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地址:

课程介绍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据统计,在1978至2010年的32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9.9%,因此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经济奇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但是,在对中国的一片赞扬声中,却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温铁军教授指出,中国自建国以来发生了十次经济危机。新中国到底发生了哪些经济危机?这些危机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课程章节

1课程介绍

1.1 开场白

2概述

  • 2.1 背景和问题
  • 2.2 1949-1950年新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的危机:新起点还是旧模式的延续?
  • 2.3 中国60年4次引进外资演变为9次危机

3革命红利+局部战争>恶性通胀——新中国的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49-1951)

  • 3.1 序言:什么是中国的真实经验
  • 3.2 关于中国研究的基本观点
  • 3.3 前提:百年追随西方现代化但欠缺“殖民化”的历史条件
  • 3.4 民国危机与解放区折实货币
  • 3.5 危机与反危机
  • 3.6 中国20世纪土地制度回嵌于社会政治的客观经验
  • 3.7 民国时期主权货币与投机资本的战争
  • 3.8 发展私人资本的“新民主主义”进入萧条阶段
  • 3.9 小结:土改红利与政府理性

4 再依附:“外资依赖型工业化”的代价 ——新中国的第二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52-1960)

  • 4.1 引言
  • 4.2 集体化与二元体制下的国家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
  • 4.3 怎样评价中国农村的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
  • 4.4 1958—1960年苏联援华投资中断之后,中国发生了什么
  • 4.5 结论

5 去依附的代价:地缘环境紧张与“三线建设”——新中国的第三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62-1979)

  • 5.1 背景与问题
  • 5.2 中国1968年危机爆发前的主要矛盾
  • 5.3 一般规律:经济危机转化为政治危机
  • 5.4 小结:批判政策学/发展政治经济学基本框架

6 中苏美大三角调整与“第二次外资”的代价——新中国的第四次周期性经济危机

  • 6.1 解题:去意识形态地看待中美苏大三角调整与第二次引进外资
  • 6.2 背景:西方产业转移及中苏美“战略调整”
  • 6.3 中国1970s自主吸收外资不同于东亚加工贸易模式
  • 6.4 第四次危机:外资进入当即转化为中央财政承担偿付责任的外债
  • 6.5 小结:维护主权条件下的自主“利用外资”

7 外债与赤字引发的经济改革 ——新中国的第五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78-1980)

  • 7.1 引言
  • 7.2 背景:中国向后毛时代转变之际的国际国内局势
  • 7.3 依赖外资的“洋跃进”引发财政赤字
  • 7.4 国家资本危机的成本转嫁常态化引发社会不满
  • 7.5 危机中的农村改革
  • 7.6 应对危机的城市政策
  • 7.7 小结:过度利用外资的危机及其在城市的硬着陆

8 再依附:“西方外资依赖型结构调整”的制度成本——新中国的第六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85-1989)

  • 8.1 理论解释
  • 8.2 1988-1989年恶性通胀及生产停滞发生的背景
  • 8.3 体制矛盾:中央工业化和地方工业化
  • 8.4 危机爆发:价格“双轨制”与“官倒”投机引发通胀
  • 8.5 小结: 第一次由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滞胀危机

9 跳出“中国崩溃论”的艰难转轨——新中国的第七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91-1995)

  • 9.1 第七次危机的国内外复杂背景
  • 9.2 怎样渡过这种短期但深化的危机?
  • 9.3 危机及应对政策评价

10 东亚金融风暴引发的中国“生产过剩”与中国应对危机的二元选择——新中国的第八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97-2001)

  • 10.1 概述:输入型危机与中国转型
  • 10.2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应对及影响
  • 10.3 第八次危机分析:深化与西方经济的关系,更多承载全球化制度成本

11 华尔街金融海啸引发全球危机与中国的“逆周期”调节——新中国的第九次周期性经济危机(2007-2010)

11.1 前言:

