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里的文化沙龙理想国朋友们的声音聚会,欢迎来到 naive 咖啡馆,它用它对于技术的理解去重写了一遍人类的历史,然后通过人类的历史来推算出未来人类该怎么干,这个思想合到一起就是关键路径。
    这本书它是一个技术性的上帝,他觉得这是如此精美的世界的法则,这一定是有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而把这个巧妙的设计的人格化,把他成为上。
    而且富勒,他对乔布斯影响特别大,就富勒本人对于整个互联网思维就是我们所谓的当年的黑客精神是有直接的影响的。
    它有点像是一个二十世纪的人,想要写就的一部关于人类史的类似于圣经一样的舒服勒。
    这个人是从头到尾经历人类登月这个事,就这个事情对于那一代人来讲,冲击是非常大的。富勒在这本书里不断的提到了一点,就是关键路钉这个思想来自于登月计划。
    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可能富勒在二十世纪建筑史上没有像赖特或者柯布西耶那么响的名头,但其实它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几乎是我们触手可及。每天走在街上都有机会看到的。
    我就比飞怎么上楼。
    大家好,这里是乃衣服咖啡馆,我是好汉,今天我们也特别高兴,请到了两位嘉宾跟我们聊一个设计方面的一本书,关键路径。我们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王汉阳,一位是王可达,那我们先请两位嘉宾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汉阳本身是两个播客的主播,一个是社会人,科技评论,一个是怪物,尚志市有人科技评论是一个关于科学和技术,还有社会关系的博客,怪物尚志是一个人文类的博客,然后本身我的主业是一个创业者,就我是这个做人工智能行业的,所以我和今天想聊的这本书的这个作者富勒,其实是我可以说是有一个师承关系,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很多思想其实是从他身上来的,所以对这本书特别感兴趣,然后也感谢今天来有咖啡馆邀请我来做客。
    大家好,我是可达我和太阳一起是怪物尚志的主播,我本人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习建筑考古和建筑史的一名学生,付了他最早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他建筑师的身份,而后面我越来越发现他还有更多重的身份关键路径。
    这本书,它的这个作者富勒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在中国,好像知道的人比较少。我也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他富勒其实也被誉为二十世纪的达芬奇。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给了付了非常高的评价,那我们就是先从这本书关键路径大开脑洞的观点和对人类历史宏大的判断,给大家说起接着我们再介绍一下富勒这个人,以及怎么理解他这种非常宏大的有野心的这些论述。
    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可能富勒在二十世纪建筑史上没有像赖特或者柯布西耶那么响的名头,但其实它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几乎是我们触手可及,每天走在街上都有机会看到的。我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在上海,当时有个非常大的商场叫美罗城,他就是一个商场,有一个玻璃的穹顶笼罩着。当我走到世界各地会看到有很多这样的商场,他的想法就是用一个玻璃的圆球把一个开放空间笼罩了起来,这样既可以保持空气流通,又可以获得外界的阳光,又可以获得外界的热量,像是一个温室,同时空气又是流通的,像这样一种设计的想法,现在已经被我们觉得太常见了,在当时是一个开天辟地的事情,而这个就直接来源于富乐。还有一个例子,我想到的是伦敦泰晤士河边就是伦敦眼旁边的大家,可能知道有像小黄瓜一样的楼,瑞士再保险大厦就是神探夏洛克的片头会出现,可能就那个楼,它其实是受富乐影响很深的一个建筑师叫诺曼福斯特设计的,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就是一个瘦版的球钉钉,那他当时在设计这个的时候,依然在想的就是如何让我的材料变得更轻,如何让我在整个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这就是富勒的建筑,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忽略这个人特别有意思。

    在我看来,富勒是上个世纪全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和它同级别的,我觉得是差不多像是,麦克卢汉试题。这个地球村和 medium is message 媒介即信息,那个人就他们俩是一个级别的人,而且富勒他对乔布斯影响特别大,就富勒本人对于整个互联网思维就是我们所谓的当年的黑客精神是有直接的影响的,所以我一好奇,为什么富乐一直没有被引进中国,因为富勒对于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在我看来,它可能是一个几十年前就应该被引进中国的任务,所以这次理想国能把这本书带到中国来,我还是挺开心的,因为我觉得富勒的原著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读的那关键路径其实就是这样一本值得我们去读的书,对他这个名起的本身就很大叫关键路径。这关键路径就是大家理工科可能都熟一些,就是说你想做成一个事,你有哪几个东西必须要做,所以就是关键路径。

