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就忘,怎么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5411L7C2
Hello,大家好,我是举人
今天这期视频,想来花个十分钟时间,帮助爱读书的朋友们解决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
“书读完就忘,怎么办?”
如果你觉得有用,别忘了点赞,收藏,三连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和你都看了这本书
你能说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我就啥也说不出来
当然,那是因为我提前写稿子了
不过除此之外,当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书籍,肯定是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虽不要求说在与人交谈过程中,出口成章,引经据典
但是也是希望把阅读过程中作者曾经给予我们的那些启发和思考保留下来
作为我们自己生活的助力

但现实往往是令人失望的。
大多数的时候,书读的越多,就忘的越多。
即使我做了许多的读书笔记,拿荧光笔划了许多的重点句子
但还是无法灵活运用它们
读了也等于白读
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

《心智与阅读》这本书中
作者就提到研究人员通过许多技术试验证明
在人脑中,语音和语义是相对独立存在的
让我来看看物理学大师费曼是怎么解释二者的区别的
(放视频)

语音和语义受控于大脑的不同部位
这也导致,大脑前部和左侧部受损的人
在找词方面就会有困难,患者话到了嘴边
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就是说不出来
体会过这种痛苦的朋友可以在弹幕里打个 俺也一样

我们人类想办法让语音和语义建立更强关联性的过程就是“阅读”
不过,由此也产生了一种错误的阅读方式即“音读”
很多人能够用美丽的声音流畅地朗读那些优美的诗歌
但是却完全不懂它的意思

可怕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媒体宣传中好像还特别推崇这种诗朗诵的形式
音读的阅读方式是以我已经掌握的事物即字的读音作为跳板辅助阅读,这本没有错 :::info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但很多人会过分强调音读
如果不默读,或者不读出来就无法看书、做题(也许说的就是镜头前的你)
或者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书籍,需要你仅仅从词义去推敲未知的时候
就变的无比的困难,因为知道事物的名称和真正理解这个事物,有着天壤之别

而由此也产生了我觉得学习中另一个非常害人的解题思路
就是抓关键词,一段话读不懂没关系,抓关键词拿分得点就行了

这种学习模式下,只会批量的生产杠精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在之前一期,聊中国人的信仰这个话题视频中说了一句

中国传统文化虽有落后,但也有许多可贵之处 可以作为矫正和补足现代文明困境的思想资源


你整体去理解,我的意思很明显是在说
我们不能只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不好的一面,我们也要多发掘好的一面

但是在评论中,不止一位小伙伴评论说
“举人说中国文化是落后文化”
在排除了故意抬杠这个选项外,其实我也在想 是不是很多朋友在阅读过程中
无法跨句子的去提取要义和理解要义
仅仅只能从某个词或者某个短句来进行阅读理解

你还别觉得说的不是你
这仅仅是一句话,如果需要你跨越整本书来提取要义呢
如果你看书的过程只是觉得

嗯,这个作者说的真有道理,我知道了

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建构一个便于记忆的要义网络
那确实,读了很快也就忘了 :::info 需要建立表征,来理解概念和逻辑
比如“苹果”,你现在看到文字,大脑里会浮现出 红通通的大苹果,而不是“苹果”这两个字的横竖撇捺的所有笔画 ::: 所以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长年累月形成的错误的阅读方式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我这里有三个不成熟的建议给到大家

一. 背景知识的准备


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为了行文不至于过于啰嗦,总会省略掉他所认为的看这本书的人已经默认掌握的知识
而这部分省略掉的内容,往往会造成很大的阅读困难

比如举个例子
“研究人员注意到数据分布完全对称,于是把研究助理叫进了办公室”
即使你不懂数据分析,我想你也能大致的猜出,完全对称的含义
但是你能推断出两个分句之间的因果关系吗?
到底是这个完全对称的数据不正常,研究人员把助理找来核实
还是说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数据,找助理来庆祝呢

