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尔

◆ 前言

获得幸福,是所有人的生活目标,这让我们殊途同归。
——安妮·芙兰克

坚持实用性,去挖掘“真理的真实价值”

学会与恐惧相处,探究自己的优势,设定短至一个星期、长至数十年的雄伟目标。我也鼓励他们去冒险尝试,发现自己的最佳挑战地带——通常是在舒适和恐慌之间的某个地带。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达·芬奇很早以前就已经指出“至繁归于至简”。

如果想要借由本书来帮助自己,你必须把它看作是一本练习册,练习内容包括反思和行动。

在整本书中,你会经常看到“反思”(Time-In),而不是一般的休息(Time-Out)一下

在第3章中,我解释了为什么快乐必须同时包含意义和快乐两个因素,即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

在第4章中,我提出幸福才是终极财富,是衡量生命的最高标准,而非金钱或声望。

对此,我提供了一种定义幸福工作的方法,它能帮我们找到既能感受意义又享受快乐,并且更能发挥优势的幸福工作。

章探讨了幸福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分:爱。我讲了什么是真正的无条件的爱与被爱,为什么无条件的爱在幸福关系里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以及爱对生活其他方面的广泛影响。

◆ 致中国读者

,“修身”本来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这也正是现代幸福科学的基本假设:要帮助别人,我们得先学会完善自己。

那么大家阅读这本书并且去认识这个新领域的意义是什么呢?意义就在于,有时候确实需要用一些方法来提醒我们那些明明知道却已经忘记了的事情。

总体来说,西方科学家喜欢很透彻地研究物体,包括把它们解剖、分解、不断放大来仔细地研究;而东方科学家则是把事物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缩小并退后一步来系统地观察。

◆ 第一篇 什么是幸福

困境之中蕴藏机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英文“幸福”(happiness)一词源于冰岛语里的happ,其意思为运气或是机会。happ同时也是“偶然”(happenstance)这个词的来源。我可不想凭着运气去获得幸福,因此我决定寻找并理解它的真意。

养成习惯: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我们都知道,改变是困难的。大量研究指出,学习新模式、采用新习惯或者打破旧习惯,比我们预想的要困难得多,所以绝大多数个人和组织所尝试的改变都以失败告终。事实证明,在履行承诺的时候,即使这些承诺对我们是有益的,但仅仅依靠自律也远远不够,这就是大多数新年计划最后都会落空的原因。

中提供了有关“改变”的另一种方法:与其强化自律性,不如养成固定的习惯。他们认为,“养成习惯要求确定行动的细节,

表达感恩:每天记下5件值得感恩的事

每晚在入睡前,写下5件让你因感恩而快乐的事情。

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会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刻,而不会把它们当成是理所当然。

看着眼前那四个汉堡,我思考了四种汉堡模型——每种汉堡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正好代表了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

四种汉堡模型,四种人生模式第一种汉堡是我最先拿起来的汉堡,它虽然口味诱人,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享受现在的快乐,却为未来埋下了痛苦。为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的幸福人生,这样的人可以被称为“享乐主义型”。“享乐主义型”的格言就是“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任何负面后果。

我称这类人为“忙碌奔波型”。这种人认为此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由之路。

虚无主义型”

第四种汉堡就是“感悟幸福型”汉堡。生活幸福的人,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图2–1 幸福的汉堡模型

幸福的方法 - 图1

忙碌奔波型

但这些快乐完全来自于如释重负的感觉,它们并不持久,焦虑很快又会如影随形般降临。

蒂姆在大学里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现在是一家知名公司的合伙人,和家人住在一栋豪宅里,开着跑车,银行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但是他并没有感受到丝毫幸福。

“忙碌奔波型”和这些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懂得去享受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还坚守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

为何有这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造就了这种信念:如果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我们奖励;如果工作表现好,就会得到奖金。

我们从不会因为享受过程而得到奖励,我们认为能否达到目标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在努力的人——只看结果,而无视过程。

一旦达到目标之后,我们经常会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

这种幸福可被称为“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因为它本身就是与负面情绪共生的。

“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他们在爱情和友情方面精力旺盛,但新鲜劲儿一过,他们就开始物色下一段感情。

如果吸毒能带来快感,他就会去吸毒;如果工作辛苦,他就会逃避。

享乐主义型

“享乐主义型”的人总是在寻找快乐并且逃避痛苦。他们只是盲目地满足欲望,却从不认真地考虑后果。他们认为,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眼前的事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就值得去做,等找到下一个更刺激的乐子再说。

享乐主义者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等同化。

这就是享乐主义者误认为天堂的地狱:没有目的和挑战,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如果我们只想着享乐,总是逃避挑战和问题,那和一般动物有什么不同呢?

反思: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作为享乐主义者的经历或者一段享乐的生活,这种生活的好处和代价分别是什么?

