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一、很厉害的人能突破常规的能力边界
二、很厉害的人能创造有生命力的系统
三、很厉害的人能发掘少有人知的信息
四、很厉害的人有独特的自我训练方法
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实际上我原本是不想分享这个题目的,虽然,近几年我做了很多的分享,但是没有用过这个题目,为什么,因为大家知道我写了本书叫精进,然后副标题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开始我对这个题目是蛮自信的,所以作为这本书的副标题,然后没想到书出来以后,就被很多人吐槽,就说你这个这句话明显就是个成功学,很空的,然后我就很气。因为他们都没有看过书,如果看过书就知道,我写这个题目,是有理有据的,不是那种很空的东西,所以今天我就想给大家好好的讲一下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因为混沌大学的老师跟我说,就是说混沌大学的同学们是对于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欲望特别强烈,所以一定要我讲这个题目。那么今天我,给大家是从四个方面来讲,
一、很厉害的人能突破常规的能力边界
二、很厉害的人能创造有生命力的系统
三、很厉害的人能发掘少有人知的信息
四、很厉害的人有独特的自我训练方法
我这几年一直在研究很厉害的人是什么样的,我找了很多关于很厉害的人,他们怎么样自我成长,怎么样变得更厉害的一些资料,然后我发现绝大多数很厉害的人都有这四个共同点。
一、很厉害的人能突破常规的能力边界
1.不被专业局限,用问题做牵引
2.积累理论和实践的复合经验
3.建立多领域知识的协同
4.把热爱与专长结合在起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很厉害的人能够突破常规的能力边界,这里面我又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讲。
1.不被专业局限,用问题做牵引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很厉害的人的,他是叫列维-斯特劳斯,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人类学家之一。他在 30 多岁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蛮普通的一位人类学者。当时正好是二战的时候,他从法国就逃到了美国避难。当时在纽约找到了一份工作,一份普通的工作就是教书,半天时间教书还有半天时间就是在纽约的一个市立图书馆里面看书,那个图书馆馆藏非常丰富,其中有包括大量的人类学的文献,然后他就像到了一个宝库一样,如饥似渴的去阅读,因为它原来是在法国,相关的英文资料不是那么多,但到了纽约以后,有非常多的英文的人类学文献读读,反正也没事情干,结果就把可以看的所有的人类学文学,不管是否出版全部看完了。
但是他当时就有一个问题,虽然我看了这么多的人类学文献,但是我还是没有什么突破。
所有的人类学文献都读完了,我还能读啥?——1943年的列维-施特劳斯
他想找到一个有革新性的理论,能够把之前的人类学研究做一个梳理,提出自己的理论。但他没有思路。他就想,既然把人类学的东西看完了,就再看看别的书吧。结果他看了地质学,看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看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这三个学科有一个共通点,他们都探索的是一个表象之下面的深层的东西,比如说地质学,它研究的是地表下面有什么成分。精神分析研究的是人的意识下面潜意识是怎样的。马克思研究的是经济现象表层下面的深层经济结构
这对他很有启发。之前的。人类学训练强调的是田野研究,去原始部落做观察,做记录。但是并没有训练告诉他探索生存结构。后来她又认识了一个叫雅各布森的语言学家,雅各布森给她介绍了当时很流行的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把人类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语言,用一套相同的形式化的结构做了一个归纳,这让他更加受启发。所以在别的学科的触类旁通的启发下,就提出了自己的结构人类学的理论。有了这个理论以后,他不断的去发展,用这个方法用这个数据发展,去探索不同文化下不同的人,他们有类似的亲属关系的结构,不同文化的神话也有相同的底层结构。最后他就成了一个人类学的大家。这故事告诉我们。列维施特劳斯,他能够突破自己的专业边界,去从别的学科中去获得很大的启发。然后就带来了一个变革性的思想。
但是我们普通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不是这样的,我们总是有一种专业本位的思想,就是你高考的时候,高考完了填个志愿。然后你到一个大学读什么专业,一旦你进入这个专业以后,你就不由自主地以这个专业的这个边界来框住你自己的思维,你会想就把这个专业学好就够了。
因为我自己是学心理学,就是我的几乎我的心理学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是有这样的思维,我跟别的专业的同学去交流的时候,他们也有这样的思维,他们不知道在自己的专业之外,其实我还可以去学更多的别的专业。但是有一些非常厉害的思想家,她就非常反对这样的按专业划分那种学习方式,比如说有一位就是怀特海,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哲学家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年),英裔美籍数学家、哲学家,因其数理逻辑、科学哲学和形而上学方面的成就而闻名于世。怀特海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一般认为,怀特海的形而上学体系是20世纪产生的最伟大的形而上学理论。
他说用学科分工的一种学习的方式,这种传统主流的教育体系实际上是很成问题的,因为我们所生存的整个现实世界本来就是个整体,当你用专业的边界把它一块的划分出来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这个原来的真实的世界给扭曲了。所以极力提倡我们的大学教育,就应该是打破所有的学科的边界,去学不同学科的知识。
我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我们没有向学生们展示这个独特的统一体。
所以明智学习者的思维,它不应该是以专业本位而应该是问题本位。他应该思考的是,在我的目力所及,那个最重要/最有趣/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什么?我可以如何解答它?
