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可不知的专注秘诀
1.1 无效的努力是如何暗杀你的
不要在酒吧里把音量调大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噪声巨大的酒吧里面听一首歌。当你刚刚进入这个酒吧的时候,只听见周围嘈杂无比,呼喊声、碰杯声混杂着传进你的耳朵。这时,你费尽力气去听耳机里传来的歌声,但却发现歌声被周围各种叫嚷声所淹没。如果你想要听歌,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音量不断放大,再放大,直到歌声的音量盖住整个噪声。
慢慢地,你或许就会适应这个环境的噪音,直到感受不到最初听到噪音时的刺耳感。可是,在这般嘈杂的情况下,你真的能听清楚那首音乐的细节吗?恐怕不能。在这个过程中,你付出的代价是耳朵的钝化。你大概只能听出这首歌的曲调,但对于更细节的音色、一些浅的哼唱、运用的和声、轻微的背景声响、歌手的气息处理,则是完全无法辨识了。
只有当你走出酒吧,穿过那道厚厚的隔音门,在轻微耳鸣所带来的不适感的提醒下,你才会突然意识到:刚才的噪声原来这么大。这个时候再听刚才那首歌,你才会发现有无数在酒吧里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或许在酒吧听歌的时候,你会认为自己是全神贯注的:确实,你集中了所有能够集中的注意力去听这首歌,甚至还把音量开到了最大。但这还不够“全神贯注”:因为在听音乐这件事上,你最重要的器官耳朵,接受了太多嘈杂的信号,而你只是空有一颗想要全神贯注的心而已。
你也许没有过在酒吧听歌的经历,但你很有可能一边刷着微博一边学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对学习的内容掌握得马马虎虎,对疑点和难点浅浅带过。在这里,微博就好比那个充满噪声、令你听不清耳机里音乐的酒吧。再比如,你在自己没有处理好浮躁情绪的时候,强迫自己完成老板要求的报告,结果做出来的报告错误百出,被老板骂了一通不说,还需要花几乎同样的功夫重做。在这里,你的浮躁情绪,就是那个嘈杂不堪的酒吧。
在这些无法集中精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大量所谓的努力,其实无异于“在酒吧里把音量调大”,是无效的。
像毛线球一样交织缠绕的思绪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我们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瞬间:我们想要专注,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专注;我们以为我们在努力,但其实这些努力都是无效的。如果你安静下来——不玩手机,不玩电脑,没有工作,只是安静地坐在一个地方,你或许会发现,你仍然不能真正地“静下来”。因为即使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你还可以想到很多,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关于未来的规划……你一定会惊讶:我脑海中竟然会有这么多思绪交织缠绕在一起!
难道这些像毛线球一样交织缠绕的思绪平时就不存在吗?显然不是的,这些思绪一直都在,而且一直都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只不过是因为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把这些背景噪音盖住了。因为你每一秒钟都没有闲下来,学习之余拿起手机刷朋友圈,刷完朋友圈又切换到微博,然后换到另外一个 APP……所以这些“噪声”才没有显得那么刺耳。
我们的思绪一直被打扰,这些打扰我们的一切就像是那个吵闹不堪的酒吧,只是因为你已经习惯太吵的环境,从未意识到这一点罢了。如果我们看不清困住我们的“酒吧”到底是什么,不能自觉地从酒吧里面走出来,那我们怎么可能保持专注?如果不能保持专注,那又如何能够保证我们的努力是可以取得成效的,而不是浑浑噩噩的另外一种方式?
我们在努力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在于,我们可能选择了一个糟糕的环境或者一种不正确的方法,却坚信要在这种环境或方法之下专心致志有所进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所有努力都成为泡影,甚至导致对专注这件事本身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天生就不可能保持专注,从而心灰意冷。确实,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一直生活在酒吧,又怎么能够想象得到隔音门外面是怎样的世界呢?
努力不等于真正的提高——这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
我们最容易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从小到大我们听过的最多的话就是爸妈经常指着其他孩子说:“你看人家多努力。”确实总有这样的学霸,他们在学习上十分用功,当你去玩耍的时候他在学习,当你在吃饭的时候他在学习……他每天花10个小时学习,而你只花5个小时,这怎么能比得过?
很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阐述的就是这一现象。格拉德威尔将其总结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他们的天资超人一等,而是源于他们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卓越的必要条件。”
但一万小时定律绝对不仅仅这么简单。诚然,没有努力作为前提,任何的天赋、智力、方法都是空谈,但这份努力只是必要条件,它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一万小时努力都可以成就一位专家。如果让一个小孩子从小学习国际象棋,但是从来没有老师给出正确的指导,即使他花了一万小时甚至是十万小时,也很难成为一流的国际象棋大师。
在“努力→成功”这个逻辑链条中,我们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中间变量,那就是核心能力的提升。真正使努力变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帮助我们成长的,是它所带来的核心能力的提升。
有些年少时成绩很好的“学霸”到了职场中反而失利,正是因为他们错误地按照同一个模式去理解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把过去的努力方式运用到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能够专注于新的工作环境,没有更新自己的认知,错误地把努力运用到了次优先级的地方,注定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想要把努力转变成核心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正确地“专注”。
如果你的努力只是机械地重复既定的工序,虽然是在专一地做事情,并且十分刻苦,但这还不能算作“专注”。因为你没有真正融入这个过程中,没有在过程中注入你的理解,而只是类似一个机器人在不断执行命令,这种机械的努力,不会使你有显著进步。
相反,还有一种模式:做一件事情就集中精力去完成,不要被动地完成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见解;就算是简单地重复,也能从中总结出规律,甚至将这种规律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领域。
这种模式就是“专注”的模式。
专注模式和机械重复的模式相比,具有更多优势:专注的人更容易从任务中获得乐趣,也更容易举一反三,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专注本身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像其他的能力一样是显现的、外在的;它更隐蔽,既不容易被我们发现它的重要性,也不容易被我们习得。如果你想要提高你的绘画能力,练习画画就好;如果你想要提高你的业务能力,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勤勉工作,在公司的各项业务中历练;但如果说到专注能力,似乎我们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去练习,只好把无法保持专注归因于“我精神状态不好”,“我学东西没那么快”,“我没有那么聪明”……
专注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是帮助你如何控制思维的能力。我们的身体、大脑可以做到人类以外的生物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比如思考、阅读、推理;但如果想要实现这一切,就需要专注力的调控。如果你的身体想要出去买一份薯条,大脑又正在思考着一道十分复杂的数学题,那么大脑自然就像没有协调好的组织,无法提高学习效率。但在专注力的调控下,一切都变得不同——它可以让你推迟对薯条的渴望,把大脑主要的运算空间都给这道数学题,当你完成之后,再让你突然一下感受到“啊,原来有点饿了”。在同样一个工作岗位上,在工作时间相同的基础上,不同的人所训练出的专业度和敏捷度则完全不同,这正是导致每一个人差异的原因。很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很久的人,并没有获得职位的晋升,正是因为机械的劳动并不能换来提升——真正有用的,只有那些“有效”的努力。“有效”的努力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累积,还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你的任务:用心做一件事并且真的有所领悟。
实际上,很多时候人们加班工作、熬夜学习,表面上的“努力”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提高效率,这都是因为专注程度不够而已。
努力的核心是专注。如果把学习和工作当作是一场硬仗,我们的努力就像是行军打仗的士兵,而专注力则是将领。士兵是军队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好的将领,在遇到危险和困难的时候,这支队伍将会溃不成军。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因为事务太多总是要熬夜工作到很晚,带来的后果就是第二天早上起床很晚,并且头脑昏昏沉沉。因此我开始真正地反思,我工作做不完真的是因为平时时间不够用吗?显然不是的。尽管我在学习,实际上我大部分时间是在重复那些我已经会的知识(这是我的舒适区),而对于那些真正艰深的部分,我只是走马观花般阅读。这导致我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要点,却在做作业的时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因为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很多时候,我只是“假装学习”:在咖啡厅点一杯咖啡,然后开始浏览一些毫不相关的新闻。因为思维不清晰,没有想清楚要做的策划是什么,往往做完了之后再推倒重来。因此我需要更多的睡眠来保证我思维的清晰,改变这种昏昏沉沉、效率低下的状态。
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重新保持专注并认真改进,当然是不容易的(毕竟现在才只是一个开始呢)!但只要你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决定改变,就是选择逃离那个喧哗的酒吧,那么你就一定会找到那扇隔音门,找到可以让你专注的空间。
让我们做个专注力测试吧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有过这样的体会?你可以参考下表测试你的专注力如何:
对于以下 Part1~4的每一项陈述,分别按选项1~5中是否准确描述你的现状选择:
1-该描述和我的状况完全不相符。
2-该描述和我的状况不符,但少数时候符合。
3-该描述和我的状况有些符合,有些不符合。
4-该描述和我的状况基本符合,少数时候不符。
5-该描述和我的状况完全相符。
选择选项1~5中最贴切的评价,并记录你选择的数字作为你在该项陈述的得分:
Part 11.1
我的体力和精神让我的大脑思考能够保持正常水平,而不是处于低效能的状态。
1.2我的睡眠和饮食规律基本正常,同时极少因为患病影响学习生活。
1.3在大部分时间内,我都在努力完成我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采取暂时逃避的方法。
