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修身篇

  1. 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物;切身领悟,探究其中的道理,就是格物。知道一句话的道理,每天按照实行,这是力行的事。
  2. 格物功夫深:一事一物,都要求它的道理;诚意功夫严谨:日课册子,一天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句话思考,都会记录下来。
  3. 进德:孝悌仁义的品德;修业: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
  4.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不是认识事物难,认识了去实行更难。
  5. 长傲、多言是弊病。
  6. 富家子弟多娇,贵家子弟多傲。
  7. 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颓废,太刚就会折断。
  8. 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凶字如冬,万物枯凋。
  9. 此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劝学篇

  1. 四时勉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

治家篇

  1. 家庭和睦,福泽自然就会产生。如果一家之中,哥哥说出的话,弟弟没有不奉行的;弟弟有请求,哥哥没有不答应的,充满和气而家道不兴旺的,从来没有见过。相反而不败的,也没有见过。
  2.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3. 四弟的诗又有进步,只是诗的立意不太高远,声调不是很响亮。立意要高,一定得提高一个层次。
  4. 空说没有好处,一定要多作诗,多临帖,才能谈出体会。比如有人要进京城,却在家中坐着一步不走,空口说进京的旅程,又有什么益处?就算你说的津津有味,又有谁会相信呢?
  5. 弟弟不喜欢打扫卫生,这是败家的表现,以后一定要细心打扫,就算是一张纸一根线,就是竹头木屑,也要打扫干净,要给后辈树立榜样。第一代人如果疏忽懒散,第二代就会骄奢淫逸,那么就会渐渐出现白天睡觉,晚上打牌,吃鸦片烟这些坏事。
  6. 治家方略:早、扫、考、宝。
    1. 早,早起床。
    2. 扫,洒扫房屋庭院。
    3. 考,祭祀祖先。
    4. 宝,同亲戚邻居经常往来,贺喜吊丧,询问疾苦,救助困难。

交友篇

  1. 交友拜师宜专一。
    1.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而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炫彼夺,而大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