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一个游戏开始,向你介绍人生算法的力量。想象一下,你现在中了一个大奖,你面前有两个按钮:按下第一个按钮,你可以马上拿走100万美元;按下第二个按钮,你有50%的概率获得一亿美元,也有50%的可能什么也拿不到。这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你会选哪个?
    image.png
    第一个按钮价值100万美元,第二个按钮用概率计算期望值,得出的价值是5 000万美元。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愿意选100万美元,因为他们不愿意承受什么都拿不到的风险。还有其他选择吗?事实上,你可以利用算法思维,打开思路。

    往前走一步,如果你把价值5 000万美元的第二个按钮,以2 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你就能赚2 000万美元,而不是100万美元。

    往前走两步,你还可以卖掉这个选择权,将其以首付100万美元的方式卖给别人,同时签订合同:如果他中了一亿美元,还要给你5 000万美元。这样你就有可能赚5 100万美元。

    往前走三步,你可以把这个选择权做成公开发行的彩票,两美元一张,印两亿张,能进账4亿美元。就算头奖分走一亿美元,不计彩票的印制和发行成本,你还能赚三亿美元。

    往前走四步,利用彩票这个商业模式,你可以设计几个抽奖游戏,将它打造成一门生意,你就有可能赚10亿美元。

    往前走五步,让你的公司上市,估值可达20亿美元,公司市值甚至能涨到100亿美元。……

    这个游戏的不同答案,解释的正是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看起来差别不大,可命运的好坏却有天壤之别?”正是算法的力量决定了人们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人生算法》首次提出“用算法来设计人生”,主要基于我在创业、投资、生活中的经验写就。我在35岁退休的那一年,中国地产行业欣欣向荣,我做了一个在别人看来很奇怪的决定——不再做一个小有成就的开发商,举家迁往加拿大。

    我大约花了10年探索“人生”(我们要生存的这个世俗世界)和“算法”(以数学和物理为基础的科学世界)之间的关联。这是一个交织着智力和情感的探险游戏。

    这就是“人生×算法”,我称之为一个大脑脚手架,其底层以概率为基础。就像早期概率以赌场为试验场,在人生算法中,经常会出现财富这类世俗的“成功”案例,其优势是容易被测量,可以呈现相对精确的因果关系。

    这不代表人生算法就是金钱算法,我并不因为金钱比绝大多数所谓道德更纯洁而过分推崇它。即使你是因为《人生算法》看起来像一个妖冶的“成功学”而与之约会,你早晚也会发现其大家闺秀的本质。

    为什么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不管多么聪明,多么勤奋,终究一无所获?
    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不过如此,但能够超越出身和智商,最终取得成功? :::info get如何制造焦虑 ::: 秘密在于那些收获财富、健康、幸福的人生赢家都拥有自己的人生算法。围绕这一观点,本书给出一套完整的“人生算法”操作系统,帮助你找到自己的“算法”。

    本书围绕个人命运展开,探讨在未知的世界里,一个人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底层能力。我不想令其成为一场观光游,或者给你一堆看似有用的工具。我采用的是“黑客式写作法”,每节解决一个关键认知难题,从组织结构上看,全书又是螺旋式上升的完整体系。

    我绝不给你“我自己没有过切肤之痛”的认知。如你所知,我是背景和成就都很普通的人,因此并无保护声誉与维护正确的压力。简单来说,本书只向你提供我用亲手猎杀的猎物做成的肉食,有时,我就是被猎杀的猎物。

    我在大三开始创业,1995年毕业时,放弃毕业分配,南下广州创业,10年后将一家公司卖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家公司,也参与了新公司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工作。我与犹太人合资开发了几百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并在事业高潮时选择离开。这25年如白驹过隙,在时代的大浪中,我尝尽苦辣酸甜,又刻意与其保持距离,仿佛一切都是在为《人生算法》积累素材。