1.4我能够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能提前感知到我身体状况或者情绪的波动,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1.5我没有长时间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我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并且主动让自己变得充实。
Part 2
2.1我清楚在这段时间内所做事项的意义,而不是通过盲目重复劳动来打发时间。
2.2当我比较忙碌时,我会提前做一些规划而不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
2.3我能按计划完成任务,计划的内容常常会让我更加充实,但也不会完全按照计划照搬执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4我倾向于把每一件事都当作学习的过程:我期待从不同的事务中了解我不知道的事情,我会将我的好奇心集中在当下的任务中。
2.5我除了完成必要的任务以外,我还从已知的内容中挖掘出更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创造性地组合这些信息。
Part 3
3.1我清楚地了解从事务中可能学到的技术或能力,并且确实在认真学习并实践。
3.2我在完成这些事项的同时,也正在用这些事项来改善我的思维方式,我注意到这些事项中存在更值得探究的规律,并试图把这些规律同我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3.3我将这项任务所学到的或者所用到的知识,放在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内。
3.4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我主动地思考事情背后的逻辑,并且将它们进行总结。
Part 4
4.1在阅读较长的文章或书籍时,我能轻易地抓住作者表达的重点。
4.2在长时间的阅读之后,不通过笔记我也能回顾出阅读中的要点。
4.3我倾向于记录下容易遗忘的内容,并且我总是能够在需要用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从过去的记录中找到线索。
4.4我能够承受较为枯燥的任务或者学习(如记忆英语单词),我能找到完成这类任务的驱动力或从任务中找到乐趣。
4.5我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记忆力或专注力。
将你的所有分数相加,得到总分。评价如下:
20~40分:如果你还未满16岁,这个分数说明你从现在开始,需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如果你已经超过16岁,那么这个分数说明你的专注力程度可能已经严重影响了你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40~60分:这个分数说明你在某些任务上的专注程度存在明显缺陷。事实上,Part1~4中每一个部分都对应专注力的一个方面,分别是:精神和体力、任务管理、思维与创造、学习和记忆效率。如果你某一个方面的得分很低,就应该主要思考如何在这方面提升你的专注力。
60~75分:这个分数说明你的专注力程度能够让你应对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务,但还不足以成为“游刃有余”的那一类人。如果想让你的专注力帮助你达成心中的目标,你还需要继续提升。
75~100分:如果你的分数在这个区间内,那么恭喜你!你的专注力程度整体上很不错,你能够精力充沛地完成任务,同时还能从任务中学到知识、保证高效。你完全可以按照你自己的习惯安排任务和训练自己的专注程度,当然,阅读本书可以帮你更好地了解那些你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在你开始对自己学习和工作进行深度思考时,多半会注意到:真正有效的专注时间真是太少。你一天的工作或者学习时间可能有8个小时,但真正满足专注条件的有多少时间呢?4个小时?3个小时?或者更少?
想想看,一个能专注8个小时的人,比起一个只能专注4个小时的人,在能力提升上几乎是双倍的量!也就是说,仅仅是因为专注能力的不同,工作4年的人完全可能比工作8年的人成绩更优异。
那么,解决“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专注”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找到“症结”。以健身为例,在健身房里我们往往会看见很多运动爱好者使用器械锻炼,但是真正能够保持健美身材的人寥寥无几。原因当然很多:
没有人监督,所以无法坚持每周三次的锻炼。
因工作聚餐无法保持健康的饮食。
根本没有制订相应的计划表。
没有时间去深入学习健身的动作和技巧。
……
总之,各种细枝末节都可能成为我们没有做好的理由。当我们处理生活其他问题时,同样也会面临各式各样的诱惑和疑虑,这些因素最终使得我们没有办法真正提升自己——这些因素就是不能保持专注的“症结”。如果一个人坚持去健身,但回家依然暴饮暴食,那他仍然不能保持好身材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找对“症结”。他有可能花费了比原来更多的时间健身,但因为他控制不住饮食,所以还是没有办法减去多余的脂肪。如果他能意识到问题出在饮食不节上而不是健身时间的长短上,并着手改变,那情况可能会好很多。专注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没有了解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知道我们要如何改进,要如何走上专注之路。
在继续阅读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事情困扰着你,消磨了你的专注力?
1.2 四大专注法则:成长的杠杆点
究竟是什么事情困扰着你,消磨了你的专注力?这是上一节尚未解决的问题。
如果你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并对照你自己的亲身经历,你可能已经发现很多症结:
手机消息太多干扰。
突然想到有一封邮件要发。
朋友约喝酒去。
最近情绪相当低落。
睡眠质量突然不好,莫名变得焦躁。
老板总是不按常理安排任务。
要读的书太难,实在读不进去。
最近出了好看的美剧,我天天都在等更新,根本没心思学习。
……
这些症结看上去杂乱无章,没有什么共性,似乎就只是一大堆生活琐事的罗列,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随机事件而已。但这些症结并不孤立,它们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关于这些深层原因的解决方案,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的“专注法则”。这个法则就是协助你处理类似场景问题的方法,它绝不仅仅是针对某个具体行为的答案。如果你只观察到自己在一系列琐碎事件中浪费了时间,却没有思考到底应该遵从什么样的法则才能改变这种状态,那么你注定无法摆脱困境。今天立下宏愿,明天便弃之脑后的人,正是因为在“如何专注”这件事上,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应有一套怎样的法则,只是得过且过,遇见一个问题就暂时解决,没有考虑如何处理这一类问题。
如果我们能从生活中的这些症结出发,就能找到无法专注的深层原因,这正是让我们重新发掘专注力的关键。
时间控制法则(解决问题:同一时间多重目标,无法集中精力)
在工作中你可能遇见这样的状况:当你正在精心准备一项策划案的时候,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让你安排一下明天晚上的会议。这个时候,你不得不在策划文档之外,重新打开公司邮箱,开始准备发邮件。当你正在为邮件的措辞愁眉苦脸,纠结结尾处应该说“请务必参加”还是“有劳各位参加”时,你的老板又让你去把这个月的财务结算一下,并且拟成表格给他。你很想和他抱怨财务结算本不是你的职责,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还是刚入职的员工,为这种事情和老板争执实在有点小题大做,因此只能答应“好的,老板放心”。
当你快要完成财务结算任务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今天约了一个客户吃饭。于是你赶紧收拾收拾,准备出门,在拥挤的地铁上开始思考吃饭的时候要和客户谈些什么。因为这一系列琐碎的任务,你的情绪已经有一些低落。你调整心态,决定先搞定客户再说,之后加个班,把表格继续做完,再群发会议邮件,最后完成那项已经拖了很久策划案。你按照预计的时间在脑子里计算了一下,大概能够在晚上11点前搞定这些任务。但就在这个时候,手机的备忘录提醒你,你购买的网络直播课马上就要开始——这是你为提升自己硬实力所安排的课程。
在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抓狂”,因为如此多的事务已经超过了我们线程处理所能承载的范围。我们没有办法一次性处理太多的任务,当在同一时间内有多重目标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耗费大量精力去思考如何安排任务,如何妥善应对各方,如何在各项事务之间自由切换,最终的结果是精力很难集中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尽管上述严重的时间冲突并不经常出现,但是思考时间应该分配给外语学习还是跑步,是读书还是先完成工作,是先玩一会儿游戏还是马上开始做最近要交的一篇报告,这种纠结却经常会发生。
当我们陷入这样的纠结或者抓狂的状态时,我们的实际效率绝不会高。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目标摩擦”:当我们面对多项目标的时候,我们在安排任务或者切换任务的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注意力。
因为目标摩擦的消耗,我们大部分努力没有用在高效完成任务本身上,反而在目标摩擦上耗尽能量,它可能体现为:纠结到底先做什么的焦虑感,面对多重任务什么都不想做的崩溃感,等等。
“目标摩擦”还有另外的副作用。当我们完成一系列目标之后,如果没有掌握有效的专注法则,往往会变得格外无聊和空虚: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机器,目标摩擦会使得这台机器发烫甚至损耗;当目标恢复正常或者没有明确目标时,这台机器会因为被磨损变得十分钝化,甚至连正常强度的任务也无法完成。在大学的期末阶段,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必须应对考试,我们突然被迫用多线程处理各科的课程内容,但考试过后,我们却更加难以集中精力,这正是目标摩擦后遗症的体现。
要解决目标摩擦问题,不单单是列出清单,明确自己这个时间做什么和那个时间做什么,就能够办到。简单地列清单只是让你的生活“显得”更有规划一些:根据我对身边朋友的调查,80%的人列出清单以后都没有按照清单上的计划执行。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有的人是因为在任务过程中才发现原来计划的时间并不充裕,有的人是因为突发事件的干扰,有的人是因为突然无法克制地想玩一下游戏,但没想到一玩就是一个通宵……
制订计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掌控自己的时间。只有当你真正理解了时间,并且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开始制订计划,规划适当的目标实现路径,把所有的事项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对待,而不是一张张毫无头绪的计划清单,才能将你的努力最大化。这也正是在本书第2章内容“时间专注法则”中将要讲到的内容。
思维淬炼法则(解决问题:思维强度无法跟上)
除了任务冗杂所导致的不专注以外,还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情况,那就是因思维能力不足导致的无法专注。
想象一下你现在正在读小学一年级,这个时候你刚刚学会数字1~100,还没有完全记下加法口诀表,但此时你的老师强迫你学习大学高等数学的知识,这对你来说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要一个刚刚学会100个正整数的人去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当他看到那些写满希腊字符的公式时,一定会抓狂的,满脑子想着“老师你干脆杀了我得了”。这不是因为你体力不支,也不是因为你不愿意专心学习,而在于一个我们都知道的事实:一年级的小朋友怎么可能专注学习大学知识嘛!
