人生阶段,什么样的资产配置是最合适的】

把一生分为:青年、壮年、老年

青年时期:最应该加大实物资产的配置

青年时期,钱不多,消费欲强,收入不高,没有太多的钱投资。

  • 最大的优势是时间。
  • 用金融的语言来说:金融工具可以实现资金在时间上的转化,现在你应该做的是将漫长未来里的现金流转化成今天的投资和消费

如何做转化?

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时代,实物资产的投资最靠谱!

  • 黄金
  • 房地产

薪资不高,资金不够的时候,怎么买房?

  • 两个原则:
    • 第一个原则:根据家庭的最大购买力来买:买不了 100 平,就买 50 平。
    • 第二个原则:限于资金约束,一线买不了,可以考虑二线城市,也有投资价值。

年轻人加大实物资产的配置,有三个理由:

  1. 房子具有居住这种消费功能的。
  2. 买房是对抗资产贬值一个特别好的工具。
  3. 买房给了年轻人以时间换空间的一个权利。

不是鼓励做房奴,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这种加大实物资产配置,以时间换空间,增大自己年轻时候资本积累的意识

壮年时期:要加大风险资产的配置

走上中高层职位,收入变高,赚钱能力越来越强,意味着风险承受能力最强。

  • 加大风险资产的配置。
  • 往股票上多放一点,做股权投资。

还要进行资产的多元化配置,为啥?

  • 中年,多重角色浮现,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养老、医疗,孩子教育。
  • 要考虑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 信托、保险、进阶
    • 国际上的资产配置

壮年加大风险资产的配置,进行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步入老年:加大流动性资产的配置

50 岁,职业天花板,风险资产配比达到最高,但现金流减少,未来时间变少,风险承受能力变弱,应该把资产配置比例给降下来,增大安全资产,比如国债。

第二,要逐渐考虑加大流动性资产的配比。非流动性资产利用金融工具,转换成流动性资产。比如做反抵押类型的金融安排,把多余的房产抵押出去,抵押公司按照房子市值逐年逐月付给你一笔现金,直到你去世为止。【目前人寿保险公司,开始做这些产品的推广】

image.png

划重点

  1. 在青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加大实物资产的配置。
  2. 在壮年的时候要加大风险资产的配置,进行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3. 在老年的时候,要加大安全资产的配置,同时加大流动性资产的配置。

问答:如何投资A股市场更明智?

中国的中央货币财政体系和西方的银行货币信用体系。

为什么金融和互联网不太发达的中国,长出了最大规模的支付体系?

技术层面,美国技术基础不差,差异在于市场机会。美国已经有完整的支付体系,完整的信用体系,信用卡交易发达,不需要新的移动支付体系,开发了消费者也不一定用。

反观中国,信用体系薄弱,支付不方便,交易双方没有一个信任体系。网上交易,不敢相信对方。支付宝本质是包含担保的第三方支付,这样交易双方就可以交易,支付也方便了。阿里业务,淘宝业务就发展起来了。

移动支付体系在中国的发达,既是因为有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了技术基础,也是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二者缺一不可。美国缺第二条,就没有发展起来。

投资国内A股市场是明智的投资选择吗?

A股市场诞生之初,圈钱问题严重,但 27 年历史,有 3400 家上市公司,包括很多民营企业。
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A股整体的运行机制有很大改善。

最重要的是,投资看大势。中国增速快,市场上肯定也有好的投资机会。

挑选股票过程中,行业市场潜力、经济运行周期、行业景气循环是我们需要看的:

  • 比如前几年的底层行业
  • 家电行业:格力、美的、海尔
  • 汽车行业:

散户亏钱在全球股市都存在。我们需要规避一些投资者常犯的错误。

深度解析阿里金融帝国

一、阿里的成功是数字时代的产物

  • 创立之初,阿里巴巴时对外贸易平台:国内厂商生产的货物销往国外。B2B 业务,做信息中介服务。
  • 本质做的是营销服务。营销团队:阿里铁军,即地面营销团队,推介自己的平台服务。B2B 业务增长有限。
  • 2003 奶奶转舵,推出淘宝,发展重心从 B2B 转入 C2C。
  • 2004 年支付宝的诞生,在担保交易设计中实现了买家安心付款、卖家放心发货的市场信任,这份信任感成就了支付宝,也壮大了阿里。

image.png

  • 2007,阿里 B2B 上市港股。
  • 2008,淘宝网推出专注于服务第三方品牌及零售商的淘宝商城(即天猫),推动了一批传统零售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尝试,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 2009,阿里为解决内部的数据存储问题,成立了阿里云。
  • 2011,为了布局整体上市,阿里从香港退市,完成了一系列并购和转型,触角深入订餐、音乐、订车、社交、地图、旅游、传媒、搜索引擎、电器和物流等多方领域。
  • 2014,上市纽交所。