    富勒本人他就是发明这个词的人之一。把这个词用火,还有好多人一起,但是他是把这个词变得如此重要的人之一,虽然叫 critic pass 关键路径,但是我觉得大家读的时候应该还用这个 critical thinking 的角度去读,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

    去读这本书特别有意思的点在于哪,如果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富勒其实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是一个民科,但是我这个名词在这是没有任何贬义的,它就是个纯中性词。上个世纪美国的很多思想家,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的话,其实他们的思维都比较偏民科,就是他们不是以学术的方法去讨论一个事,而是把他们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观点要用自己的这个方式写了出来。

    比如说富勒是一个建筑师,他也是个发明家,那他用他对于技术的理解去重写了一遍人类的历史,然后通过人类的历史来推算出未来人类该怎么干,这个思想合到一起就是关键路径这本书,所以在关键陆续这本书的前一半的部分,是富勒眼中的人类历史。这个和我们一般读的一些所谓大历史的书不太一样。大历史的书是研究者研究完之后总结出来的规律,然后他写了一本书,这个是大力士,但富勒,是他觉得人类历史应该是这样的,作为一个 2020 年的人,你一读肯定觉得他写的是错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思想是非常有意思的,非常值得去了解的。

    比如说它的这个书里,对于人类历史上他一个总结,就是人类最开始是拥有很多东西的,然后后来,有一些当权者或者说像是教会,一些政府组织,阻碍着人类获取这些东西。那人类在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把这些东西重新拿回来,就他在这个里面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是 40 亿的亿万富翁,因为当时他写这本书说全球只有 41 人负落点中的人类的技术和人类的资源。在他写这本书的 1980 年代已经足够让全球 40 亿人,每个人都成为亿万富翁了。那为什么这 40 亿人没有成为亿万富翁?有中间商把差价赚走了,人类是如何被中间商把差价赚走的,这是他写关键路径。

    对于历史的一个总结。另外一个总结,就是说人类对于技术的创新,他写了很多个有意思的点,就是说技术是如何改变了人类的想法的,比如说他提到的第一个点,人类对于零的发现数字零就零六这个东西是天然不存在的,因为正常来讲你一个东西肯定是有123456,你很难有人想到令这个事就符号 0 是人类生活经历中不太有的一个存在,但是,一旦人类发现了零落存在,那人类就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人类有能力去创造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原本自然界中存在的它另外一点人类有一个转变,就是在发现地球是球形之后,人类的思维也发生了一个变化。

    大家不知道地球是个球,之前大家觉得地球是个无尽的平面吗?那这个时候人类对于世界是有个幻想的,认为比如说这个地方住的不好就找到一个另外一个地方,那总能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去我去住,因为一切都是开放的,是没有尽头的,但当人类发现地球是个球,是一个封闭的球体,之后,那人类开始变成了一个有限的思维,就是从有限的这个世界中去抢夺一些东西,这样,就诞生了马尔萨斯这样的思想就像说人越多,活得越差,最后必须把人因为各种原因清洗掉之后才能继续活下去。之前理想国出的那本告别,逝者写的也特别好,但是,在富乐眼中,它对于马尔萨斯的理解和告别逝者那本书就不太一样在复联眼中,他觉得马尔萨斯这个思路是因为人类发现地球是个球的,而大英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一个球形封闭空间内的帝国,对于大英帝国来讲,世界上一届已经都是被探究完了的,然后有什么大陆我们全都知道了,那这个时候一切都是封闭的,我在这个封闭的世界中抢夺资源,所以在傅勒看来,就是把这种有限的思维在转换成一个无限的思维,他就写了一个东西叫加快加速少费多用,就是尽可能用更少的东西造出更多的东西来,这就是技术带来的优势,你一旦技术进步了之后,即使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你也能在里面创造出非常多的东西,这可能是你以前想象不到的创造那所以这几点是它历史的一个理解。然后他的书的后半部分,他在想说。

