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种说法,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从日本到韩国,都是如此,高房价之后,不婚不育的数量大幅增加,而在咱们这,大家心知肚明,但缺乏统计数据支撑。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却给了我们一份答案,美国最大的房产平台zillow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以全美国25-29岁妇女为样本,采集了大量的人口数据,结论是房价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下降1.5%。并且在洛杉矶、西雅图、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高房价对生育率的影响表现得更加明显。
报告还显示,这些年,美国大部分地区的房价都上涨了10%以上,在2010年到2013年间美国人平均初次购房年龄为32.5岁;随着房价的上涨,到了2017年平均初次购房年龄提高到了35.7岁。与此同时,妇女选择生育的时间也在推迟:2010年,美国初为人母时的平均年龄为27.7岁,到2017年美国年轻妇女选择做母亲的平均年龄推迟到28.7岁。
而在生育率方面,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美国生育率数字为2.12,不过随着经济滑坡,经济压力增大,生育率在2010年已经降到1.93。但后来大家认为,这个理解错了,也许生育率跟经济关系不大,因为2015年至今,美国经济开始展现强劲的复苏趋势,生育率并没有反弹,反而房价却开始明显上涨,2015年美国妇女生育率进一步降到了1.84;2016年是更是跌到1.82;2017年美国生育率已经掉到1.76。不管美国经济是否复苏,就业是否企稳,随着美国房价创新高,生育率已经降至了30年的新低。
这个统计着实挺有意思的,那么我们国家是什么水平呢?是否也适用于这个统计呢,根据2015年的数据统计,我们的实际生育率已经跌到了1.4,2016年全面二孩后,据说是生育率超过了1.7,但这个数据比较可疑,或者只是政策因素带来的回光返照,但即便是真的也比美国要低,而全世界公认的低生育率标准是1.3,当然还要仔细分析我国的实际生育率结构,这其中根本不用统计,用脚趾想也知道,大部分都是老少边穷地区贡献的,在农村和小城市,生育人口更多。而在大城市生育人口更少,北京上海深圳的生育率,已经低于1的水平,这个意思就是,每经过一代人,人口将下降一半,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这就跟zillow的数据对上了,我们国内的房价,在2015年之前,主要就是几个核心城市在涨,差不多是10年5倍,而过了2016年,其他二三线城市才开始接力上涨,所以在2015年以前,生育率的灾难主要体现在了一线特大城市上,而二三四线城市这轮房价的暴涨,还没有反应在数据上。但估计效果已经产生了。全国生育率在政策效果过后,很可能会进一步创新低。而事实上,纵观全世界,生育率一旦掉下来,还没有一个国家能把他再搞上去,即便反弹,也是短暂偶然的婴儿潮,后面一定是进一步的下跌。甚至直接发钱都没有用。大家就是不生,你总不能把人抓起来,强制配种吧。
有人说了,刚才不是讲了吗?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方房价不涨,人口出生率也不会低,这个是没错的,但人口和经济的关系上,除了有数量,还有人口质量,这个问题恰恰说明了,我们的人口质量断层,也就是说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将不是持续的,没有造血功能,要始终靠着农村的不断输血,这些进入城市的人口需要重新适应,重新接受城市的生活和教育,但这种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素质并不能有效传递下去,这现在是最大的麻烦所在,大家也都知道,未来的社会是科技的社会,大家比拼的是创新和科技,纯粹的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将被机器所替代,所以人口素质断层,没有可持续性,必然影响我们的发展进程。毕竟大城市的孩子和一直生活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小时候所接触和见到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很多网友都在调侃,真心不敢生孩子,你生一个男孩出来,就相当于欠了国家一套房,可能全家又要几十年白干了,所以现在选择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理由就是买不起房,生孩子没人带,生孩子没地方住,你要想养孩子,就得牺牲一个家里赚钱的主力,要不就得把远在老家的父母接到大城市来,这无形中要增加很多租房的成本,顾保姆一个是不放心,二一个经济压力也是相当的大,所以大家反复算账,生一个孩子的居多,特别喜欢孩子的才会生二胎,但生二胎家庭的数量还远远没有丁克家庭的数量多。所以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人口将是未来社会最大的难题,虽然我们可以用机器替代人工去生产,但总不能让机器替代人工去消费吧,如果人口越来越少,消费能力断崖式下跌,那么总需求减少,生产制造再多也就变得没有意义。经济社会说白了,还是人的社会,如果连人都没有了,经济又从何而来呢?现阶段虽然我们可以说,中国人口太多,少一点会更好,但我们也应该有前瞻性的看到,这是一个趋势,一旦这个趋势开启,可能未来几十年都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60年代错判人口增长的速度,希望这次不要再错判人口下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