虚无主义型

如果“忙碌奔波型”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代表为了现在而活,“虚无主义型”则代表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他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笼罩。

习得性无助

第二组(之前无法停止所遭受的电击的狗)只是在原地哀号,这些狗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受害者。

在一个类似的实验里,塞利格曼让两组受试者听噪音。

塞利格曼的实验证明,人非常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所以当失败或无助时,我们经常会选择放弃,甚至感到绝望。

“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的人都犯了同一种错误,那就是坚持自己对于幸福的偏见

实现谬论”,即认为只有在实现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后,才可以得到幸福

快乐至上”,认为只要不断地享受短暂的快乐,就算没有实现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

反思:回想一下,在某一件或两件事情中,你是否曾同时体会到当下和未来的幸福。

比如,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也可以帮助他取得好成绩,并且在未来获益。

谈恋爱也一样,两人共同享受着爱情的美好,帮助彼此的成长与发展。

但有一点要切记:如果企图永远幸福,可能只会导致失败与失望。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同时为我们带来当下与未来的幸福。

我们确实需要牺牲一点快乐,去换取目标的实现,有些平淡或琐碎的付出是无法避免的

就像为考试而学习、为未来而攒钱、为实现一个目标而超时工作,这些都会带来些许不快,但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获益

重点是,就算我们必须牺牲一些眼前的快乐,也不要忘记我们仍然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地发掘出能为当下和未来带来幸福的行动。

只要是适度的,有时放松一下自己,什么也不想,投入自己的爱好中,可以让我们更幸福。

“忙碌奔波型”的错误观念在于,只有成功本身可以为他们带来快乐,他们感觉不到过程的重要性

“享乐主义型”则错误地认为,只有过程是重要的

虚无主义型”同时放弃了过程和结果,他们对生活已经麻木无感了

“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而“虚无主义型”则是过去的奴隶。

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连续4天,每天用15分钟的时间,写下你在四个象限里的经历。无论是一件事,或是人生中某一段时期的感受,写下你处于“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以及“虚无主义型”时期的经历。在第四天只写下你处于“感悟幸福型”时期的经历

要记得,写下你当时的感受和现在的感受、你当时的行为以及当时和现在的想法。

忙碌奔波型:写下你人生中忙碌奔波的经历。为什么曾经是那样?你是否从中受益?你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

享乐主义型:解释一下你只顾享乐的时刻或经历。你是否从中得到了很多?你损失的又是什么?

虚无主义型:写下那个特别令你痛苦的时刻,或者那个令你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刻,并描述你当时以及现在对它最深刻的感受和想法。

感悟幸福型:描述一下你人生中某个特别幸福的时期或者经历。发挥你的想象力,让自己再次回到那个时候,重温一下当时的感受,并写下来。

正如赫伯特·本森、乔恩·卡巴–金和理查德·戴维森的研究报告所指出的,有规律的冥想可以为生活带来深刻的改变,但冥想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如果这个练习或是书中任何练习让你感到不舒适,就略过,然后直接进行下一个练习。

首先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找把椅子,或是盘腿坐在地上。确定自己处于舒适的姿势,但背部和颈部要挺直。至于要不要闭上眼睛,由你自己决定。

深呼吸,试着保持心态平静,每次吸气都要吸到底,

用意念扫描你的全身

继续深呼吸,让积极情绪包围自己。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非常开心的状态中,比如和爱人共处或是在工作上得心应手的时候。

把冥想变成规律。每天早上起来、午餐时间或是午后,用1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来冥想。

在冥想成为日常规律后,你可能只需要一两分钟的时间就够了。

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图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目标和终点。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说过,“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规定,以及社会的变革”

对于那些不认为幸福是最终目标的人,我想告诉他们的是,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幸福确实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更大的成功。

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种层面都非常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状况”

幸福和成功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成功(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方面)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可以带来更多的成功(

[插图]图3–1 成功与幸福的关系

在其他条件一样时,幸福的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上的表现更好,活得也更开心、更长寿。幸福是值得去追求的,无论是作为目标还是达到目标的方法。

我认为,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我们可以把这个解释与“感悟幸福型”相连: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下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标,一种未来的利益(见图3–2)。[插图]图3–2 快乐、意义与幸福

屏幕快照 2021-04-24 下午11.40.43.png

如果我们丧失情感,并因此失去行为的动机,我们将不再对生活存有任何渴望,也将对自己的行为与想法及其后果漠不关心。这说明,情感是动机的来源,它在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他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须明白无论遇到怎样的悲伤、考验或是波折,我们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乐并感恩。

反思:想象一下那些带给你快乐的事情,从小事情开始。是否情感愉悦的生活就可

仅仅体验积极的情绪就是达到幸福的充分条件吗?那么那些通过毒品获得快感的人呢?还有那些整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人呢?他们真的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幸福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在《无政府主义、国家与乌托邦》(Anarchy,State,and Utopia)中描述了一个假想的实验,帮助我们区分和分辨幸福以及纵欲带来的快乐。

不管是通过机器还是通过毒品来逃避情感,都是生活在谎言中。在机器提供的缔造世界和平的虚假成就感与简简单单但却能真实地帮助他人这两者中,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内在的机制告诉我们:幸福不只是快感,我们更需要这种愉悦感的来源是有意义的