    既然世界已经这样了,如果人类想要在 2000 年的时候,他写这本书是 1980 年代吗,达到一个 40 亿万富翁的这个状态,那人类应该有什么东西?比如他又提了一个东西叫地球镜,就是说把整个地球造出一个等比例的球形的模型,用他的自己发明了一个地图,叫戴马克松地图,然后在上面显示出各种人类的活动轨迹传播的状态飞机的运行状态,就相当于是一个把世界上所有的物流信息航班,信息经济信息统一在一起的 google 2 c,这个现在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在 1980 年的时候,这个是不是特别好理解,或者他提了一个东西叫世界电网,当年他写这本书的时候,人类刚刚发明出能让电影传出 1500 英里的技术,在他看来,如果全球是同一张电网,我可以在美国用电的时候把苏联的电传过来,美国不用电的时候再把美国的电输到输苏联去,这样对于人类能源,整体上是个更好的利用,他也觉得,全球 150 多个国家,这 150 个国家的政府本身就像是说在一艘船里面,这一个大船只有一个行驶方向,但却有 150 个船长是这 150 个船厂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他也觉得说这个大船其实是应该往同一个路线去走的,所以他也非常希望每个人作为个体上能把这个世界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推进,然后再从整体上人类继续往前去走。

    富勒在关键路径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角色叫历史的艺术科学家,这个有很多种翻译新石,就这本书,有的翻译叫艺术科学家,也可以把他叫成综合设计师。就这个概念是什么?就是说人类的技术分,很多种,专家是说对一个技术特别了解,而综合设计师或者说这种艺术科学家,是他把自己抽离出技术之外,它在象征站在墙外看墙里头有哪些技术,它把不同的技术拿出来,你也合到一起去用创出新的东西来,所以他们把这个要综合设计师吗?其实我觉得这个是这本书,对于现代人,我觉得可能他最大的一个启示就是现在有很多这种技术,就这些技术绝大部分情况下是能解决我们其他部分问题的,那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问题是不是在于我们这些技术不够好使,而是在于我们不知道人类还有这个技术。

    像我之前有一个朋友就是,他女朋友还是他的公司,一直是说每个月都 1p 文件,这些文件重命名,它们就一直右键重命名,直到我程序员去了,他们的意识到这个东西是可以批量重命名的,就这个在我们程序员看来是非常常见的事。但是这些真正需要这个技术的人并不知道有这个技术的存在那。

    所以我觉得在今天来看,我们需要做的一大点是与其说你在成年之后,你在大学毕业之后需要把一个专业都能特别深,不如说你其实应该把很多时间花在了解不同的技术上面,把这些技术混到一起,用在能用的地方上,因为今天我们的很多所谓的创新,其实大家仔细想想都是混合创新,把不同领域的技术拿来去用,这一点的前提是在于你对很多领域有一个非常广泛的了解,那富勒这本书中大家能感受到这一点。

    富勒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就他写的很多东西完全是不一样的行业被它全部都能合到一起去,当然就是这些很多东西在我们做为某一各行业的专家来看,是很荒唐的。我们可以说富勒的解决方案是错的,但是,不能无视富勒提出来的问题是的确存在的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了解的东西越多,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你不要在乎说这个专业的专家觉得这是怎么样,其实主要的点还是在于你有没有真正想过如何用技术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那这一点我觉得是富勒对于我比较大的一个启示。

    对,因为我觉得富乐,它包括提出这个地球镜,它其实有一种世界大同或者说联合国的那种理想。他认为通过技术可以实现或者补足各自的局限的那种信息差,然后让一切资源,都服务于整体人类的福祉的进步,而不是局限在由于政治的原因或者民族国家的原因局限在某一国家之内,就确实有一些技术乌托邦色彩,这也是我回应刚刚汉阳所说的这种我自己阅读的感受,可达那边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我非常同意你说的这个点就是他们对国家或者这些全球的权力体系的思考。不过我们如果要站在现在的角度去理解富勒的思维,我觉得有一点是很关键的,就是要明白它有一个假设,他认为人类现在所拥有的资源几乎是不可穷尽的是非常丰富的,是足以使每个人过上非常幸福,非常富饶的生活的,它是有这么一个基础的假设在这里他并不是觉得说我们人类大,同了以后能把资源更好的利用起来,他是觉得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资源,只不过是有人从我们手中又把这些资源给夺走了,限制我们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所以他会很看重我们如何打破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之间的界限,然后把我们的知识和资源进行更好地共享和整合,它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判断,就是他觉得现在是一个有很多专家的时代,而这种专业的划分在他认为是不利于人类总体的发展的,而他更希望能够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希望 profession 这个概念越来越淡薄,通才的概念越来越鲜明。