不可能的原因在于,他们本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当知识储备过低,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死撑着努力,而是回过头去补齐那些我们没有掌握的知识;当思维能力不足时,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从一些更容易上手的思维训练开始,提升思维能力。
我们经常会面临“被迫学习高年级知识”的痛苦,只是没有刚才的例子这样夸张罢了。遗憾的是,我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大部分时候的第一反应不是去补齐缺乏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在这些知识难关面前死磕,最终的结果则是长时间的挫败感让我们泄气。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是无法专注了。
有时候,我自己也会犯这种错误:读一本书读起来感觉太难,并没有想从相关的、更基础的资料开始,一步一步深入,而是就着这本书死磕。在没有辅助材料的情况下,越读越费劲,最后自己从中学到的知识寥寥无几,而只是把读书当成一次“识字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也就谈不上专注了。
专注力需要以思维能力和知识体系作为基石。当一个人从加法学到乘法,再从整数理解到实数,然后再补充方程和函数的知识之后,他才能够在有一天开始集中注意力学习高等数学。
同时,我们也正是通过专注来提升思维能力并搭建知识体系的:只有当我们知识能力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我们才能完成更难的学习任务,在那些更难的任务中保持专注。
这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在这条专注之路上,所有的人都要从 Level 1一路往上,通过专注获得能力和知识,闯关获得下一个专注力关卡,再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循序渐进提高的。如果你要新学一门语言,一定也是先学简单的词汇,再学简单的语法,才能造出简单的句子;接下来添加新的语法规则和高级词汇,才能把句子变成一个段落甚至一篇文章。因此,期待一步从小学一年级水平上升到大学生水平是完全不现实的,在专注力养成这场游戏中没有人拥有作弊码。
没有作弊码,并不代表没有“攻略”:实际上,从哪里能够获得最多的经验值,哪里能够恢复魔法值,哪里能够找到宝箱——这些攻略是存在的,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并懂得如何正确使用。例如:如何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哪种思维模式会更容易专注?不同的状态下应该进行什么不同的思维专注训练?我将这些秘籍写在本书第3章“思维专注法则”中,并配上使用指南和可操作的训练技巧。你越早读到这些内容,并越早把它实践起来,就能进步得越早和越快。
高效阅读法则(解决问题:缺少阅读技巧,走很多弯路)
我读大学的时候选修了一门课,因为课程难度较大,加之教授在黑板上写板书的时候字迹比较潦草,常常让人看不清楚也听不太懂。
当我觉得有没怎么看清楚的地方时,直接去问教授,到底那个字符是什么意思;当我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也直接问教授到底这处应该怎么学习。
对于我的疑惑,教授自然是耐心解答,而且当我的问题相当有价值时,他会给我推荐其他的阅读书目,或者告诉我“那篇论文能解决你的困惑”。
和我不一样的是,另外一位选修这门课的同学更喜欢自己钻研。有不懂的地方就一个人琢磨,他经常花一天的时间解决一道题;认不太清板书的时候,他一般也不会去问教授,而是自己认真思考一番,如果实在想不明白,他再找我借一下笔记看看。
我和他最后都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分数,但是我在这门课上并没有花太多时间,而他花在这门课上的时间比我多得多。讲这件事不是要强调“勤学好问”的重要性,而是想说:专注,包含许多不同的方式。那位和我一起上课的同学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自然也很专注,但如果从单位时间的产出来看,我有更加高效的专注方式。
我的同学并不是因为时间管理有问题,或者思维能力有所欠缺,甚至他在这些方面远远超过我。但我之所以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实现同样的专注效果,是因为我借助了外力的帮助。
如果我没有去请教教授,而是一个人钻研我的疑惑,可能花十天时间都解决不了。但是当教授告诉我“某篇论文就是探讨这个问题的”之后,我去阅读这篇论文,不仅仅解决了自己的困惑,而且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比之前加深太多。用牛顿的一句名言来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学生时代之后,我们或许很少有机会再去上一堂课,或者向一位教授请教,但是阅读却是时常有之:当我们准备某次职业考试时,要读备考书籍,练习题目;当我们遇见工作中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我们也需要从书籍或者网络上搜索到的资料中去寻找答案;甚至当我们没有明确目标时,阅读也是我们增加知识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阅读的目标也是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真正的效果却因人而异。我们在阅读时需要自己去发现好的书籍,去发现有哪些达人可以指导我们,有什么更权威的信息源可以让我们接收到的消息噪音更低,有什么途径可以从其他优秀的专家身上学会以前没有试过的思维模式。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不同程度的“自学”:“自学”并不是独自一人闭门造车,而是自发地寻找到最优的专注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提升自己。对于很多没有习惯自己从书中汲取知识的人来说,这很困难,或者看完一本书也只能保留半天左右的记忆时间;而对于那些能够专注阅读的人来说,他们可以达到“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同时筛选出关键信息,并且将阅读到的知识整合进自己已有的知识库,形成更大的“知识地图”。后一种人在阅读中也更容易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自发地与别人交流,寻找其他感兴趣的书籍。久而久之,懂得专注阅读和不懂专注阅读的人,他们之间的效率差距所引发的知识库的不同变化,将会成为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能力鸿沟。
阅读在今天的重要性,远远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互联网让“获取书籍”变得毫不费力,但“信息鸿沟”却因为“能否从书中获得信息”而依然存在。学会高效地阅读,并把所学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潜能,这需要你有技巧地专注阅读,而这正是第4章“高效阅读法则”想要和你分享的方法。
心智自激法则(解决问题:越焦虑,越走神)
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我们可能会陷入一种焦虑的情绪。
例如,当你在写一篇报告的时候,心里惦记着还有某个产品流程图没有画完,有时候就会突然焦虑起来:糟糕,我还不了解产品流程图怎么画呢!于是赶紧搜索一番“流程图怎么画”,结果还是没有看出眉目来。突然又想到:我现在还没有完成报告,老板在催,怎么办?在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已偏离原定的计划。
像“糟糕,还不了解产品流程图怎么画”这样的担心,显然并没有什么有效意义——虽然它提醒我们需要抓紧时间,但是同时它给了一个紧张的暗示,在这种暗示之下,焦虑情绪也就产生了。因为焦虑和不安,我们往往会选择逃避现实,例如在网络上漫无边际地搜索一番,或者干脆玩一两个小时手机。这种逃避最终会让我们陷入一个死循环:任务无法完成—焦虑—逃避—任务更加无法完成—焦虑—逃避……
这也正是焦虑的陷阱:当我们越想摆脱焦虑的状态,却越不可避免地陷入焦虑的泥沼。
焦虑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在第一节就已经提到过,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当人们为完成大量工作而迫使大脑进行高效运转的时候,因为感受到某种类似“生存威胁”的信号,焦虑情绪随之而至。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期待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我们都曾体会过在最佳状态时,那种高效的知识吸收和强大的信息输出的快感。为了维持这种状态,我们往往会更加拼命地迫使自己集中注意力,不要去思考那些琐碎的事情,让我们的大脑充分发挥出它的才智。有时候这种控制是卓有成效的,但这只是极少数的情形。绝大部分时候,即使我们耗费大量的意志力,我们仍然不能阻止焦虑情绪继续蔓延。
