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lkk8bWftF6eg4Glw7FYIcw
非常荣幸回到我的家乡,我是上海人,在北京待了60年,这次回到上海分外亲切。
上海作为设计之都十周年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以及中国的发展趋势下,我们对设计的认识,已不能按照我们过去的思路。
现在的设计的确很靓丽,能晃人眼睛,就像到处见的时尚与爆品。但我们的注意力全都停留在表面上了。我们要重新思考,设计什么?设计诞生于什么?
设计诞生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设计的结晶。但工业设计并不是指工业品的设计,它是指由工业革命的生产关系和机制的创新、革命所带来的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
大家认识的还比较少,那么我们怎么去认识设计?
首先设计是一个综合的、交叉的学科,既然是综合、交叉、跨界,那么我们的工作对象就不能是我们设计思维的起点和目标。
我们必须扩大眼界,必须横向展开,也就是我们过去需要的专家,是钻探机这样的人才。
而现在的社会需要什么?横向的人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字型人才。
所谓T字型人才,就是到一定的时候,你的钻探进行不下去了,当你横向展开时,一个新的领域在等着你,一个新的产业和学科在待你开发。
你就会产生新的想法,这就会出现新的人才,我把它叫做十字型人才,因为你横向展开了,在多处打洞,就会产生新的合力,新的产业也将产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界要足够的宽,同时格局也要真的高。眼界宽、格局低的话,人就成了万金油,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干不了。所以你必须要有格局,格局决定了你到底做什么人,是打工的呢?是做一个小团队呢?还是要做弄潮儿?
格局的高,关键是观念的更新,也就我们常说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我们对世界发展方向的看法。
所以在当前的国际语境当中,设计绝对不是时尚流行,也绝不是商业策划的新风口。这样会局限我们中国的崛起。
我们常说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大家都知道了,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又叫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必须思考,不然的话,我们仍然走在西方的价值观或者道路上。
这就决定了,我们绝对不能凭我们的感官去思考。中国有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说眼见不为实,眼睛看的是现象,要“知其所以然”,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大家知道,我们不如动物,我们的感官、我们的四肢不如动物,我们的眼睛不如老鹰,我们的鼻子不如狗,我们跑得不如豹快。但是人为什么强,强在哪儿呢?是有大脑,还有良心。
你问山区的老农民,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太阳转?他看到的事实,明明是太阳围着地球转,那么如果太阳围着地球转的话,布鲁诺就白白被烧死了。地球就围着太阳转吗?太阳系还在银河当中运动呢!所以这背后到底是什么?
到了21世纪,我们必须通过脑筋思考,我们必须考虑到人类的未来,也就咱们讲绿色设计也好,可持续发展也好,我们未来的社会将会如何?我们难道没有想法吗?难道仅仅在沉溺在当下、活在当下了?那么我们子孙后代怎么办?人类的命运未来是什么?
设计必须要拿出自己的方案,如果我们不思考,就是个打工仔,如果你思考了,你可能做件事,如果你要做顶层设计,那就做战略的、做格局的。
那就是我们说的小卒子过了河吃车马炮。不能满足这个,你别忘了你的老将要被别人端掉了。这就必须要做战略,所谓战略和人才是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未来竞争的重要领地。
而我们都说战略人才,战略人才是什么?我们中华民族的梦想是什么?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绝对不是14亿人的发财梦啊。
大家想的是这个梦吗?
所以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我们思考的并不多,都活在当下,或者往回看。我们往回看,看见的是阴影,而往前看是太阳。
所以我们必须明白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命运是什么?
我们不做一国独大,我们不要挡别人的路,我们要走自己路,也要给别人路,要共赢。
那么共赢是什么?我们在建立中国方案的时候,在建立中国设计道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想到全世界,一定要想到中国的特点,而这是决定我们国家的命运的。
而这个是什么,并不是指设计的对象,而恰恰设计的真正内核,不仅仅是我们工作技能、工作对象的表面,决定因素的是“物”和现象的“本质”。
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思想,外因远远重于内因,而我们关心的都是内因,我们过去说内因是主导因素。大家想想为什么?