    对我来说,这本书与其是一本讨论具体技术的书,不如它有点像是一个二十世纪的人,想要写就的一部关于人类史的类似于圣经一样的书,圣经的文本,它先介绍了人类是怎么来的,然后,这些人是怎么一路又从埃及来到以色列来到中东,未来我们又要怎么样?然后他留下了一番预言书,而这本书,它恰恰就像是一个技术时代的圣经。

    他也描述了几个关键的节点,通过这些关键节点不是在人类始终牵出一条主线,而是他认为靠这些关键节点可以把整个人类历史都概括出来,表示我们怎么一步走到今天。我作为一个考古学院的学生,其实我会觉得它真的是非常奇妙。富勒他虽然在具体的历史的事实上可以说是一团浆糊,甚至有可能你在一章节里面都找不到什么,他说的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的直觉非常的敏锐,即使他的论据可能是充满了误差,但是他的论点却非常精。正确的把握了人类技术史前进的几个最重要的门槛。比如说在关于人类如何认识世界认识空间的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他提出了认识三角法就是我们说的三角比或者是三角测量,是人类观察世界中的一个巨大的门槛。虽然他认为这个事情是发生在东南亚,但实际上我们今天看很有可能不是,但是对三角法的重视,我觉得是非常敏锐的。

    富勒在这本书里提到了,就是他觉得人类发明青铜器,什么都是从东南亚来的,但这个和我们今天的考古研究并不太相符,就我觉得他是一种非常拿来主义,而且是很粗糙的拿来主义的态度。

    他引用了一个纽约时报上的材料,认为人类是在泰国发明了青铜,但实际上现在我们早就认为这个材料是经不起推敲的,它的一个大致的世界观是认为人类是在海洋上,是在南太平洋上起源,而且人类和海豚和鲸鱼是同源的。那些到海里的就进化成了海豚和鲸鱼,留在陆地上的就进化成了人类。然后他认为人类起源于南太平洋,然后在巴厘岛在印度尼西亚的这些地方学会了农业学会了盖房子学会了耕作,然后又在泰国和在暹罗湾这些地方学会了想青铜器。学会了和金,学会了冶炼,然后学会了造大轮船。
    当然实际上我们在今天看这么一个叙事,可能是荒腔走板的,但他对这些技术史上节点的把握却又是非常精准的。

    对,因为我记得我有一个同事看了这个就是说他说人是从鱼进化完而来的,就觉得很扯,当然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还没有完全地找到证据这怎么变成的,但是他这个论述确实让人觉得很荒腔走板吗,我反而觉得他这种仿佛是像刚才你们讲的,向技术时代的圣经,它是这种面对上帝在写一部好像给人类指导方向的这样一部书籍的时候,这反而是我们今天看起来会觉得很稀奇的。

    这个 21 世纪的人,我们会觉得它为什么会这么写,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这其实也可以跟他所经历的时代有关,因为他自己都说他自己出生在维多利亚时代,那是一个工业欣欣向荣进步主义的论调也是一路向前的一个状态,它经过了这个两次大战。然后人类接盘重生,他可能也进步繁荣,哪怕经历了磨难,感觉我觉得这都跟他的思想有关系,两位能不能从他的生平去给我们讲一讲,然后更好地理解他这些看似荒诞,但是某种程度上有某种伟大意义的这种论述

    就是对付乐这个人的介绍就如你所说,我们不能脱开他的这个生平的时代,背景富勒,他是 1895 年出生的一个人,我印象很深,就是他在书里面写他在 5 岁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父亲站在窗边,那是 1899 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看着父亲就那样在窗边等待着新世纪的到来,觉得这是一个对于那一代人来说都有深切意义的时刻,就像 00 年的那个坎,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一样。

    他也有一点非常有意思,他在书里他在很多的演讲里都提到他在 4 岁之前,他的眼睛是有问题的,看到的整个世界都是模糊的,只有一些色彩的色块而已,然后在 4 岁的时候,他接受了矫正,然后戴上了眼镜,突然整个世界对于他来说变得清晰了起来。