11.1.1 一红一白两大资本壮大

国有资本,西方外国资本

image.png

2007年爆发股灾

11.1.2 中美关系从互补到互斥

image.png

资本流进中国,产生收益回流美国

战略互补

中国成为产业资本大国,产业资本出口

货币增发

中国的金融资本成长起来以后,双方原来的战略接近关系就逐渐演变成了战略互斥关系

恢复实体经济

11.2 中国和美国应对危机的差异及其演化过程

11.2.1 中国区域差别再平衡

美国是向外转嫁成本的,中国向内转嫁成本:股市、房地产

2500万

2007年 2008年新农村建设,城乡差别的再平衡

缓解了城市生产过剩

原材料出口国的危机

20世纪 80年代靠内需,20世纪 90年代靠外需,进入新世纪靠投资

投资拉动

image.png

资本流入

2010年回升

11.2.2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连续危机

image.png

债务扩张,信用扩张导致金融资本虚拟化

2001年股市泡沫

房地产泡沫 2007年次贷危机,2008年金融海啸

image.png

不可逆的

11.2.3 中国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商业银行

混业经营

股市会崩溃,房地产会崩溃

2009年中国遭遇第二次生产过剩,2000多万人失业

4万亿救市:中国用建设,把过剩的制造业能力吸引过去,维持住了经济的增长

11.2.4 西方将危机代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image.png
世界储备货币、世界结算货币

image.png

增发货币扩张资本市场流动性,同时向能源和粮食转嫁通胀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粮食危机

11.3 危机与应对:中国被动接受输入型危机

11.3.1 白与红共舞:外资市场化与国家资本垄断化同步发展

image.png
量化宽松

外向型经济:

  • 一般贸易
  • 加工型贸易

加工贸易是无根的

2008年中国所有大银行完成上市,混业经营

国家资本金占80%以上

经济二元化:一元是外资,一元是国资

11.3.2 2008年的输入型经济危机以“三农”为载体实现“软着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新农村建设

家电下乡,内需上升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11.4 总结:金融资本阶段的国家竞争

image.png

金融资本阶段国家竞争的微笑曲线:
image.png

金融资本国家

收回石油主权的国家:俄罗斯、伊拉克、利比亚…

实体经济不景气,资金脱实向虚,乃是这一种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国进民退”

12 第二次生产过剩与国家战略转型——新中国第十次经济危机(2013-2018)

12.1 前言:金融资本全球化

12.2 中国在危机中向生态文明转型

12.2.1 投资拉动失灵、资金脱实向虚

逆周期调借战略

直接政府干

image.png

2012年、2013年新接手的经济工作团队认同了意识形态化的市场调节

新常态 -> 下行期 -> L型下滑

工业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

放水

崩塌式下滑

击鼓传炸弹

政府其实有一段时间仍然认同市场化和全球化

12.2.2 全球政府债务高企,中国转向生态文明

image.png

全民所有制

苏东解体落后在哪,实体产业资本阶段,没有进入金融资本阶段
image.png
image.png

12.3 危机形势:中国的生产过剩与“去工业化”

image.png
2013年全球需求下降

脱实进虚,去工业化

image.png
2015年提出加强扶贫攻坚的投入

2017年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image.png

2013年提加快城市化

image.png

2017年

农业生产过剩,7亿头猪

image.png

去产能

2015年年末到2016年房市上涨

image.png

2011金砖五国下滑

2015股市下滑

image.png

12.4 中国金融资本崛起及参与全球竞争

image.png

中国金融资本短期崛起

原因:外汇

本币不自由兑换

对冲增加货币

金融部门负债不断增加,财政部门负债又不能缓解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015年12月份,被做空,资本外流,人民币保卫战

image.png

image.png

12.5.1 主流的一带一路体现向陆权战略转变

image.png

一带一路

去产能不是消极的去压,而是积极的找到了这些工业生产能力的释放空间

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

海权被围堵,转向陆权战略

12.5.2 非主流的生态文明战略之下的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

image.png
新农村建设

乡村振兴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实体资产

双稳态结构

12.5.3 理论研究:西方中心主义话语的百年解构

image.png

危机年表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圆月超人(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892824/