意外与挫折:

  • 收购口碑网整合失败,错失 O2L 机遇,被点评拉开差距;
  • 社交领域推来往阻击微信失利,未摆脱商业基因的束缚。

二、从业务中生长的数字金融服务

  • 2003,淘宝网成立。三年不收取交易费用。这一年护栏网普及率不足 4.6%。
  • 电商的难题是市场环境极度缺乏诚信挂念。
    • 对比美国,信用卡发达,背后的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了一套非诚信惩罚机制,守护了电商市场环境。
    • 中国当年信用卡持有率不到 3%,西方模式到中国寸步难行。
  • 市场信任问题是线上交易、线下交易中,交易成本最高的一个环节。
    • 淘宝借鉴借鉴国际贸易诚信问题的 Escrow 担保交易模式。Escrow 本义是第三方通关,经过设计,淘宝来承担这个角色。
  • 2003.10,安全交易的功能再淘宝上线。支付宝成为了淘宝网交易、结算的重要工具。淘宝作为第三方为买卖双方提供担保。

image.png

  • 2004 年淘宝交易额突破 10亿,一年前只有两千万,40倍涨幅。
  • C2C 模式并不能直接套用在 B2B(全球披发贸易 alibaba.com,国内批发贸易 1688.com),背后的逻辑是,企业金融是需要更加定制化的服务。
    • 即不一样的数字经济商业模式,需要不同的数字金融来推动、支持。

三、迎合用户需求,数字金融业务不断演化

  • 2004,支付宝独立于淘宝。
  • 2007,国内互联网渗透率显著提升,因为技术进步以及智能手机的助推,触网用户越来越多。
    • 支付宝将支付相关的服务搬到互联网上,开始涉足电商以外的领域。
  • 买家对支付宝本身产生依赖,原来的第三方担保需求,演化出第三方托管需求,虚拟账户出生。
  • 托管资金增值需求的出现,带来了余额宝。
  • 淘宝卖家短期融资压力,支付宝联合传统金融机构合作,解决资金链问题,引申出了贷款业务。
  • 业务线变多,新的公司治理框架也在变化。2014年10月,蚂蚁金服集团成立,从支付宝、余额宝,到蚂蚁花呗、运费险,再到蚂蚁云、芝麻信用——包括了第三方支付、财富管理、小微贷款、保险、个人征信在内的几乎所有金融业务范畴。

image.png

  • 从业务中生长出来,又在生活场景和用户痛点夹缝中,逐渐丰满。
    • 一方面,技术日新月异,需求不断增长,需要不断去开发、创新、迎合。
    •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金融服务做到严谨、稳定、合规、安全。
  • 平台型企业,平台运营的任何风险,都会被无限地放大。

【数字金融服务的症结】

  • 过分强调快速创新,就会积累很多的金融风险;
  • 过分强调金融稳定,则变成一家传统金融机构,有所束缚。

四、商业与金融,融合共生

阿里目前业务包括:

  • 核心电商业务(包含国内外零售、披发平台业务)
  • 云计算业务(主要是阿里云,包括弹性运算、数据库、存储、传输)
  • 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优酷、土豆、阿里音乐)
  • 创新业务(高德、钉钉)

核心电商业务是阿里主要收入来源,占整体营收的 85% 以上。

image.png

  • 电商业务中,国内零售电商收入占比最高,达 72%

image.png

  • 在 C2C 巨大市场中,支付宝对阿里及其重要,支付宝为阿里提供 Escrow 担保、支付服务,阿里巴巴向其支付手续费,费率由银行处理成本、运营成本决定。
  • 阿里巴巴给支付宝提供知识产权和软件技术服务,蚂蚁以税前利润的 37.5% 进行支付。

image.png

2016 双十一,支付宝实现支付总笔数 10.5 亿笔,支付峰值达到 12 万笔/秒,其秒级支付能力是中国所有银行全年交易笔数总和的 3 倍。

  • 背后支撑的核心是阿里云技术。
  • 本质上,是双十一服务用户的需求,催化了阿里云的并发、分布式技术的成熟。

以支付宝为入口,融合各个厂家的用户数据,是这两大巨头未来巨大的数字资产。

  • 这项数据资产,正在深刻地改变传统业务的成本和效率。
  • 比如广告业务,占阿里总收入的 56%,占核心电商收入的 70%,全域营销系统。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