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L4y1e731

    读书,特别是读经典的书,到底有什么用?对我来讲,这个问题有很强的个人意义,因为小时候经历了很强的虚无主义,是读经典帮我找到了力量和方向。这期视频,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怎样从书里找到了回答虚无主义的答案。

    00:01 “深渊上的摇篮”:存在和虚无
    01:44 存在主义危机
    02:49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积极的自由
    05:16 黑格尔:人生是一种展开
    08:06 找到自己的“重生”是每个人的使命
    09:12 读书是为了生活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版心自己是块美玉,故有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悔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中岛敦《山月记》

    存在主义危机:1 《存在主义即人道主义》——萨特:人先天无意义,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换一个角度看,说人没有本质,其实就是在说,人是由自己的行为构成的,换句话说,人有绝对的塑造自我的自由。因此,萨特认为存在主义不是一种悲观的,而是一种乐观的、人道的、有解放性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痛苦看作是一种责任,重点是要敢于创造自己的生活。

    2 《历史哲学演讲路》——黑格尔 :历史是由精神(Geist) 驱动的,精神的展开贯穿了世界的历史,形成了国家、政治和个体。人类天性的本质特征是:作为精神,人并没有当即的存在,而是在本质上围绕自我蜷缩起来,精神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知识,因为精神唯一的努力是了解自我的内在和目的。以真实的形态向自我展示自我,这就是精神和历史的普遍目标。精神最开始闪烁的微光里包含了历史的全部。

    人生并不是到达目的的过程,而是想卷轴一样的自我展开。人不用把自己依附在外在的目的上,自己就可以是目的。所以,人生是一种“展开”,而不是“到达”。

    你不可能通过读一本书获得永久的平和,随着你的经历增加,你会慢慢吸纳更多矛盾,生活的荒芜感还会重新出现,生活就是在两只怪兽之间的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继续阅读。

    ——我是黄鸭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