人类和动物的另一区别是,人类是有灵性的。在《牛津英语大词典》里,灵性被称为“真切地感受到事情的意义”。动物无法过有灵性的生活,其行为的意义只限于追求满足感和逃避痛苦。

当然,有目标或者实现目标并不能保证我们必然感受到生存的意义。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让我们从内心感到有意义的目标。

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目标,比如取得好成绩、买大房子,但当这一切实现后,我们仍然可能感到空虚。要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它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设定的。当我们有这种目标感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真我的呼唤”,它也被称为使命感。就像萧伯纳所说,“这才是生命的喜悦,那种为了源自真我的目标而奋斗的感觉”。

比如取得好成绩、买大房子,但当这一切实现后,我们仍然可能感到空虚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人,绝对比一个心不在焉之人的人生要高尚和有意义得多。

现实主义又可被称为实用主义,这种类型的人被认为是脚踏实地的人

如法国哲学家蒙田所说,“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过,“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改变世界”。

要学会适当地享乐而不是无止境地放纵。幸福的人不会接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观点,因为他不但享受着他所做的一切,同时也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样的人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弗洛伊德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弗兰克尔则认为,人类意志力的原动力来自于意义,而不是快乐。

他说:“人类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在对幸福的追寻中,他们各说对了一部分。如果想要拥有充实而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追求快乐和意义两种价值,缺一不可。

一些简易的自助方法经常会忽略长期的快乐以及我们对意义的追求

弗兰克尔所说的:“人类需要的不是一个没有挑战的世界,而是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的不是免除麻烦,而是能够发挥出我们真正的潜力。”

意义和快乐,就像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一样可以相互促进。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心存使命感的时候,我们将获得更大的快乐;而在我们从事的工作中找寻快乐,也可以加深其意义。

就算是有意义和快乐的事,也不能不停地做

还记得“汉堡模型”吗?现在来看“千层饼模型”,它让我们明白每个人享受不同活动的能力是有限的、独特的。千层饼是我的最爱,每次去看父母的时候,妈妈都准备很多,我会把它们一扫而光,但这并不表示我每餐都想吃千层饼。

亚伯拉罕·马斯洛坚信,“一个人如果不能时刻倾听自己的心声,就无法明智地选择人生的道路”。

人生地图

每天花一点儿时间记录下当天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幸福模式。比如,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那些在未来会获益但我们并不享受的事情上。

通过记录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超越那些基本原则,发现自己独特的需要。

在每个星期结束时画一个图表,上面包括你所做的事情,它们所带来的意义和快乐,以及你所花的时间(你可以为它们带给你的快乐与意义评分。比如说-5分是最低分,而5分为最高分)

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财富

之后,这些曾被认为无法教育的学生已经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爱默生和欧里庇得斯的作品

反思:对你而言,什么比财富更重要?

当我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我们的标准是金钱。我们用金钱去估计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在这一过程中,所有不能转换成金钱的部分都被认为与公司的价值无关。当我们衡量商业成就时,金钱就是终极财富。

人和事业一样,也有利润和亏损。但不同的是,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名誉、声望或权力。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应该是幸福。

;对个人而言,幸福感应该是我们衡量人生成就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所有目标中的最终目标。

有趣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而往往以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手段)。

就在我们不断累积物质财富的时候,我们的终极财富却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就像公司会破产一样,心灵也有可能破产。有收入,公司才能维持经营,但前提是收入必须超过支出。

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你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终极财富”上就赢利了。长期的抑郁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和强度完全压倒了正面情绪。

完形练习“完形练习”这个方法是心理治疗师纳撒尼尔·布兰登最早提出的,他被公认为“自信理论之父”。通过在某个不完整的句子后创造多种可能的结尾,这个简易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和领悟自己的生活,从而带来有意义的转变。

在一个惬意的环境中被动地生活所感受到的快乐,远远比不上那种有激情地投入到有价值的活动中,以及为目标而奋斗所能体验到的满足感。

1879年,托马斯·爱迪生宣布,他将在年底公开展示新发明——电灯。事实上,他之前的实验都是失败的,但他的做法就好像把背包扔到了墙的另一头。虽然他还面临很多的问题,然而在那年的最后一天,他真的成功了

“没有退路”让人类又一次取得了成功。虽然口头上的承诺不一定保证目标实现,但它确实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

一个目标,一个明确的承诺,可以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帮助我们找到达到目标的路线。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信念是一种会自动实现的预言。而当我们下定决心,把背包扔过墙头时,我们事实上已经相信了自己,相信了自身的能力。我们可以去创造现实,而不只是对现实做出被动的回应。

一个人在实现目标之后会感到满足,无法实现时则容易失望,而这些感觉其实都很短暂。

心理学家菲利普·布里克曼(Philip Brickman)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乐透大奖得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回到了他们之前的幸福感水平

目标是意义,不是结局。如果想保持幸福感,就必须改变我们通常对目标的期望: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结局(相信它可以使我们开心),不如把它看作是意义(相信它可以加强我们旅途中的快乐感受)。当目标被认可为意义时,它才会帮助我们规划旅途中的每一步;而目标被认为是结局时,它所带给我们的只会是无尽的困难和挑战。正确的目标认知,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安宁。