    我觉得这一点对他是有深刻影响的,就是一个人如果经历了这种世界从模糊变得清晰的过程,他自然而然会有一种昂然的自信,认为整个世界是可以通过人的直觉通过人的感受被把握被感知到的。他会对自己的敏锐性有一个强烈的自信,甚至让我想到有一个很有名的小说是博尔赫斯写的,叫博闻强记的富内斯里面就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天才的农村少年,然后他从马背上摔下来以后,突然觉得自己的世界变得非常清晰,然后它可以记录下他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一切细节,那这会让人进入一种类似于超人或者是类似于超出理性经验的一个状态。与此同时,他所出身的这个地方,它在麻省马萨诸塞州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很有学术背景的家庭里,他家的长辈从事的这个学术思想本身就适合这种世纪之交的哲学思想,有非常深刻的渊源的,像他的姑姑就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权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超验主义者。

    这里说的超验主义大家知道美国在 19 世纪末出现的那种,直觉相信我们可以用感知超越理性的这种思潮,就像比如说瓦尔登湖这些的思潮,因为他的家世很好,所以说他小时候一路就顺风顺水的能够成长起来,因为他家的长辈个个都是哈佛毕业的,所以说他也自然而然地就进了哈佛,但是他进了哈佛以后,就有很多很多的风流韵事,因为追女孩翘课,就被退学了,被退了两次,但是因为他家里很有背景,他就可以一直在哈佛读书读下去,但这里有一点他在哈佛读书的时候,他父亲已经去世了,他在哈佛读书的时候,不像他同学都有人罩着,但是他自己其实在经济和地位上都比不上他那些公子哥儿同学,他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即使是在这么一个上流社会上,也是存在阶级的差异,也是存在分配的不均等,也是存在一个人压迫一个人,鄙视另一个人的这种等级的高下尊卑,于是他就立志去改变这一点。

    这是他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的这么一个在哈佛读书的经历。在他读哈佛期间,也就是二十世纪的 10 年代,当时正好是世界上一个激变的年代,他特别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年份,就是 1917 年对于我们国人来说,可能最熟悉的是 1917 年向苏联的成立。还有一战的这个大的转折,对于富勒来说同样如此, 1917 年美国加入了一战,于是他志愿参军,但是因为他眼睛不行,所以它其实是参不了军,但他家里给他捐了一艘军舰,也可以想象它有多么有钱,给他捐了一艘军舰,它自然就当上了舰长,成为了一战中美国海军的一份子。那我觉得这一点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甚至不亚于那个戴上眼镜那件事对他的生命的影响。

    因为自从舰长这个经历以后,他就一直想象着人类是可以掌控一艘船,可以掌控一个巨大的机器,那这个机器对它后面的来说就不只是船,所以他会去设计汽车,它只会去歌颂飞机,他会试图去改造建筑,因为他认为人类所制造的一切机械,一切 construction 都是可以被人力所控制的,甚至他最后提出了那个著名的比喻,是地球就是一艘宇宙飞船,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飞船上的宇航员,我觉得船长这个经历对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还有一点,大海中你有的时候需要逆风航行,有的时候你船行驶的方向和海浪风浪的方向是相反的,恰恰可以借助你的船的方向和浪的方向的合力,反而推动你以更快的速度去前行。他认为人类是可以去有效地通过观察这个世界,去利用这个世界存在的种种力量,发挥出人类所不曾具备的潜能。

    那他从海军的岗位上退役以后,她就和她的长辈一起做了一些创业的事情,但都不太顺利。她的第一个女儿也因为小儿麻痹症去世了,这个时候她做了一个改变人生的决定,就是在她万念俱灰之时,他觉得为了自己的小家去赚钱去打拼是没有意义的,他要为了整个人类生活的进步而努力。

    在这个背景下,他开始去投身于制造的行业,它最早设计的几个产品,它称为 4d 系列。就我们今天经常说什么 4d 影院或者 4d 体验, 4d 这个词是他最早带货带火的,他给自己的很多产品都命名为4d,它设计了 4d 楼 4d 塔,这个 4d 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三维加上时间,那他设计的这些产品,这些建筑都是非常轻巧的,往往就是用一根柱子就可以立在地上。

    这些建筑最主要的特点一个是非常轻,一个是造价特别便宜,一个是这些建筑在他设计的看来是可以随意移动的。就像一个人的车一样,它通过这些建筑的设计,稍微打出一些名气以后,他又开始像一个今天的创业者一样,它的触角涉足到各个领域,他开始造车,开始造各种各样的产品,它怎么成为一个建筑行业领军级的人物,这件事情起源于二战的时候,然后美军委托他去建造一个临时性的,可以被直升机直接拖着走的一个军营,他为了设想这么一个可以用飞机直接吊起来,然后运到世界各地的军营。他开始想象用我们刚刚说的那种三角形的网格搭建一个金属的网,然后在金属网上面附有机玻璃,那这个东西就会变得非常的轻巧,非常可拆卸,而且在一天之内就可以由未经过训练的工人搭建起来。