内因是主导因素,是因为外因变了,你要不改变内因,你要不跟上外因的发展,说的不好听,你会被人家开除地球的球籍。
所以外因是本,这是中华民族的哲学,而我们忘了,我们学设计又跟着外人走,我们是要学人家经验,但是别忘了中国该怎么做,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人才和战略。我们必须思考,所以我要强调中国方案——中国的社会主义。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但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中国地广,南北东西各5000公里,什么气候都有,2/3以上是山地、高原、沙漠,只有沿海适合人居住,所以我们都集中在沿海,我们发展不平衡,我们人口众多,有14亿人,又是56个民族,风俗习惯完全不一样。
我们历时5000年,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但是我们也有糟粕。恩格斯说批判地继承,我们到底要继承我们传统的什么,是继承传统的精神呢,还是继承传统的器具、符号?
大家挂在嘴边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斗拱、四合院,你能继承吗?现在谁住四合院?所以不妨都来一个斗拱、加一个砖雕吗?
我们经常被眼前看到的东西束缚了想象力,我们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上我们又面临双向挤压,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比我们便宜,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我们不能再做打工仔了。
现在是信息的海洋、云计算,别忘了信息量再大,掉进了信息海洋里边,也要看方向,往岸边游还是往大洋深处游,去找救生筏,救生圈还是找救生船,仍然要选择。
现在技术、商业发达的不得了,我们说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
我经常说无人飞机、无人驾驶、无人商店、无人银行、无人酒店、无人餐厅,大家想没想人去哪了?都无人了,14亿人往哪去?
这是我们被技术冲昏了头脑,商业就知道挣钱,所以我们想想,人类的未来都挣钱,有那么多钱给大家都挣吗?
就会出现两极分化,所以这时我们必须清醒,因为设计是以人为本的,只有设计是最靠近人类的核心需求,科技和商业都不是以人为中心的。而唯独设计是以人为中心,所以这三者之间,设计很弱小,商业、科技两棵大树,我们要阳光,我们要土壤水分,怎么办?我们必须清醒,拿出我们设计的主张。
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了,未知领域还没有开始被认识,新的未知旅域已经到来了,大家都在这里面争相赛跑,都希望尽快得到名利,都希望追求信息,忘掉了到底要什么。知识越多,最后是包袱越重,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结构的知识。
所以结构的知识是什么?就是系统,系统最重要的就是目标。一个系统建立起来,没有目标,谈不上系统,那是一堆乱麻。
而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只崇拜成功,只崇拜金钱,认为有了钱就成功了。目前不就这样吗?
马云成功了,他画一张破画3500万港币。那是什么画?
咱们再想想人,自从有了人类,物理学所谓的物质不灭定律,都要重新思考,因为物质不灭对人来说没有意义。人只能活百八十年,在百八十年里就要享受,所以人需要理想的时间、额外的能源满足欲望,制造大量的垃圾。而人的欲望满足不了,一个劲儿地往前走,退不回来。
二十年前没手机,我们都能找到路,我们都能记住电话号码,现在没有了手机,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今天上班没带手机,就得赶紧回家取。
这说明什么?人的欲望,必须要控制,因为我们是人,不是动物。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技术的实验,那么作为人文学科呢?我们在哪儿实现?我们在社会里实践,这里面就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必须清醒,我们到底要什么?
柳冠中在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论坛上
为什么讲金山银山就是青山绿水?我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去维护我们的环境,这个不是往后退的,而是为我们的未来考虑。所以必须清楚,我们的生态文明到底是什么?