对于追求幸福的人来说,我们的建议是,去追求包括成长、人际关系和对社会有贡献的目标,而不是金钱、美貌和声望。对后者的追求,通常是出于必须和压力的心态。”

自我和谐的目标,是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

这些目标按照谢尔登与艾略特所言,是从“整合自我”生发的“自我直接的选择”。这些目标必须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加附在我们身上的;必须是产生于散发自我光辉的愿望,而不是为了炫耀。这些目标是有因果关系的:追求这些目标,并不是因为他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也不是出于责任感,而是因为它对我们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并且能够带给我们快乐。

选择自我和谐的目标是“很难的技巧,需要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还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因为社会影响和压力经常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愿望并且对它负责。

自我和谐目标的前提就是,目标是自己在自由的情况下所选择的。

内在还是外在的动机,通常会决定行为本身的性质:如果是内在的(换句话说,就是自我和谐的),那便是想做的;如果动机来自于外在因素,就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了。

当年毕业时,哲学系教授奥哈德·卡米给了我一些建议:“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在这些首先做的事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把那些你最想做的事付诸行动。”奥哈德的话让我想到了四个圆,在最里面的那个圆代表我最幸福的选择(见图5–1)。[插图]图5–1 发现内心真正的需要

屏幕快照 2021-04-25 上午12.04.56.png

最外层的圆圈所包含的是我能做的,最里面的圆圈所包含的是我最深切的渴求和欲望。追求最想做的,它使我感到真实——真正成为我们自传的“作者”。我们可能未必总能实现我们最深切的期望,因为通常都会有不可控的因素存在,但诚实的态度和来自内心的答案,确实可以把我们带上正确的道路。须知一点,话语是可以创造世界的。

我的妻子泰米经常会和我一起设定目标,其中有她自己的目标,也有我们共同的目标。几年前,当我说要为一个目标设定期限时,她说,由于自我和谐的目标可以激发我们的无限潜能,并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应该把它们设定为终生的目标。

正如亚伯拉罕·马斯洛所说,“当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任务上时,无论对个体还是环境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最后一次受访中,20世纪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被问及他是否被“看不见的双手帮助”过时,他回答说: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我甚至开始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跟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开始不断地给你带来新的机会。不要怕,只要听从你内心的召唤,当你迷惘的时候,生活就会向你敞开大门。

? 长期目标。这是指地基型的目标,从1年到30年的都可以。这应该是一些有挑战性的、能够让你发挥潜能的目标。还记得吗?目标是为了让我们享受旅途中的快乐,激发我们自身的潜力,实现与否倒在其次。我个人的一个长期目标是研究出一套增强幸福感的课程,包括出版书籍、演讲录像以及创办培训工作室,时限是在2013年6月1日之前(在我对目标的描述中,我会清楚地写明将要出版的书籍、演讲和各种工作室的具体细节)。

? 短期目标。这部分是针对分类消化长期目标而制定的。为实现自己的长期计划,你在未来的这段时期要怎么做?? 行动计划。在未来的日子里,你需要做些什么来帮助目标的达成呢?给自己拟定一套行程表,无论是每日还是每周的(即你将要养成的习惯)或是一次性的。我目前正在做的就是我计划的一部分:每天用3个小时写书。

不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我们就会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转而追求那些很难达到自我和谐状态的目标。我们总是面临两个选择,被动地受外来因素所影响,或是主动地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幸福董事会成立你自己的“幸福董事会”,成员是那些关心你和你的幸福并对你的幸福有着重要影响的人。让他们监督你的计划,并给予及时的建议。同时你要和他们经常会面,讨论哪里进行得好,哪里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以及哪些项目可能需要改进,等等。信守自己的承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习惯和惯性的养成需要时间,这也是很多人会失败的原因,而得到他人的协助则对改变很有帮助(无论是开始一个计划、组织、克服困难,或是和家人多聚聚)。

除了成立自己的幸福董事会之外,你也可以成为他人幸福董事会的成员(即鼓励互动模式)。这样,你不但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帮助他人:在协助他人追求终极财富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也可以强化你自己对幸福的追求。当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时,我们关于某个想法的立场会更坚定。比如,当我们告诉他人有关幸福的重要性,以及提醒他们去追求有意义和快乐的活动时,我们自己就更有动力去做这样的事情。

第二篇 幸福无处不在

在与弟弟讨论这个问题之后,我发现了两种学习动机模式——“溺水模式”与“性爱模式”。

“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1)有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2)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如果把一个人的头按进水里,这个人会痛苦,会挣扎着要出来。如果他在最后一刻离开水,他第一件事就是拼命地呼吸,接着便是那醉人的解脱感。

从孩提时代就被刻在我们脑海里的这种先苦后甜的模式,是我们唯一熟悉的生活方式,然后,“忙碌奔波型”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有吸引力的选择了。

