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ibo.com/6697446673/JmrTODnpb?type=comment

    中产的很多行为一句话总结:模仿上个时代的富人。

    因为大多中产都是靠学习考试上来的,擅长有样学样。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你能考到上海的四大名校,本科毕业现在还可以送户口。很多人靠这条路线得到了非常好的回报,从小镇青年一只脚踏入了大城市的门槛。

    但是,如果进入社会,还是靠学习模仿打天下,你就会止步于此,甚至踏入深坑。

    首先,模仿攀不上老钱。

    很多中产家庭看到富人怎么消费,富人干什么就觉得这是好的,就也很向往这种“精致而体面”的生活。结果沾染了消费主义:工资月光;看人看穿着,看戴什么表,看开什么车;培养孩子学钢琴、骑马;砸锅卖铁买学区房或者送出国留学。

    但这些都是消费层面的表象,你不知道人家深层次的目的,更没有人家背后的根基。人家喝个茶打个球,是为了联络资源做更大的生意,你是用血汗换来的工资买面子;人家孩子去国外留学,回家有家业继承,甚至是为了跨境资产运作,你是倾尽积蓄拿一套房首付让孩子留学消费。

    上个时代的富人自己都很焦虑在找新路,在广泛拥抱新崛起的行业,新晋的强人。你觉得他们会看得上模仿自己原来样子的人吗?

    同时,模仿跟不上新钱。

    模仿终归有滞后性,以前的旧路子红利期过了就不再适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繁荣之后,信息的扩散和分层非常迅速,一波机会的时效性都是按月计算的。等你“看懂了”,想用你最擅长的“学习能力”去模仿的时候,已经是红利末期,你只能成为最后一波挤门缝的垫脚石。

    赚到新钱的人,都是不走寻常路的“野蛮人”,需要对新事物敏感,敢于在不确定中下判断。最近几年的风口,反而是草根更容易杀出来,就是因为这种没有包袱试错的野蛮人气质,这和喜欢模仿的中产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互联网上经常看到两拨人互相瞧不起,中产觉得类似做自媒体直播的,做拼夕夕倒卖玩具的,做区块链发币的,很low,学历不行,出镜像个小丑,胡言乱语,不是“正经工作”。其实中产最该虚心学习的,正是这些本来同样一无所有,却快人一步的无产者同类。

    老钱不带你玩不接纳你,新钱不认你是一个圈子。模仿来模仿去,弄了个四不像,只能在同类面前装装体面,两手空空,心里已经虚了。

    中产的主要生产力就是自己,只想着模仿别人,不信自己,不发挥自身创造力,是没有出路的。

    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和资源有样学样,不如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新技术,用于打造个人的专业竞争力,积累属于自己的资产。

    #幕僚长谈升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