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了车还要车。你们坐在前面一排,我相信都有车了。你仔细想想,你的车利用率是多少?不到30%。还在造车。
我们到底要车吗?其实设计师脑子里不是汽车,是解决老百姓的出行问题,出行问题的解决要这么多车干什么?是累赘,是浪费,是资源。
这就是设计的关键。
所以设计到底是什么?不是眼花缭乱,不是爆品,不是酷。但我们近几年听到的词汇,全是商业词汇、技术词汇,没有设计词汇,都围绕着商业转。所以我现在必须强调,什么是工业革命。
而我们中国经历了两三千年的手工文化,根深蒂固。我们都强调经验,强调自己走的桥比学徒走的路还多,当学徒问,下面该怎么办?为什么这么慢?是不是很简单?你就做,做完了,你慢慢悟去呗。
一个学徒拿了一块石头,已经刻了两三个月,没想到里边有个瑕疵,就问师傅怎么办。
师傅拿来一看,凭他的经验,脑袋一转,灵机一动,随机应变,想出一个主意,把这个瑕疵变成一个飞起来的瓢虫,这个作品就有了翻倍的价值。
而我们喜欢这样的小聪明,喜欢这样的创意,这永远是小生产的。大家想想为什么工业化叫工业革命,就是革掉了整个小生产的方式的命。
师傅带徒弟,徒弟三年零一节,还不见得能出来独当一面,而一个农民工进工厂,三天就可以成为熟练工。
为什么?是农民工强吗?不是,是生产机制决定了人在分工前提下能够做大事,关键是分工前提下的合作。
一个农民工,他只要做这道工序,三天就熟练了,但他不需要知道第二道、第五道、第一百道工序。
但是几十个零件、几百道工序为什么能够让老百姓享受工业文化的文明呢?
因为图纸就是命令。在工业化的企业里边,图纸是什么?图纸能把几百道工序拆成几十个零件,几十个零件装配成一个合格产品,而这个产品就几万几十万的生产。
这个动力,这个生产力的解放,是因为生产关系革命带来的,而不是技术。大家关心的都是技术,蒸汽机、流水线,但是没有生产机制的革命,蒸汽机和流水线没有用。
所以这就是工业革命的本质,它强调标准化,强调组合,能够生产大量的产品,能给大多数人带来文明,给社会提供服务,而不是小生产花几年时间做一个漆瓶,卖几十万、上百万。
而一个洗衣机、一个电冰箱多少钱?几乎家家都能买得起,这就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文明,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工业革命的方式。设计是在这个土壤上诞生的。设计要做的,不是小聪明,不是灵机一动,不是什么灵感,而是在这个机制上的事前干预。
做设计师必须事前干预,那么事前干预什么呢?
设计出来的产品可以被制造、流通、使用、回收,所以设计绝对不是一个技能,它是一种思想方式,要了解全流程的问题。
所以在大学里就学四年,你学得过来吗?所以学习方法、教育都需要根本的革命,而现在我们这方面都还没有开始。
所以我们想想为什么设计已经近百年历史了,为什么我们设计师反而没明白工业革命、工业设计?老百姓也不明白,一般上层也不太明白,都把设计当作市场上看到的,因为商业攫取了这个法宝。
一个产品几万几十万的出来,那么他就可以挣大钱,所以商业谋划了、 策划了咱们几十年来看到的消费黑洞,制造消费奇迹,制造消费神话。
双11刚过,双11买了多少东西,真有用吗?
我问清华的学生,前年买的双11到现在还没开包,你为什么要买?每天刷屏,今天没快递,总觉得少一点东西。
大家都追求品牌,大家想品牌是什么?实际上是西方的奢侈品商店打到中国来,把它当作发财的机会了,而我们的品牌是品牌效益,是为了多挣钱。
我们的目标错了,品牌恰恰不是这个。到日本、德国考察一下,他们追求品牌吗,都在追求隐形冠军。全日本只有一家螺丝钉厂,在中国有几家公司螺丝钉厂?全德国只有三家电子厂,中国有多少?
我们还是30亩地一头牛,所有的钱都得自己挣,不希望别人挣,都要自己揽在自己手里。
我到大企业调研,中国大老板请吃饭,18大以后都很简朴了,但是老板还会说这句话:这个米是我们自己种的,这菜是我们自己种的,鸡是自己喂的,猪是自己养的。
他觉得很自豪,这值得自豪吗?这还不是30亩地一头牛?这哪是工业化?
工业革命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分工前提下的合作,日本一家螺钉厂,上到飞机,下到塑料玩具的小螺钉,就这一家做。
他们提倡隐形冠军,而工业化的思想就是大家都甘做分工,但是合在一起成为社会产业链,不是企业产业链,而我们这些观念都没有学到,我们学到了都是些看得见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思想长期在小生产时代,大家忘了,这个时代已经到了21世纪了,信息化已经进入了,我们工业化的问题还没有真正弄清楚。
所以大家必须反思,物质越丰富,人的智商就会退化,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就会空虚,营养越丰富,人的生理功能就会越弱化。
所以我们想想到底要什么?