但“性爱模式”却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一种可以同时得到当下与未来幸福的模式。那些美好的学习时光,无论是阅读、研究、思考还是写作,都可以将其视为性爱的前奏。学生们的经验表明,当知识和直觉的界限消失时,即当我们找到答案时,就像是性高潮的感觉。在“溺水模式”里同样会有这种达成目标后的高潮,但在“性爱模式”中,我们却是从一开始乃至每一件事里都能得到快乐。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快乐并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当强调成果(实在的目标)多于养成对学习的兴趣(无法衡量)时,学校其实已经是在鼓励忙碌奔波的信念并且抑制孩子的情感成长了。

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里说道,“心理学家们一致同意,人类的智商(IQ)对于成功的帮助只有20%,其余80%则来自于其他的方面,其中就包括我所说的情商(EQ)”。“忙碌奔波型”的想法本身就和情商相冲突,更不要说既快乐又成功地生活了。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在其“心流理论”(flow)中,教导我们如何创建适当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来帮助其成员平衡当下与长远利益,同时获得快乐和意义。

心流体验心流,根据契克森米哈伊的说法,就是个体完全地沉浸于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在心流状态中,我们的感觉和体验合二为一,即“行为和觉察融为一体”。

我们都有过沉迷于阅读或写作的经历,有时连别人叫我们都听不见;或者当我们在专心烹饪、和朋友谈心、在公园打球时,经常几个小时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些就是心流体验。

在心流状态中,我们享受着巅峰体验,同时也做出了巅峰表现:我们既感受到了快乐,又展现出最好的状态。运动员把这种情形称为“在状态”。

根据契克森米哈伊的解释,拥有清晰的目标是心流体验的前提。

心流体验所带来的是更高层次的幸福,它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变成了“现在的快乐即未来的成果”。

[插图]图6–1 心流体验

屏幕快照 2021-04-25 上午9.54.42.png

如果任务难度大而技能不足时,我们会感到焦虑;相反,如果技能高超而任务太简单时,我们就会感到乏味。只有当难度和技能匹配时,心流体验才有可能出现。

【生活失重】

我们应该教给所有的孩子: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须依靠自己的付出与努力,而不是借助旁人的帮助。

人类最大的贫乏,就是事事顺心如意,无须努力,最终导致希望破灭,再无奋斗之心。

生活失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在这个社会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会不断地上升,为什么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年轻,因为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过轻松容易了。

“就获得幸福和生活满意度而言,年轻人和老人、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以及穷人和富人所具备的能力是差不多的”。幸福面前人人平等。

正如18世纪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关于人类的幸福感,穷人相比富人,幸福感并没有任何优劣之分”。

你的计划可以包括以下这两个方面: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在每类学习中,用心地去找寻快乐(比如阅读及思考)和意义(书中的知识会促进你全面成长),要把你的计划规律化、习惯化。

举个例子,在个人成长中,你可以阅读纳撒尼尔·布兰登的《自尊的六大支柱》(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完成里面的练习。此外,还可以报名参加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养成写心理日记的习惯。至于专业成长方面,你可以找一个该领域的资深导师,并关注该专业领域的动态。

虽然我不相信发生的都是好事情,但我知道有一些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最好的一面。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写道,“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并获得报酬”。

我们对工作的定位(无论是任务、职业还是使命)对工作本身及其他生活方面的幸福感均有影响。

MPS模式
MPS模式,指的是意义(Meaning)、快乐(Pleasure)和优势(Strengths)。

寻找适合的工作(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和热情)通常是很有挑战性的。我们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来问自己:什么能带给我意义?什么能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这样的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图7–1 MPS方法(1)

比如说,我做事非常有计划,喜欢计划整个星期的工作,喜欢每日有规律地工作。我也喜欢旅游,所以工作之余最好有比较长的休息时间。


图7–2 MPS方法(2)

例如在学校选修课程时,我们就可以去选择处在三者交集之中的课程,一个既可以为我们带来未来的意义,又能使我们快乐而且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的选择。

MPS甚至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门更好地选择新员工。

而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寻找员工和职位的契合点。

斯尼斯基的研究还说明,通常员工的职位越高,他们的使命感越强烈。

但无论是首席执行官还是职员,医生还是汽车销售,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使命感,从而获取更多的幸福感,让工作变成我们的使命而不是简单地打工。

若要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就要明白我们对工作的认可有时候比工作本身更重要。

还有一些工程师,在技术层面之外,他们还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团队的缔造者和维系者的意义,因此他们从看似机械的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使命感。

在《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一书中,罗伯特·M·波西格写道,“生命的真相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却常常让它走开,结果是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远”

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有些人,无论工作或生活有多好,他们还是感觉不到幸福,但他们仍然不断地欺骗自己,认为外在因素可以最终改变内在体验。

爱默生说得很对:“对于不同的头脑,同一个世界可以是地狱也可以是天堂。”完全一样的事,带给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我们选择去注意什么,往往决定了我们做事情时的享受程度,无论是人际关系、学习还是工作。

重塑你的工作
除了做出重大抉择来改变生活之外,另一个方法就是在现有的生活中增加那些自己觉得喜欢、有意义并且擅长的事情,或是从正在做的事情中挖掘幸福,通常我们不用挖掘得很深就可以发现它们了。