如果把焦虑感比作泛滥的洪水,那堵塞堰口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式,我们应该做的是找准泛滥的原因。想要控制焦虑,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对抗焦虑,这往往只会导致更严重的焦虑;真正应该做的,是找到令自己焦躁不安的核心问题,尽力排除掉负面影响因素。想要跳出焦虑感所制造的恶性循环,你需要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调动积极的心理体验去对抗焦虑。
在学习和工作中,除了焦虑以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情绪会影响我们——正如我们在本节开头所提到的,因为等更新的美剧,我们可能根本没心思学习;因为最近和同事关系处理得不好,我们可能无心工作,等等。
情绪和心态这方面的问题可能很杂乱:自卑感会让我们不愿意专注,自负则可能会令我们不屑于专注;抑郁会使我们根本无法进入工作状态,而过于亢奋可能会令我们在不同任务间来回切换,耗费大量精力。
这一系列杂乱的问题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心智的成熟。
心智的成熟听上去有点玄乎,但它的确如此真实,只是它的发展过程往往十分缓慢,让我们没有体会到它的存在。想想我们都有过的经历:在很小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个小玩具大哭大闹,并且一旦哭起来可能怎么都停不住,甚至有时候拿到了玩具,外加获得了最想吃的冰糖葫芦,哭声都还不能停止,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就很少发生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长大后越来越懂得情绪控制。然而,在童年的时候,我们的心智还不足以处理这样复杂的事件,我们的大脑判断十分单一:“得到玩具—开心,得不到玩具—不开心”。在这种简单心智下,所有的行为自然是情绪化的,充满不连贯性和随机性。在这样的简单心智下,要求专注自然是难上加难。
随着心智变得成熟,我们逐渐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专注,而不至于很容易就被其他事物分散精力,也逐渐明白情绪控制的价值。
但心智的成熟远远不止这些。我们经常会有这种体验,有时候回头看以前所做的一些事情,可能会发现之前的处理手段十分幼稚,十分情绪化。当你有一天心智达到更成熟的状态,回头看现在的自己,可能就像现在的自己看小时候那个没有玩具就会哭闹的自己一般,觉得现在的那些不专注的行为是如此幼稚和情绪化。在更成熟的状态下,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复杂情绪会变得十分容易,同时有效地协调我们大脑的各个部分,让自己能容易保持专注的状态——这正是心智成熟的体现。
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度却并没有随之增长。这是因为心智总是倾向于保持现在的状态,一个小孩在长大的过程中会变得成熟,那是因为周围复杂的环境要求他必须这么做,否则他可能连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都无法处理。但随着我们对周围环境越来越熟悉,或者长期处在舒适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更加成熟的心智,也能处理这些日常事务,因此心智也就不必成长。如果没有刻意地训练和思考,去激活心智的成长,那么你的心智就只会保持在“能够处理基本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的水平——这对应的坏处就是,一旦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而你的心智能力水平又不足以应付这些事件时,你就可能失控,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陷入某种负面情绪中。
如何让心智变得成熟?如何控制复杂的情绪,而不至于陷入情绪的漩涡?如何通过心智的成长变得更加专注……这就是本书第5章“心智自激法则”将要探讨的内容。
第 2 章 时间专注法则
2.1 洞察时间的魔力——被低估的时间
当你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你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你或许只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关心到底什么是专注力的技术;或者是因为对前言中提到的“专注模式”感到好奇,关心到底是什么样的模式;又或者你关心的是提升专注力都有哪些方法。但除去种种的好奇心,如果你对专注本身感到困惑,并且想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所提升,那你最关心的问题,一定是如何实践这些专注法则。
实践这个词,蕴含一些和“理论”相反的含义。它不像理论是抽象的、用于思考的,而是我们实实在在践行的活动和行为。你或许不关心专注力有怎样的特点,但你一定会关心要如何运用专注力提升你的工作效率——那么你就必定要花时间工作,并通过效率来衡量专注效果;你或许不关心如何把不同的专注法则拆分开来,但你一定会关心在不同的情绪之下应该如何专注——那么你必定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运用这些专注法则,并不断总结经验方法。
如果你再深入一些,一定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实践是需要载体的,而这个载体就是时间。只有当你认清时间的意义,你才会理解究竟专注力是如何作用于你所要做的事务之中的。
时间当然是一个巨大的话题,它蕴含着包括哲学、心理学、宗教、物理学甚至金融学在内的各种领域的知识。但在这里,我们并不谈论这些宽泛的内容,我们只关心这样几个问题: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所花费的时间究竟是如何分布的?它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可以如何开发它的价值?
如果有一个评选大赛,要选出这个世界上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事物,那冠军一定非时间莫属。
小学的时候,你为了一颗棒棒糖或者一包零食曾哭过半个小时。如果让初中的你有机会穿越回去,一定毫不犹豫地给他买一颗棒棒糖——为这样的事情哭半个小时,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到了初中,你可能为了一份想买的杂志去小店打零工赚钱,如果让大学时候的你穿越回去,一定会认为这样做太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些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如果当时能够更专心于学业,从长远看你所能得到的收益是当时去做兼职的百倍。
我们总是懊悔,在上一个人生阶段,那些本该利用好的时间没有好好利用,本该规划好的事从未规划,但却纵容这些事情在目前这个人生阶段继续发生……
我们从时间管理中总结出的最大经验教训就是,我们从来没有学会如何管理时间。在我们决定应该做什么的时候,通常只是以目前的即时需求作为考量,而对时间的价值往往只是用当时极狭隘的眼光去判断,却忽略了时间所具有的增值。
:::info
时间的巨大复利
:::
但时间的价值,不是你现在能创造的即时价值,而是你未来能创造的价值的折现。
人最大的智慧是能够以“未来”的眼光来思考眼前的事物。如果你坚信自己的能力会有所增长,面临的机遇会变得越来越多,在行业内会积攒更多的经验,那你断不能以现在自己能得到的即时回报作为时间价值的衡量标准。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因为家境算不上很好,每次他去食堂吃饭的时候,面对8元钱一份的饭和5元钱一份的饭,他都会纠结一番,然后挑5块钱的那份。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很节省的人,因为毕竟他纠结的饭菜只是3元钱的差距而已。但每到周末放假的时候,他都选择在寝室宅一整天,所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在床上玩手机了。他不愿意出门和同学去聚餐,因为他觉得这样会浪费很多钱。他也不愿意去教室,因为他觉得去教室学习会很累很饿,最后还要去食堂买饭,不如在寝室泡一碗泡面来得划算。
我以前和他说,如果他真的缺钱的话,就应该在学习上加把劲,这样就可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生活就会好很多。但是他说,这样是不是太麻烦了一点?
