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与瓦砾”到底在说什么?

:::info 来源:豆瓣@茁壮的猫 2019-12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136162/ :::

1 美玉与瓦砾

《山月记》流传最广的,是下面这段话:
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每次看到这话,我只觉得“这有些道理”,却“说不出其深刻在哪”。因此,我读《山月记》就是想要明白一件事:中岛敦到底要说什么?

现在读完、思考完,他那个“美玉与瓦砾”的谜题,我也算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我初看时候写的笔记是:一直深信自己为美玉,或一直甘心平庸,都不现实,反正我不是这样的。我深信自己为美玉时,是学习时候,我觉得自己会进步。我甘心于成为瓦砾时,是觉得平庸是常态,只有觉得平庸,才有进步的心。我觉得是美玉的那些人,都觉得自己很平庸。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是美玉与瓦砾的共同体。而不是一直端着,或一直为瓦砾。也许你一方面是美玉,另一方面是瓦砾。总结:这两种想法都要深信,深信自己是瓦砾,也深信自己是美玉。加油!
(后面会有另一种理解)


2 故事

作者把很多广为流传的故事作了生动的改写,讲了10个故事
《山月记》:一个纠结的人变成了老虎。
《名人传》:一个射箭的人变成了傻逼。
《悟净出世》:一个思考的人开始行动。
《悟经叹异》:一个思考的人开始选择。
《光•风•梦》:一个天才写作者的日记。
《弟子》:孔子和子路激情四射的师生情。
《李陵》:李陵、司马迁和苏武的抉择对比。
《夫妇》:一个赢荡和懦弱丈夫分开的故事。
《牛人》:一个私生子妙计夺家产。
《盈虚》:一个无脑太子戏剧性的一生。
其中前7个故事,都在说这三个问题:
1.人生有两条路,该选择泥泞之路,还是救赎之路?
2.如果选择会失败,我们该如何处理自己可怜的自尊心?
3.不同的选择背后,会有怎样的人生?


3 两条路

人生有两条路:泥泞之路与救赎之路。
如果说,你只能以“旁观者、普通人、追求者和犹疑者”这四种身份过一生,你选择成为哪种人?

此时,你心中应该有了答案。不过,我觉得你还是可以看看作者的故事,可能会对答案有新一步的理解。


4 漩涡的旁观者

漩涡的旁观者:从人生旁观者到人生参与者。
《悟净出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沙僧从小就在寻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活着有什么意思?”这些问题的答案。他认为,如果他不知道这些答案,简直活不下去了!

于是,他开始去采访妖界各种各样的大师,大师的答案千奇百怪。比如有的妖说:活着是为“生存”和“肉欲之欢,又比如有的妖说:生存是为“精神”和“上帝”,再比如有的妖说:人生毫无意义。甚至,他们还教他如何活在当下,如何唯利是图,如何融入社会等等。但这些答案,都无法满足他,他依旧痛苦不堪。

最后他遇到了一个叫做“女偊氏”的妖,这个妖给他讲了2个故事。

故事1:一个女巫能预知世间所有事,有一天她突然问自己“为什么我能知道这些事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每天都在问“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最终,她都没有找到答案,悲惨兮兮地郁郁而终了。

故事2:一个小妖生来就觉得自己是为寻找某个闪闪发光的东西而来。她一生都在努力寻找、努力追求。她为此而生,为此而生。虽然她没找到那个东西,但所有人都觉得她过得很幸福。

这两个故事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整天想些没有答案的东西,还不如去追求一个具体的东西,后者更幸福。
接下来,女偊氏又说:人生是一个漩涡,A认为“必须弄懂一切才跳下去,这样才不会浪费人生”。B则觉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跳下去再说”。通常,我们会觉得:B做错了肯定很痛苦。可实际上,A始终在犹豫不决停滞不前也很痛苦。