    那这么一个小的穹顶的玻璃透明的结构,在美国火了以后,一下子各种各样的委托就来找他来盖这样的楼,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企业家就是福特。他当时要给他们公司办年会,他们公司里面没有一个场地是可以遮雨的,可以遮阳的一个盆子给他们办年会,富勒他就提出了一个方案,是我也用我这个三角形的穹顶的结构给你,在你想象不到的极快的时间里面,用极少的材料极低的成本给你盖出了一个玻璃的,非常漂亮像水晶一样的穹顶,这一下子让富勒在建筑界名声大噪,那么他就获得了一个机会。

    在 1967 年的蒙特利尔的世博会上为美国建造美国管,那他就把这个设计放大了无数倍搭建了一个大概 60 到 70 米,是进了巨大的穹顶,这个巨大的穹顶就这么屹立在世博会的场馆上,把美国管两层露天的包裹在底下,这对于当时所有参加世博会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震撼。

    从这件事情开始,它以一个建筑师的身份开始被美国公众被整个世界的知识界所了解,因为他没有受过建筑教育,他也没有一个建筑师的资格,但它却被美国的建筑师学会破例收为建筑师,那他在晚年还继续发展,如何用尽量少的材料去建造尽量多的东西的这种想法。他的这些理念从建筑的层面到形而上的,或者说整个世界的规划的层面。

    就是大家在理解富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点就是这个人是从头到尾经历过人类登月这个事,就这个事情对于那一代人来讲,冲击是非常大的,就是富勒在这本书里不断的提到了一点就是关键路径。这个思想来自于登月计划就是阿波罗登月有 2 百万项任务,但我 100 万项任务是人类还没有实现,是要做的,所以父罗就不断的在理解说这 100 万项任务中,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才能带来下一步计划的变化?

    为什么登月这个事情对他的影响这么大,因为在那个年代看来就是登月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就即使说美苏作为冷战的争霸,到了那种特别激烈的状态下,人类技术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得这么快,在人类看来,登月也是一件非常遥不可及的事情。

    就这个大家可以看麻省理工公开课,就是讲那些当年设计阿波罗 11 号的人来亲自去讲的一个,可他们在这个任务成功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这玩意儿竟然还真能回来,就上面很多技术在我们,今年看来都是没法用的,甚至说过于危险的技术,好多东西都是半成品。但它就这么上就这么回来了。

    所以登月这个事情对于那一代的技术乐观主义者来说是冲击非常大的一个事情,就是在他们看来,人类似乎什么事都可以做,那这个也是你理解这本书的一个关键就服了,这本书教你刚才提到你同事读到前面觉得人类是从水里出来的,这个她觉得很劝退这本书,这的确是这本书,你如果只看最开始的部分,的确有可能会让你感觉很劝退,但我为什么建议大家看完就是因为他这种技术乐观主义者,这个思路其实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技术行业的发展。就他们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觉得说人类可能科技技术进步比较慢,什么的,这个思路是不一样的,他是真正见过人类是如何通过技术来创造奇迹的,所以这个时候对他的整体的哲学思维,我觉得是有一个很大的影响的,这个也间接影响到了他对上帝的这个看法。

    对就是其实我们要意识到一点就是他写这本书不是在他建筑设计的那个繁盛期,而是在他已经老了的 80 岁,他其实是在去世前几年写的这本书,而在当时他。它其实受到了两个强烈的冲击,促使他去写这本书。一个就是像你说的登月,让他意识到,人类仅仅靠我们观察世界所获得的技术力量,就可以有多么强大的威力,以至于我们可以实现那种十年前还根本无法想象的奇迹。

    但另一方面,他又经历了石油危机,经历了美元体系的一次重新的洗牌,那他就意识到,在我们人类已经这么能够认识技术的情况下,我们却还在因为这些琐碎的团体和团体之间的勾心斗角而陷入完全可以避免的泥潭之中,还在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这种强烈的信心和非常深重的打击,是塑造了他晚年思想面貌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促使他在 80 岁的时候决定写这本书。