在我看来,他又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在生活上他很节俭,但另一方面他对于时间却如此“挥霍”。如果告诉他,他每玩一天手机所损失的财富是100元,我想他或许才会感觉自己是多么浪费。或许他还可能认为,就算周末不浪费时间,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赢得奖学金,所以倒不如干脆躺在寝室里,反而可以节省一小笔开销。
这就像有时候我脑子里冒出的念头:比如想要学习一门课程,但想到还要交报名费,便觉得反正不一定能学会,那还不如省点钱在家里看会儿电视剧;比如你想要去做一个项目,但想到有可能失败,便觉得干脆不做好了。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正是导致你没有真正利用好时间的罪魁祸首。
在将时间转化成真实价值的时候往往会面临延时的问题:我们花费了时间,但并没有立刻产生效果。我们没有看到眼前立刻的回报,而那些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可能要到很久以后才发挥功用。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收到即时的反馈,所以才会垂头丧气,认为现在做的努力都没有意义,进而断言这段时间没有什么价值。
再来说说我的这个高中同学吧,如果他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获得的其实远不止奖学金或者助学金,他或许还可以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进入更好的大学,受到更好的学术教育或者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就算不能赢得奖学金,那也利用时间获得了巨大的未来价值——他所损失掉的又何止是奖学金这一点点钱财呢?
时间的价值正是因为需要较长的反馈周期,所以才令许多人只能看到眼前较少的收益,而忽视以后所能得到的潜在价值。这种“未来价值”需要经过长期的投入才能获得,但却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相对来讲,短期的即时收益固然重要,但如果只考虑短期收益,或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只重视创造即时收益,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是舍本求末的做法。不仅如此,时间具有的“未来价值”的力量还会随着滚雪球效应被进一步放大。
在我高中的时候,因为一次偶然的决定,我开始准备数学奥赛。由于我是中途来学习课程的,对于别人来说已经熟悉了一个月的课程,对于我来说却深奥难懂。
我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因为不了解老师的讲课风格,很长时间都没有办法进入状态。更糟糕的是,他还带着浓重的口音,判断他说了什么就已经很不容易,跟上他的思路就更难了。
对于我来讲,高中的其他课程难度不大,即使一段时间没有认真听讲也是可以照例跟上的。但数学奥赛课程有些不一样,因为大部分知识对于我来说都是全新的,而且前后的连贯性很强,一旦缺失了前面的章节,当我听后面的内容时就会感到十分吃力。
我能做的,就是迫使自己从头开始,别人学一节课的内容而我要学三节课。虽然这个过程十分难熬,但总算用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把前面的知识补上了,尽管对开始的内容掌握得不算牢靠,但是完全可以跟上接下来的进度。
在这两个星期里,我特别能体会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同学的感受。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因为生病,可能因为走神,总之在某一步落了下来,因为这一步落下,再加上之后在学习中可能会面临老师的批评,自己也会有挫败感,于是对于这门学科没有信心。尽管他们仍然在努力追上,但是在追的过程中又有新的知识要学习,而正是因为前面知识的缺失,面对新的知识你可能需要花成倍的时间去理解,从而导致更大的挫败感,更加无心学习超越自己理解能力的知识。因此,可能只是第一天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学习,第二天要找朋友出去玩,第三天一不小心玩了一天游戏……这些看上去只是很小的差距,在以后的学习中被放大成为他们的重大学习障碍。这一切的产生,可能只是因为缺了一个月的课程而已。
因此,越早开始专注,时间的未来价值就越大。
巴恩斯利曾经对加拿大许多职业曲棍球运动员的生日做过统计,他发现在1月出生的曲棒球运动员远远超越其他月份出生的球员。
事实上,这种差异并非出于占星的原因,而是因为加拿大的曲棍球联赛的法定注册日期是1月1日,这意味着,一个9岁的男孩必须是在1月1日之前满了9岁,才能进入9岁以上的曲棍球联赛,也就是说,一个在1月2日就已经10岁的男孩,他可以参加联赛,但是同一年的12月份之前还没有满10岁的男孩,却只能被晾在球场一边。这个年龄正是发育的青春期,12个月的差距会给他们正在成长的体质造成不同的影响。
这就是加拿大,这个地球上曲棍球运动最狂热的国度,教练从那些球队中为曲棍球巡回赛挑选球员——队员年龄都在9岁到10岁之间挑选,当然他们最希望在那些具备年龄优势的球员当中发现天才球员。
一个球员如果能有幸进入曲棍球巡回赛,他将获得什么?他会拥有优秀的教练、更出色的队友、一个赛季50到75次的出场机会,而不是像“社区联赛”一样,一个赛季只有20次的出场机会。
差距会不断扩大,1月出生的孩子成为曲棒球运动员的优势就越来越大。
——《异类》
相信时间所具有的未来价值和形成的滚雪球效应,是认识到时间“魔力”的第一步。这听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真正把它变作信条,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我们大部分时间所做的事,都并不能形成未来价值和滚雪球效应——因为我们需要保证基本的睡眠时间,我们需要有正常的社交活动,我们也需要保证生活中基本的快乐感和满足感。
尽管这部分时间难以形成未来价值,但是它们是无法被占用的。例如必须要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的你,如果强行占用睡眠时间去熬夜工作,付出的代价将会是明天更糟糕的工作状态或者以后更糟糕的身体状况,最终得不偿失。
在这部分时间之外,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实现跃进式增长。我们所能创造的价值的提升,往往并不是连续的,而是跳跃性的。
例如,你从一个岗位升职,因为可以管理更多的手下,和以前相比,你可以通过分配任务的方式,把其他人的工作价值叠加,而不单单只是自己所能做的工作价值——这种变化并不是逐渐发生的,而是跳跃性的。例如,你是一名创业者,你找到投资人并且能够扩大现有业务,那么你能达到的成绩就远比以前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要高得多。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跃进式增长,把你的工作价值成倍放大,才不至于把自己的时间耗费在大量基础性工作上。
一项针对超过100人的长期跟踪调查显示,人一生中的收入变动常常只与少数几个时间节点的选择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只需要在这几个关键时点发力即可。例如高考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可以选择的专业、学校,以及你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很高的考分能够让你从你的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实现跃进式增长,但这却来源于你在高中三年的长期努力和专注。
跃进式增长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的成长总是遵循“缓慢积累→突然上一个台阶→缓慢积累→再上一个台阶”的路径。但创造出跃进式增长并不是这么容易的事,因为有可能在缓慢积累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而是分散地努力,这就很难实现“上一个台阶”的阶段性目标。
在一段时间内,抓住一个点,把它设置成为核心目标,然后充分爆破。不要把自己的时间搞成一盘散沙:时间价值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如果你不断在一点点叠加,你就可以收获指数级增长;而如果是像散兵一样四处作战,至多收获线性增长,更糟的情况是,你可能在所有战场都溃不成军。
想要实现跃进式增长,你必须对时间做长期规划——不是一天、一周,而是一年甚至两三年的规划。也就是说,你需要对自己较长时间的未来设置一个需要达成的目标。如果你现在还在高中,你需要设想一下你高考能够得到的成绩,并且以此作为你的目标,来规划接下来的高中生活;如果你是大学生,你需要考虑四年之后继续读书或者工作的可能性;而如果你已经工作,那你必须要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可选择的晋升路径、可利用的资源渠道。
这个规划并不是指事无巨细地列出所有你从现在开始就要做的任务,而是对自己的潜力进行预判——因为这代表你时间的“未来价值”,同时也代表你的心理预期。
列出你2~3年内的大致规划:这个规划里可以有通过的某个职称考试,可以有期待的升职空间,或者预计的薪酬。按照你目前的发展,这些事件都是有可能被实现的,那么你考虑一下当你实现这些目标之后你的时间价值如何(每小时的酬劳)。这有助于你判断在这2~3年之中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例如,假设你是一名法学院的大三学生,在剩下的两年时间里努力通过司法考试,根据学院往届的经验,就完全可以找到一份月薪10000元的工作,那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你每天的时间成本接近500元。也就是说,当你在还不会饿肚子的情况下,现在对于那些日薪低于500元的兼职应该好好权衡一下,转而先准备司法考试。同样,无论你做什么,都可以采用这样的计算方式,它会帮助你省下大量被“贱卖”的时间。
当你用这种长远的规划来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之后,很久以后回过头来看,一定会惊叹,自己竟然可以走得这么远。
2.2 管理时间的诀窍:像设计游戏一样设计任务
