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anbound.com.cn/ViewArticle.php?ArticleID=375C71349B295FBE2DCDCA9206F20A06
也许讲中文的人数最多,但英语无疑是最普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语言。如果在公立教育体系中有意识地降低英语教育,将会削弱中国人今后与世界交流的能力。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降低或取消公立教育体系中的英语教育不是个好主意,它不仅会制造新的教育不公平,而且也无助于强化中国语言和文化影响力的宏伟目标!
每年的全国两会,「教育」都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话题。而今年的全国 “两会”,一则“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的提案更是瞬间引发了大众的广泛讨论。其实这不是第一次讨论英语的教育地位了,在2017年的全国 “两会”,参会代表也曾为了这个英语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不同意见冲突。来自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提案高考取消英语科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之后,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直言“取消英语考试比较鲁莽”。
不可否认,这则两会提案及其引发的争论给人的印象还是英语的重要性被降了级。这种变化可能来自这样一种考虑:中国国力日盛,中文的教育地位应该居于绝对主导地位,而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在中国的地位实在是过高了,有僭越中文的风险。为了强调中文的绝对地位,有必要减轻英语在中国应试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这也是该参会委员如此建议的原因之一。
但中文、英文一定是非此即彼吗?这两者只能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吗?
安邦智库(ANBOUND)创始人陈功则认为,将中文教育与英文教育对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两个教育都应该加强和重视,教育都要搞好,而不能为了中文教育牺牲英文教育,这样被牺牲的将不是一个考试而是一代人或是数代人的前途。
安邦宏观中心主任贺军也表示,如果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甚至极端点在统一高考中真的取消英语,那么它不仅不能实现政策制订者的初衷,反而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国人的未来产生长久影响。
——
英语的作用 ROLE
事实上,英语的作用绝不仅仅只是一门外语,它是中国人通向世界的桥梁,是中国与全世界进行信息输入输出的便利工具。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真正的世界语言,自近代以来,由于英语与工业革命、世界贸易大发展、IT革命、全球化与WTO等紧密相关,从国内到国外,各国历代精英阶层鲜有不懂英语者。也许讲中文的人数最多,但英语无疑是最普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语言。如果在公立教育体系中有意识地降低英语教育,将会削弱中国人今后与世界交流的能力。
就像前段时间的中美贸易战事件,其实就间接暴露了一些问题。起因是中国的舆论太弱,这本来就是一个生意上输赢的事情,从道理上来看,你讲你的道理,我讲我的道理,可问题是在国际社会上基本听不到中国的声音,而在美国则大家都在讲中国人怎么赚了不该赚的钱。出现这种一边倒的情况,与中国在英语世界的能力太差有极大关系。
中国的智库数量不少,但包括所谓国家级在内能够有英文网站的数量屈指可数,就是这少数英文网站,还有不少也仅仅是机构介绍的。承担向国际发声的中国智库的国际化程度尚且如此,其它的地方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所谓“义愤填膺”的舆论反应更像是“窝里横”,中国在英语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是太弱了,根本没人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而这个问题的关键,核心便是中国对英语的态度。
——
英语的地位 STATUS
退一步讲,即使英语在公立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降低,也绝不会自动提高中文的教育水平和地位。中文在中国的主导地位是法定的,它不会因为讲英文人数的多少而出现根本变化。尤其需要澄清的是,现在国内中文教育水平下降和国民中文能力下降的问题,并不是因为英文教育过度而产生的;国内对中国文化的忽略,也不是英文教育而导致的。我们应当从自身的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教育找问题,这是更大的社会系统的责任。
在安邦看来,降低公立教育体系中的英文地位将会制造新的不公平。公立教育是中国政府向国民提供的重要的公共服务之一,很多教育是在义务教育中完成的。即使取消英语统一高考,并不意味着老百姓就认同英语的重要性在降低,他们的英语教育需求仍然存在,如果公立教育体系中的英语教育不能满足需求,他们将会向市场寻求英语教育,进而催生更多类似新东方的英语培训机构。由于市场提供的英语教育往往更昂贵,这就使得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在公立教育体系中享受到英语教育。这实际上反而是在制造新的不公平。
——
英语的本质 ESSENCE
*_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根本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人生最重要的开发工具。_
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人口、领土、经济、发展程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中国和印度,为什么印度现在得到世界资本越来越高的重视?而从个人角度看,两国人才勤奋程度、顶尖知识水平、智商也不会相差甚远,但为什么印度人在美国的财富水平比中国人要高?为什么印度人在世界跨国公司能够获得极多的高管职位?这一切,都跟印度人对英语的高度重视有关。
印度人很清楚,在社会中生存,英语除了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还是强而有力的武器。他们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跟外国人交流,也是为了跟本国人沟通,因为印度有数千种不同的语言,中国不包括方言,也有129种语言。英语被印度企业认为是基本沟通媒介,说的庸俗点就是,熟谙英语是在印度升官发财的必备条件。
其实全球化的今天,不仅仅是印度将英语作为生产力工具来对待,真正融入全球化的国家都差不多。如日本的大公司,比如日产、迅销(优衣库母公司)早在2012年就将英语定为公司官方语言,其他像是朝日、夏普、三井、软银等日本大企业集团也曾陆续跟进,这都是为了应对全球化浪潮。
因此,中国英语教育的问题不在英语本身,而在教育方式和模式。赞同降低英语教育地位的一个理由是中国英语教育的水平不高,但投入的社会资源不少。然而,这种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要取消或降低英文教育,而是说明中国英文教育的方式或模式需要转变——我们长期以来强大的应试教育体系培养了很多“考试机器”,却忽略了一门语言的基本沟通和应用功能。要指出的是,教育方式的问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错配,但教育方式的问题不能“归罪”于语言本身。
试图弱化英语教育的人可能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弘扬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但文化影响力目标的实现,靠的是真正的文化软实力,而不是语言教育的表象。文化软实力的培育,靠的是文化中的价值观、对文化传统的发掘和创新、吸引世界市场的文化产品开发和输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走出去”……说白了,如果我们没有掌握打开上述问题的钥匙,我们以任何语言载体来宣扬文化都不能保证必然成功。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