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成本的深义:成本进阶.xmind

一、从成本来理解盈利和亏损

1. 凡是盈利都是意外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放弃的东西越多,代价就越高;放弃的东西越少,代价就越少。如果没有放弃,就没有成本。

举例

买邮票换钱
汉堡包咬下第一口的成本
新车开半年的使用的成本
买的碗发现是古董,继续使用碗的成本变大

  • 碗——>古董。获得盈利。凡是盈利都是意外,英文叫做 windfall profit,译成横财。横财是你意识到这个商品的价值跟你预期不一样的那一刹那发生的。

2. 亏损会降低资源使用成本

古董店买的碗,发现是普通的碗。即是亏损
在蒙受亏损的这一刻,亏损是意外的,是没有想象到、预料到的,英文叫windfall loss,中文可以译成“横祸”。
一旦蒙受损失,我们就重新对这个资源进行估值,继续使用这个资源所放弃的最大代价,就以这个资源现有的价值水平来做估算。

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是意外。经济学是容纳不了盈利和亏损这两个概念的,我们都把它当作意外来处理。

发生意外,调整资源未来估值,资源使用成本重新计算。出现盈利,使用成本提高,出现亏损,资源使用成本降低

3. 重新估值不难,难的是找出盈利或亏损原因

现实情况,资源组合使用
咖啡店盈利,哪些资源带来盈利?

  • 服务员态度?咖啡店质量?连锁反应?选址?随机应变!增加对它的付费

咖啡店亏损,哪些资源造成了亏损

  • 找出亏损的资源项,减少对它们的付费

重新调整资源估值不难,归功或归咎比较困难。

课堂小结

今天的重点,是要从成本的角度定义盈利和亏损这两个常见的经济学概念。我们的定义方法非常独特: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是意外,都是刹那间完成的。一旦出现盈利或亏损,我们就重新评估资源。资源未来使用的成本,就在新的评估水平上进行计算。

课后思考

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里面,有一道题说:“好生意如果旱涝保收的话,当人们逐渐了解之后,好生意就不再是好生意了。”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二、最终产品的供需决定原材料的成本

成本决定论 VS 供需决定论

1. 资源有价,是因为最终产品有需求

采石场的故事,那块地之所有价,是因为有最终的需求者,要么是看博物馆的人,要么是住房子的人。
他们在竞争,这块地才有价

2. 成本决定论站不住

  • 传统观念:一块地本来就有价值,这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买了这块地,那么这块地的价值,就会传递到最终产品上面去。地的价值越高,最终产品就越贵,这是我们的传统观念。
  • 会计学:最终产品的定价,等于它一层一层原材料成本加起来,再乘上一个合理的利润率,就等于最终产品的售价。这就是所谓的“成本决定论”。

如果会计学证券,产品售价=成本*利润率。合理的利润率固定住,成本越高,产品售价越高。难道企业家琢磨的事,是把成本弄高?

卖二手自行车,难道增加自行车成本,给上油漆?成本变高,能卖更多钱?

如果会计原理正确,世界上过时的产品都不会消失:马车不会消失,蜡烛不会消失。不管成本多少,只要乘上合理的利润率,它就能卖出去。我们现在的世界,不是这样的世界。

成本决定论所隐含的逻辑关系,也就是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决定了产品的最终售价,这个因果关系是错的。
**

3. 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决定资源成本

最终产品的供需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价格,这个价格再反过来决定原材料的成本。

一个企业家,当他把产品生产出来,放到市场上卖的时候,他会看着供求关系决定产品的售价。他是能卖多少就卖多少,能赚多少就赚多少。

盈利或亏损归功或归咎到前面每个环节的生产要素里。给这些生产要素定价,决定它们的价值。

世界上并不存在合理的利润率,商人是能赚多少就赚多少的。

世界上也不存在合理的亏损率,要真的亏起来,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的,就是血本无归的事情也经常发生。

CBD的牛肉面为什么贵?

