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联系自我和他人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行走与实践

image.png

公开笔记:

推荐罗翔老师视频“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K411L7DJ?from=search&seid=9665375439060423242&spm_id_from=333.337.0.0
观点:坚持非功利性的阅读

功利性阅读:短平快,目的性强
eg:学生读教科书为考高分,职场人读工具书技能书为升职加薪,看漫画看爽文获得当下短暂快感

  • 特定阶段当然需要功利性阅读

非功利性阅读:与阶段目标无关,发自内心的阅读

为什么要坚持非功利性阅读?——保持共情与敬畏的能力

  • 增强共情能力、理解能力和对他人的敬意

“在当下浮躁的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很多匿名社交的情境下,我们在看到不公、贫弱、腐朽时经常保持愤怒、充满热情,为正义振臂高呼,这是青年人的热血和特质,但是也有些时候我们很容易越过呐喊的边界,进入到纯粹的情绪发泄中,甚至是侮辱和谩骂。”(结合最近发生的事真的很有感触吧)
做保持理智客观,克制情绪去讲道理的人——常读书好读书

读书的意义:读书不仅使我们拥有通过文字感知遥远的陌生人所经历的痛苦的共情能力,使我们保持愤怒,同时也能让我们能辩证思考这种痛苦是个体的无奈遭遇还是可以被避免、解决的社会问题。(想到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关于个人困扰与社会议题的探讨,简言之就是要思考个人困扰背后是否反映着存在社会议题,但也需要理智判断,不能随便把个人问题上升至社会议题)
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有耐心去听不同的声音,能把远方未曾谋面的人们当成现实生活中对话的人一样去理解和尊重。

看到不公内心生出愤怒和怜悯还不全是拥有了共情能力,太过轻易生出的强烈情绪,可能只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表达本能而已,而非真正地出于理性。
原因: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强大的三观来应对变幻无常的世界
“共情易,敬意难”
一个人若是永远对堕落感到吃惊,见到一些人可以对另一些人施加令人发悚、有计划的暴行的证据,就感到幻灭(或者难以置信),只能说明他在道德上和心理上尚不是成年人。——苏珊·桑塔格

黑暗和困难笼罩着前行的道路,很快我们就要在正确的和简单的事情之间进行抉择。——J.K. 罗琳
做正确的事,而不是简单的事
04:59
制造、贩卖知识焦虑
炫耀就是没有共情能力的表现
以成功为目的 营造了读书和成果的必然关系
结论:对知识付费抱有警惕

非功利性阅读短期内无法改变或者大幅改变生活质量,但会让人由内而外的展开,不必急功近利,心态上成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