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对设计的认识
一 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我们将设计问题简约为如图1所示的外部因素(人、时、地、事)与内部因素(技术、材料、工艺)等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关联性”系统(目标系统)。马车、自行车、汽车、地铁、飞机、轮船等“人造物”,其终极目标统一为“移动”,但在不同内、外因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交通系统。因此,设计可转化为“对目标系统的确定”与“重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两个方面,可进一步简约为“目的一手段”(图1)
:::info
明确设计的 目的和手段
:::
“物”是“人”目的性的投射。钟表是为了“准确计时”的,窗帘是为了遮蔽光线或视线的,洗衣机是为了洗净衣服的。但人的目的往往并非如此单一,除了准确计时外,手表还可能用于准时起床或测算速度,或是表明社会地位的象征物,或是与服装搭配的装饰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此外,环境因素也对物进行着限定。潜水表需要防水、抗压,是因为深水的特殊环境;登山表需要它结实、耐磨,最好有指南针和高度仪,这也是环境的要求。因此,“物”“应该是什么样”表现的是对不同人与环境的适应,就如同生物多样性是它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一样。运动表还是老怀表,石英钟还是老挂钟,都表明了“物”的“适应性存在”。
:::info
钟表 目标:【人】准确计时 闹钟功能、测算速度、表明身份、装饰物;【环境】潜水表-防水、抗压(深水)登山表-结实耐磨,指南针、高度仪
人适应环境,产品帮助人来适应环境
:::
为了使潜水表防水、抗压,这就要考虑一些技术、工艺、材料、形态、结构,这些因素制约了“物”“可以怎么样”。依据赫伯特·西蒙的理论,一个设计问题可以表述为“通过内部环境的组织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环境代表了可能性,是一些可变通的元素及其组合;外部环境代表了限定性,是一组变化的参数。设计潜水表就是考虑如何在变化的外部环境(深水)下组织内部因素(结构、材料等),以达到计时准确的最终目的。因此,设计活动存在于这样一个界面上:在它的外部是不断变化的、不同于人的目的与环境的“要求”,被称为“外部因素”;在它的内部是“可组织”的元素及关系,被称为“内部因素”。西蒙认为,设计就是创造“人造物”的过程。所谓的“人造物”,其产生与存在的基础有两方面:其一是人的意图与目标,其二是“人造物”所处的环境。
因此,该“人造物”便是一个“适应性系统”,是人的目的与环境之间的界面,它的功能是要在环境允许下达到人的目的。在此意义上,作为“人造物”的石斧就是动物肉(外部环境)与充饥(人的目的)之间的“适应性系统”,该系统随人类社会进化为今天一系列复杂的系统、过程来解决吃的问题简单地说,“人造物”通过调整内部系统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达到人的意图与目的。
设计就发生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关系”中。设计活动是在两者之间寻找着相互适应,“左右逢源”:先了解外部需求与限定,接着组织内部结构,再接受外部的评估、反馈,然后修改内部,如此循环往复。一代一代的“人造物”就是这样进化的。这样,设计活动就包含两部分内容:明确外部的限定因素;组织内部的构成因素,进一步明确为“明确目标一构筑手段”。“人造物”一直是以“手段”的身份出现于人类社会的:石刀是为了切割,房子是为了安全、取暖,车辆是为了移动,货币是为了交换,社会组织是为了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在这样的“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任何“人造物”都可以表达为“为了…而…”为了取暖我们砍树,取暖是目的,砍树是手段当然,取暖还有其他手段,如挖煤、发电等)。以前用贵重金属作货币,携带不便,后来有了纸币,然后是信用卡、银行系统,现在只需要网上支付。可见,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理解为在目的的驱动下不断地更新手段,以更有效的手段替代效率低的手段。
不管是手段在先,还是目的在先,两者的相互适应最重要。这种适应是双向展开的,我们可以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来明确目标是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手段来达到目标;也可以通过灵活的手段,如柔性制造、大规模定制,来应对模糊的、多样变化的目标;我们最好不要硬性地分割两者,任何一个设计都应该是两者相适应的结果。当设计师选择一种材料时,他既想到了生产的可行性与成本、环境资源的限制,又想到了材质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内外系统是有机联系着的。因此,在内、外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人为事物就诞生在那个点上。设计就是内外互动的介质,是彼此沟通的桥梁,是相互联系的纽带,是人的系统与物的系统的融合。科技的发展使得设计的实现手段突飞猛进,丰富多样,现代几乎已经没有不可能实现的设计了。但与此同时,在社会、文化的作用下,人也在不断变化着。我们很难洞察某个人(或某群人)在某时某地某环境下具体的需求是什么(即使他自己也未必知道)。这也就是说,外部因素是不清晰的,是**“目标不明确”的“坏问题”**,手段再丰富也无所适从。这是设计的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亦是设计方法论的难点核心。
