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有效学习之路(上)
https://mp.weixin.qq.com/s/4kel1nolK_66ckw_ts5auQ
本文作者:大菜,坐标上海,人力资源从业者,座右铭“学而不思则矛盾,思而不学则极端”
我可以给有效学习下个定义:那些学过之后对你的认知和观念产生影响的知识,在对认知和观念产生影响后,进而影响我们的能力和行为,这就形成了我们学习的完整闭环。
通往有效学习之路,三个要素不可或缺,分别是: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优先级。这三件法宝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升级,在通往有效学习之路上为我们保驾护航。为什么这么说?
有个邓宁-克鲁格效应,是说:那些能力差的人,自我评估能力也差;而那些真正水平高的人,反而会低估自己的能力。
越进步的人越虚心,越落后的人越骄傲。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么如何运用这个效应让自己进步,进而有效学习呢?
对于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来说,两者相辅相成,越有意愿学习,越去学习,能力水平越高;一般而言,如无意外,能力水平越高的人,学习意愿越强。
学习意愿的强弱,直接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在完成一个认知周期后开启另一个认知周期。与此同时,自我认知带来的自我评估有助我们确定学习的优先级,帮助我们提升学习能力。
那么,在通往有效学习的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拦路虎,绕不过或者解决不了就会让我们半途而废呢?
我总结了我经历过的三大只拦路虎,这三只大老虎分别是:
第一只,完全没有学习习惯,想学习但不知道学习什么;
第二只,什么都想学,因为时间原因而焦虑;
第三只,知道学什么,路径很清晰但迟迟不行动。
01完全没有学习习惯,想学习但不知道学习什么
那时我刚刚踏上学习之路,学习意愿充足,但不知道学习什么,急需提高学习能力。怎么提升学习能力呢?制定学习计划,让自己投入训练。 那要如何制定学习计划?怎么确定要学习什么呢?
如果你有崇拜者,那非常好,对标TA的能力和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最好在后期能对他进行采访,进一步完善学习内容。然而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我的崇拜者是谁。
那我是怎么开始的呢?我阅读了猫叔推荐的《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面介绍了从打地基到成长为学习达人的三个阶段,下面我会对此做个介绍。
这本书的主人公一开始就处于这样一个状态,完全没有学习习惯,因为工作和债务的双重压力,在确定读书可以对他的生活和事业有所帮助后,想学习但不知道学什么,于是找到了身边擅长读书的朋友,交流后算是入了门。
第一阶段,100天内读33本书,内容不限,形式不限。只要感兴趣的都可以拿来读,地铁上下班路上都可以读。当然,他成功了,我也挑战过,还是可以做到的。这个阶段是养成读书习惯的阶段。
第二阶段,1年内读100本与专业相关的书,争取达到业务第一的目标。这个时候虽然时间规定地一样,但因为书的内容难懂了,大部头增多了,就非常锻炼学习能力。
主人公是这样执行他的计划的,从业务领域的经典和获得好评的书开始,先读了10本。读着读着就知道该把重点放在哪里,因为一本书能引来另一本书。
如果主题是自己喜欢的,就一定会再寻找和这个主题相同或相似的书。这种选书的方法书中称为T型读书法。
读到一定深度后,读书的人就会自然而然产生新的想法,然后就过渡到别的领域或书籍里去,从而形成另一个T字。经过头脑的整合,这两个T连在了一起,就形成了字母H,这就是H型读书法。
如果把几个T混搭,就形成了X,而好多个X在一起,就可以自如地驾驭任何一个主题,这个时候对这些主题进行深入思考,这个人就会非常厉害,绝对是大咖的级别了,非常艳羡哈。
在这个阶段主人公对任务分解是这样的,决定践行的伙伴呢,可以参考:
每个月买10本业务领域里的经典读物;一周读2本;读的时候,在必须知晓的部分下边画横线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重要的内容要有笔记或录音,反复听记,慢慢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东西,一点点地累积事实性知识,放入我们的知识体系里;每个周末写当周所读2本书的评论,可以是应用场景、思考内容、其他知识点间的联系等,读书笔记大可以自由发挥。