The wise man doesn’t give the right answers, he poses the right questions. 智者一般不说正确答案,却总是提出正确的问题。—— 列维·斯特劳斯(法国人类学家和哲学家)
就像 列维·斯特劳斯,他有一句名言,他说一个明智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应该是提出正确问题的人,而不只是一个提出正确答案的人。
那我们再看一个很厉害的人,赫伯特西蒙。他有个中文的名字叫司马贺,他是二十世纪非常罕见的一个学者,因为他非常跨学科。他是一个政治学的博士,同时研究管理学\心理学。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又是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的得主,因为它开创了两个学科,一个是认知科学,一个是人工智能。虽然我们表面上来看,阿斯玛和他研究了这么多学科,好像是一个很不专注的人,他的不同的学科之间迁移穿梭,但实际上他关注的那个问题始终没有变,就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只不过不同学科的知识作为它的一个思考的工具,帮他去攻克解决这个问题而已。
在他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大问题,他想去解决这个大问题,所以它是个问题本位的学者,并不是个专业本位的学者。问题本位让他自然而然的去突破专业的边界。所以对司马贺说他从来不属于任何一个专业,对他来说专业边界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它既是心理学的教授,又是计算机系的教授,反倒它是一个创造专业的人,他为了去研究这个问题,他创造了专业,是认知科学,也是人工智能的奠基者之一。那么我们普通人可以怎么做,因为像司马贺,像列维斯特劳斯这样,确实他们本身就太厉害了,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不可能达到他们这样的境界,但是在我们的思维层面,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想着跳出我们自己的专业的边界。当然我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并不是错的,因为专业主义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品质,但是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专业是不够的,确实能够让你成为一个专家,但是无法让你成为一个顶级的专家,无法让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所以你想在一个专业主义之上,在一个专家之上再进一步变得更厉害,你必须是跳出你的专业边界,那么其中有一个方法就是你要去思考在你专业领域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举个例子来说。在我全职去从事学习和思维方法的研究和写作之前,我是一个从事用户体验设计这个行当的人,就我在这个领域有非常多年的从业的经验。我知道这个领域,它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领域,它并不是一个学术为基础的领域,比如说你在一个大学里面想学一个用户体验设计的专业,实际上是学不大的,因为他所有的东西,他并不是基于学术的理论,它是基于实践,但是这个理论、领域,它确实是有一些奠基性的作品,比如说诺曼的《设计心理学》,比如说尼尔森的《可用性工程》,还有 《about face 3.0交互设计精髓》这样的书他是这个领域的奠基作品。你看了这本书,看了这几本书,你在看一些相关从业者的专业的主题的博客。然后你在自己做一些实践,你就可以进这个领域的门。
然后进了门、从事这个工作了以后你会发现,日常常规化的工作慢慢的变得不那么激动人心了。为什么?因为当你把一个专业的领域他一开始的那种奠基作品,它是有很多鲜活的思想,但是当这些思想变成一个工作的程序,被再程序化了以后,他就变得很多单调和重复的东西,比如说用户体验设计里面有很多常规化的这个工作,这是不同的岗位,比如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然后会涉及到一些高保真原型,低保真原型这些东西。很多工作,他就是常规化的,也没有太多的创造力。所以当我做了比较长时间的这个工作以后,我就觉得有些厌倦。我发现它不是那么具有挑战性,但是反过来,当我思考这个领域背后深层次的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这些问题更加是让我很激动的。比如说在用户体验设计领域,它背后深层次的问题就涉及到 设计思维创新的思维,问题解决的心理学,然后在用户研究的时候,我还会研究,我们人群的生活方式,心智模式,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边界。实际上就已经超越了用户体验设计本身。
