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追问体系
在别人眼里,近几年似乎我从来没遇到过什么值得烦恼的烦恼,也没有什么过于困惑的困惑。
他不明白,我为什么能活得这么明白。
其实在他说之前,我也没意识到自己活得很【明白】
因为在我印象里,活得明白的人都是这样的……
波澜不惊,方能静如止水
我真正想要的什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如何实现它?
有近十年了,我不断摸索和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哲学、基础物理、生物学、心理学甚至宗教,都不断涉猎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把所有的问题聚焦在一个概念上
【价值追问】
最终的问题是,我想要用我的人生实现什么价值?如何实现它?
我找到了我自己的答案,所以我可以活得很明白。
我的答案是什么,今天就不说了,解释起来很麻烦,而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否帮助大家也找到这个答案?
你想要用我的人生实现什么价值?如何实现它?
近年来读到的书越来越多,接触的问题越来越多,我逐渐形成了一个体系化的答案
就是这个【价值追问体系】
价值追问图
这个图里,单拿出每一个概念,似乎都很好理解,但放在一起的逻辑,却似乎不太好理解。
我会简单解释一下,再举几个例子来阐述,顺便用这个逻辑来回答几个问题。
简单的金字塔结构,价值在最上层,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价值问题。
比如微软这家企业的价值是什么?
它创造了几千亿的市值,他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电脑,要为整个人类走进信息时代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我继续追问价值基于什么?
基于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我把这一层称之为战略层,只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东西,并且找到实现它的办法。
【战略层】
由微软的使命是,让人们能用上好用的PC,他的愿景是让全世界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PC。
基于这样的使命和愿景,他才创造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价值。
我们继续追问,那么战略层面又是基于什么呢?
当然是文化。我试试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它包括信念体系,观念体系和原则体系。
【文化层】
信念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我相信……】,
观念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我认为……】
原则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
基于美国创业者流行的清教徒文化,谷歌才会有它不作恶的原则,这就是原则体系
特别流行的一本书《原则》中,原则体系的灵感就是源于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欧,
因为每个关系之间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每个个体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工作的范围,包括并且不限于职场,情感关系,以及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等。
比如我一个朋友坚决无法接受他的女朋友天天给男主播大赏,这种行为触碰了他能接受的底线……他就需要将这个原则和女朋友共识清楚
就是因为相信PC时代的趋势,比尔盖茨才会愿意和他的创业伙伴举步维艰的开始前人没有过的历程。
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不会发生,那么必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有什么投入和产**出
【认知层】
那么我们继续追问,这些信念原则和观念又是基于什么呢?
我找到的答案是认知。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认知,就相应的会出现什么样的文化。
我把认知拆解为:概念体系,逻辑体系,思维体系和事实体系
概念体系
就是概念本身,但这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忽略的问题,我们经常会为某些概念陷入到误区中。
要强化认知,就要不断的去重新定义这些概念。
比如什么是认知,什么是战略,什么是原谅,什么是绝望?
解释概念永远是回答问题的第一步。
逻辑体系
概念都是一个一个零散的电影逻辑,逻辑是贯穿将这些概念连成网,甚至连成像身体的结构
逻辑可以解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价值追问体系当中,文化层与战略层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战略基于文化的关系就是逻辑赋予的。
思维体系
因每个人成长的性格等内在原因而定。
最常见的案例就是沙漠中的半杯水。还剩半杯还是还有半杯?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事实体系
一切科学的理论都用是从总结事实中来,也应该在事实中得到验证,所以事实体系是认知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个世界,真实发生的事情,因为它不随你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所以被称之为事实。
然而可悲的是,大多数的人都玩完也不那么容易接受事实。
比尔盖茨也是基于这是未来必然的趋势,才会认为自己应该投入到这样的事业当中。才会创造出这样的微软。
价值追问的应用
一套价值这个问题是不仅仅是针对人生价值这种宏观的问题,也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大部分具体的、微观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价值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应该从价值向下分析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心理问题?职场问题?情感问题?关系问题?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沟通能力?……
现在社会中分工很细化,有心理咨询师、有职业规划师、有各种各样的师和专家。
但事实上,人们的问题通常都是跨领域的复杂问题,它或许不是单一某个领域的专家能够解决的。
随便假设一个案例,比如一个对夫妇离异了,法庭将孩子的抚养权都判给了母亲,父亲不甘心,想要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但基于他之前对孩子使用过暴力、以及现在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他如何争取呢?
这时候律师似乎帮不上多大忙……越往下分析,可能就越复杂。
但如果从价值向下追问,找寻底层逻辑,似乎就没那么复杂了。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这里,同样的复杂问题还有很多。
举例 如何解决绝望?