最初的两个月最难坚持,在之后读书速度就会上去。当读书读到2/3的时候,也有66本专业书的沉淀了,可以尝试讲课去教别人,这样也能为了讲清楚,逐步打通自己的知识与知识间的屏障。
如果你在读书过程中出现倦怠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去见那些能够帮助你读书的人
- 去帮助刚刚开始读书的人
- 读一些成功战胜考验的书
- 在家里的每个地方贴上有意义的语句
- 每天看看你作为榜样的崇拜者照片
- 给自己喜欢的作家发邮件
之后我们进入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多读与专业无关的书。挑战1年365本书。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现状去制定学习目标。这个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个子目标,100天采访10名至少是出过1本书的中小企业的CEO,或者是你想要从事领域的业界达人。
这个阶段的读书,绝不是单纯的阅读了,把读书想象成是借助作者的思考,替代作者生活的行为过程。如果从多角度去想象,那么学到东西一定很多。
其实,当我们具备第一第二阶段学习能力的时候,也可以走另外一条路,去对标古典老师给出的木桶原理:投资长板(优势),管理短板(劣势),扩大底板(基础能力)和加强桶箍(整合能力),这样,在不断调整修炼的过程中,也能成长为超级个体。
然而计划的践行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往往会遇到在制订计划之初,没有想到过的其他问题。
通往有效学习之路(下)
https://mp.weixin.qq.com/s/kzOH5w5qwvjTUKONG0hQEw
02什么都想学,因为时间原因而焦虑
在践行第一阶段随兴趣的阅读之后,我在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就遇到了麻烦,我不知道我的专业是什么。
如果先走木桶原理路线的话,我又发现自己缺的东西太多了,什么都需要,什么都想学。我只能同时做一件事。怎么办呢?
显然,对于优先级标准的确定是破解什么都想学,因为时间原因而焦虑这只大老虎的关键。
可是怎么选?我在当时可不知道我想要做什么,探寻我想要做什么,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这个过程充满了纠结和焦虑,后来不得不求助专业人士,做了生涯咨询,消除了对于专业的不确定。
又花了大半年,不断向前探头张望,希冀找到属于自己的选择标准,而这半年对于选择标准的探寻,似乎把选择建立在了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了。
这样看来,我纠结焦虑了这么长时间,是在和不确定性这个不可改变的现实作斗争。
关于选择,我分享三点认知:
- 花时间可以,花在优化选择上面,比如去多方面考虑相关因素,但不要花在做完选择之后去纠结不确定性上
- 要敢于放弃,想好这个选择的背后,你要舍弃的是什么
- 不要轻易把你的选择权交给别人,因为这会成为你将来放弃的借口
在什么都想学的阶段 ,一定一定要强忍住买书/买课的欲望,极其功利地分配资源—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要极其功利地选择学习主题:极其小心地选择该看什么书,不该看什么书。
什么意思?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效率最高的领域,是那些“学了就能用,能解决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
所以在选择学习一门课前,可以问问自己:“学了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创造机会实践学习内容?选择什么资料是合适的?”
注意哦,在选择学习领域的时候,目的性、功利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要极其功利地配资源
有三种不同的学习资料:娱乐型、知识型以及心智类的。娱乐型带来快乐,消磨时间;知识型增加信息;心智类的提高认知和学习力。
不同的书要配合不同的认知资源。娱乐型的适合放松时候读;知识型的适合碎片化学习;而心智类的需要大段时间去思考、吸收、实践以及和高手讨论。
要用输出倒逼输入:这是检验我们是否学会学习过的知识的好方法
你输出的内容,可以是知识点、文章、论文或书等文字形式,也可以像企业家一样输出商业计划、输出战略、输出利润;像产品经理一样输出优秀的产品;像巴菲特一样输出分红。
以输出倒逼输入,想明白要输出什么,再回来求知输入。
极其功利的读书,极其功利地选择学习内容,分配时间资源,设定优先级,有了学习计划,似乎一切都应该水到渠成,拿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但现实一定会这样嘛?