我因为从事这个行当而不知不觉地接触了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我发现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更好的能够激发我潜能。所以我就干脆不做用户研究,我就专门去研究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在我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两种思维的冲突和差别。因为我学心理学,我学了 9 年一直读到博士,所以我知道一个做心理学的学术研究是以什么样一种思维方式,然后我又在企业里做了很多年,我也能够体会到,就是在企业里面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这种实战派的思维跟学院派的思维是非常不一样的。但是可惜的一点是,一个常年待在高校里的人,他就只有一种学院派的思维。他没有一种学实战派的思维,他不能够知道怎么样去解决现实的问题,他只知道怎么样去发论文,但是一个实战的人,他确实有些事情他能做得很好,但是这些想法,他往往缺少一些扎实根基。
同时把两种思维结合得很好的人是非常少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被一种思维所阻挡,所以我感兴趣的是,我怎么样把两种思维结合在一起,去解决一些更大的更深的问题。比如说人怎么样更好地思考,我们解决问题的通用的方法是什么。所以我现在一直在研究这样的问题。我去研究很多很厉害的人,我去找他们的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的一些实践的方法,也是希望他们这种基于实践经验的方法,能够跟心理学理论上的方法能够结合起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能够得到一些能够对绝大多数有启发性的东西。所以这就是我讲的第一点,就是我们要从问题出发,跳出我们的专业边界去思考问题去做研究去学习。
2.积累理论和实践的复合经验
第二点就是我想强调一点,就是实践的重要性。
就一讲到学习,我们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的,一讲到学习,我们就说是读书。我们经常把学习和读书看书等同起来,划个等号。实际上这是一种很狭隘的想法。其实在我的概念里面看书,虽然是非常必要的、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它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而已。在大多数情况下看书只是让你在这个领域中入门。它能告诉你那些最基本的、最初级的、最通用的知识。
但是当你想再往上走一步。当你要去研究这个领域更深层次的东西的时候,看书已经远远不够了,为什么?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心理学的底层模型之一,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隐性知识。
我们要可以把知识分成外显知识和隐性知识,外显知识就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比如说我们看书本,书本上学的知识都是外显知识,就是它能够被语言所能够清晰和完整的表达出来的东西,这就是外显知识。但是还有一块知识是隐性知识是藏起来的东西,是通过实践。比如说举个例子,国家级的传统手工艺大师,比如说他是做紫砂壶的,他能把这个紫砂壶做得非常的完美。但是如果你想让他写一本书,告诉你怎么样把一个紫砂壶的做得这么完美,他很可能是写不出来的,因为有很多经验性的东西有很多技巧性的东西,它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但是他就是存在这个脑子里面,只是他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所以只能说是说一些学徒天天跟着他每天观察、耳濡目染,形影不离他几十年,他才能学到他的绝学。这种东西就是隐性知识。但是因为隐性知识是隐性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忽略它的重要性。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样去学习这些隐性知识。就像一个冰山一样,我们看到的海面之上的冰山很可能只是这个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但他们是外显的,所以我们的聚焦点,我们的关注点都在这个外显的理论的知识上。我们忽略的是,实践中获得的隐性知识。
所以有一位日本的著名的管理学家叫野中郁次郎,他就提出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就是 知识的螺旋。
