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位教育行业前上市公司 COO 交流讨教,一点收获——
一个人的定型,基本是被 ta 的 20-35 岁决定的。如果你 20-35 岁之间折腾了很多事,也跨界取得过一些成功,那这样的人将来的突破性、跨界学习能力一般都不会差。
:::info
如何变穷?查理芒格分享过一种保证可以让人顺利变成穷的方法,就是
这个人一定要坚信人生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只要他出生的环境不够好,没考上好大学,没找到好工作,或者是考研考公失败,他这辈子就完了。
还有如果你 30 岁之前没有出息,你 30 岁之后,就别想有什么成就了。一旦你对这一点有一丝怀疑,你都不能够成功地成为一个穷人。
#成长型思维
:::
但一个人如果 20-35 岁之间长期都只聚焦在一类事情或一类业务上,那大概这就会成为 ta 的基因和边界枷锁,此后要想再突破就很难了。
:::info
在经济学领域,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是一位心理学家,诺贝尔奖旨在表彰他“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而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更是一个横跨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计算机科学,拥有9个博士学位的“跨界达人”。——《跨界思考》
跨界意味着需要有知识迁移能力,锻炼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
俞军的书里有句话特别好——凡是来自用户的反馈,我们都要一字不落下;但凡是用户的建议,我们都一概不听。
听反馈,是因为都是用户的真实行为样本,能作为决策依据。
不听建议,是因为用户和对象不知道你的业务全貌,也没有时刻思考,并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最终能够综合考虑各种要素做出决策判断并对结果负责的人,只有你自己,需要时刻清醒知道这一点,而绝对不是用户说啥就是啥。也一定要理解,很多时候用户嘴上说自己想要的,可能并非是真正答案。
:::info
什么是真正的为用户着想?用户是自私的
- 用户首先想表达的是让他自己更好,并不会真正为你着想
- 先有假恶丑,而后真善美
- 真正的为用户着想,需要先想到用户的自私 :::
过去一周拍了近 30 条视频,能强烈感受到同样作为内容,视频和图文在具体的表达语言和创作制作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绝非任何一个图文领域的内容高手都可以顺畅转型到视频。
主要几点感受——
1)图文重逻辑,短视频重情绪点&核心观点,中视频跟图文会更接近,但更注重视觉表达力;
2)图文基础表达语言可以通过标点符号、排版、习惯性词句等来完成。但视觉基础表达语言是通过肢体、语音语调、面部表情、灯光布景等完成;
3)站在流量逻辑,未必是真的具备强内容能力的人才能做好视频,相反,可能很多强内容输出能力的人可能还不一定能迅速在视频领域快速获得流量;而如果站在个人 IP 打造的逻辑下,则一定是既能搞懂视频流量逻辑,又具备强内容输出能力,甚至三观极其稳定鲜明的人,才有机会成为大 IP;
4)如果连初始流量获取都还不足够强势,一个 IP 身上的强内容能力、内核、人格魅力等,可能都没啥太大发挥空间。
:::info
视频背后还是文字,视频质量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内容质量。
三观极其稳定鲜明的人,我想到的有 罗翔说刑法、沈逸老师;
视觉基础表达语言,也就是视听语言,典型的比如“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 视频有很多细节,比如转场、可视化等方式,有极强的视频表现力
:::
昨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台,统计局长也随之发言,类似宏观信息非常值得关注。说几个我自己的关注思考重点——
1)国内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短期内不会有任何影响,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基本面最好的国家,没有之一。但出生率的下降会影响的是 10 年后,需要政府需要提前布局;
2)劳动力供给持续下降,低端产业结构必须加速调整;
3)白领、中高素质人才竞争激烈内卷,高端产业转型升级亦是政府关注重点;
4)老龄化加剧,生产者少消费者多,延迟退休等手段或激励政策势在必行,老年人的劳动力&智慧再利用领域存在机会;
5)人口加速流入一二线城市,农村人口加速流失,城市扩容与农村合居等也势在必行,此后十几年里中国的基础建设,或会围绕着超大城市圈+城乡居住旅游休闲一体化来展开了;