  • 肉面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我租的这个铺租本身就比较贵。原材料贵了,牛肉面就贵。错误
  • 正确。CBD生产效率高,人们愿意呆着,呆着能多赚钱,人们争抢这块地,所以使得原材料变得很贵。而且人们要在这里用餐,

深圳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盒饭就很贵,所以深圳人的工资就得特别高。他的说法对吗?

  • 应该是深圳这个地方的生产效率特别高,愿意跑到深圳的人特别多,所以推高了深圳各种各样资源的成本。

王菲在演唱会中的酬劳特别高,所以她演唱会票价就特别贵。王菲要的多,她的票就卖得更贵,这说法对不对?

  • 是因为喜欢王菲的人多,争抢王菲门票的人多,他们愿意出的价更高,才使得王菲的劳动力资源变得更贵。

4. 政府拍卖土地不会推高房价

政府之所以可以高价卖地,不是因为政府想高价卖地,它就能把土地以高价卖出去。政府卖的地之所以高价,是因为最终需求者对这个土地有需求,这个土地的价格才会涨上去。

是人们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也就是对房屋的需求导致房价更贵,而更贵的房价导致土地价格更贵。原材料和最终产品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反过来的。

政府无论是免费把土地给出去,还是高价拍卖土地,它对最终的房价都不会造成影响。

那么,政府免费派地和拍卖土地,会产生什么差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政府的收入是明钱还是暗钱。

如果政府拿土地去拍卖,那么政府收到的土地使用金,就是明钱,这笔钱能够进入国库;如果政府把土地免费分派给开发商的话,第一个拿到免费土地的开发商,赚了免费的礼物,后面的开发商会跟着上来,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包括黑箱作业的办法,去获得政府免费派出的土地。

最后的结果,是政府本来明着能够收到的土地出让金,只能在官员和地产商之间暗中分配。这是唯一区别。

课堂小结

今天讲的内容,是批驳成本决定论,树立供需决定论成本决定论是错的,不是原材料成本,决定最终产品的价格。而是最终消费品的供需,决定了最终消费品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再反过来决定前面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成本。

课后思考

请问,凝聚人类劳动越多的产品,价值就越高,这个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三、 “租”是对资产的付费

租的概念

  • 租金的租,房租的租
  • 租是对资产的付费
  • 资产包括是指能带来收入的东西,包括土地、矿山、人的才能、发明创造,甚至是特权

1. 旱涝保收的收入

白赚的收入叫做租

现有职位和原有职位的价格差,北大提供的教学服务,是不以收费的变化而变化的资产

出租车牌垄断性的经营权所获得的收入也是租

  • 赚多赚少都是白得的
  • 垄断租:数量管制的保护之下从事的一种垄断经营

每个人都在享受一定的租

  • 公司上班,1w,老板期望我们全心全意工作,实际上,每天抽半小时工作实际刷朋友圈。老板不会炒你鱿鱼,那就赚半个小时的租

2. 作为相对概念的“旱涝保收”

租是你旱涝保收的收入,是你白赚的收入。

但现实生活中,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竞争条件的变化,真正让你旱涝保收的情况并不存在。

相对于次优工作,当前工作的收入不会有很大变化。但是当前的很多条件,对收入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导演潜规则女演员,投资人不会吃亏吗?导演怎么能够为所欲为?难道导演的租真的那么高吗?

  • 利用特权白赚的

课堂小结

有一种资产,不以收费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资产带来的收入就是租,这是一种相对“旱涝保收”的收入。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一定程度的租。但随着时间、竞争条件的变化,真正旱涝保收的收入并不存在。

课后思考

请问,你觉得你现在的工作,它的租有多高呢?

