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毛选》以及怎么读?

来源:公众号【达尔斯顿王】https://mp.weixin.qq.com/s/pT0i5X9DgWsuI6poGppQWQ

昨天在知乎跟知友讨论了毛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今天废了好多脑力,写篇推文,讲一讲《毛选》这本著作和毛泽东思想。全文6千字,阅读15分钟。祝大家阅读愉快。
我们为什么要读《毛选》以及怎么读? - 图1
在讨论本文之前,大家要先分清一个概念,要明白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区别和联系。马克思的思想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后者也一样。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过的正确的理论思想和经验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被实践证明过、被实践证明过是错误的思想,都不叫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我们的领袖是诗人、书法家、革命家、时评者,跟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发表过大量的作品,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被称为##思想。但凡没厘清这个基本概念的童鞋,在理解党的历史、理论认识上是要走弯路的。这个弯路要么是左,要么是右。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毛选的时代背景、如何理解毛选、怎么读以及其价值。

1.认识伟人和伟人的时代

1)青年时代的润之先生


《沁园春·雪》这首词一直深受众人喜爱,每每读来都仿佛立刻把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青少年时代指点江山的伟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现出了他的笃定和自信。

湖南自古出豪杰。荆楚之地历来是战略高地,‘湖广熟,天下足’,鱼米之乡,生活富足,千古岳麓书院,文化底蕴深厚。晚清时候,湖南出了不少匡世之才,其中湘军统帅曾国藩和胡林翼,与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被后世称为“半圣”,是历代为官者的楷模。两位湖南人曾文正公和胡文忠公,对青年毛泽东影响很大。

毛的恩师叫杨昌济,在长沙求学时就对毛泽东另眼相看。其日记中写道:“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才,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希望毛泽东像曾国藩、梁启超一样成为“异才”。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读书,因其仰慕梁启超(号任公)的犀利思想和泼辣文笔,便以“子任”为笔名,其意为以天下为己任。求学时候,毛泽东和蔡和森就治乱世之法到底是用曾文正公(曾国藩)的‘积顽之后振之以猛’还是用胡文忠公(胡林翼)的‘治久乱至地宜予以生路’,有不同看法,谁也说服不了谁。”。

杨认为“今时今日之蔡和森、毛泽东是何许人也,不过是一介师范生,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已。……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问题又谈得上有深刻的了解吗?所谓对症方可下药,病脉不曾号准,病情尚未摸清,就开放下药,岂不是本末倒置?”杨送了毛、蔡一句胡润之的话,“天下事只在人力作为,到水尽山穷之时,自有路走,只要切实去做”,人无生而知之之理,未经实践,救国救民的办法不会从天下掉下来,要找到切实可行之路,首先要自己扎根进去,切实去做。……也只有经历重重磨难,只有碰得头破血流,甚至直到山穷水尽,你才能溯本求源,知其精髓。”

杨昌济先生送了毛一本《胡文忠公全集》,要他学习胡林翼(字润芝)。毛反复阅读此书后,改字为“学润”。杨说:“司马卿崇拜相如,改名相如。你既尊敬胡林翼,就改字润芝好了。”于是毛泽东又改字“润芝”,或写成“润之”。

2)理解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锻造了毛主席,要理解毛选,我们得先厘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历史阶段。

中国的近代史,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点,可以将其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即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

我们为什么要读《毛选》以及怎么读? - 图2
《毛选》和毛泽东思想,也就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诞生和发展的。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9年到1927年,被称为“大革命”时期,在孙中山先生的撮合下,公共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后来失败。第二阶段是1927年到1937年,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这个阶段依然国共继续斗争,红军被迫长征。第三阶段是1937年到1945年,“中日抗战”时期。第四阶段是1945年到1949年,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又回到了国共抗战。所以,前后是14年内战,8年抗战。近代中国真是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毛选》第1-4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直面中国革命遇到的问题,毛泽东开始用笔一篇一篇文章,剖析中国革命,对中国命运的前途进行分析和指引。