第8章 经营幸福的亲密关系

所有想要幸福的人都必须学会分享,幸福是一对双胞胎。
——拜伦

在外界因素中,唯一能够区分两种人的因素就是他们是否具有广泛而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与朋友、家人和爱人共享美好时光是幸福的必需品。

“幸福的最佳预测因素,就是紧密的、平等的、共同成长的、维系终生的亲密关系”。与浪漫的爱情关系相比,没有任何其他的主题能如此频繁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包括诗词、科幻书籍、非科幻书籍),或是被如此广泛地讨论(餐厅、学校以及沙发上)。同时,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误解也是最深的。

认为爱只是一种简单的感觉、一种情绪或是不需要缘由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没有理性的基础,爱是无法延续的,就好像只有愉悦的情绪不足以带来真正的幸福一样(正如享乐主义者由于没有目标,才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只靠强烈的感觉,是无法让爱永恒的。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其实中间包括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原因。也许他会觉得他爱她只是因为她这个人,但可能他自己也不清楚是为什么。当问到他为什么爱她的时候,他可能会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爱她”。我们一般所学到的是用“心”去爱一个人,而不是用脑——爱是无法解释的、神秘的,以及无法以常理来衡量的。但是,如果他所感到的是真爱,那他肯定是出于某个原因才会爱,而这些原因不一定是能被意识到的,也可能永远都无法清楚地加以解释,但它们肯定是存在的。

以上问题的答案全都取决于我们所爱的是不是这个人真正的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指的是我们最深最真的特性,也就是我们的个性。它包含我们的生活原则,但这些原则未必与我们平时所宣称的一致。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到核心价值,所以唯一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个性的方法,就是根据其个性所反映出来的行为来判断。

如果我们因为财富、权力或是名声被爱,那只是有条件的爱;如果因为踏实、力量或是善良而被爱,那才是无条件的爱。

反思:你自己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心理学家唐纳德·W·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做过一个研究:在母亲身边玩的小孩要比不在母亲身边玩的小孩更富有创造力。当孩子们在母亲身边的一定范围内活动时,他们的创造力是很惊人的,也可称为“创造力圈”。在这个圈内,孩子们勇于去尝试,跌倒了自己可以爬起来,原因是他们知道那个永远无条件爱他们的人就在身旁。
成年人由于经历比较丰富,不需要像孩子那样一定要离亲人很近。对于我们而言,只要知道有人在关怀着自己就可以产生同样的安全感。

无条件的爱所带来的力量,等同于给我们建造了一个“幸福圈”。若身在其中,我们就能勇于追求有意义且快乐的事情。我们将大胆追求激情释放的自由,它可以是艺术、商业、教学或是园艺。无论最终是否富有或成功,无条件的爱才是幸福的源泉。

如果一对情侣为了未来而在一起,比方说可以帮助彼此达成金钱上或是名望上的成就,这属于“忙碌奔波型”的关系;此外,两人都认为现在努力工作、聚少离多是为了实现快乐的未来,也属于这种情况。当然,有时为了享受现在也需要对将来的利益做出一点点牺牲,但如果长时间只是为了未来而活,这种关系是很难长久维持的。

而“享乐主义型”追求另一半的前提,主要考虑的是其中的快乐,他们把快乐误认为是幸福。“享乐主义型”很容易把欲望当成是爱,他们的快感最终会消退,因为那种没有意义、只求醉生梦死的感觉是无法得到幸福的。

至于那些虚无主义者,他们会认为结婚是件“应该做的事”,也可能因为周围的朋友都结婚了,所以自己也不得不走入围城。由于他们对亲密关系没有什么期望,所以只能漫无目的地待在他们的伴侣身旁。

有时,即使深信跟适合的人在一起可以获得幸福、长久相爱,人们也可能会变得不开心,主要原因来自于对伴侣、孩子或是婚姻的责任感。

如果只是为了别人而维持亲密关系的话,迟早会感觉挫败与不幸福。开始时也许不觉得,但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的快乐、意义被伴侣剥夺了;再往后,就会觉得与这个人在一起是迫不得已而不是心甘情愿的,这样的态度会慢慢影响到对方,以致最终对感情绝望,不再有快乐和意义。

要知道,对方需要你为他/她付出时,无论金钱、时间还是感情,这都不是一种牺牲;当我们爱一个人时,我们会感觉到帮助对方也就是帮助自己。像纳撒尼尔·布兰登所提到的,“为他人付出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是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人的关系其实就是终极财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幸福的交易。就像所有的交易一样,在双方都获益的情况下才是一笔成功的交易。

人们在两性关系中既不喜欢“占便宜”,也不喜欢“吃亏”。当两人觉得感情公平时,双方都会比较满足,而且关系也比较容易维持下去。这并不代表两人需要赚得一样多,在这里平衡点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用终极财富来衡量的。当然,在任何两性关系中,妥协都是无法避免的,是正常的。有时候为了另一半多付出一些也是必然的。但从整体来说,这段关系必须同时为双方带来幸福,两人必须在结合后过得更幸福。