03知道学什么,路径很清晰但迟迟不行动
今年三月份在个人战略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有过一次教练对话。当时我的状态是这样的,拥有完整的行业调研,个人对标,发展路书,商业变现的四大报告,计划制定地非常完整,里程碑是什么,每一小步要做什么都非常清楚。
但就在要做竞选前的一周,我慌了。对于我的计划,我不想行动。我就是:不!想!动!这些计划在电脑里,在作业里,不在我的大脑里,不在我的WOOP模式里。
我求助了教练,对话的过程很难受。我不得不接受我的意愿度与我一个月的努力成果不匹配这个事实。这个事实让我非常沮丧,仿佛所有的自我探寻,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我好像赤条条回到了一年前,那个确定想要转行,想要确定专业的我,和三个月前的我重合在了一起。我怎么了?
我受到了“应该思维”的束缚,我认为我努力了就应该有成果,我应该用这个计划全力以赴去做事就好了。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应该自我”。
应该自我就是“我应该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哪怕这不是我愿意做的事情。”
当我发现,现实和应该之间有差距时,我在想“这是不是我有问题”。而这种应该自我,恰恰是所有自我烦恼的根源。
教练对话帮助我认识到我的自我设限;陈海贤老师帮助我认识到,没有什么是应该的,我们关于自己应该怎么样的假设,也许本身就是偏见。
在这里我借由自己的例子,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哪怕我们清楚地列出了学什么,路径十分清晰,但却迟迟没有行动,这没有关系,或许你并不想做这件事,或许,你有其他的更适合的路可以走,没有什么是必定应该的。
乍一看,这或许和我们一直提倡的,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相违背,但其实并不是。我们当然需要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但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这个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它来自你的内心,还是来自外在的设定?
在我的故事里,除了“应该自我”,还有一个应该思维,隐藏地更深,那就是,我做出了计划,我发布了我的计划,我应该要完成这个计划;这个世界对于诚信的标准在于说到要做到,我如果没有执行,我是否成了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
你看,设定计划,完成计划的初衷是为了成为自己的样子,而做着做着发现这好像和我想成为的样子有段距离,这个时候,自主自发的我会去调整计划以适应扩大视野后的自己的样子);而应该自我,就认为我应该维持原计划,坚守原计划,否则就是不诚信。
我们的心里有太多的“应该”在告诉我们怎么做,这些应该思维变成了我们对自己情感的限制,时间长了,就会取代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这也是自我应该思维的最大问题。
心理学家霍尼(Karen Horney)的理论: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些理想的自我,并不是来自于我们真实的自我经验,而是由很多“我应该很努力”这类的规则堆起来的。为了保护这个幻想中的理想自我,人就会排斥自己内心里跟这个“应该自我”不同的情绪和感受,所以我在三个月前才这么难受。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跳出应该思维呢?有三种方式:
- 找回我们的感觉。毕竟,它是我们真实的东西。
- 寻找自己思维的过程,写下来,找逻辑漏洞。
- 进行实用式的辩驳,问自己:我这么想有什么用?
我不断想着我不想进行这个计划,可是我又好像应该要去执行这个计划,这样想除了让我继续纠结不行动外,还有什么用呢?如果我这么想是没用的,那更有用的想法是什么呢?
学而不思则矛盾,思而不学则极端
在通往有效学习之路上,合理运用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优先级,不断打怪升级,也同时牢记,学而不思则矛盾,思而不学则极端。今天,你学习和思考了嘛?
很多时候,人们听过很多道理,自己却从来不上手,没有利益攸关,他就不会有很好的判断力。
小马过河之前也是先问了别人的意见,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小马知道两个说法是矛盾的,它把自身的情况和他们做了个对比,得到一个判断,亲身试验过后才知道河水的深浅。
对于学习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即便开头一样,结尾也不一定一样,当然,保持一样也不是我们的追求。聪明如你,一定能找到那条属于你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