2.如何读毛选


有了上面这个背景,我们就可以打开《毛选》。关于如何读《毛选》,这个仁者见仁。

1)首先是读第一卷最后两篇文章,《实践论》和《矛盾论》


为什么要先读这两章,这两章是毛泽东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对第一卷的理论升华和全卷的理论指导。因为整个著作跨越时间久,探讨的问题繁多,如果没有一个理论概括,很容易迷失在《毛选》的某个角落,从而淡去了阅读的兴趣。所以,小王子建议立志啃读《毛选》的朋友,可以先读这两篇。

1937年7月,抗日全面爆发,正是在这个时期,毛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思考,并完成了他的理论框架,用以指导接下来的革命工作。

《实践论》这篇文章写于1937年7月,探讨的是认识与实践,也即知与行的关系。

还得毛的导师怎么跟他说的吗?‘天下事只在人力作为,到水尽山穷之时,自有路走,只要切实去做’,人无生而知之之理,未经实践,救国救民的办法不会从天下掉下来,要找到切实可行之路,首先要自己扎根进去,切实去做,实践出真知。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认识世界是无法改造世界的,但是如果不到世界中去,认识往往也是站不住脚的。那么认识和实践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很多原理性的知识,大家在中学课本中已经学过了,而你在中学政治课本中读到的文字,基本就援引自这两篇文章。

在探究知识之前,毛主席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多么朴实的道理,同学们。

那什么样的认识是科学的认识呢?毛认为科学的认识论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那么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为什么要读《毛选》以及怎么读? - 图3
所以,所以紧接着,1937年8月,毛就写了一篇《矛盾论》。《矛盾论》这篇文章是我读毛选读到的最长的一篇文章,他系统批判了形而上学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和对立统一。当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所以,你会看到后来邓公强调,党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一点,才是真正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学到了毛泽东思想。

理论的武器锻造出来了,就等着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了。所以在1937-1949这个更加艰难的岁月中,毛主席仍能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写出《论持久战》这样的战略判断,也正是在伟大的革命中,锻炼了他伟大的人格。我想,后来的革命跟他早期思考清楚这个世界、中国的革命问题是有因果关系的。

2)以唯物辩证思维理解《毛选》和革命时代


所以,我们用“知行合一”和“唯物辩证法”这两种思维,再去翻阅毛选中的文章。这里以开篇第一卷第一篇文章为例。

第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于1925年12月1日写的,此文是为了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两种倾向。第一是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毛泽东并且预见到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他们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其右翼将要跑到帝国主义方面去。

所以,我们再来读读本文提纲挈领的第一段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只有先分析中国社会几个基本盘,了解中国社会的构成,才有一个系统的认知。

怎么分析?“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时候,要注意主次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所以1925中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帝国主义和官僚地主阶级的反动势力和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根本阶级对立。在这个对立矛盾中,资产阶级是一个中间阶级,这个中间阶级是整个矛盾中的次要矛盾,但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存在妥协性和斗争性。这些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都有服从于主要矛盾。所以,才有了“统一战线”,联合可以联合的阶级,一致对外。

学会用这两种思维(知行合一和唯物辩证法)来看到你遇到的很多事情,把这种思维化作你认知上的一种思考或行事原则,就能充分调动你的主观能动性,懂得为人做事。

3) 学会联想,活学活用


《毛选》具有时代意义,在当下并没有过时,关键在于能否联想,活学活用。

我们还是以第一卷,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例。

当我们在阅读时候,一定要学会做笔记、摘录或批注。

本文是一种归纳逻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其实,我在读第一段的时候,就开始联想自身,做了一个批注:其实做事情最首要的也是要学会区分有利和不利因素,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有利的就多做,不利的。绊脚石能踢开就踢开,踢不开则绕着走。