好,她在说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沙僧,你觉得别人做错了很SB,但实际上你什么都没做也很SB啊。你跳下去吧,边体验边思考吧,总比现在这样做人生的旁观者好啊。

沙僧有所顿悟,觉得自己应该从一个“人生的旁观者”变成一个“人生的参与者”。


5 漩涡的参与者

漩涡的参与者: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生参与者。
沙僧听完女偊氏的话后,开始参与人生。因为他很爱思考,所以他又问自己:我该如何走自己的人生路?是这样的,他觉得每个人都面临着下面两条路。
1.泥泞不堪不休止走向死亡的简单之路。
2.艰辛万苦的救赎之路。
翻译成人话就是:
1.庸庸碌碌只有小烦恼的普通路。
2.轰轰烈烈却有大困难的追求路。

这两条路,要选哪一条?
沙僧觉得自己是个有追求的人,他觉得自己当然要选第2条路。但是他却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坚定,因为他在想:我选了第二条这么辛苦的路,可如果最终一无所获,不就瞎忙活了么?
比如,我放弃养家糊口,而想孤注一掷当个作家,可最终功不成名不就的,不是瞎忙活?
比如,我放弃儿孙满堂,而想一心写诗,可最终诗不被他人认可,不就瞎折腾了?
比如,我放弃继承家业,而想自己创业,可最终屡战屡败,不是浪费时间么?
……
这些问题,总结成一句话:你坚持选择第二条路,失败了怎么办?(第一条路不会失败)
沙僧十分苦恼,他在想,为什么会这样?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又在犹豫不前了。他选择了第2条路,但是却在中途停滞不前,即没有追求梦想,也没有养家糊口。

他发现了问题,他就检讨自己不应该抱有这种功利心态,而是应该不考虑失败成功地竭尽全力测试自己,即使遇到100个失败也在所不惜。

这时,他从“害怕失败而不努力”转变到了“不在乎白忙活”的境界,他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人生参与者。


6 漩涡的追求者:做一个人生追求者

沙僧不怕失败之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梦想。这时,托塔天王二王子来点化他说:“沙僧啊,你因为求证不可求之事,迷茫太久了。你这个人,想得多做得少,多做点你就会明白:整体来看,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但从细节来看,人生却又充满意义。所以我给你安排了一个差事,过段时间跟着一个叫唐三藏的人去西天取经吧,好好学习人家孙悟空。”

沙僧果然迎来了唐三藏、孙悟空和猪八戒三人,他开始了行动和观察之旅。在途中,他对这三人做了一番总结,作为学习参考。

天才孙悟空:孙悟空的天才,体现在能力和思想的绝对一流。能力上,他一学就会、一看就懂、一弄就通。思想上,他关注解决问题、关注事物的本质。他任何时候都不担心失败,甚至不担心死亡,他对自己的命运有着200%的自信。孙悟空是强者,不担心失败和命运,他破解难题一往直前,
弱小唐三藏:唐三藏能力弱,但思想强。他弱小,他也知道自己弱小。但是他却还是去追求心中的光,即使刀山火海会被妖怪吃掉,即使身无分文被饿死,他都在所不惜,他都觉得幸福。唐三藏是弱者,他也不担心失败和命运,他接受难题一往直前。

沙僧认为,唐三藏优于孙悟空的。因为强者无所畏惧一往直前是有实力作支撑,而弱者有自知之明却无所畏惧一往直前则纯粹靠勇气和信念。

这两个人,一强一弱,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把生命中遇到的一切当作必然、全部和自由。换句话说:他们不觉得命运狗血,任何命运在他们看来就是应该的,面对这种命运中的一切就是一生该做的事情。

因此,在追求路上,孙悟空解决问题,不因思考命运而犹豫不前。唐三藏接受问题,也不信思考命运而犹豫不前。他们都在轰轰烈烈地肯定着“生”。

享乐猪八戒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呢?

