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脑图
    https://share.mubu.com/doc/3mRWYiHSD0l

    文字般若难究竟,只为劝君抬头看,君观手指秋丝毫,反误当空月在天。

    忽指见月,既然月在天空,为何不直接仰望星河,要手指干嘛呢?真是兜兜转转。

    我现在已经明知道方向了,矛盾的解决促成发展,世界永恒发展,发展前进的方向就是向前、向上。
    往前走就是了,抬头看就是了,我为啥还需要别人的手指,别人制造的指南针(正确科学的方法)呢?

    因为人要回归生活,要通过中介物作为载体来塑造自我,表达自我,赢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是玩好有限游戏的必需品,别人的手指/指南针,就是能够告诉你有限游戏的正确规则或方向(当然也会有人指错方向)。

    比如做好人生证明题,假设你脑子好、数学好,别人没办法直接看出来,必须通过数学试卷,遵守考试规则不作弊,按要求把答案写在答题卡,获得高分,我们才能相信你数学确实很好。

    相当于背书:考上好大学,进入大厂,得到大佬肯定……

    但是数学考得好的,就一定适合当数学家吗?
    未必,也许他只是喜欢做数学题,是个小镇做题家,每次考高分很开心。
    数学可以是无限游戏,数学的世界疆域无限宽广,需要好奇、热爱、天赋……

    同理,面试能力强的,能力就一定能胜任吗?
    未必,他也许是通过不断“刷题”成为会讲故事的“面霸”,但是从有限游戏中提高效率的角度看,设置门槛,通过面试筛选就是最合理高效的。

    在有限游戏,手指的价值是极大的(正确的观念和方法)
    比如创业根本是要赚钱,没有人给你指出来正确的方向,却听信了理想情怀者指出来“情怀梦想”的错误方向,只能被社会毒打。

    在有限游戏里,是存在绝对正确和绝对真理的,是因为规则的存在,
    比如考试有标准答案,就算是考场作文,也有评分标准。

    而在无限游戏里,不存在绝对真理,真理是前进发展的,
    比如科学领域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文领域讲“真善美”。

    同时,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往往是夹杂的状态,实际情况更加多变复杂。

    从一件事情上,如何剖析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
    例一 三星手机爆炸事件
    有人因此遭受损失,大多数人投诉无果,选择的态度是吃亏算了,反正斗不过大公司的法务。
    然而他尽力维权,通过舆论媒体曝光(当事人知乎@不老的老回),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认可。即使他最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但是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对他产生同情和敬佩,对三星产生反感。

    从有限游戏的角度,维权者@不老的老回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非要挑战规则(三星的强大公关),吃力不讨好,是很自然的事情。
    从无限游戏的角度,维权者获得了极大的曝光和舆论影响力,让消费者看到了“发声”的力量,赢得了一部分人心。

    例二 拼多多劝退某程序员事件
    职工矛盾都是大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的一点点矛盾,是很正常自然的。

    从有限游戏的角度,受害者的发声是一个吃力不讨好,ROI比较低的行为。
    从无限游戏的角度,受害者的发声唤起了更多人的思考,也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