当你意识到时间的价值之后,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它。谈到了解时间,或许你会感到有点困惑。如果是了解别的东西,比如了解一门学科或者了解一个人,你或许会稍有头绪:要了解一门学科,可以通过这门学科的历史、流派、重要的理论这些方面去了解;要了解一个人,可以通过这个人的身高、相貌、性格这些方面去了解。
但是了解时间——了解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这个问题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困难。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在凭直觉了解时间:潜意识中,每个人都会根据日出日落、四季变化,来感知时间的存在,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办法。在我们幼年时,我们还学会认识钟表,通过加减乘除来计算时间间隔;我们还会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判断,比如看到一块表显示的是下午时间,但太阳才刚刚出来,那么显然这个表的示数是错误的。但这种方式却并不总是有效的。
不妨做这样一个小小的实验:准备一张白纸,写下这一周自己达成的小目标(只要是你认为让你有所成长的、值得骄傲的事情,你都可以写下来)。
如果你写好了的话,那请继续写下上一周达成的小目标。
如果你写好了的话,请你继续写下上上一周所达成的小目标。如果你所做的事情是没有计划的,只是凭着直觉在进行,那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对于这周自己的成长印象深刻,上周也还算记忆犹新,但上上周……则感到有些模糊了。
诚然,我们对事情的记忆总是会逐渐衰退的,但如果你对你这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最有成就的事情都淡忘得如此之快,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当你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回过头看,你所能记起来的事情就所剩无几了。
因此,当我们在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对时间最大的感触是:我们只是在经历它,但没有认真地洞察它。
对比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反差就很容易发现这一事实:在一项考试之中,我们会把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凑,几乎达到饱和的状态——考场上,我们会大致计算这一分钟要用于哪道题,而最后一道压轴题又需要分配多少分钟。正是依照这种态度,我们把这2个小时使用到极致,每一分钟的利用都是经过精细考量的。但一旦你结束考试从考场中出来,之前的这种状态便不复存在,时间对于我们来讲,又变成茫茫然的一大片。我们可以在考试的时候节约一分一秒,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状态:我们会为一个连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的抽奖活动而排好几个小时的队;因为在家里一直看电视而忘记老板安排的任务;因为和朋友闲聊导致面试迟到……
考试时候的那种状态和生活中的状态如此不同,这让我们自己都感到吃惊:我们本该有这样专注的能力!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对时间有如此强的感知,令他能够像用放大镜一样掌控自己的每一分钟,而这需要的正是时间的任务视角。
所谓任务视角,就是面对时间的时候不是没有计划性、漫无目的的,而是能够知道当这一分钟过去,我用这一分钟做出了什么样的成就;当把许多分钟拼凑起来的时候,我知道这一天做出了什么样的成就;当把许多天拼凑起来的时候,我知道这个月做出了什么样的成就。
在任务视角下,时间变成了我们成长的载体,而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我们要设定什么样的任务以及怎样设定任务,才能保证专注?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什么时候我们是最专注的。
这让我想到我很小的时候对“超级马里奥”的喜爱。那时候的我,放学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飞奔回家打开游戏机,每一次听到熟悉的背景音乐时,我都会格外兴奋。我甚至会为了多争取几分钟的游戏时间,放学后一边一路小跑回家,一边还在脑海里构思每一关的策略。游戏的时候,我自然是聚精会神,大多数时候我放下书包直接坐在地板上便开始玩了起来,甚至连地板很凉我都没察觉出来。甚至有一次,我正在拿着手柄玩游戏,连妈妈回家走到我的背后,我都全然不知!
现在想起那时玩“超级马里奥”的入迷程度,我自己都感到惊讶:怎么会如此疯狂地陷入一款游戏中呢?
如果将我和“超级马里奥”的关系简化,那么可以把整个玩游戏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快乐反馈器:在游戏中闯关所产生的成就感令我产生快乐,而游戏的难度需要我很认真才能继续到下一关——因此我必须要专注;同时,我对于没有到达过的关卡十分好奇,这就更要求我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赢得当前的关卡,以进入下一个关卡;而且我还会和小伙伴们分享我最新的“战绩”,这就更加激励我必须认真地玩“超级马里奥”了。
你一定会注意到,专注机制和成瘾在本质上是雷同的。因为不断获得的正向反馈,让你对一件事产生快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额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只不过在这里,我们想把专注机制所产生的正向反馈运用到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之中而已。
事实上,很多相当厉害的人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之所以能够专注,正是因为专注本身就足以让他们快乐。他们所专注的领域就相当于那款“超级马里奥”游戏。
你是不是也曾经痴迷于某款游戏呢?虽然和我小时候玩的游戏完全不同,但背后的机制却是一样的。你一定也有你完全不能专注的任务——你不能专注的原因,有可能根本不是因为你天生懒惰,或者天资愚钝,而是因为这项任务无法激发你的专注力。想想看,如果让你玩一款你最爱玩的游戏,你会存在专注力缺乏的问题吗?不会的,你甚至很可能根本停不下来,以至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其根本原因就是你从这款游戏中获得了快乐,这种快乐让你自然而然地专注了起来。
如果我们能够从“游戏是如何带给我们快乐的”这一角度出发,从中吸取有用的经验,这会帮助我们在其他任务中也可以更加专注,那自然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试试从你喜欢的那款游戏中获得一些灵感:它到底是如何“抓住”你的?你能不能试着找到一些它吸引你的特征,并运用到生活中?
TIPS:如果你是一款名叫“人生”游戏的策划师,你需要设计什么样的游戏来吸引人呢?
对于这个问题你的回答可能是:“我喜欢玩这款游戏,那是因为这款游戏好玩啊。”
呃……这样的解释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我们仅仅知道“好玩让我们喜欢玩”,那就没有办法把它拆解并运用到生活之中。
在本书接下来的部分我会尝试从目标、规则、障碍的角度把游戏令人着迷的原因拆解开,并介绍应该如何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
当然,如果你对于自己的专注机制有更独特的掌控,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行动:比如你一想到吃火锅就特别着迷,不妨把“吃火锅”这件事变成你的奖赏机制,设定一个“完成一项任务=吃一顿火锅”的计划,并且让你的好朋友来监督。总之,当你有意识地根据专注机制设计你的任务之后,虽然不太可能像痴迷“超级马里奥”那样痴迷于工作,但也足以满足任务所需的专注了。
关键1:量化目标
如果有一款游戏让你爱不释手,那这款游戏在设计上必然有令你着迷之处。从架构上讲,游戏最关键的设计就是任务设计:如何设计适当的难度关卡?如何让玩家可以在每一个任务完成后都有成就感?如何让玩家清晰地感受到“快感”?
设想一下你打开了一款你从来没有玩过的游戏。在游戏开始的界面,系统提示你接到第一个新手任务。你打开任务箱,发现里面只有一条任务:请让英雄变得很厉害。
你一定会有点摸不着头脑:这算哪门子游戏,让英雄变得很厉害是什么意思?是让他快速升级,还是让他拥有很多装备?或者获得很多技能?
显然,这个任务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空泛”:接到这个任务的玩家会完全搞不清楚这个游戏想让他做什么——他只能尝试在游戏里随便玩玩,然后便会感到无聊,甚至会抱怨:“是谁开发了这么无聊的游戏啊。”
但很多人却恰好采用了这种“无聊”的方式开发“生活这款游戏”。学英语的时候,他们虽然知道应该好好学英语,却并不思考具体应该怎么做:是记一万个单词,还是阅读一万篇文章,或者进行一千个小时的口语训练?如果要记一万个单词,根据自己的记忆力,应该如何安排背诵计划,又应该如何复习?如果是阅读文章,以现在的词汇量应该从什么难度开始?如果是需要练口语,是不是要寻找学习伙伴,每周以什么频率训练?
如果你没有将你的任务细化成一个一个小小的目标,那么这个任务一定很难完成,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你的目标是模糊的、宽泛的概念,那么你一定要将它清晰化、细节化,并且拆分成可执行的最小单位。
这一点在游戏设计之中随处可见:玩一款游戏的时候,系统会提示你先到村口找到 xxx,再去 xxx 捡宝物,然后就可以打野怪啦。面对这样清晰的目标,你可以一步一步去按照指令实现,而不至于产生上面那样“这个游戏到底要我干什么”的困惑。
细分到不同的场景,并把大任务切割为小任务,是制作游戏的基本前提。如果游戏一上来就告诉你这个游戏是为了打最终 boss,却不告诉你具体的执行方法,那么你当然无法从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把目标精确拆分的能力,来自对自身的了解。你需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把它条分缕析,设定成一条一条可以被执行的指令,而实现这一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列“To do list”(列待办清单)。
To do list !