猪八戒热爱人生,他会吃会玩会歌会舞,懂得欣赏山川大海的美,也明白穿暖花开的好。他能从鸟叫声中获得愉悦,也能从树荫下感受到凉爽。他对世间的一切都热爱,但是他觉得自己缺乏点什么,所以才来取经。

他缺什么?他缺乏对永恒事物的认识,缺乏坚定地走艰难之路的信念,他还缺乏接受命运的勇气,所以跟着唐三藏了,成为一个跟随的追求者,把艰难之路走完,也算是完成了救赎。


7 漩涡的犹疑者:不上不下的一生

我们开头讲的“美玉与瓦砾”的谜题,就是这种人一生的写照:有些人想成为美玉,却又感觉自己是瓦砾。让他们甘心做瓦砾,却又念着成为美玉。于是,他们卡在思维中,上不上下不下,最终变成了怪兽。
书中有两个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

(1)李征:
李征是唐传奇《人虎传》的主角,他少年成才登入进士榜,因为不屑当官,选择做诗人。他努力一段时间没有成果十分忧虑,又改成了当官。后来,他发现当官的同学已经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了,选择做诗人的同学也已经磨砺精进成名成家了。而自己,当官放不下身段,写诗受不了苦,两样都一无所获。因此,他忧虑失眠愧疚难当痛苦不堪,最终变成了一只老虎。

在变成老虎之后,他在森林中遇到了自己的好友袁某,作了一番感悟和忏悔,说了那段著名的美玉瓦砾说。即: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2)李陵:
李陵取材于司马迁的《史记》,他年少时期向汉武帝毛遂自荐为汉作战,但却被匈奴制服成为俘虏在胡地成家立业。一方面,他想向着汉朝庭,可是却因“胡人对他好”,对匈奴下不了手。另一方面,他想要向着匈奴,可是却因“自己生在汉朝”,对汉朝下不了手。因此,他的一身军事才华,即不甘为匈奴奉献,也没法为汉朝奉献,纠结痛苦碌碌无为度过了一生。

这两个故事,作者要说明什么呢?
美玉和瓦砾,你都可以选择。但是,不要选择了美玉之路,却因为不够勤奋刻苦而犹豫不前。也不要选择了瓦砾之路,却因为不快乐不爽快而犹豫不前。

选择了美玉之路,就要明白:艰苦困难一定存在,一无所获也可能存在。接受了这两点之后,再去走这条路。
选择了瓦砾之路,就要明白:委曲求全必然存在,一无所获也可能存在。接受了这两点之后,再去走这条路。

但是,不要一会美玉一会瓦砾,在怀疑的怪圈中停滞不前,最终不是命运让你一无所获,而是自己选择了一无所获。

总结一句话就是:知道自己的选择要付出什么代价。选择了之后,就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一往直前就好。
人生是一个漩涡,你愿意当漩涡上的旁观者,还是泥泞之路的普通人,或是坚持救赎之路的生之追求者,又或是一生犹豫之人?


8 该怎么选?

在上面四个角色中,作者显然是偏向坚定追求中的,唐三藏和孙悟空都是他推崇的。书中另外几个人的故事,也体现了一点。

(1)苏武:
苏武和李陵一样被匈奴抓了,但是他从头到尾都是选择向着汉朝,不曾犹豫和动摇。他不为家庭,所以汉朝庭对他家人不好也不动摇。他不为生存,所以即使饿死也不接受匈奴的好意。他不为名利,所以即使没人知道他的忠心也绝不动摇。他只为,坚守自己的内心那种“不背叛”的选择,即使家破人亡、无人理解、身死异乡,也在所不惜。最后他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是生命对他的馈赠。

(2)司马迁: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被处以宫刑,他痛苦不堪恨汉武帝恨官场恨自己,却在死亡、堕落和写书三个选择中,选择了写书。他做这个不为生命、名声和金钱,只为“觉得自己必须写”这个信念,最终写出了《史记》。他根本不关心是否名垂青史,他只是想把这件事做完罢了,外界的一切都只是额外的奖励。