    之前我们说富勒被人说是二十世纪的达芬奇吗,其实对于它这个涉足的领域都很宽广,然后他又没有受过某些方面特别专门的训练,其实这也有关。那另外一点是他像达芬奇,我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信仰上帝,然后他其实在书中有单辟了一章,讲这个技术革命,包括人类对技术的革新,或者这些技术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怎么样,反而去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这个部分我觉得也是挺有意思的,因为也是一个作为 21 世纪人完全很新鲜的部分,而它也不是一个古人,他就是一个二十世纪上世纪才去世的一个人。两位有没有人可以跟我们讲一讲,它是怎么样通过这个方式去,证明这种上帝的存在,

    我先不提富勒对于上帝的想法,就是当大家在读这个关于上帝或者说基督教神学的一系列的著作的时候,你会发现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就是人类对于上帝的定义,是在不断变化的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信仰上帝的人又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一切一定是有因必有果,那我们能不能把一切的第一因成为上帝,那这个思路再往后捋,就是说那我们能不能把宇宙本身成作为上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包含在宇宙里面上的,不一定是一个实体的形象,他可可以是宇宙本身也可以是第一因,甚至是有人提出说,那我们能不能把牛顿三定律当作上帝这个上帝的概念,在这里面不是我们传统中想象的一个白胡子老爷爷上帝的形象在福勒,这也不是他再是个事业本身,但它又在人类之上的一个物理定律,或者说某种真理性的东西抢座位上的。

    这是富勒对于上帝的一个想法,它是一个技术性的上帝,他觉得这是如此精美的世界的法则,这一定是有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而把这个巧妙的设计的人格化,他把它称为上帝。其实你看晚年的富乐趣一些教堂做演讲,然后他和宗教的人士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你看他在那些教堂里做的演讲,他并不把上帝当成一个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神的概念,相反,他把上帝理解成一个精神的或者说精神的极限。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有一次演讲里,他就说,如果你给我一个机会去让我设计这个宇宙的法则,那我肯定做的不会比现在这位设计师设计得更好,我还是把我的位置让给现在这位设计师,那他会把现在这位宇宙法则的设计师称为上帝,这是一个人格化的说法。其实如果一个人,他熟悉二十世纪初的这些人的著作的话,可能不会觉得那么难以接受,因为他们当时对上帝已经有一种更加泛神论,或者是更加泛化的一种想象,就他可能会觉得上帝是道德的人格化,或者认为上帝是一些物理法则的人格化。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这么去理解上帝的人是非常多,甚至是非常普遍

    因为我们刚刚其实讲了怎么去从富勒的时代背景,包括富勒的这种神学的信仰,包括他对上帝的理解去看待这些论述,但其实富勒对后世对包括乔布斯,我们很熟悉的这个苹果创始人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后继的这种技术的创业者或者创新者也有非常多的影响。

    那现在做一些人工智能的创业,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技术革命的大潮之中。你对这个富勒对后世的影响,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没有富勒的存在,或者说没有她的思想的存在,可能我今天不会坐在这和大家聊这个话题,就我不会做我现在做的这个行业,我也不会从事科技行业,我也不会做,我现在做的事,听着有点悬乎,但是我觉得的确是这样,就服了影响了。应该说全世界一大批的技术工作者,包括我在内富勒是一个影响了整个科技行业思想进化的人,或者说如果没有复落的思想影响的话,可能今天我们的技术行业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但是讲到富勒之前,我想跟大家说,离大家比较近的就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就是去年和前年苹果有一系列广告,现在也还有他较这个mac背后的你那个广告的思路。
    其实不是说 macbook 本身这个作为电脑多好,而是说你用 macbook 创造了什么,所以他做了一系列广告,就说这个创造者们是如何用 macbook 作为工具来做创造的,比如如何创造音乐,如何创造视频,如何创造这个游戏。为什么苹果会后这个广告?

    如果你仔细了解苹果的历史的话,你会一直到苹果做这个广告,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苹果一直就是这么干的。在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眼中,苹果最大的作用是创造工具,它有一个比喻,他小时候读科学美国人说这个人类看每天能行走多远,人类在这个自然界中是非常弱的一个存在就是每天能行走距离其实非常有限的,但人一旦发明了自行车,人类马上就可以成为自然界中每天能移动最远的物种。所以这个对他的影响特别大,就是他觉得工具是人类往前前进的一个手段。

    有个比喻吗?很有名就是说他说苹果是人类大脑自行车就是从这来的,他本质上的想法是说苹果是为人类创造工具的,那苹果最大的用处是说为人类创造工具,然后人类拿这个工具去创造出更多的东西来。所以苹果本质上是一家做工具的公司,那这个思路乔布斯从哪儿来的?