大多数的读者能够通过文本解读表面的意义,但是更深层次联系前后句义是有门槛的,常见于你们所在学科的专业书籍
比如说哲学,它就默认你知道黑格尔,康德这些人干啥的。总不能引用一句话,就得先把这些人前因后果先讲一遍
文学作品也是,脱离了时代背景,鲁迅就成了一个十足的网络键盘侠

摆脱无意义的粗浅阅读,需要我们首先在阅读之外,背景知识的准备工作上下功夫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你理解更简单,还是为了让你能够带有清晰的阅读目标
比方说红楼梦这本书
在你阅读前通过背景知识定位它
你把它定位成“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小说”
或者是定位成“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史”
抑或是“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
不同的阅读目标,就会带来不同的阅读结果
重点是去寻找更多的事实型资料
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写这本书的原因,或者说一些基础概念的讲解
为你之后产生个人观点,甚至于更好的记忆它打下一个基础

二. 韦编三绝


你还记得上一本你看过两遍以上的书是什么书吗?
可以在弹幕里告诉我
别跟我说是,教科书
过去孔子读书讲究“韦编三绝”,简单翻译就是把书都翻烂了
对于没有多少空余时间的现代人来说,相比起广读书,选择一两本经典反复地阅读收获明显会更大

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是
我发现喜欢《百年孤独》的人各有各的喜欢
不喜欢的人理由却出奇的一致,里面的名字太难记了

越是经典越是晦涩
读起来越是艰难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给青年人十二封信》开篇
就说了读书起码要读两遍
第一遍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
第二遍慢读,须以批评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非常有趣的是
读书感受是动态更新的
随着你当下的处境的不同可能会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同样是红楼梦
上学时看你会为宝黛的爱情悲剧而不忿
但工作后,心境变了
可能又会感慨,贾宝玉这个富二代
但凡努努力,用功读书,不在大观园里厮混
贾府也不会落了个家破人亡

读书体验比书本身要重要
所谓的经典其实没有特别的标准,要有的话,就是不浅薄
在时间中经得起人反复阅读解读 :::info 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活着》…… ::: 我们需要一些能与自己长期独处的书

三. 思想内化


在我不做视频前
经常会有“我会了”“我懂了”“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但实际写稿子的时候我发现
就是在脑子中想的特别好
一旦落到笔头上,就怎么也前后捋不通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尤其是现在去回顾以前的写的东西,总觉得就跟屎一样
而我们期望在阅读中获得进步,就需要这些不断戳破自己的错觉
对自己获得更清晰认知的“屎瞬间”

主动的思考所留下来的东西,会成为我们日常思考的线索
牵引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向更深层次的解读去迈进

为了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思想
我们就需要把从书中获得的支离破碎的想法
组织成一张严丝合缝的逻辑网

主动给他人讲解输出的过程也是自我思想内化的过程
如果目前的你还说不出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关系
实际上在一堆文章中该选择哪些摘抄
一堆观点中分辩哪些值得记录
这已经完成了思想输出的第一步了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阅读首先应该是令人愉悦的

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获得所谓的有用的知识去阅读,可能会让你读书体验无比的糟糕
但当我们走出校园,那些生活中被大部分人看作无用的阅读
既不能帮你拿学位,也不能帮你挣钱谋生
如果你再无法从中获得乐趣,就连它最后的实用功能也失去了

tip 读书是自己的事情

所以视频的最后,我再附送你一条小建议
切不可去追寻那些别人口中必读之书
任何一本书,不管评论家给予多高的评价
只要你不感兴趣,都不用强迫自己阅读

阅读应该是愉悦自身的工具,而不是作为标榜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筹码
没有人有义务一定要去读诗歌、小说,或者那些被归类为纯文学的作品
毕竟生活已经如此的繁忙苦闷,何必再要为了他人口中的快乐而读书呢?

读书应该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
让你得一逃离人世间所有的痛苦与不幸

end

OK,我也不清楚,10分钟有没有超时
今天视频,内容就这么多
我是举人,还是那句话
我会每周在这里与你分享我对这个世界的
所知所想,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
喜欢我,欢迎点击关注
我们下期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