1958-1960第一次经济危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开始引入苏联外资,接受苏联的重工、军工产业转移;
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专家和外资,中国欠下苏联巨额外债,为了维持城市工业发展,发动农村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大量钢铁开始;

1960年,苏联撤资后,中国以农产品还债,同期中国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由于之前城市大量推动无效的生产,产生大量赤字,使城市陷入经济危机,大量青年失业,城市青年“上山下乡”,据不完全统计,前两次上山下乡,农村吸纳无业青年总数达4000万人;

1968-1970第二次经济危机

从1964年开始,中国陷入地缘政治危机,被迫投入大量资本在国家战略纵深进行“三线建设”,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使城市工业停摆;

随后1968年,中国第二次赤字型经济危机爆发,只得再次发动“上山下乡”,向农村输送千万过剩的城市劳动力,使城市危机“软着陆”;

1974-1976第三次经济危机

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之后中美建交,中国开始从转向向西方引进资本,1972年中国第二次引进外资,进行43亿美元的生产设备采购,改变原有军工、重工的工业结构,向沿海、轻工业转型;
1974年,中国引进西方设备和国内配套投资都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中央再次启动“上山下乡”,这也导致之后的政治运动——“批林批孔”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地方工业化再度起步,中央领导提出更大规模引进外资的82亿美元的“八二方案”,引起地方政府大量追加引进外资,直至1978年,中国经济面临崩溃;

1979-1980第四次经济危机

1978年,中国确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1979年第四次经济危机爆发,年度赤字相当于50年代累计赤字总额,1980年,政府退出农村经济,农村集体化解体;
1981年,由于经济危机在城市“硬着陆”,企业“关停并转”引发大规模失业,约4000万“待业青年”滞留城市,随即造成城市社会治安动荡,政府发起两个“严打”活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允许农村家庭承包,国家允许“小农经济”回归,使生产力基本要素回到农户和村社,乡镇企业开始萌芽;
1985年,中国强调允许“先富带动后富”,沿海各地陆续开放,借加工贸易引入外资生产线,挤占国内上游设备制造业市场,1986年沿海经济进一步开放,实现快速增长,但同时因为价格双轨制,造成官倒囤积和腐败泛滥;

1989-1990第五次经济危机

1988年,为了价格并轨,国家逐渐统一物价,在88年物价闯关失败,诱发抢购挤兑,发生严重通货膨胀和生产停滞,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但政府缺乏改革失败的预案,调控滞后,造成高达500亿的巨额赤字。1989年生产停滞,并引发更大的政治风波。1990年,因城市经济危机,农产品和乡镇企业产品全面滞销,农民现金收入连续3年下降,中国城市资本危机又一次把代价转嫁给农村;

1993-1994年第六次经济危机

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1992年,政府由于财政赤字取消了粮票等票证,从此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完成了实质上的货币化。随之而来的是证券、期货、房地产三个投机性资本市场开放,但由于当时没有商业银行,财政赤字开始从银行透支,至1993年,引发了由财政、外汇、金融赤字导致的第六次经济危机;

1994年,为应对经济危机,中央政府进行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通过圈地生财,引起社会群体事件显著增加。同时进行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导致4000万人失业;

1996年,中国财政GDP下降到历史最低,为了甩包袱,教育、医疗“被产业化”;

1997年第七次经济危机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中国第七次经济危机,1998年,中国启动国债投资应对危机;

2008年第八次经济危机

2000年,中国告别百年的短缺状态,进入生产过剩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2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商业化改制完成,中国有了独立于政府财政的商业银行;

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次贷危机爆发,中国遭遇“输入型通胀”,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发生第八次经济危机,中国政府4万亿巨资救市。

第十次危机2013-2018 第二次生产过剩与国家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