留言互动

当你认识到自己也是资本家的时候,会把注意力放到提高自己的租值上,而不是所谓的「剥削」上
租是那部分不管你付出和投入多少都会相对固定得到的收入
提高个人能力,是一种寻租的 方式,扩大投入获得更大收入,得到租差
收入中白赚的部分叫租。就是跟你次优选择带来的收入的差额,或是原收入中偷工减料的部分,或是因为资产获得的额外收益

四、寻租——乞丐没有白拿施舍

1. 乞丐没有白拿施舍

要付出努力,一天蹲着,乞丐间有竞争

施舍的是 遇到的第一个乞丐?最可怜的?

  • 乞丐抢占最优位置,互相比惨

乞丐有竞争,竞争要消耗资源

2. 政府规制下的资源消耗

企业争取政府优惠政策,消耗大量资源

耗费的资源,也是社会成本的一部分

  • eg:海关关员

3. 寻租概念的起源

贼对社会造成什么害处?

  • 是由于贼的存在,使人们增加了做锁的成本。
  • 社会为了防范这些贼,得消耗资源
  • 贼为了偷东西,也要进一步消耗其他资源。所有这些资源都是社会不得不付出的净损失。

4. 寻租概念的特定含义

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行为

  • 一种是一个医生花很多时间去研制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
  • 另外一种活动,是那些利益团体想方设法,怎么去获得政府特殊的优惠政策。

前者对社会财富有正的贡献,而后者,是在消耗社会的财富。

“寻租”这个词就专门用来指那些向政府争取优惠政策,让自己得到好处,而社会总的资源会发生耗散的行为。

课堂小结

  1. 只要有竞争,就必定有资源消耗
  2. 政府规制下,人们为了争取特殊优惠或经营权利,就会展开竞争,在这过程中总会产生社会资源的消耗。
  3. 经济学界,寻租特指这种向政府争取特殊优惠或权利的行为

课后思考

你认为,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减少寻租活动呢?

留言互动

寻租是指不为社会创造正向财富的努力

问答

1. 好生意如果是旱涝保收的话,当人们逐渐了解以后好生意就不再是好生意了

  • 企业内部的整个经营活动,就是一个不断重新发现,不断修正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估值的一个过程
  • 企业的外部,一旦出现旱涝保收的生意,其他竞争者就会争相提供替代品。然后他们会夺走原来被你独占的那些用户,被你独占的那些需求。
  • 举例:公务员竞争加强,皇帝视察领土增加

2. 凝聚人类劳动越多的产品价值就越高,对不对?

不对

反例:名人穿过的衣服,拍卖很贵,iphone 的成本,并没有凝聚多少人类劳动
世界上并不存在合理的利润率,也并不存在什么合理的亏损率。没有这回事。
深口袋理论(The Deep Pocket Theory )

  • 这个理论是说,那些有钱人,那些大商人,他们赚钱赚的可多了,赚了很多不合理的利润,他们的口袋很深,钱包很鼓。
  • 他们有的是钱,因为他们赚的钱里面没有凝聚多少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成本决定论思想
  • LV包,这些奢华的包包,实际上它的生产成本也并不高,凭什么要卖好几万

3. 一个事情,有“租”的一面,也有成本的一面

一份资源,如果它提供的服务跟它的收费没有关系的时候,它体现出来的就是租。

你看一个事情,有“租”的一面,也有成本的一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同一种行为,它的核心含义是,竞争会逼着那些旱涝保收的资本逐渐变成成本,让那些本来可以懈怠的做法,从长远来看,还是要付出代价。

4. 一个社会,怎么样才能减少它的寻租活动。

我想从根本上看,政府手上能够给出去的好处越少,寻租的活动就会越少。

  • 合理边界。

核心

  • 竞争会让静态的格局变成动态的格局

网友留言

租和成本的相对性取决于选择处于静态和动态发展的收益,收益不变就是没有成本的享受租,收益增加就是有成本的享用租,前者实际是一种短期收益思维,后者是一种关注长期或未来收益的思维。
大学四年,享受还是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