:::info
目标是成为一代教育大家,手段是阅读、实践、写作、表达
:::
二 目标与目标系统
窗帘、太阳镜、电焊工的面罩,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造物”,在“防避强烈光线”这一点上,却有着统一的目标。鸡毛掸子、拂尘抹布、吸尘器,目标同样是“消除尘土”。在历史上,或在未来,为了同一目标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人造物”会有多种形式,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差异,恰恰是因为具体“目标系统”的不同。
目标是抽象的,而“目标系统”是抽象目标的具体化,也就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特定的文化、社会、人群为了达到“目标”所做出的适应性选择。目标系统既包含了外部因素的限定,又包含了内部因素的选择,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的,是个关联性系统,我们称之为目标系统。 :::info 什么是目标系统? ::: 同样是吸尘器,同样是为了消除尘土,但从技术到外观再到使用环境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其品种的千差万别。宾馆用的、工厂用的、家庭用的、全自动的,等等,吸尘器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是为了适合于环境因素,即外部因素的要求;戴森将“二元离心技术”应用于吸尘器,给这个物种带来了新的革命,这是内部因素的作用。不管外因还是内因,它们共同组织在一起,决定了作为手段的物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系统”。
Swatch手表、劳力士手表、登山表、老怀表、老座钟,这些“物”看起来有着共同的抽象目标——计时,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表的“目标”是非常多元的。少女戴 Swatch也许是为了装饰,计时功能退居后台;戴劳力士的商人也许是为了炫耀,计时功能弱化;喜欢爬山的人平时也总戴着登山表,但是登山表中高度、湿度、气压的显示变得毫无意义,计时功能也被手机所替代,他们带戴手表的目的是为了身份认同;带老怀表或在家里摆放老座钟的人,目的也许是回忆、怀旧、情感寄托等。多元的社会,看起来目标相同的“物”也变得多元了、模糊了、复杂了。为了弄清楚我们设计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设计师需要去深入探求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为什么需要、有什么样的原因等外部因素,还要去了解具体的工艺、结构、造型等内部因素,也就是要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系统,这样才能做出成功的设计。 :::info 抽象的目标→具体的目标系统;用户需求→产品需求 ::: 目标是抽象的,目标系统是具体的,是设计定位的具体化。目标系统包括对外部因素的“适应”与选择内部因素的“合理”。这样的目标系统才是具体的某一件“人造物”存在的根据,同样,设计师的创造也应该是先定位清楚具体的“目标系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目标系统的建立过程是对实现目标的外部因素限制的研究过程,也是从外部因素角度观察、分析、归纳实现目标条件的认知、描述过程。这样,形而上的、抽象的目标被具体化了、鲜活了、人文化了,即有了“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和“宾语”,成为设计师可理解、可领悟、可联想、可形象化的“设计定位”;“概念设计”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并以此作为“评价体系”去选择、组织、整合内部因素(原理、材料、工艺技术、结构和形态乃至造型细部);“创意”也就因势利导、油然而生了。
三 使用的意义
“使用”是个动词,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动作,一是使用者——人的动作,二是被使用的物的动作,这两者的一致性才有意义,才是物——产品的存在的目的性,才能使人愿意做动作。否则人与物是没有关系的,也自然不需要物——产品。
人的动作是人的生理机能在生存需要指示下的延伸,即人的生理器官的动作要使某个物——产品产生相应的形变、位置变化、某种信息而实现人的肢体和意愿的延伸、加强、实现。反之,动作的过程、结果又使人的肢体、生理器官产生反作用。引起大脑产生刺激,留下印象,形成经验,储存信息,成为意识,这就是人们的生理。一旦需要或遇到上述情况,即成为下一次心理以至生理活动的依据,逐渐总结经验,形成迁移、联想,俗称经验、意识,去指导修正今后的行为,以至具有创造性。这个过程也可被称为潜移默化或反馈,人类在客观实践中学到知识和能力,这是人类创造性实践的依据。