To do list 可以说是很简单同时也是很古老的办法。关于它的方法,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列出未来日子里你应该要做的任务,并且为它们分配适当的时间。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 To do list 的表格:
————————————————————————
20XX.XX.XX
7:30-8:00洗漱,早餐
8:00-9:00 CFA book2 P344-370
9:00-10:00 TPO 口语一套
10:00-11:00英语写作
11:00-12:00散步,吃饭,英语听力训练
12:00-13:30午休
13:30-15:00健身(胸肩联合训练)
15:00-16:00 TPO 口语一套
16:00-17:00抽象代数
I 17:00-18:00 吃饭,一个 TED
18:00-19:00 TPO 阅读一篇 + 听力三篇
19:00-20:00英语写作
*20:00-21:00 CFA book2 P371-405
21:00-22:00回复邮件,洗衣服,收拾,买收纳盒
总计:9.5个小时
完成:
————————————————————————
这个看上去很浅显的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却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人错误地使用了这个方法,所以并没有让它发挥真正的作用。要想让它发挥真正的作用,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列出应该做的任务,而不是所有需要做的任务。
一个最典型的误区是,把 To do list 当作自己所有要做事情的“收纳箱”:不管是否紧急,不管是否能在最近完成,不管是否是真的有必要完成的任务,都往这个清单里面放,最终的结果就是清单有太多太多项细分的内容,而自己看到这些任务的时候反而无从下手,甚至在完成某一项任务的时候,又想到还有另外一项待办事项,导致思绪变得杂乱起来。
如果你每天清单上都有20件事情,并且这些事情没有轻重缓急之分,那这样的清单价值甚少。这就相当于游戏任务箱里满是各种奇奇怪怪的新任务,一定会让玩家感到焦虑。当你看见清单上大量的任务都没有完成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糟糕,又没有做完,我是不是太笨了”的负面心理暗示,进而在负面循环中将任务越拖越久。
因此,你在列 To do list 之前必须要分清楚,什么任务是你真正应该做的,而什么任务是你需要做但实际上并不会立刻就做的。
第二,为任务规划时间,而不是随意地安排。
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很多人并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只是将任务简单地罗列出来。这是不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因为每个人有自己智力、体力的峰值。如果你在早上起床的时候记忆力特别好,而在下午往往体力比较充沛,那你就更适合在早上给自己分配需要偏记忆型的工作,而下午去锻炼或者做些体力劳动。如果在你的计划中将这样两项事务颠倒过来,那就浪费了你自己的最佳状态。
如果你已经正确地规划出了你要做的事,那么你还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时间点往往很关键,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点应该做什么。你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把任务大致所需要的主要能力分为四类:体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然后思考不同时间段你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很多人在刚刚起床的时候往往脑子不太清醒,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较低,那么你可以做些和体力有关的事情,例如打扫卫生、健身,或者是完成一些耗时但是重复性的劳动,例如回复邮件,整理前一天的文件,等等。
如果你已经找到了自己在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最高效的规律,那接下来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把这些规律固化为习惯。很多人正是因为缺乏“固化为习惯”这一步,才导致生活中有大量的时间被无效消耗,时间管理就成了写在纸上的“理论上能完成”的事情,却不能有效地执行。
如何养成这种习惯,这一点还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谈到,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在养成习惯之前,找到适合自己的规律才是最关键的。如果你没有对自己什么时候创造力高,什么时候会灵感乍现,以及什么时候你更能集中精力思考难题的规律进行总结,那么你暂时养成的习惯一定会很容易被破坏掉:因为它不符合你的天性,你自然很难保持。
第三,制订计划时要面向未来,但最重要的时间是接下来的1小时。
To do list 本质上是面向“未来”的计划表,它不仅仅是针对一天做的规划,也可以是你三天、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的规划。
时间跨度越长,在规划的时候往往就会面临更多的变动:你可能清楚地知道接下来这一个小时,你会雷打不动地待在办公室写报告,但是对于接下来一周你能完成什么事项,往往就没有那么确定了。
我在规划较长期的任务(例如一个月的任务)时,往往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不要规划得过于复杂,而要集中专注于一件大事。
一天之中你的任务规划可能会很琐碎:如果你是在职人士,可能要回复邮件,和 XX 打电话,筹备预定某项会议、一次业绩展示,撰写研究报告,等等;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可能要完成两门不同的功课,看一本推荐书目,找老师谈话以及社团聚餐,等等。但如果你把时间拉长到一个月来看,这些琐碎的任务,往往不会产生长时间的价值,而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需要你在一段时间内坚持投入时间。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除了我们被强制性安排的各项任务之外,我们能支配的时间其实相当有限。因此当你决定这个月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定要集中专注于一件大事,并且把它拆解开来,然后分配到每一天。在讨论长期计划的时候,有些人喜欢列出所有在未来要做的事情,例如:学英语、健身、准备从业考试、学绘画、学吉他……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没有一项能完成——没有人有精力同时完成这么多项堆积在一起的任务,我们能做的就是各个击破。因此,当你决定这个月主攻英语的时候,就不要把学绘画、学吉他也放进计划中,而是要把学英语这个目标拆解开来,想想自己一个月能到达什么地步,然后再分配到这个月每周的任务中,再在每周的任务中,根据这周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制订每一天具体的任务。
但无论你在 To do list 中列出了什么,你都要记住最关键的时间永远是接下来的1小时。不要总是把任务一口气安排到最后,看上去井井有条但实际上永远拖延到最后1分钟,这并不是好的时间管理方式。最好的状态是,如果自己觉得这会儿不错,尽管并没有安排接下来的任务,也不要浪费接下来的1 个小时。每一个“接下来1小时”都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时间管理的精髓。
任务清单该怎么做?
一、每天列出一件令你有成就感的工作,并把它作为今天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长时间都处于“我都不知道我做这些有什么意义”,那你一定无法坚持下去,甚至你会因此而抑郁。
人如果长期没有感受到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必然会怀疑自己行为的意义,进而否定自己的价值。受到负面心理判断的影响之后,我们往往会随之产生易怒、焦虑、沮丧等情绪,进而使工作的效率变得更低,从而陷入一个死循环——“时间仍然是24小时,但是我什么都不想做”。
陷入这样的状况是很糟糕的。要走出这样的心理低谷,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避免长期陷入这样的状态。如果你每天都找到一件让自己觉得很满足很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你自然能够从中汲取心理能量,并且收获更多的能量。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工作太忙,而且常常怀疑自己做的这一切没有什么意义。
我问她:“除了工作以外,你还有什么想做的事吗?”
她说:“我想画画。”
我建议她每天晚上都抽出半个小时的手绘时间,就算再忙也坚持这样。
她说:“不行,我实在太忙了。”
我说:“你就算再忙,也总有某一天恰好工作比较轻松吧?
就趁着恰好轻松的那一天,不要和朋友去 party,也不要去 K 歌,对,你一有时间了,就用来画画吧。或许你第二天就会发现,你的心情比头一天好多了,也没有那么累。再之后,如果你能够按照我的这项建议坚持——一有时间,就用来画画,你会慢慢发现,其实自己没有那么忙。”
一个月后,她告诉我她感受到很明显的转变,她感觉自己对目前工作的态度变好了,也不再有那种抵触的心态了。
找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每天完成它,这样会增强你的成就感,而不至于陷入“今天我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的懊悔和“我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的沮丧中。
二、留出过渡时间,列出备用任务
在列 To do list 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把每天的任务都塞得足够满,恨不得再多做一些事——但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因为事项规划得太密集,甚至把吃饭的时间都算上,这样的话,一段聊天、一通电话或者临时派来的一个任务,都可能让计划没有办法达成。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每天为自己预留出1~2个小时作为调整和过度。例如将每天晚上睡前的1个小时设定为读书的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段的“读书”任务并不是紧急任务而只是作为备用任务,如果当天有其他事情没有做完,你可以使用这部分时间来完成没有完成的事情。这样的安排可以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增加自己规划的连续性,而不至于因为突发因素变动太多,感觉很难掌控。如果你按照60%的时间做有计划的任务,20%的时间做突然的任务,20%的时间做备用的任务(当然,具体的比例完全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经验做调整),那么你在管理时间上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三、把 To do list 当作自己的回顾日志
To do list 不仅仅是一个要做什么的列表。当你完成一天的任务之后,它也成为你今天状态的记录。
从这份记录中,你至少可以知道:
●自己今天完成了哪些任务?能不能回顾一下这些任务,加深一遍印象?