本文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这个结论我总结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然后,我接着联想和思考,这个结论在那个年代是没问题的,但是完成三大改造以后还继续坚持这条路线,就走偏了。但是,这种阶层分析法,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依然适用。

所以受这篇文章启发,我也探讨过阶层问题,写了几篇文章,大家有空可以读一读。

3.毛选的价值和文章推荐


史学爱好者,可以将其作为一部历史资料来对待。先阅读相关历史,然后再读毛选,就会有自己的感悟。可以看出毛在各个历史关头的态度和决策。

很多企业家也都爱读毛选?因为整个《毛选》就是一部创业史。

我们为什么要读《毛选》以及怎么读? - 图4

毛选第一卷:《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长冈乡调查》主席告诉我们在最初的创业期,毛花了32天走访湖南五个县调查农民运动才确定初步的农民问题的解决纲领,试问现在创业有谁花整整一个月深入各地调查目标用户的需求了。导师箴言:木有调查就木有发言权。毛选第二卷:《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主席告诉我们要想创业成功,就得找好创业和盈利模式。

毛选第三、四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论持久战》主席告诉我们,要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看清创业症结,做好阶段性的总结,及时调整方法。竞争对手不可能一口吃掉自己,就在细分市场上见缝插针,在大公司的夹缝中求生存。导师箴言:看清大势,即时调整,重视细分市场。

毛选第五卷:《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论合作社》。主席告诉我们,打仗也得吃饭,崇高理想都是唬人的,现金流才是王道资金是一切革命的本钱;毛选第六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主席告诉我们,产品为王,宣传为皇。宣传!宣传!再宣传!——王喆:任正非、史玉柱、周鸿祎等等成功的企业家们为什么都爱读《毛选》?
为什么很多工作人员也要读《毛选》,因为《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看似觉得平淡无奇,步入社会,多一些阅历,再看犹如醍醐灌顶。不能改造自己,不能跳出狭隘的书本知识,只能不断碰壁!

简而言之,为什么很多人都要读《毛选》,因为《毛选》到处讲的都是朴素的真理。翻阅《毛选》二卷中《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篇篇文章令人印象深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和强调抗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

我想这是由那个年代的特殊性造成的,毛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年轻时候就已经深入群众,他知道要发动群众,一定要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去的。所以,《毛选》并不枯燥,毛泽东写的东西也很好理解,充满了智慧,他不跟你概念游戏,讲的都是大白话,讲给你听,就怕你不听,就怕你听不懂。其次,毛选的文章大都不长,读起来引人入胜。

毛选的覆盖面很广,内容上覆盖党政军、文艺、经济等领域,时间上跨越将近50年。在时间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读者应该把毛选和个人特点结合起来读,先做一个关于自己的调查,然后再挑选文章进行学习。

我在这里摘抄一点毛主席语录,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我们为什么要读《毛选》以及怎么读? - 图5
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毛选·一:反对本本主义》

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
——《毛选·三:改造我们的学习》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出版这个参考材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而不是要同志们去记那些具体的材料和结论……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毛选·三:《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讲群众与改革的关系:“凡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毛选·三:《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人民的逻辑不就是认识论的逻辑吗?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直到接近真理。
——《毛选·四:《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1. ......

《毛选》还有很多大家朗朗上口,熟悉的语录: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 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 中国永远不称霸

我们为什么要读《毛选》以及怎么读? - 图6
我们为什么要读《毛选》以及怎么读? - 图7
文章提到的《毛选》中的文章,包括一些实用的战略、战术思维,包括《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论十大关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改造我们的学习》,大家都可以作为重点阅读对象。

总体上来说毛选是毛泽东军事、政治、哲学、思想的高度统一和归纳,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希望大家冲破狭隘的心胸和观念,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谨记:《毛选》最大价值在于活学活用。

早上收到一位后台一位叫阿信的朋友的邮件,阿信整理了一下我的版本,并添加了一份目录,方便大家查阅。感谢阿信的工作。

现在后台回复毛选二字,有这本著作1-5卷的更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