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654574

    来说说我自己。

    我是一个容易厌倦的人,我对世上多数事物都有着常人之上的好奇心,但是其中的90%,都是浅尝辄止的兴趣,大致是“我了解到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东西”,或者,“关于这件事儿有个好玩的角度”。

    来B站做up主一年多时间,兴奋度和价值感一直都还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视频这种载体的探索空间很大,在最初期,面对镜头说话和写文字不同的体验也让我觉得很有趣,而且在疫情之前,财经和观点相关的领域一直有种“处女地”的感觉,有无数可以做的有趣的方向和选题。不过到了现在呢,对我自己来说,财经+观点这个方向内容生产的兴奋度在迅速下降,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这个临界点,我在2018年的秋天也体会过,那时候在文字媒体写东西,突然有一天过马路的时候就感觉很厌倦,看着街上的人,觉得我做的东西实在是没什么价值——资本市场有什么动作,什么公司倒了,哪个大佬出任了什么职位——我很难说服自己,这些事情对一个人,对于生活,是真正重要的。对市场来说,这些文章和视频有价值、有需求,但对我来说,它们并不是那么重要。

    我不是一个“认知至上”的人,偶尔的有趣的意想不到的认知让我兴奋,但无穷尽的认知让我厌烦,人并不需要把客观世界和生活全部结构化和理论化,这是一种现代病。

    从B站的竞争局面来看,现在的B站和一年多以前相比,知识类/财经类的UP主分别都多了很多很多很多。我很不喜欢说自己说过的话,更不喜欢说别人说过的话,对我来说,找到“一个没有人总结过/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思考过”的选题才是最舒服的,这件事随着竞争的增多变得更难了。

    按理说,做自媒体成功概率这么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被市场接受的模式,就应该沿着这个模式优化并且做下去,但这对我来说很难。因为我既喜欢待在舒适圈,又不愿意没法让自己兴奋的事情,然后呢,单纯靠收入和被关注的成就感,也很难长期维持这种兴奋感,那就需要不停的游移,去找这个兴奋点。

    所以对我来说,做自媒体也许永远不存在一个可以抵达的“合适的状态”,永远是需要平衡和左右摇摆的,需要尝试和重新定向的——这样我才能说服自己“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还可以做下去”。

    总之,现在就又到了一个需要说服我自己,提供一些动力和新鲜感的时候。所以,大家最近可能会看到一些和之前内容不太一样的尝试——例如更加人文的选题/对话式的节目/体验类甚至生活实验类的内容/故事性内容/文化作品解读,它们有可能会好,也可能会拉胯。如果按照我之前“面对镜头坐下来叨逼叨”的视频标准来看待的话,它们可能会显得“水”,但也许这些内容中的其他一些东西,可以补足信息密度和观点密度上的降低,希望我能够做到。

    实在抱歉,我是一个对自身缺陷认命接受,然后心安理得把它当做客观条件处理的人。感谢你们的陪伴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