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 的一些理解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

为什么知识迭代太快,跟不上哎?

世界是变化的,世界是发展的。
世界是变化的,所以有不确定性。知识是把握规律,是把握确定性,接纳不确定性的。
世界是发展的,螺旋式变化发展,所以知识迭代速度在不断加快。

认清现实,接纳现实,适应现实

:::tips 与时俱进的新资讯。——杨辉
世界是螺旋式上升,上升力量是科技,螺旋是范式迁移——所长林超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

2.物理学,时间观

知识太多,时间有限,怎么选?

庄子“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知识无限,认知盈余;
人生有限,一天24小时。
1.我该如何选择输入什么内容?
2.我该如何规划时间进行输入输出?如何选择输入和输出方式?碎片化或者集中化输出如何平衡调节?

寻找底层原理,进行“元”学习
需要我们自己的价值判断,个人选择。
需要工具(清单),时间规划,自我管理
保持专注,聚焦深耕(π型人才

:::tips 有结构的碎片化。——杨辉 :::

3.连接

老师,你说的好像不一定对哎

吾生有涯,每个人的认知是有边界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知识圈,孩子懂的你不一定懂。

由于发展变化快,知识验证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对的现在不一定对。

知识中的相对性。我们既是学生也是老师,我们既是医生也是病人。
通过连接,完善众智。

:::tips 精金百炼的众智平台。——杨辉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
《第七感》 :::

4.知识的另外两大特性

既是世界的,更是个人的。(有科学真理,也个人烙印,一万个读者,一万个哈姆雷特)

自我独处和判断能力。
真实的对话,真实的定力。 :::success 深深地焦虑和黯然的孤独 ——陈春花《价值共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tips 十三邀的特点:真实而丰富 :::

既是基于历史的,更是面向未来的。(鉴往知来:基于历史,发现规律,预测未来) :::success 唯有知识可面向未来 :::

:::tips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