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道》里有一段关于「杀富济贫」的桥段,特别精彩。背景是恋爱中的芮小丹向男朋友丁元英要一个礼物来为自己留个念想,这个礼物是帮助贫困的王庙村脱贫。丁元英在准备这个礼物的过程中,为求心安,和好友韩楚风前往五台山拜佛,在途中有了以下对话。

    韩:小丹和王庙村啥关系,为啥要神话?
    丁:跟村子没关系,跟觉悟境界也没关系,但是跟文化属性这个提法有关系。
    韩:这才是其中的禅机。
    丁:什么神话?不过是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扒着井沿看一眼而已,不解决造血问题。
    韩:既是杀富济贫,你杀谁,又济谁呢?
    丁:听说过乐圣公司吗
    韩:听过,乐圣公司是中国 HiFI 音响挑大旗的牌子
    丁:乐圣公司有六千四百万的资产,从不涉足 AV 音响,在 HiFi 音响市场占有 17% 的份额。这个公司号称自己是只有矛没有盾,永远是进攻进攻,霸气十足,网友起名音响叫 孤独求败。
    韩:杀富济贫,是得找个有点儿肉的,可是就凭你这百八十万的资金,几个发烧友和一帮等待扶贫的农民,可能吗?
    丁:乐圣是因为矛的锐利而无需用盾,我这儿是既无矛可攻也无盾可守,所以只能借用乐圣的矛了,我想在北京摆摊儿,用柏林、伦敦,巴黎三个城市当托儿,让施雷克公司当打手,让媒体,法院起哄,让伯爵电子公司落井下石,从乐圣公司的碗里化一点儿缘是有可能的。
    核心是在小聪明上,小聪明的文章做好了,就能诱导乐圣公司的大聪明,而潜伏在小聪明其中的,是大智若愚。
    韩:私募基金是从狼嘴里夹肉,这回你可是拔刀见血了,乐圣公司是林宇峰的私人企业,他能放过你吗
    丁:光脚的溅了穿鞋的一身泥,林宇峰是虽败犹荣,仁者自有公论。如果因为这个杀我,他要立个无字碑,写什么都寒碜。这种死后还得穷名给冤家托牌位的买卖,但凡有点儿脑子的人都做不出来。真杀了我,我就当下随缘了
    韩:这盘菜,可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只是扒着井沿看一眼再掉下去,那可真是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儿啊,
    丁:所以这事得拆分成发烧友的公司和农户生产两部分,允许几个股东扒井沿,能不能爬上来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对于农民,从基础设置,就不给他们期待天上掉馅饼的机会,我救不了他们。我能做的就是通过一种方式,让他们接受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能救他们的只是他们自己。
    韩:你是在农村的地盘上和农户打交道,如果不把农户纳入到公司的统一管理,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怎么控制,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怎么解决
    丁:不能管,一管就死了,连解决问题的机会都没有
    韩:怎么讲
    丁:农户生产,农民得从吃饭睡觉的房子里挤地方,得呼吸油漆的有毒气体和立铣打磨的有害粉尘,这里边有劳动时间的问题,有使用童工和老年工的问题,有社保,劳保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农户能拼的是什么呢?就是拼在不是人呆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儿,拼的就是个不是人。如果纳入了公司,公司在法律条款面前,是一天都活不下去,农民马上跑来跟我说,这个睡觉的地方太挤了啊,那个干活的地方很不舒服,所有的矛盾都会转嫁为农户跟公司的矛盾,那时候就不是产品质量和成本问题了,是怎么伺候好这些爷的问题了。
    韩:一管就掉到坑里,有道理啊。可要是不管,那不乱成一锅粥了
    丁:农民也不是铁板一块,这个矛盾没了,那个矛盾又出来了。没事,有利益驱动着,让他们自己管自己,用小农意识治小农意识
    韩:怎么个治法
    丁:在各道工序的农户之间实行的是小农经济的买卖关系,从毛坯板到成品板,这里边有若干个环节,一个环节制约一个环节,都是现金交易,谁出了问题谁承担损失,不影响别人的利润,允许他们有一个出次品抬高价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市场去纠正他们,让经济杠杆去解决质量和成本问题,这事不适合学院派的打法,我这是不入流的野套路。
    韩:法无定法,存在决定意识,有道道。

    看完这段,我想起一句话「商业是最大的慈善」。能够产生效果的扶贫,不能是他扶,这容易形成养懒汉效应,必须是有限机会下的自扶,他人最多能提供一个机会,比如引入一种观念,给出一种方式,脱贫指数最终由商业市场决定。

    至于扒井沿,有人从没扒上去过,有人扒上去短暂的看了几眼就掉下来还能适应井内的生活,有人扒上去长久的过了一段再掉下来已无法接受井内的生活,有人扒上去还爬了出来,离井沿越来越远从没回去过,至于成为哪种人,看个人造化。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韩楚风的话一语中的:「这盘菜,可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只是扒着井沿看一眼再掉下去,那可真是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