    乔布斯大家都知道,他特别喜欢一本书,叫全球概览。全球概览的创始人叫布兰德,这个思路是从布兰德纳莱迪布兰德做全球概览的思路是什么?

    全球概览有好多期,每一期开头都有一句话那句话,我特别喜欢。他说,如果人类有合适的工具,人类就像是神一样,甚至能比神做得更好。全球改版那本书的本质想法是说介绍尽可能多的工具给到人类,然后让这些人能够拿到合适的工具去创造合适的事情,那让你用合适的东西去做你想做的事,那全国概览在年代影响非常大,它直接影响到了乔布斯。

    这个乔布斯自己也承认过这件事情,那布兰德这个冲到工具的思路是从哪来的?就是直接从富勒这来的,这个也是布兰德承认的事情,而且实际上布兰德和富勒是认识的,富勒的,这个思路是怎么来的,像刚才可达说的,他女儿在 4 岁生日之前去世了,富乐一直觉得说他女儿之所以生这个病是和当时他的房子质量太差有关,但是后来傅洛佑去了海军,在傅勒看来,海军有很多的东西是可以当时帮助修复这个房子的,但是这个资源没有到他手里面也没有合适的工具,让他去修复这个房子,所以这个就对富勒的影响特别大。所以富勒后来的思想就变成了说人类应该更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资源,并且应该善于利用不同的工具是创造不同的东西。那福乐这个思想被他发扬,光大了之后就再倒退回来影响了布兰德影响了乔布斯。乔布斯就影响了一代做技术创业的人。

    那我们今天说技术乐观主义者或者技术进步主义者,本质上这是一群用技术来创造工具,并且相信人类能拿这些工具创造出更伟大产物的人。那这一切的源头可以说富勒是其中之一,或者说是这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家,那这个源头还能找到很多人,比如像刚才提到麦克卢汉什么的,但富勒绝对是这个名单中,我觉得第一第二位的人,所以说我很纳闷,为什么富乐一直没有被翻译进中国无数人愿意说自己推崇乔布斯,很多人说自己推崇苹果,想要学习苹果,但是苹果这个乔布斯的这些哲学的真正来源,其实就是从布兰德和富乐人来的布兰德还好有一些书写的,比如像数字乌托邦什么的,写过他,但是像关键路径,这本富勒的这些著作一直是没有被国内所出版的,我觉得也是个遗憾,这次能把这个遗憾补上,我觉得还是挺好。

    就当我们看到他的这些论述的时候,我会觉得他有一种惊人的领袖魅力,甚至可以说就他是他非常相信自己所说的,而且有那种非常坚定的语气,那种强烈的盎然的自信。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看今天的一个描述历史的书所不可能具备的,它是甚至具有一种神圣的色彩,觉得自己所写的历史就仿佛经叔那样的璀璨。我觉得富勒这种昂然的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

    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真的是非常感染我,即使我们会觉得他的书在今天看有各种各样的漏洞,或者他在八十年代提出的那些关于未来的预言,在今天来看,可能一个都没有实现,但他觉得 2000 年我们人类已经可以就是实现了一个 40 亿万富翁的那个状态,但其实我们 2020 年,我们的世界还是一团糟,即便如此,我依然愿意相信他那种来源于对技术对人类的自信的那种乐观主义,那种昂然的能够打动你的精神,当我们所有人团结在一起,当我们用我们的眼睛去好好地认识世界,用我们的手去好好的用我们所学到的这些法则去改变世界,去用更少的消耗,创造更多的资源,去用更少的摩擦来创造更多的协调和合作,那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好。这一点,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会打动着我,让我落泪。

    就是马上就到 2021 年了,然后 2020 年虽然经历了很多变化,也充满着不确定性。我记得在去年跨年的时候,大家也把这一年跟未来跟科技跟技术我觉得很紧密地绑在一起,好像它是一个在数字意义上有这种含义的一个年份。大家听到这期节目其实也可以趁去好好了解一下这些想法的根源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