    在本书里,一方面,我享受孤独思考的乐趣,写下“概率权、思考率、灰度认知黑白决策、三门模型”等原创概念;另一方面,我探讨的一切问题,全部落在某个足够坚实的前沿学科上,如思维的基本颗粒、大脑决策机制、行为经济学、概率、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认知科学等。我不希望阻挡读者顺着线索,向更广阔的认知海洋探险的权利。你可以踩踏“人生算法”,利用它,怀疑它,鄙弃它,只要它能唤起你的某些“对思考的思考”。 :::info 如何友好表达“尽信书不如无”? ::: 得益于公众号“孤独大脑”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生算法”这个我原创的概念开始流传开来,出现在罗振宇跨年演讲和一些商学院的课堂上。随后,《老喻的人生算法课》在得到App(应用程序)上线,其受欢迎程度令人十分意外。

    《人生算法》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一个人,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算法,就有机会突破命运的局限,实现富足自由的人生。

    你也许会觉得有点儿奇怪,“人生”关乎“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算法”关乎“科学”,追求客观和精确,这二者搭配在一起,怎么让人觉得像是“科学算命”呢?其实,富兰克林就说过“道德算数”,认为人的心智是可以计算的。

    金融大鳄索罗斯写下《金融炼金术》,则吸收了物理学家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和哲学家波普尔的“试错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赚钱理论。

    那么,什么是“算法”?又有哪些理念能被称为“人生算法”呢?算法就是解决某个问题的计算方法和可重复的实施步骤。“人生算法”正是教你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应对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人生算法绝非讲道理,也不仅仅寻找公式,而是可以在复杂现实中运行的程序。

    人生算法由两大模块构成,分别是A计划之“九段心法”和B计划之“十八关挑战”。

    利用A计划,你将修炼“九段心法”,通过大脑升级,建立内在的**确定性,形成你的人生算法。这一模块为你搭建了一个可以循序渐进、逐步习得的思考和行动框架**,就像美猴王拜师学艺,最终拿到金箍棒,炼成火眼金睛。

    我用围棋的段位描述实现人生算法的九个层级:从初段到六段,是一个切割钻石的过程,目的就是不断找到真正属于你的最小的那个内核;从七段到九段,就是如何通过复制,令最小的内核最大化,实现自我的涌现和规模效应。九段,是一个求解的过程,而你是这道题最大的已知条件。

    利用B计划,你将逐一破解18个人生难题,检验你的人生算法,应对外在的**不确定性。B计划的底层是概率思维。这个世界的法则正在由“因果论”转为“概率论”**,从自然世界到人类社会,从科学公式到人生算法,莫不如是。

    可以毫不留情地说,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毕生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没有几个极其简单的概率计算重要。这些概率计算不仅是传统教育忽略的,也是大脑直觉不擅长的。

    概率和人生算法的关系是什么?在A计划里,我们一直在追寻可以大规模复制的“大概率事件”;在B计划里,我们则要全力避开那些致命的“极小概率事件”。

    B计划的十八关,与其说是过关打怪,不如说是,我们借助概率思维,避开那些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可逆的大麻烦的事物。这十八关几乎涵盖我们人生历程中最常见的那些场景和主题。人生算法的B计划,就像孙悟空师徒到西天取经,历经磨难,终成正果。人的一生,不也是一场修行吗?

    这个世界不是依靠道理运转的。人生算法试图用一种数学、物理的方法,从头推理,定量思考,探寻人世间万事万物运转的底层规律。在许多未知领域,人生算法也依赖常识、美德和心法。在我看来,这些属于“粗线条算法”。

    如量子力学创始人普朗克所说: :::success “科学之所以不能揭示大自然的最终奥秘,是因为归根结底,我们自己就是我们不断试图解决的奥秘的一部分。” :::

    计算机和互联网带来的算法革命正逐渐统治这个世界。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科技力量之一。在滚滚而来的时代趋势下,你要么找到自己的“人生算法”,要么沦为他人的数据。

    假如真有一个造物主,他为何如此设计我们的这个世界?有人说,上帝是个程序员,他通过调节参数,调整每个人的命运。果真如此,造物主一定不会亲力亲为地控制每个人的参数,而只会设计一套算法,然后把旋钮交给每个人。这个世界上总有某个谜团,只有你的算法才可以解开。所以,假如有人问我,《人生算法》讲的到底是什么,我会说,它讲的是一次自我意识的塑造之旅。

    你的人生算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