理解是爱的基础

无论一个人的伴侣如何有吸引力,两人之间怎么“来电”,那些最初的兴奋感以及肉体上的诱惑迟早都是会消失的。新奇的东西对我们的感官确实有刺激的作用(“新鲜感会产生性兴奋”),但双方互相熟悉之后,这种刺激感早晚会消失。

两个人彼此间的熟悉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会使新鲜感降低;但另一方面,熟悉你的伴侣,真正去认识他,则会带来更强烈的亲密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爱更好地成长,同时也会带来更和谐的性生活。

施纳屈指出了培养真实亲密关系的方法,那就是必须将注意力放在“想被理解”而非“想被认可”上。

进行深刻地自我探索是保持爱情和热情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打开心灵,与伴侣分享自己最深刻的需求和恐惧,甚至性幻想和生命的梦想

除了让伴侣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之外,还要尝试去真正地理解对方。在此,我们可以设计一张爱情地图,针对自己伴侣的世界,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亲密伴侣的价值、热情、想法以及期望。

彼此理解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永远都可以发现并找到更多。这样,两性关系也会变得有趣、刺激并且不断成长。如果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去理解对方以及被理解,那么两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无论是一起吃饭、照顾孩子或是性生活,都会变得更快乐、更有意义。

导致亲密关系破裂的一个原因是,人们误认为找寻合适的伴侣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然而,一个美满姻缘的第一要素以及最有挑战性的事,并不是找到那个所谓“合适的人”(我并不相信世界上只有一个真正适合你的人),而是一段你用心经营的亲密关系。

把找到真爱当成是永久幸福的错误观念,很容易使两人忽略日后旅程的重要性。想想看,如果你找到了你梦想中的工作、梦想中的工作地点,之后你会不努力工作吗?想当然的心态当然会带来失败。在感情生活上,道理也是一样的:爱情里有挑战的日子是在柴米油盐开始之后。在两性关系里面,值得费心努力的“工作”就是用心经营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专家约翰·哥特曼(John Gottman)说,根据两人对过去的解读就能预测出他们的未来。如果两人注重的是以往的快乐,对过去的快乐记忆深刻,那么这段感情肯定有良好的发展。注重有意义和快乐的经历(无论过去或是现在)可以稳固并且加强亲密关系。而感恩信的内容正是突出了亲密关系中的积极面(过去、现在和未来),并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效果。

养成每个月写一两封感恩信的好习惯,对象可以是伴侣或是任何你关心的人。

◆ 第三篇 幸福像花儿一样

人生最棒的补偿,就是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不顾自己的情况下衷心地去帮助他人。”自助与助人是分不开的:帮助别人越多,自己就越开心;自己越开心,就越容易去帮助别人。

[插图]图9–1 助人与幸福感

为别人带来幸福,就是给自己带来意义与快乐,这就是为什么乐于助人是幸福人生的一大要素

在做决定时,我们必须先问自己,什么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然后再看看我们的行为,是否会剥夺他人追求幸福的权利。

大多数的人都会经历“幸福饥荒”。我从未碰到过喜欢考试的学生,就算最有活力的工作也会有比较无聊的任务。无论是必须的还是自愿的,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无法快乐的时候。幸运的是,这不代表我们要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任何东西——无论是没完没了的考试,无聊的工作,还是为了子女而付出的努力。

谢尔登和琳达·豪斯–马克的研究指出,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从事对自身有意义的事情)也会影响到其他没有直接关联的生活领域:“那些能够确定符合自己内在价值和兴趣目标的人,更富有效率和弹性,并且会更有创意地把这些优势覆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

就像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完成一项令人愉悦的任务才是最好的休息”。

幸福只能靠自己。——亚里士多德

我的妻子泰米对幸福的高度和深度进行了如下区分:幸福的高度是指我们生活中体验到的情绪波动,它有高潮和低潮;幸福的深度则指我们内心深处基本的幸福感。比如,“忙碌奔波型”的人在成功后,其喜悦是短暂的,但这不会影响他们整体的幸福指数。幸福的深度就像是树根,提供养分,是生命的支柱。幸福的高度则像是树叶,美丽而有魅力,但生命却是短暂的,会随着季节改变直至枯萎。

谢尔登和戴维·施卡德认为人类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

将注意力从追求物质和名利转向追求终极财富的人,绝对可以提升他们幸福的深度;同时,追求当下和未来收益的人,长此以往也肯定会越来越幸福。

许多人宁可在不良关系里孤独绝望,也不用心去找一个可以分享生活的伴侣或是与当前的伴侣培养幸福的关系

这些恐惧感所引发的行为制造了一种能够自动实现的咒语:我们害怕失去,却导致真正的失去,而我们感到自己不配得到幸福则会真的不幸福。

手机、电子邮件和其他现代联络方式也会使原本有意义和快乐的事情变得有紧迫感。“当多个任务同时需要我们分配时间的时候,我们很难专注于当前的活动,这也就影响了我们享受生活的能力”。