(3)史蒂文森:
史蒂文森是《金银岛》的作者,他从15岁就觉得自己一生必须写作。他写作动机有很多,比如为钱为名为婚姻写作,比如为生命为自己为萨摩亚写作。他写作的形式很自我,比如媒体说他的东西没有深度,比如别人说他写的东西不再有趣。不管动机和形式什么样,他一直在写就是了。比他更才华横溢的表哥,说他作品没有深度的评论家,都是只评论不创作的路人罢了。他就是想写,然后在44年的人生中写了很多,比别人88岁做的事情还要多。史蒂文森身体虚弱,但他心灵强大。

(4)孔子:
孔子一生想要待价而沽,可是所有的君王都是叶公好龙。表面上说“你讲得好有道理!”,行为上却表示“统治哪有美色重要?”。屡屡受挫,却始终心怀希望。在最落魄的时候,还在弹琴。子路问他为何这样,孔子答“君子喜好音乐,是为了不骄傲;小人喜好音乐,是为了不害怕。”。试问,谁会在落魄的时候对自己说“你不要太骄傲”这种话啊。孔子会,他的志向就是想给后人做个好榜样。所以不管落魄还是得意,他不会让所谓外界的对待和自己所谓的自尊心干扰,他想做的事情始终没有变,他想做的事情最终也做成了。

(5)子路:
子路一生讨厌形式主义,所以他为实在主义生,也为实在主义死。孔子能理解、欣赏和放任他这种思想,子路就跟随孔子了。他讨厌别人说孔子坏话,要打架就打架了。孔子说要以理服人,他说我控制不住。其它弟子们坐而论道,他觉得自己的体力最实用,因为能保护老师。他奉卫国孔悝为家主,孔悝遇难。其他人都说“快走吧快走吧,救不了了!”,子路说“他给我发了工资,我就必须救他于危难?”。最终,他为营救孔悝而死,他为实在主义而死。子路想做的事情,想坚持的信念。连孔子都无法让他改变,外人更是无法左右他。他觉得自己一生活得很幸福,他始终坚持走在了救赎之路上。
……
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呢?
孔子执着于教化众人
子路执着于实在主义
唐三藏执着于西天取经
孙悟空执着于行动主义
苏武执着于对汉朝的眷恋
司马迁执着于《史记》
史蒂文森执着于写作
……
无论弱小或强大
无论运气好或坏
无论成功或失败
无论赞美或贬低
无论高峰或低谷
等等
都没有改变他们
……
或接受,或战斗,他们一直在前行,他们都获得了救赎。


9 泥泞道路上行走的众人

没有坚守的东西,选择泥泞道路的人的一生是怎样的呢?作者写的另外几个故事,像是在成长着泥泞道路上的人生百态。
(1)纪昌学射:
赵国邯郸有个名叫纪昌的人,人生追求是名声,即成为”天下第一射手”。他为此花了2年练“不眨眼”,花了3年练“以小见大”,射箭技术十分了得了。他想杀了自己的师父,取而代之获得天下第一的称号,没能杀成功。师父怕他再来杀人,就引荐了一个叫甘蝇的人给纪昌。

那个甘蝇,在纪昌面前故弄玄虚,说什么射箭的最高层次不是“射之射”,而不是“不射之射”。换句话说就是:不用弓也不用箭,也能把鸟射下来。甘蝇还真在纪昌面前表演了一番,空手一挥,天上的鸟就下来了。纪昌惊呆了,从此跟着甘蝇学习。

纪昌很真甘蝇学习了九年,满脸呆滞地回到故乡,不再射箭不再说话也不再怎么外出,甚至连弓箭都不认识了。可纪昌的第一任师父飞卫却说:哎呀,纪昌这是天下第一高手啊,我们都不如他。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邯郸城的人都说纪昌是天下第一高手。即使所有人都没有见过纪昌射箭,但是他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编故事,比如有人说纪昌睡着了灵魂也会射箭,比如邻居说看到纪昌和后羿比箭,比如小偷说纪昌家有莫名的杀气。就这样,纪昌在这种“天下第一射手”的名声中度过了一生。作者说“他如一缕青烟一样离开了人世”。

纪昌的人生为什么会这样滑稽?