6)刺激生育会被政府作为一种长期政策来看待,但刺激生育需要先解决好社会公平、普惠、去内卷等问题,未必一蹴而就,中短期更可能在延迟退休上发力以解决社会可用劳动力缺失的问题;
7)如我所言——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版图里未来 10-15 年确定性最高的事情。
昨天在外交流拜访,听到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在你工作了 2-3 年略有积累认知能力但还没有绝对想清楚自己方向的时候,要是你在一家好公司好行业遇到一个好老板,那是你的幸运,你的成长会因此而飞快;要是你在一家烂公司烂行业遇到一个烂老板,那可能也是你的幸运,你会因此而被逼着去想怎么能离开这家公司,或者是在公司之外去找成长。
但最糟糕的,可能是你在一个烂公司烂行业遇到一个好老板,这时候老板可能会拉着你没日没夜的一起努力、奋斗。然鹅,你们所在的行业和公司可能注定了你们的奋斗是没有意义的,以至于你们拼死拼活干了好几年,扭头一看,其他人的收益成长已经远超过你。
:::info
“趋势取代优势”是每个企业难逃的宿命;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
看待管理有两种逻辑,一种是以“事”为中心,另一种是以“人”为中心。
前一种逻辑以业务规划和战略目标为源点,核心是要把业务逻辑、业务模型、未来目标和达成路径梳理清楚,然后再看每件事上都需要怎么配备资源,人也是资源的一种,最终问人要结果。
后一种逻辑更看重“事在人为,因人成事”,因而在起点端会更关注这个组织需要什么样特质的人,当前组织内的人对不对,大家的状态、战斗力和关系是否积极,甚至如果人对了,也要优先花资源花精力来解决好大家之间的融入和关系的问题,因为人对了,才有战略和业务达成的可能。
一般来说,相对驱动力简单、大家之间的协作分工关系没那么复杂的业务,可能以第一种逻辑更多。而智力密集型的组织和业务,则更适合后一种逻辑。
目前,在上述 2 种逻辑中,我对组织的要求和期待更接近 2。
因而在创业早期,要花足够精力资源在每一个伙伴加入后能够顺利融入释放战斗力上面,帮助每一个重要的伙伴更好适应+融入,并建立与团队之间的默契,一个优秀、充分互补而又能拥有极强默契的组织和团队在早期创业过程中可能是无价的。
但另一方面,如果真的连续几个月下来还是有人特别不顺畅大家没法高效协同形成 1+1 大于 2 的感觉,那也要当断则断,大家时间都很宝贵,要对彼此都更负责。
:::info
技术的发展,很容易让只掌握低端技术的企业被外界环境所取代,因而,各个企业拼命地往高端产业发展。未来,企业的员工不再是普通的技术工人,而应该是拥有哲思的科学家,他们帮助企业探索未来之路,把低端、可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去做,然后再依托于高超的计算能力,加速这个世界的发展。——《绩效使能:超越OKR》
这也是为什么OKR等绩效管理工具越来越在大公司流行的原因。
:::
跟某顶级行业高手交流后得到的一个超级有价值的建议:
对一个创业者来说,在重新启程之前,最好要花时间把所有你关注的领域和行业内值得看的公司、模式、玩法都要看一遍研究一遍。
重新创业等于重新搭建一个系统,而系统的初始结构决定了将来这个系统能长成什么样,因此需要去充分了解各种目前已知的先进系统结构,切勿因为自己漏看了一些重要的信息,而导致在初始系统结构设计上错过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info 系统的初始结构,也就是MVP(最小化可行产品)的基础,多看别人已有的系统结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弯路。 :::
“杠杆效应”无处不在,作为一个运营和创业者,尤其在你需要考虑的所有重大事项面前都保持着“我能否通过搞定少量人或资源进而快速搞定一大帮人”或是“我能否通过解决少数 1-2 个问题让剩下的 8-10 个问题都消失不见”的思考习惯,而一定不要只会淹没埋身于大量解决不完的问题当中。
:::info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告诉我们的方法。列宁和斯大林研究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时候,列宁和斯大林研究苏联经济的时候,也告诉了这种方法。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矛盾论》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寻找核心问题,举一反三。
:::
对创业者来说,要切记,能通过花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而且,可以通过花钱来省时间的,就千万不要省钱。原因很简单,时间不应该浪费在那些已知有人肯定能做得比你好比你快的事上,你却要花时间重新去趟路交学费,这是极度愚蠢的。