他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构建了一个螺旋,他就理想的个人或者理想的组织企业,这两类知识应该是相互的促进、相互引发的,比如说我们通过书本看到的显性知识,我们要把它内化成我们可以实践中应用的隐性知识。那么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隐性知识又是可以外显化,可以传递,可以跟别人去分享,又变成显性知识。所以这两类知识的相互的转化是一种最佳的状态。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隐性知识的存在,仅仅把目光盯在那个显性知识上。那么我们学习的过程,我们成长的过程就会有重大的缺失。
一个中国人的例子,就是这个导演叫胡金铨。他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很红,它是香港当时著名的武侠电影的导演。她在七十年代他拍的一部电影叫侠女,当时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一个技术奖项,这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二十世纪 70 年代,一个香港电影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奖项。那么这个导演,他有个特点,它跟别的导演相比,他特别喜欢看书。他在成为导演之前很年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书,是个书呆子,喜欢看历史书,各种文化上面的书,后来他有机会进入电影业,一开始打杂,后来做演员,后来那做副导演做导演。那么在他做副导演的时候,他就看了很多国外的电影理论方面的书籍。
那么在几十年前,国外的电影理论的书籍,很多还都没有中译本,但是因为他很喜欢看书,所以也懂外语,很多他都是看原版,那么跟它同行业的,别的导演就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看这么多电影理论的书籍。所以那些导演就相比,在理论功底上就差了一点。
记者:你看贝拉巴拉兹的书,又看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在拍电影时,有没有用处? 胡金铨:在当副导演时看那些书, 始终是有用的。如果在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下去看那些书会非常难明白。但有了工作的经验之后, 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
所以就记者去问他,就是说别的导演都没有看这么多理论的书籍。你看了这么多理论书籍,看这么多理论书真的有用吗?胡金铨的回答是在我当上副导演之前,我已经看了这些理论的书,但是我看不大懂。我能看到这个字的表面意思是什么,但他到底说的是什么,我并不是真的懂了,但是只有我当上了副导演,以后回过头来再去看这些书的时候,我才真的看懂了。
也就是说实践的经验跟理论的知识应该是相互验证,相互参照的。你光看书是没有用的。你必须跟你的实践结合起来。但是你实践的同时,不去看那些理论的书也是没也是不行的。你成为不了像胡金铨那样特别有成绩的导演。所以这边我就是强调的一点就是理论和实践一定要交错起来、结合起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问题解决的经验是高手的两大能力底盘,这两者缺一不可。
3.建立多领域知识的协同
第三点就是我们要建立多领域知识的协同,这边我在给大家借鉴介绍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叫王云五,是民国时期的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曾经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过孙中山的秘书。它的英文非常好,但是,他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的时间很短,他十几岁的时候在上海的洋人办的一个小学校里面跟着这个洋人学英文。但是也学得没多少年,后来就不读书了,后来就是全靠自学。而且他自学的时候非常“贪婪”,他什么书都看,它不仅是看文科的,看社会科学人文的书,她还自学数理化。工科的医学的他都自学,而且学了好几门外语。结果最后他就变成了非常博学的人。他曾经在商务印书馆,执掌了很多年,主导出版了很多丛书编撰了《王云五大辞典》,所以他在中国出版界的历史上是一个功绩非常卓著的一个人。
各位无不知道一群的山必有一个最高峰,但最高峰并不是平地直起的唯峰顶,往往有许多较低的山峰环绕着它。这个最高峰好像是一项专攻的学科,而环绕着它的较低峰顶,好像是这位专家应该旁通的其他学科。…… 对于专攻某一专科的人,其所主修者有如最高峰,其所兼涉者有如众峰。我之所谓通材,正可以群山式形容之。因此,我也用两句话代表:为学当如群山式,一峰突起众峰环
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非常博学。而且对学问非常有热情。他曾经说过一个名言就是,一个人一个学者,他的知识系统应该是什么样的,他说了一句非常好的话。
为学当如群山式,一峰突起众峰环