未来的发展,就说这个屋子是个已知的,我们未知就是这个屋子的边缘,当你一直在上海市,上海市跟周边的交界是未知的,所以当你胸怀越大的话,你的未知领域就更多,而设计就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必须要去探索,探索未知的领域,而不是在自己驾轻就熟的领域里去发财,去追求GDP,去追求效益。
所以决定我们国家的未来的,我们的政府了不起,我们的党了不起,我们提出了一个政治愿景,这是非常具有远见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但这是什么,这个观念跟理想,就必须跟我们现在的文化要协调,跟我们的制度,而疫情证明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我们的能力。这个综合起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也就是中国方案。
那么我们就要去思考了,这个题目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只有我们以这个条件去思考。所以大家要反思,所谓哲学就是反思,大家都看好的时候,你得想想还有什么问题,将会产生什么问题?
我们回想一下,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凡是引进的,我们基本上停在引进水平上徘徊,凡是不给引进的,我们都可以拿出来,跟国际比一比。
这说明什么问题,中国人民非常聪明,中国人民非常勤劳勇敢,我们能够创造出来,但是一旦引进了,我们拄了外国人的拐杖,我们就不愿意思考了,就跟着做了,就挣钱了,就效益了。
所以是设计赋能市场经济快呢,还是调整经济方向?是什么经济?未来经济是什么形态?难道是我们现在的经济的延伸吗?我们要重新思考啊!
四大文明,三个都毁了,只有我们存在,我们为什么存在,所以我们不能光养眼,要养心。
养心是什么?我们必须定义未来,也就是设计是什么,不是满足市场。
日本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说了,要创造市场,不是满足市场,而我们的设计应该定义需要,引领需求,创造需求。这也是我已经提出了20年的我们设计的最终极目标:提倡使用,不鼓励占有。
这是我们中国唯一的路,因为要满足14亿人需求的话,要有多少东西,要生产多少东西,而摆在家里其实没有用。
打开厨房的柜子,有多少东西?真有用吗?同事买了一个小家电,你也买了,头一个礼拜还用,现在还用吗?你真需要它吗?你是为了占有,而这个社会这么发展下去会畸形的,必然会两极分化。
所以讲青山绿水,实际上就讲了我们未来的生态社会应该是什么样?
14亿人都要有车吗?不是啊!我们要实现出行都有交通的便利,我们可以节约多少能源和资源啊。
这就是我们工业设计的理想,创造合理的、健康的、公平的、分享的生存方式,诗意的栖息,不是铺张,不是摆排场,不是占有,不是奢华。
大家看这个图,中国人过去还有所谓的“迷信”——灶王爷。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汇报,人们给灶王爷嘴巴里喂甜的,把他嘴巴粘住,因为他可以看到,人们家里好多丑恶的东西。
所以中国的年画灶王爷、灶王奶的前面有两个罐,一个罐上面写的善,一个罐上面写的恶,所以灶王爷是家庭的纪检主任,家庭一年做的好事坏事都会被记住。
中国人传统文化的精神是节制欲望敬畏天。这是传统,我们继承吗?我们现在还讲这个吗?我们讲的都是发财,买呀买呀买呀。中国文化是什么?我们这5000年的文明没有毁掉是什么原因?
因为我们的祖先一直告诉我们,头顶三尺有神灵,做事要有底线,不能光考虑自己。
你们有兴趣翻翻《灶王经》,《灶王经》讲的是一家人怎么安居乐业、怎么跟邻居相处,讲的是夫妻、母子、父女之间的关系怎么相处。
这不是迷信,这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家文化。我们要重新拾起来。
大家看看这个数字,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工信部提出来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占更多时间,大家都能看得清。
咱们现在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这两年被美国闹,中兴也好,华为也好,或者贸易战也好,实际上敲警钟了。
我们想想中国的汽车产量是多少,我们五七年建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现在中国现在是三个大国(美国、德国、日本)产量的总和了。
但每一辆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是进口的,不是我们中国的。
高铁作为中国的名片,高铁的轮子和轴是德国的,没有德国的轮子和轴,我们每小时跑不了300公里,但中国高铁的里程是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高铁里程数的三倍。
我们数量上去了,但是核心的东西呢?