“物”的动作是在使用过程中人的动作在物上的反应。这包括器物的位移、变形、新的物或信息的产生。这种空间运动与时间运动的一致性让使用的意义脱离了其简单的物质性质,而赋予了文明的含义。这个过程及反馈形成了人们一定的工作方式或娱乐方式,不再孤立地仅是物质运动。因为物质运动产生反馈使人的生理器官(四肢、五官、大脑等)积累了经验,致使人类的生理器官逐渐演变成文化器官。这个积累的过程及在调整自身动作的同时改造物体动作的性质、程度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的念头与设计萌动的过程。 :::info 人与物的动作,是双向影响的,人可以通过反馈来积累经验,比如用电脑剪辑视频,越剪辑越熟练;而优质的视频是一种文明产物,比如《航拍中国》 ::: 人类在使用物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动作的意义,肯定想使物更适应人的意志,自然对物要进行改进,使物更适合人的动作的方向、动作的大小、动作的作用点,这就需要改造物的形状、大小、组成(结构)。这个“造物”的动机和实践即是“使用”意义中第三个要点的产生——物的结构,以及几种物之间的关系调整。比如原始人使用石头打击动物,是为了更有效地得到猎物,以便果腹和不受动物伤害,自然会在使用石头的过程中不断选择、加工石头,使之准确、有力、致远。这不就是制造工具设计与生产的开始吗?也同时是调整自身姿势、人类进化的开始吗?从而发现更合理的原理,制造更利、更强、更省力的工具。研究“使用”的意义就在于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法,是一种能启发创造的设计起点。
结构是由不同材料成形的元件在一定构造形式下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必须是有效的、经济的、合逻辑的,符合当时技术条件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的动作通过这种组合形式的物能有效地“动作”起来。这种有序而又有效的运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材料、技术、原理的意义,也就是说,再贵重的材料、再先进的技术、再新的原理,如果构成不了能反映人类意志所要求的有效与有序,就是无价值的。所以“结构”的意义是材料、技术、工艺、原理必须统一在人所要求的这种“结构”上,即一定的造型所具备的内在秩序。只有这个“结构”的保证,人的动作才得以延伸、加强,这时候的产物,或产品、或造型才有功能的含义,才被赋予了灵魂,才能是“对象化了的人”。 :::info 为什么要有结构?构建内在秩序 :::
在“使用”意义(图2)的理解基础上,物、结构、动作在“造型”上得到了统一,“使用”的意义也就更深,并成为一种主动改造客观世界的动作,这时的“使用研究”成为设计的起点、创造的动力。
四 方式与合理
此处的“合理”为名词,意为合乎客观规律。
方式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使用动作,而是使用时一系列动作之连贯的系统,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不同的重点;各个动作的目的不同,组成的一连串动作总和的目的又有更高、更综合的意义。同时,这一连串动作所对应的物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序组合的、相互依存的环境,这个环境与一连串动作又是密切相关的,这个系统中某一物或某一动作的变更,整个系统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个系统中,将统一在一定历史、民族、地域、条件(即时、空关系)下的连续动作称之为行为。人的行为与各动作相对应的“物”与“物”组成的环境组成了一个特定的社会现象,我们称它为“方式”(图3)。就如同我们通常所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信息传达方式、写字方式、饮水方式……人的行为是物化了的动作,周围的环境是人化了的物。“物”是动作对象,环境是行为条件,同样,动作使物有用,行为使环境具备社会的意义。
:::info
连续的动作(行为),让人的印象更为深刻,比如 大芒果、撕开芒果皮的声音、芒果的清香、吃芒果的涩感、抚摸芒果冰凉的触感
物(动作对象)动作(使物有用)吃芒果,芒果是食物,吃掉它,实现芒果的食用价值
环境(行为条件)行为(使环境有社会意义)在教室学习,教室是学习的场所,学习让教室物尽其用
:::
原始社会的人类行为方式,是指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当时的宗教、文化、道德的表现形式。彩陶文化所给我们的启示绝不是简陋的工具、器物的造型纹饰,而是包含在其背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和态度,是那整个时代、历史的缩影,是当时文明的见证。所以,我们的考古工作者才能从一块石片中,读出那个时代所包含的所有的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等内容。
:::info
很想听一听例子,到底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为体验牺牲效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如何对待、理解自然的……
:::
合理是指合乎客观规律,合乎时代观念,合乎社会准则,合乎人类理想(图4)。合理是指合乎真理——主客观的统一,合乎美的法则——真与善的统一。因此,对合理的追求过程就是追求美的过程,也是不同时代、民族对美在不同情况下形成的观念。因此,美是具有民族性的、时代性的,同时也是在发展着的、变化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合理也是在传统基础上,根据环境的发展不断地“发展”,永无止境。设计追求的就是这个发展过程。
:::info
根据已有条件资源,不断发展
:::
合理是人类经验、教训的总结,是认识的升华、积淀,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向往,也是道德、行为、情操的法庭。人类在追求功利的过程中,需要有一种反馈体系来制约人的行为,调节人的行为,这也是合理(合平客观规律)作为一种标准,以相对稳定的限制来控制人类自身,来引导人类行为的方向,它包含了深沉的哲学内容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