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从生鲜电商的B2B到“社区团购”的B2C,互联网巨头正试水又一生活服务领域,尝试在“菜市场”也占据一席之地。11月29日,《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一文出现在大众视野,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自己体验“社区团购”商业模式的经历,对于互联网巨头疯狂补贴、与普通卖菜商贩争利的行为表示不满,忧心资本和技术的垄断将挤压卖菜商贩的生存空间。

    究其根本,作者的谴责与忧虑建立在“互联网巨头入局必然导致小摊贩深陷失业与穷困”这一假设之上。

    着实,资本的套路威胁不小:利用消费者乐于“薅羊毛”的心理,通过超大的补贴力度迅速吸引大量消费者,进而在行业内实现垄断,待竞争对手被淘汰后,在市场上掌握绝对话语权。

    然而,在笔者看来,套路并非万能,尽管成功先例不少,不过在卖菜这一民生行业,互联网巨头未必能取代摊贩。

    一方面,“云卖菜”和实体摊贩的目标市场并不相同,双方各自拥有一批互不重合的忠实消费者。据某生鲜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整理得出的2020年生鲜电商用户画像,超六成生鲜电商订单来自80后、90后,年轻女白领成为重要的用户群体。对于大部分生活节奏快的青年上班族而言,他们节约时间和精力的需求较为强烈,比起下班后再奔波于生鲜超市或菜市场,一键下单、送货上门显然是更优的选择。

    但同时,仍有数量可观的一批人主动或被动地拒绝了“云买菜”,例如不信任、不适应电商平台促销模式的传统消费者,或处于数字鸿沟彼端、对电商平台的操作流程和优惠规则“弄不明白”的老人。对他们而言,“云买菜”并不能带来更便利、更顺心的体验,他们前往菜场购物的习惯受冲击的可能性就很小,资本和技术难以斩断卖菜商贩和这一部分消费者的联系。

    另一方面,与在小商贩处买菜相比,“云买菜”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无法带来“可触可感”的体验。先拿互联网公司成功进军过的出行服务领域来说,其实不管是软件叫车还是招手拦车,用户最在意的是“抵达目的地”这一结果,打车的形式和过程相对弱化。与之不同,买菜的“买”字代表一个重要的过程:有时间、有精力的消费者仍找摊贩买菜,图的是亲自调动感官、反复触摸比对、最终挑选出新鲜完整食材的这一整个过程,图的是一份确定和安心。

    平台下单则犹如“拆盲盒”,拿到手之前,消费者无法直观感受食材的品质,只能寄希望于大平台应有的公信力。

    另外,有不少网友更愿意去菜场的原因还在于,和家人遛弯买菜、与熟悉的商贩聊天和讨价还价的过程,构成了买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模式无法复制菜场和小摊的人情味、烟火气,机械化的管理也难以取代商贩累积多年的邻里情。

    诚然,与小商贩相比,互联网巨头具有压倒性的资源优势,“资本面前没有公平竞争可言”这一现实问题令人不免悲观。但笔者仍然认为,工具理性的胜利并不是绝对的,烧补贴培养市场只是一时之计,基于消费群体和过程体验的差异,在买菜这件“小事”上,互联网巨头未必能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洪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