首先,从价值的角度给【绝望】下一个定义
绝望就是想要实现的价值永远也无法实现,或者渴望得到的价值永远也无法得到。
希望能够通过孝顺父母来实现自己的一部分价值。可当他刚具备抚养老人的能力,父母就离世了,这种时候对他来说是一种绝望。
再比如《将夜》里的读书人的绝望
我简单介绍一下背景,夫子有一座世间有7成藏书都在这里,有一个读书人在这里读了几十年。
他希望能将这些书读完,但有一天他发现就是永远都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读到后面,前面的就忘了,每天也都有更多的新书被写出来,所以他绝望了。
单来说就是他希望能通过读完所有的书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说他希望,获取所有书中的价值。
但这不可能啊。所以导致了他的绝望。
【战略层】
愿景和使命——读完所有的书
【文化层】
信念——我相信只有读完所有的书才能获取书中所有的价值
观念——我认为有必要读完所有的书
原则——我不应该做其他的事,只读书
他的认知就是有这么多的书可以读。
但是矛盾突然出现了,他发现自己读不完这些书(逻辑+事实)**
这个从最底层认知层产生的矛盾,直接导致了他整个价值体系的崩溃,这就是绝望。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哪里下手呢?
基于事实的认知是无法改变的,也就是这么多书他读不完,那么它应该调整的就是自己的思维方式。
通过读书来实现价值没错,获取价值也没错,但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读完所有的书来实现价值呢?
读书人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爱的是读书本身,还是读完所有的书?
想到这里,他的认知体系中的矛盾就得到了解决。他只要一直不停的读下去就可以了,无所谓能不能读完。
世间烦恼不过如此
价值问题:发展、情感、能力、关系
我认为任何形式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
我把所有的个人可能面对的问题分为四类,分别是发展问题、情感问题、能力问题和关系问题
**
这些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价值问题,从而向下追问,从而得到底层逻辑的分析,找到整个价值体系中的矛盾点,从认知上解决它。
其它比较好理解,能力问题可能不好理解,我举个例子。
有一天文轩问我
我面对复杂问题张口就来的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是怎么来的?
我说这基于我的三个信念:
第一,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比我现在用的更好的方法,也一定存在比我获得的结果更好的结果;
第二,我相信通过找到这些更先进的方法和逻辑,我也能够实现更好的结果;
第三,我相信不断自我审视和复盘,还有不断从书籍与强者对话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基于这样的信念,我能够将自己的思考不断闭环,螺旋上升,所以才会有现在的成果。
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你希望通过学习实现什么价值? 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你是否明确每个概念的意义和边界? 能否清楚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哪些事实中得到了验证? 这些知识形成的认知,成就了你的哪些信念和文化? 对你的战略有什么影响?……
当你习惯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和学习,以及与其他人交流,你的知识才能得到体系化,才能化为自己所用。
所以,一切问题的解决,应该从底层开始。
问题的解决,应该从底层开始
模块化解决方案:知道-相信-计划-实现
演讲能力、逻辑能力、深度思考与快速迭代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可以从认知层和文化层开始解决
比如如果你知道听众的大脑结构,知道听众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能够接受什么样的逻辑(认知层)
你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满足听众的好奇心来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文化层)你的演讲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至于慢工出细活还是快速迭代?两者并不矛盾。不断向下追问,就是深入思考,也是快速迭代。
总之我认为问题的解决应该是:
知道(认知层)—相信(文化层)—计划(战略层)—实现(价值)。
并且整个过程还可以模块化
比如大城市和就业选择,可以补充各城市的生活特点、行业布局等信息作为判断标准
比如我看到接着互联网浪潮的下一波是智能硬件,而硬件厂商底蕴最厚的城市在深圳(信息和逻辑,认知层),所以我相信深圳会是中国未来十年发展最快的城市(信念,文化层),所以我至少近三年不会想要离开深圳(战略层),我希望借助城市的发展来实现自己的某些价值。
找到要实现的价值,也就解决了就业选择的问题了。我始终觉得,赚钱不是一件难事(这就是一种信念)
难的是,你去哪里赚钱?赚谁的钱?通过什么方式赚钱?
这本质上就是价值问题,可以从上往下分析,从下向上解决。
从分析到解决,每一步都有理有据
标准化过程指引,理论/工具/体验/结果
说到这里,这个模型的意义和应用大家应该理解了,但具体如何有效的使用它可能还是不清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给每一步分析和每一步解决都给一个标准化的指引
指引就包括:理论/工具/体验/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指引,来为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可是就算我们能分析明白问题,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如何保证解决方案能有效呢?