再看看这个数据,美国每年销售1400万台,中国现在销售2800万台了,中国每年耗费的手机是世界的50%,消费全球奢侈品是全世界的60%,星巴克在中国办得最好,中国的空调占有率超过了欧洲,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是36平方米,超过了欧洲。
我们大家还在买房,我们每年出国的人数,是法国、德国人口的总和。
当外国的老百姓看见中国大妈们在巴黎的奢侈品面前排大卫队,像买白菜一样地买高级化妆品,买包包,你说外国人怎么想?老百姓嫉妒,但他的政客、他的智库的成员怎么想?所以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中国制造是中国的制吗?大而不强在哪儿?是因为制是引进的,我们只是造了。
我们五七年建成的厂,我们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我们拉机器是它,拉粮食是它,拉钢钉是它,拉棉花也是它,拉人还是它。我们干了30年,没明白什么叫车,只引进流水线。
苏联老大哥的二战拉炮的车,我们来做全国的所有的东西的交通工具。
现在就明白了吗?现在电视上的SUV体验,一家三代人坐SUV车的,体验多么美好,你想一下,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是谁的?这个体验是什么?老百姓不知道啊。
作为我们政府也好,作为当家的也好,作为我们行业也好,我们要想制必须是中国人的制,是解决给大多数人服务的制,这就是中国方案。
而我们是设计,在这里面做什么贡献,那就做造型?中国的强大,不是阿里巴巴网站上的产品,在中国像样的一个企业开发,实验室里边所有的仪器,不是日本就是德国,要不瑞士、要不美国,有的连沙纸都进口。
中国援非的工人,把中国工具掉了泥里,不捡,十美元再买一个。而一把德国扳子1000美元。
再看看这个。品牌是什么?品牌的目标是什么?不是效益。
中国的文字是文化精神的代表。为什么三个口写“品”?是品味、品德、品性。有第一口没品的,饿极了,捧着一个鸡腿狼吞虎咽在那啃,吃相都没有,谈不上品。
第二口是爆发户,到处炫耀结婚仪仗队,100辆车开道,我们大家不都处在这个环境上吗?都要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到处去搞形象的东西。企业、个人都是如此。
而第三口才能叫品,品是什么,是节制,是适可而止,是品鉴人生。
品是为了什么,要讲信誉,要讲质量,这是品。
而我们做的品牌是这个吗,是做牌,没做品,做广告,做宣传,多卖钱,多挣钱,自己互相残杀,而恰恰不做行业的品。
每个企业做品得花多少钱?大家记住了,足球冠军就一个,你能记住这么多品吗?恰恰应该是整合起来工业化的特点,也就是分工前提下的合作,做每个行业、产业的品,国家的品,这就是我们国家的优势。
我们恰恰没有发动,每个人都做30亩地一头牛了,典型的小生产,所以我们必须思考,到底我们要什么,这首诗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为什么近年来没人提,这才是传统。广厦万间,睡着了就两平方米,买那个房子不去住,是要闹鬼的。
我们中华民族,我们留下的传统,这么深厚的文明,我们丢掉了,我们在追求财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吗?
中国早就有自己的哲学精神。中国的设计有自己的认识论,我们丢掉了,我们去学外国,不是不要学,问题是中国有的我们不挖掘。拿来主义,马上就炫耀了,我是跟谁学的,我是跟哪个外国大师学的。
中国人自己的呢?没有志气吗?中国都知道人再厉害要法地,地要法天,天要法道,道厉害吧,道法自然。
师法造化,谁都知道,学设计谁不知道这个词儿,实事求是谁都知道吧,审时度势都知道吧,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都是在目标确定以后要研究外部因素,有外部因素决定你能否存活,你不适应就被淘汰。
中国的三字经讲的还是这个道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生下来人的智商没多大差别,差别是习相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次搬家为什么,是要选择外因。
司马光砸缸,司马光为什么这么聪明,小孩掉缸里了,怕淹死,其他的小孩都回家找大人去捞,这就是框框。掉到水里要捞,那是因为掉了河里,掉到井里要捞,而掉到大缸里还要捞吗?