因为他的毕生目标是:追求虚名。

在学习的5年,他在想“我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箭术”,于是白天练,晚上练,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提升练习基本功。

箭术大成之后,他为了一个称号要杀了老师飞卫。然后又为了一个称号,被忽悠变成了一个呆子。最终他以“皇帝新装”的方式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名声。可讽刺的是:他已经不在乎名声,不在乎所有的一切了,因为他的价值观都被忽悠着改变了。

名声的获得其实很容易,不需要努力,靠炒作和欺骗就能做到了。

(2)夫妇:
有这样一对夫妇,妻子强悍,丈夫懦弱。所以妻子给丈夫戴绿帽子,丈夫都敢怒不敢言。后来,懦弱的丈夫在害怕和犹豫中,和另一个美丽的女子私奔了。愤怒的妻子在愤怒和任性中,也和另一个同村男人一起生活了。不道德的妻子和懦弱的丈夫都获得了幸福,这件事一直为当地人乐道。

这是泥泞道路上的夫妇,他们一生的幸福与不幸,他们是否有勇气与决心,似乎都是上帝在安排。

(3)牛人:
这是一个父亲和私生子的故事。父亲有3个孩子,A和B是正妻所生,C是一夜情产物。父亲把C当仆人当工具唯独不当儿子,但是却天真地以为C会对他以德报怨。在这样一种误解中,C弄死了A,赶走了B,赢得了所有的信任,气死了父亲,大权在握。

这是泥泞道路上的父子,儿子C认清现实看到本质不择手段获得了一切,父亲则因为看不清现实失去了一切。他们一生的幸福与不幸,取决于能力。

(4)盈虚:
这是一个废物太子的故事。卫国太子J听到老百姓嚼舌根,取笑自己的爹耽于美色昏庸无能。他叫别人帮忙杀妃子,失败被赶出国。他在他国享受几年,熬到自己的爹死了儿子当了王。他让儿子退位,儿子不愿阻止他入境。他又消沉度日,熬到国家局势有变。他当上皇帝,权力被架空。他自知无能为力,就决定夜夜笙歌享受人生。他对待老百姓十分残暴。有一次,还剃光了民间一名妇女的头发给妃子做假发。最终,他被那名妇女的丈夫杀死了。

这是泥泞道路上一个君王的故事。这个人一生都不曾锻炼过自己的能力和心性,心甘情愿跟着命运宠儿在走。他不知道自己为何幸福,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倒霉,最终莫名其妙地死了。

他什么都没有,但富有情绪,他以物喜以己悲,以事乐以时悲。不懂泥泞路上为什么那么多不如意,他也没有能力对抗也没有心力接受。然后,莫名其妙生了,又莫名其妙死了。

(5)泥泞路上的人生百态·
从故事的角度来说,泥泞路上的人生更为百态,他们会爱ABCD,他们也会恨ABCD,因此他们的人生充满了随机,很戏剧性。

而那些救赎路上的人生,则简单又透明,他们会坚持一生爱A,或坚持一生爱B,因此他们的人生充满了确定,就一件事。


10 人应该坚持怎样度过一生?

其实没有明确的答案。

爱情、梦想、育人、实在、家庭和忠诚这些东西,你觉得值得,可以坚持。

名声、金钱、权力和地位这些东西,你觉得值得,也可以坚持。

只要愿意付出,可追求,可坚持。
只是,尽量去追求:永恒和真实
这样,人生会尽量在自己掌控中,而不是听天由命让命运女神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