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x361.cc/page/2021/0716/8567376.shtml

    郁喆隽

    二十世纪末曾经有人预言,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而缺少体力劳动和户外运动,未来的人类将变得体格羸弱,全身唯一经“自然选择”得以增强的是手指—一具肥胖的身体支撑着一个不成比例的大脑袋,他佝偻着,双眼直视前方的电脑屏幕,修长的十指高速敲击着胸前的键盘……

    实际上,虽然这种预言的想象力有限,它却道出了某种对人类未来的隐忧,也呈现了一个基本事实—电脑键盘和屏幕作为一种输入输出设备是“反人类的”。然而过去二十年的技术恰好背离了这一预言,实现了更加轻便的个人终端。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如今一个人几乎用不上键盘和大屏幕了,一切都可以在手机上实现。在触屏上人们甚至根本用不上十根手指,而只需要一两根手指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如果再度贯彻用进废退的思想,未来人类的其余手指将逐渐萎缩……

    不过脑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经常刷手机、看短视频,会改变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连接方式,甚至改变大脑内部荷尔蒙的分泌机制。换言之,人的生理属性可能已经和人造的技术产品发生了“协同演化”。最近的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零零后选择倍速播放音频和视频节目。以往的人总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内容,就好像是要从一只柠檬中榨取出更多的柠檬汁来。然而倍速播放并非单纯出于效率的考虑,而是因为大脑对获取新信息“上瘾”。我们相信会有源源不斷以至无穷的柠檬出现。

    在每一次滑动屏幕的动作中,人传递了一种信念:下一个,再下一个—即便这一个不对我胃口,总有下一个会让大脑分泌微量的多巴胺。“我”从未满足于任何一个当下的瞬间,却对“无限”的未来充满信心。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夸父,手机就是他为逐日而不断奔跑的大地。拿着手机的人也实现了芝诺的“飞矢不动”悖论—无穷个瞬间的叠加划出了一条开放的曲线。不知不觉中,我们用加速度进入了一个“倍速时代”。柠檬带来的酸味越来越寡淡,没有人再去回味,而只想尝一小口就丢弃。我们无从区分,那是一种逃离、一种隐匿,还是一种自我遁形。人好像一只在莫比乌斯环上高速爬行的蚂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抬头,自己却在算法原点处。反过来或许在这样一个倍速时代,那些无法倍速播放的东西才是最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