我们都太忙了,总是希望在更少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其后果是,我们忘了对身边的事以及对拥有财富的感恩,忘了享受它们,比如我们的工作、课程、一段音乐、身边的景色、我们的心灵伴侣,甚至我们的孩子。

在19世纪时,梭罗曾经劝告过与他同时代的人,减少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复杂性:“简化!简化!简化!做两三件事就够了,而不是100件或1 000件事;与其数到100万,还不如数到半打。”

研究者苏珊和克莱德·亨德瑞克指出了简化对感情生活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可以帮助人们去简化生活,帮助他们降低压力指数,那他们的关系(包括爱和性)肯定会大幅度地得以改善。同时,他们的心态也一定会更积极。”

心理学家蒂姆·卡瑟通过研究指出:时间上的富裕比物质上的富裕能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时间上的富裕,代表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追求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有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去享受快乐。相反,时间上的窘迫给人的感觉是经常性的压力、忙碌奔波、工作过量,以及挫败感。

要想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简化生活是一个最佳的方法。这代表“捍卫”我们的时间,学会说“不”(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放弃其他一些琐碎的事。幸运的是,做得少并不代表做得不好。

比如说,心流体验就说明高峰体验(享受自我)和高峰表现(完全地发挥自我)是有关系的。心流体验是要以事情既不太难也不太容易的情况为前提的。同样的理念也可应用在时间管理上。

时间压力会带来挫折感,而当我们感到受挫或是经历其他的负面情绪时,我们的思路会变得狭隘、短视、渺小以及缺乏创造力。阿马布勒的发现证明了人们对这个事实缺乏了解——他们通常会认为,压力越大就越有创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逃出压力的魔掌会这么难,因为这就是典型的“忙碌奔波型”——对创造力的误解造成了持续的压力。

阿马布勒还解释了一个叫作“压力宿醉”的现象——受损的创造力在压力过后仍然还保留着,甚至会渗透到以后的生活里。当我们同时做太多的事情,我们所威胁的是自己完整成长的机会,无论是算得出的成果还是在财富上的损失。

像超级企业家摩根所说的,“一年的工作完全可以在9个月里完成,不能12个月都工作”。有时候,少做一点事情反而可以带来更多成果。

即使是世上最好吃的美食(比如说巧克力、千层饼或是汉堡),在狼吞虎咽的情况下也无法尝到其中的美味。做事的道理也是一样,无论再怎么“好吃”,如果我们吃得太快或是太多的话,东西就会变味了。数量会影响质量,好东西也不能过量食用。

品酒专家绝不会一口把葡萄酒喝完。若要尝试其中的美味,需要先闻一下,然后慢慢品尝,这是需要时间的。若要成为生活的鉴赏家,享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也是需要时间的。

而幸福和灵性由于是非物质的东西,在当今社会里失去了它们的重要性。“

幸福并不是要我们摒弃拥有物质,而是把它从生命的第一位移开。

亚里士多德在写出“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使命,是我们的最高目标和方向”时,已经把他的观点表露无遗了。

当我们的目标是追求意义和快乐,而不是如何赚更多钱或是更大的名声时,我们自然可以从人生旅途里获得更多。

对幸福的理解引导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才能使我快乐?”其重点是找出三个中心:“什么对我有意义”、“什么能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幸福就是问自己“我的使命是什么”,并且发掘我们在学校里、工作和生活中真正想要做的事。

◆ 结语

欲变世界,先变其身。——甘地

我们告诉自己,大学毕业后这些就会实现,或是在找到好工作赚很多钱、建立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后,或在达到其他的人生目标时。但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实现了那个目标之后没多久,就又会回到之前的幸福感上。如果我们经常焦虑或紧张,就算达成了一些目标,不用多久,那些焦虑和紧张就又会出现了。

“忙碌奔波型”的人通常有一种控制未来的欲望,结果他们总是活在未来。

正如诗人高尔韦·金内尔(Galway Kinnell)所说,“他们无法享受当下,反而让对未来的担忧笼罩了一切”。

那些活在过去的人,他们一样无法享受当下的生活。他们不断地在脑海里重复播放着不好的过去,他们先尝试了“忙碌奔波型”生活,接着是“享乐主义型”生活。他们不断地沉思:为什么努力经营自己的情感却总是失败?为什么尝试了许多份工作却始终找不到使命感?由于总是不断地重复过去,由于无法找出不幸福的原因,他们便放弃了获取幸福的潜力。

因此,与其让自己被过去或未来束缚,我们不如学会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

一般人对幸福的一个误解是,他们总觉得某一样东西可以最终改变他们的幸福感,比如说一本书或是一位老师、一个梦中情人、某件事情的成功、一个奖品或一个伟大的发现。

任何幸福的生活绝不是源于某一件重大的事情,幸福的生活是累积而成的,无论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还是点点滴滴的瞬间。

◆ 跋一

原来财富只是帮助人们增加幸福感的一种工具,真正带来幸福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积极情绪、投入感、目标与意义等。

工作中追求卓越,生活中知足常乐

当我们为登顶而不懈努力,也切勿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幸福,原本就是这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