司马光明白这个道理,本质的问题是水和呼吸的关系。缸就那么点儿水,他只要把缸砸破了,水排掉了,小孩没捞出来,小孩得救了,这是中国的设计思维。
而我们都不学,我们就学头脑风暴,头脑风暴一下午,胡说八道一下午,强迫自己发神经病。你根本不研究,你只凭巧劲、凭灵感,中国有5000年文明积淀的东西,我们不去学,所以研究外因是,我们中国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那么外因是什么?恐龙这么伟大,这么了不起,说淘汰不就淘汰了吗?
因为它不适应外因,动物的进化、动物的突变,就是为了提高适应度,所以物竞天择,天是什么,是大自然,是外因,是审时度势,都是靠着事物的发展。
那么未来是什么,未来我们都不知道,而我们老是回头看历史,历史还有据可查,未来你不知道啊,上海作为设计之都,上海的未来再过50年是什么样?想了吗?
海尔的总经理张瑞敏是个了不起企业家,我十多年前跟他对话,他就说美国人在给他搞设计,日本人给他搞设计,欧洲人给他搞设计,它的市场遍及全国、全世界。
看着很自信的张总,我就问了一句话:“张总,再过50年你还做冰箱、洗衣机、空调吗?”
到底是大企业家,一下就明白了,马上说,现在海尔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拿不出颠覆性的产品,未来难道还是冰箱、洗衣机吗?
五十年前没有,五十年以后肯定也不是。那么什么是中国的产业,拿出答案了吗?
我们只是做的多,做的便宜了。这个未来是什么,需要我们去思考。
所以中国人又是非常绝顶聪明的,再变,有一个本质是不变的。
一万年以前,人要衣、食、住、行、用、交流,一万年以后仍然如此,只是它的载体被不断地革命、割掉、抛弃,不断的进步。
而我们现在一学传统,就把传统的元素载体拿出来,能解决未来吗?你难道现在不坐汽车,坐轿子,不可能。
那么未来是什么?衣、食、住、行、用、交流, 这个初心是永恒的。我们不研究,我们都研究物、占有,做得多,做得便宜。但我们的目标错了,目标不是物。
所以我讲的事理学,我们要做事,做中国的事,中国的方案,大家讲文化创意产业、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是一条腿,还有一条腿,必须迈出去,不迈,它就要摔倒。
这一条是什么,是文化遗产活化。活化是什么,是找新的土壤,扎根、开花、结果,这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们不能沉浸在元素中,整天讲婚丧嫁娶的东西。
我们发明了火药,我们做炮仗,做烟火,人家做炸药来打我们。大家想想,今天有谁穿着汉服唐装来的吗?你穿了汉服,自行车都骑不了!你难道能把文房四宝拿出来,把电脑扔掉吗?
这时候电脑已经不是信中信西的问题了,是信科学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否则中国就是发达国家的农家乐和博物馆了。
文字是传递信息的,它跟艺术不是一回事,艺术要求各得其所,而文字是传播信息。所以我们必须清醒,未来在向我们挑战,书店还是卖书的吗?餐厅就是喂饱肚子了吗?理发店就是整那张脸的吗?都会发生变化。
所以中国有句话,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不是文字游戏,这是中国的认识论,用眼睛看到的山是山,但研究者、设计者想的却是山是怎么形成的?它的结构什么?
他的研究对象已经不是山了,但是只要弄明白了以后,天下任何一个地方的山,他能一下子看到它的背后,它是怎么成因的?它是火成岩还是沉积岩?
这就是我们说,14亿人的未来、75亿的世界人未来走的这条路,绝对不是现在的发财路,绝对不是现在经济发展的方向。
而我们要必须提倡中国人的智慧,提倡使用,不鼓励占有。我们14亿人都能生活得很好,而且不会造成两极分化。
我们就不会占用西方的生存资源,我们就不会以他们为敌,他们就不会这么卡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认识,这是我们的设计的思维逻辑。
研究世界,研究中国,找出中国的发展之路,所以设计是未来不被毁灭的一种智慧,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远远早于科学、早于艺术、早于商业,这是本。
我们必须现在就建设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了,这就是我们的重任。这条路很难走,没有前者,我们必须探索,只要开始就不晚。
我们相信,艺术家是见自己的,科学家是见天地的,而设计师,最重要是见众生。
如果这样的话,我相信上海也好,中国也会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