明白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不能过好这一生呢?
我总结
大部分道理不是无效,而是无趣
大部分有趣的道理,都是误区
有趣又有效的道理,可能没有体验
有趣有效有体验,可能缺乏管理工具和价值呈现
其实道理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时时刻刻都去注意和理解
为了给理论赋予一点乐趣,我们可以
讲故事 - 比如观点的输入、理论的支撑、逻辑的证明 - 结果呈现、终局假设、愿景路径 - 一定依靠故事来表述 - 比如十年后的一天、路径发展故事等 - 还可以结合音乐、台词做标签,“不受情绪挑拨” |
代公式 - 评价标准一定要靠公式定性/定量 - 心理测验、能力测验、智商测验等 - 具体执行层面一定要靠公式固化 - 比如理论概念阐述的方式:解释+论证+案例+边界、日常个人管理:个人服饰沙盘 |
做游戏 - 能力提升和实践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 - 比如阿瓦隆——逻辑沟通影响判断 - 企业经营沙盘——战略制定资源管理 - 纸牌升级——二人互相信任和默契配合 - 游戏中先观察、再引导、评价复盘 |
---|---|---|
将标准化的指引应用到这些场景,就可以实现理论的理解和实践。
比如在狼人杀的过程中,第一局你自己玩,发现自己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都存在不足,有人在旁边观察和记录你的每一次表达,然后提供标准化的指导和建议,再来重复体验,这个问题就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
其实我也知道,很多问题不是能够完全解决的,比如一个扫大街的老先生觉得人生很无聊,你分析来分析去,发现他最合适的还是扫大街,那么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吗?
更明白的本质,是幸福感
很多时候烦恼的解决不是问题不在了,而是不重要了。
因为【活得明白】的本质,是幸福感。
这部分灵感,来自于我对战略的思考
战略的定义就不说了,群里已经有各种百科、案例和比喻了。
我想从战略的意义来定位一下这个概念:
1.战略可能无法决定你走到哪里,但可以决定你【走向何方】
比如,如果你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你可能一辈子也飞不到太阳,你最终可能落进一片晚霞中,但你一定不会落在在海底。我不是说海底不好,而是说,那不是你选择的战略方向。
2.战略为人生路径上的每一个决策点提供选择的【根本依据】
比如,如果你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你现在有五百万,可以买个化学式火箭推进器,也可以买个核潜艇,你就可以毫不犹豫的买推进器。但如果没有这个战略,你看可能会觉得买推进器不值得而选择了潜水艇,结果到老发现,妈的老子从来都不喜欢黑洞洞的海底……
3.战略让你获得真正充实而满足的【幸福感】
比如,如果你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你的日常工作就是一个螺丝的流水线工人,在明确你的战略愿景之前,你觉得这个工作单调、重复、毫无意义;但如果你有了一个战略愿景,你明白要和太阳肩并肩必须先给推进器拧好螺丝,这个举动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你也会愿意投入足够多的热情!
有战略愿景,才能定出可量化的、分阶段的目标;
有了愿景,才能在无数个十字路口做出选择;
有了愿景,才能把每一步都走得坚定从容……
这个比喻,形象极了,我决定转给组员。
高见,场景化的高见
我再次确认你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1. 讲出了定位100分,结果80分;定位80分,结果60分的道理
2.讲出了只有真正的需求才能帮助我们做出符合心意的抉择
3.讲出了为什么会有黄金圈定律,当中的why为什么这么重要
更棒的是,还用同一个意象,真的好棒!
回到最开始的地方
在这个世界活明白
一个定义自己的方案
什么是定位自己?和活明白有什么关系?
如果还有人没有理解的话,可以参考我和@简理 教练的聊天记录吧
简理:
定义自己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高新健:
为了【明白】
简理:
明白又是为了什么呢
高新健:
您问得太好了
明白是为了【幸福】
人一辈子,追求的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可能不同,但唯一不变的追求是什么?
就是【幸福】
何以幸福?唯有【明白】
不是得到、不是成就、不是实现
而是【明白】
如何明白?
明白什么?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成为什么样子……
简理:
[强][强][强]特别好
如何明白,不是你在帮人做到吗?
哲学三问,我也喜欢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要成为什么样子)
高新健:
我不是在用形而上学跟你绕圈子
而是想告诉你,这三问,就是【定位自己】
后面每天,我们就从认知层开始
可能大家一起众智一个概念、一个理论、一个逻辑、一个事实;
可能是大家讨论关于一个认知可以上升到什么样的信念和观点;
可能是基于一套认知和文化,决定怎样的使命和愿景,实现怎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