学会花钱的要义是:要敢于花钱+敢于花大钱。但永远知道你在为什么付费,且要清晰知道每一笔钱花出去后能带给你的价值可能远超你支付的成本。
:::info
用投资的视角看问题,花钱是一种资源分配方式,是一种试错,可以避免重复造轮子。同时也需要慎重思考,比如你可以花钱买来很多本辅导教材,请来好的老师,但是并不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
相关文章《一个最多只赔过两三万的人,肯定没赚过一百万》https://mp.weixin.qq.com/s/-67aNhA75ubeh2EH56_fEg
:::
跟某身在大厂的前同事交流,深深感慨,当下大厂们的“高薪”诱饵,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可能是个陷阱。
或者这么说,如果你先在外面折腾了好多年,练就一身本领,哪怕之前没挣到啥钱,然后转身去大厂拿个高薪养个老,这是很好的。
但假设你刚毕业没几年,在最需要快速成长的时候就转头进了“大厂”,不幸还身在一个老板 2B 竞争也特别内卷的业务部门,则大厂呆几年下来,你可能除了变得更腹黑对各种复杂人际关系更敏感更不敢相信世界真善美以外,其实在个人能力上并不会获得多大的提升。相反,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大厂的“高薪”,你会发现向外走,能供你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
于是,你的路会越走越窄,直到临近 30-35 岁前后,大厂可能也不需要你了。 :::info 薪资是外部动机,同时去寻找你的内部动机,那是更加宝贵的东西 :::
昨天跟一个好朋友,也是区块链业内的某重要 KOL&投资人吃饭交流,他提到,区块链技术和整个行业正在逐步向某个早期临界点迈进。而看待区块链行业未来能带来的社会价值,或许有“三驾马车”可以逐次关注评估——
1)第一驾马车:区块链将会为每一个个人提供一种不受任何核心主体监管,并且更加鼓励和保护原创的信息存储能力,可以确保每一个人的数据、资产等都足够安全,也会更加鼓励在内容、信息、版权等方面的创造和价值交换;
2)第二驾马车:区块链将会在“开放金融”方面逐渐产生更多有广泛社会价值的应用,极大改善和提升各种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普惠程度;
3)第三驾马车:最终区块链行业可能还会带来一个拥有巨大想象力的“数据经济”,换言之,当前我们所有人在互联网上产生的数据,都被互联网巨头们拿走并从中摄取着收益,但将来,区块链或许能让每一个人产生的所有数据都从属于自己,并且任何第三方都可以在支付一定费用的前提下调用相关数据。这会让更多人从中获益,也会让更多中小创业公司在数据应用方面具备更大的可能。
对我而言,上述信息需要进一步观察学习和消化。但无论如何,保持向外交流和学习,长期关注所有在驱动着社会变化进步的技术&制度创新是特别必要的。
关于区块链,我目前尚未看清想清的最大疑惑源自于——具备复杂认知能力的人永远是极少数,且人类社会的利益获取往往源于信息差。所以区块链如果鼓励的是大家通过更复杂先进的技术和认知实现各种创新,在商业、金融、数据等领域重构秩序,那这注定只会属于少数人的游戏,最终假如存在一个区块链改变世界的未来的话,所谓的“去中心化”、“公平”、“开放”是否必然会演化为某种更强更集中的垄断? :::info 先富带动后富 :::
在某个领域内,要想能够更好客观评估自己水平,一定要多看多问。
看同样做一件事,那些相应领域内的顶尖高手效率如何,有多犀利,会主要关注哪些关键环节,或是他们依靠哪些系统和核心方法来解决问题,哪些完全属于你的盲区。
找到那些曾经跟其他高手们合作互动过的人,一起合作交流,并保持开放询问对方,同样是合作,跟自己和跟其他高手之间有何差异与不同。
如此,才能拥有更多元的角度来观察评估自己与其他高手之间的距离和差异。 :::info 关键词:观察、提问、开放、合作、多元化、差距、盲区 :::
几年前,我向外交流很少,回想起来,当时既缺少动力又不知道方法。
但现在,我已经连续保持了几个月每周至少跟 3-5 位高手进行交流探讨,实际来看还挺享受喜欢的。
回想了下,核心区别是源点不对,几年前,我脑海装填着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快速让收入增长 4 倍”,所以当时基本全都在关注“如何做”,脑中全是各种亟待落实的计划和行动。
但今天,我脑海理装填着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如何能链接到更多顶尖优秀的人并能找到某种方式赋能他们”,以及“关于 ABC 3 类问题,整个市场上是否还有我没有看到的思考盲区”,这样一来,自然有足够强烈的动机要去向外进行交流讨论。
可见,能给自己提出一个好问题是多么重要。
:::info 从寻找how 怎么做的“方法论”转换到 构建what&why 的“世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