什么意思?就是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应该像群山一样。我们知道自然界的山很少是一座孤立的山峰,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这片群山里面有一个山峰是最高的,周边还有一些比较相对矮一点的山峰,他们是一起的,其实很厉害的人,他的知识体系也应该一样,他不是只有一个山头,他是有着几个山头,只是高矮略有不同而已。
就像一个学心理学的人,他不能只是懂心理学,他最好还是懂一点经济学懂点管理学,甚至懂一点计算机,这些都对他这个心理学学问是很有帮助的。所以网友就强调你需要有一个最懂最精专的一个学科,是作为你最高海拔的山峰,但这还不够,你还需要周边的山峰,还需要了解周边的其他的学科,你才能旁通。
在传统上,我们讲到一个人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最著名的比喻,就是T 型人才什么意思?就是你既要广博专精,你要有一横,也要有一竖。但是这个T型结构严格来讲并不是那么准确,因为这一横他讲的这个广博知识了解的程度往往是比较低的,只是一横而已,你只是每一个科目,你都了解三脚猫的知识而已。你没有做比较深入的专业,你只是在一个科目上画出了一竖。这样一个知识结构,在我们现代社会已经是不行不够了。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群山式的知识结构。你要有好几根竖能够拉下来。其中有一根是最长的,还有几根稍微短一点。这这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启发。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摩拜单车,在我眼里是一个非常好的发明。
摩拜单车的经典款,它融合了很多从汽车行业借鉴的元素,因为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女士,他原来是一个汽车行业的资深的记者。他在汽车业有很多好的经验。所以当他想要做共享单车的时候,他想解决共享单车怎么样,有非常好的免维护的特性,能够不容易坏的时候,他想到我能不能从汽车行业去借鉴经验。
所以摩拜单车,它一开始的经典款,它的轮子是用了五幅轮毂,跟很多汽车轮胎还是相似的。他没有用链条做传动,它用轴传动也是跟汽车是相似的。他从汽车里面借鉴了很多经验,就用到自行车行业里面,而当他把这个概念设计提交给国内的自行车厂商的时候,这厂商一开始都说他们生产不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生产过这样的自行车,这些厂家从来没想过用做汽车的方式去坐自行车。但是我们想一下汽车和自行车从本质上来讲都是用轮子,以轮子为基础的一个交通工具。他们实际上本身就是很接近的两座山峰。但是从产业来讲,它们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产业。
极少有人会想过,我从汽车行业去嫁接到自行车行业,也经常有人会想过从自行车行业去嫁接到自己汽车行业。是因为他们从本质上是很相似的东西。但是因为我们的习惯思维,我们没有想过这两者之间是可以产生这样的交叉关系的。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的关键是找到内在的相似性
所以如果你具有一个群山式的知识结构,你其实就有了个机会。你可以在不同山峰之间去找到他们之间的相似性,你来做个嫁接做个迁移,你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东西出来。这就是群山式的知识结构比单峰式的知识结构的优越所在。
4.把热爱与专长结合在起
突破常规的能力边界的第四个要点,就是把热爱与专长结合在一起。
还有一个例子,这个人我们大家就很熟悉,就是詹姆斯卡梅隆,是好莱坞最顶级的导演之一,他导演过很多脍炙人口电影。
15岁时,我决定成为一一个潜水…..直到两年后,当我们全家搬到加州,我才第一次有机会真正地潜水。在这之后的40年里,我在海底大约总共花了3万个小时。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卡梅隆他在他的少年时代就有了一个爱好 潜水。在他 15 岁的时候,他就决定成为一个潜水员。到他 17 岁的时候,他第一次有机会潜水。然后他就经常去潜水。在接下来的 40 年里,它在海里面大约总共花了 3 万个小时。我们想象一下,掂量一下这个数字 3 万个小时太夸张了。
他不是拍电影的吗?他怎么有这么多时间带到海里?他到底想干什么?实际上它就是把看电影也不是拍电影这个职业,这个工作跟他从少年时代培养起这个爱好,潜水非常紧密地结合了在结合在了一起。他早期拍过一部电影,叫深渊,它讲的是海底一个潜艇里面发生的一个故事。然后就是说这个潜艇里的人非常意想不到的,遇到了一个生物,这个生物是可以变形状的,是个液体的生物。在 1989 年的时候,在这个电影里面,詹姆斯卡梅隆他第一次把 CG 的技术引入了电影。 CG 就是计算机图形学。
他之所以拍深渊这个电影一个原因,他是想试验新的技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想把潜水把他对海洋的热爱,跟电影结合在一起。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后来我们知道他又拍了泰坦尼克号,也是一个跟海洋直接相关的一个电影。当初他想为泰坦尼克号寻找投资的时候。他跟制片人讲的是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肯定能火,因为他是讲的是一个非常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肯定能打动观众,但是他没有跟制片人讲的另外一个人因素是他之所以想拍泰坦尼克,是因为他想潜到海底,他想去看一下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她在开拍泰坦尼克号之前,就真的去看了那个真正的泰坦尼克号。
他就反复去研究这个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是什么样子的。研究了很久以后他才去拍这个电影。所以他一边是拍电影。一边是把这个爱情故事拍了出来。震惊的世界也赚了很多钱。另一边,她也满足了对潜水的那种热爱。
后来他又派了阿凡达。实际上阿凡达这个电影,他这个外星人,它这种蓝色的带透明感的皮肤,实际上我们的一能联想到的就是大海。虽然这个潘多拉这个星球这个故事,它并不是讲的是一个海洋里发生的故事,但是他的这种造型里面有很多海洋的因素。因为对詹姆斯卡梅隆来说。海洋里的生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外星生物。因为大海海水,它就是一 种特别的化学物质。海洋里面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生物,特别是那种深海生物。非常让我觉得很奇妙,根本想不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造型。有些很丑吧,有些颜色很鲜艳。有些人发店各种各样的跟我们陆地上的生物都不同。这种海洋里的这种千奇百怪的生物,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外星生物。所以他就是这样一种思维,去拍了阿凡达这部电影
2012 年 3 月,詹姆斯卡梅隆在一个世界最顶尖的潜水团队的帮助下,潜入到了马里亚纳海沟 1 万多米的海底。这个潜艇是特制的,他创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没有创造过的一个壮举
如果我没有前面的故事的铺垫,看到这一页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这有钱人真会玩。但是看到前面这个背景以后。我们可能会很感动。就是他为他所热爱的这件事情坚持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改变过她的初心,最后做到把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他一直在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他一直在探索极限。他并没有满足于说我拍电影拍得这么好,功成名就,我什么都满足了,我不需要再去突破自己。其实刚才罗伯特朗的故事和詹姆斯卡梅隆的故事,他在背后有的是一个心理学的一个底层模型,叫自我决定论.
一个很厉害的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很厉害的人。它一定是有一个非常长期的努力。他在一个地方,他在一个领域里面,他做了非常长期的努力,他一直在坚持他没有放弃,它才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成就。但是我们要问的是,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着他达到这样的成就。在心理学家看来,物质的激励是不可能支撑这么长时间的。哪怕你能赚很多很多钱,这种激励的效果也只是短期的两年三年五年顶多了。
但是不可能支持着你几十年的时间去,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完美,这不是物质的奖励,不是外部的动机所能够做到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一定是你内心中的一种强烈的动机。一种内心中的冲动支撑着他。那么这种内心的冲动怎么来,这就是自我决定论给我们的一个解答。
一个领域,如果能够让你有一种自主的感觉,可以让你自己去决定。比如说折纸,他自己可以玩,没有人来打扰他。我拍电影,我也可以自给自足,因为我是导演,我潜水,我也可以自给自足。
我自己在海洋里在海洋的深处遨游。自主胜任,我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我折纸我能玩,玩到世界一流的水平。我拍电影,我玩潜水也能玩到世界一流的水平。我有这个能力。我的越玩越好,胜任感、自主感,还有一种是关系。这关系就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系。我潜水,我可能就是跟大海就是有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当然我也可能跟别的人有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如果我做的这件事情,我既是胜任的,我又是自主的,我是有自己有非常大的自我决定权的,不是任人支配的。同时,我又能跟别的人和别的事物发生紧密的联系。那么这件事情就能够给我带来特别大的内部动机,这个内部动机就能够支撑着我几十年如一日的去坚持去精进,就变得更厉害。
这种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远远超过外部的物质的激励。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你想突破常规的能力边界,你想比大多数人都有更强大,你就要思考的是,你要找到这样一个领域,这样一件事情是值得你进行长期的自愿自发的无怨无悔的付出的。这就是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四块内容的第一块,很厉害的人能够突破常规的能力边界。
二、很厉害的人能创造有生命力的系统
1.高手能看到更多的系统层级
2.排列组合原理建立系统的丰富性
3.世界观与心法是系统的上层建筑
4大量的细节知识是系统的必要成分
接下来我讲第二块就是很厉害的人,他是可以创造有生命力的系统。一个高手它是有个系统的。他不是乱打乱撞地。有了系统,他做事情才会有章法,他才能够从容不迫,他才能够有条不紊。
那么这个系统是什么意思,我们也是分四点来讲解一下。
1.高手能看到更多的系统层级
我再介绍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个人叫费朗 亚德里亚。他是个西班牙人,开了一家餐厅叫斗牛犬餐厅。在西班牙这家餐厅曾经连续 5 年被权威的这个美食机构被评为世界第一的餐厅。他是分子料理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我要知道,已经不是米其林三星的概念了,它是世界第一,世界第一餐厅的主厨。他为什么这么厉害,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一个基本的因素,就是因为他建立了一套制作美食的系统。当然,作为一个大师级的厨师,我们很难知道他最顶尖的秘密是什么,但是他的那些基本的技巧让我们得到非常大的启发。比如说我看过他的一本书,叫《厨神的家常菜》就是讲了他一些比较初级的做菜的一些方法。
我们先看一下它的一些图片。虽然我们还没吃到,但是就感觉就是饿了。就是看它的这个美食,我们就会想为什么他能够做出这些东西。《厨神的家常菜》这本书表面上看跟别的讲讲做菜的书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它主要的部分都是一个个的菜谱,这道菜需要什么食材,按照什么步骤做出来,但是我看到他前面这十几页以后,我就被震惊了,因为他讲的这个方法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就是在我传统观念中做菜其实就两个层级。第一个层级就是食材,第二个层级就是做出的那道菜。你把要做的这道菜的食材先买好准备好,然后放到锅里面一通乱炒,然后这道菜就端出来了。
这两个很简单,食材和菜。但是对亚德里亚说,他很明确的告诉你。你要做一个好的厨师,仅仅是两个层级是不够的。至少要有四个层级,最底下的最原始的是食材,再往上走,一个是酱汁和高汤,再往上走就是一个菜的单品,再往上走,是这个菜单的设计。比如说你要一个好的餐厅,你的菜单的设计是很讲究的。你不是说一道菜单独来看的。一个好的菜单系统,菜与菜之间是相互配合的,亚德里亚他每年会研发 5000道新的菜品。
因为它每年只有 160 天,是开门营业的,其他别的天数,他把这个店关起来,把自己这个餐厅变成个实验室,来研发新的菜品。然后会淘汰其中大部分的菜品。剩一小部分就会组成一个菜单。所以它是一个系统的观点,去设计它的这个菜单的,它不是一道菜,一道菜单独去设计的。这是菜单层,但是我们一般人不会想到去设计一个菜单层面的东西。还有一个是酱汁层也很重要。为什么?
在家烹调和职业厨师烹调的不同,就在于餐馆事先准备的程度。厨师会事先准备大量的基本高汤、酱汁和装饰用蔬菜,以便在料理员工餐和餐馆菜肴时更省时省事。——《厨神的家常菜》
他有个解释,就是在家里面做菜和你开个餐厅做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你做你在餐厅里面同时要接待这么多的顾客。而且每个顾客都希望尽可能少地等待,都希望上菜的时间越快越好。所以你的后厨的系统就像打仗一样,争分夺秒的,但你怎么样尽可能快速的出菜,既要保证速度,又要保证这个菜的质量,那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你事先要做好足够多样的好吃的酱汁,这酱汁是可以事先做好的,做好了以后,你就可以放到冰箱里面保存一到两个星期。所以酱汁层对于一个好的餐厅的厨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做不出好吃的和足够多样的酱汁。那么你在做菜的时候就会非常的被动手忙脚乱,而且做出的东西也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