●有哪些未完成的计划?是自己的状态不佳,还是计划太难,应该要如何调整?
●有哪些事情是更值得做的,但是却因为做另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而被放弃了?应该如何调整?
如果你学着对每天自己所做的事情按照上述的办法进行反思,你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快速进步。
如果你已经开始试着列 To do list,或许在列 To do list 时,发现自己对时间的掌控太不精确了。例如本来计划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任务,最终花一整天时间才勉强做完;而另一些本来计划3个小时才能搞定的任务,却惊讶地发现1个小时就完成了。计划的复杂性正在于此。计划需要你挑选时间、规定方法,使一切都各得其所。如果你只是列出计划,但却不能完成计划,计划用时和实际用时相差甚远,就会导致执行计划时感到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计划不如变化”,那还不如不列任务清单呢。
但这并不是“计划”本身的错误。发生这样的情况只是因为,你对自己还不够了解。如果你不了解自己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你自然不能设计好相对应的任务。这就像一个游戏设计师,如果不了解受众的喜好和他们的能力,必然不能设计出一款好的游戏。
好的时间管理和高效专注来自对时间本身的掌控程度。关于这一点,柳比歇夫提供了一种办法。
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
在《奇特的一生》这本书中,作者格拉宁详细介绍了这种时间记录法。柳比歇夫是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他50多年来坚持这种时间记录法,一共发表了70余部学术著作——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工作量!当作者谈到柳比歇夫的时候,他说: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他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他的知识面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谈起英国的君主制度,他能够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说到宗教,不管是古兰经、犹太传经,还是罗马教廷的源流、马丁·路德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都如数家珍。他懂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罗·费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古希腊古罗马,天知道他还精通些什么。这不是说他要当万宝全书,更不是提倡我们死背硬记。
我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最后几十年里,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我最有吸引力的正在于他的记录方法。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不管他其余的工作和研究如何,这种工作方法是独立存在的。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也不新奇。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取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的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我们把这个方法的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把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和所做的事项记录下来。我们拿柳比歇夫50几年的日记中的其中一天作为例子——1964年春季的一天:
1964.04.07
分类昆虫学:3小时15分钟
鉴定袋蛾:20分钟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钟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钟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钟
阅读《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钟
*阅读托尔斯泰《塞瓦斯托波尔纪事》:1小时25分钟
基本时间合计:6小时20分钟
————————————————————————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种方法的时候,我以为能从中学到什么闻所未闻的理论,但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不免觉得有点失望,因为这种方法实在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我心想,这不就是把所有的时间记录下来而已吗?这种“笨办法”有什么奇特之处?
当我第二次读到这本书时,我才注意到作者在阐述这个方法时特别说明了:
柳比歇夫不是一个天才,天才永远是那个集大成的幸运者。
一种事业,总有许多先驱者为之献出智慧,最后轮到一个人来完成它,这个人就是天才。我之所以对柳比歇夫产生兴趣,正是因为他不是天才,因为天才是无法被分析和理解的,天才只适合于让大家来赞美。至于柳比歇夫,他吸引人的是他管理时间的秘密,他靠这个秘密得以施展身手。
……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我早就注意到,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我不由自主地记起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帕乌斯托夫斯基在杜布尔塔如何长时间地散步,津津有味地讲讲述了他自己有趣的小故事。他似乎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不来去匆匆,从不说自己忙,然而他却比我们任何人都干得多。至于他什么时候干的?不知道。
像柳比歇夫这样的人,他们似乎同时间建立了一种神秘的、谁也猜不透的关系,无所畏惧地面对我们无法打败的时间之神。
我才注意到这本书的真谛:柳比歇夫本来就没有提供一种天才的办法,他提供的就是一种“笨办法”呀!它不是一条捷径,它需要你持之以恒地按照这种方法执行,它需要你按照这种有些枯燥的方式记录下你所做过的事情,并记录下它占用时间的长度。
这种方法对于天才来讲可能会过于烦琐。但是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柳比歇夫不是一个天才”,而我们都不是天才——面对时间,谁又是天才呢?难道谁有什么特异的禀赋可以将一天的绝对时长变成48个小时?难道谁能面对时间永恒的流逝而不感到担忧和焦虑?
正是凭借这种记录,柳比歇夫培养起了对时间惊人的直觉:当他记录阅读花费1个小时的时候,他并不需要再掏出怀表,计算一下是否真的用了1个小时。他的体内就像有内置的时钟,不用依照钟表显示的时间去衡量,而仅仅依赖长期培养起来的对时间的直觉就足够了。
这才是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真正奇特的地方!柳比歇夫就像一位经验十足的医生,精准地拿着手术刀解剖自己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他不再需要一本“医学指南”来告诉他应该从哪里下刀,应该怎样解剖,因为他已经确切地了解时间的一点一滴,清楚地知道时间的纹理和脉络。他不会浪费时间,更不会去“消磨时间”——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好像是不存在的。他总是在用时间创造价值,或者认识世界。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的,不会无影无踪地消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因为他做了确切统计,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一生的时间是多么漫长,有的人可以用它成就无数的事情,可以建立公司,可以写出著作,可以提出全新的理论……但一生又是多么短暂,如果你一点也不在意它,等到时间溜走了,你才会意识到一切转瞬即逝。这两种人生的分水岭,就在于你有没有真正掌控时间。
我们担心时间的流逝,我们总想在这一分钟寻找到足够多的快乐。面对过去的时间,我们总是感到懊悔和内疚,遗憾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但我们总是无法掌控我们的下一分钟、下一秒钟。时间流逝着,我们感到如此无助,我们内心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恐惧,这种恐惧驱使我们总是做眼前最“舒服”的事情,却忘了要做“最有价值”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是,当我们在做计划、在想要合理利用时间、设计恰当的任务时,有可能仅仅在“计划”而已。
因此,在和时间之神的游戏中,我们永远是被戏弄的:时间之神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弱点,它让我们对时间的真实价值视而不见。
但柳比歇夫不是这样的。时间记录法对他来讲不单单是一种记录时间的办法,更是应对时间的哲学。
他善于捕捉具体的时间。他学会了如何同跳动着的脉搏和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数的、日益减少的余年。他小心翼翼地延长时间,紧紧攥住它,尽量做到不轻易浪费时间,连点滴时间都不放过。他对时间就像对不可或缺的生活口粮那样重视。……原来,人的一生完全不像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短暂。这里问题不在于寿命长短,也不在于工作安排得是否充足。柳比歇夫的经验在于充分使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一小时中的每一分钟,时时考虑实效。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在一生中可以把工作干个够,可以读大量的书,可以学会好几种语言,可以出门旅行,可以饱听音乐,可以教育子女,可以栽培花园,可以培养青年一代……
当面对时间之神的时候,他可以轻松地说:“嘿,虽然时间走得很快,但是在过去的每一段时间里,我都收获了一份财富,而且我都把它记录在了我的档案里!”
这种“笨办法”反而成了绝顶聪明的招式。你或许可以把这种对时间的运用方式看作是一种“修行”。它不是你一天就能养成的习惯,也不是你做了就能立竿见影的方法。我们和时间的较量是持久的:把时间管理当成一个游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仅是你管理时间的方法,也是你面对人生的理念——时间短暂,光阴易逝,而有意义的人生,就是把每一分钟都利用到极致。
如果你想要实现真正地专注,我建议你试一试这种时间记录法。当你开始记录的时候,千万要知道这份记录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也不是为了炫耀或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做,而是切切实实地为掌控自己的时间而做,因此你需要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向自己汇报。
记住,这种方法真正的要义在于:了解自己,精确地感知时间。具体体现在三点:
一、只记录纯粹工作时间
所谓纯粹工作时间,是和模糊的工作时间相对应的,它不是指你工作的那一段时间,而是指你真正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工作的那段时间。如果你在工作的时候冲杯咖啡,美美地享受半小时,这不能算作是纯粹工作时间,同样的道理,吃喝拉撒都不能算作纯粹工作时间。我最开始这样记录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纯粹工作时间少得可怜!
我以为自己在图书馆待了4个小时就是认真学习了4个小时,但当我把这4个小时以内所做的事情都列出来,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专注。
10分钟:去饮水机接水,顺便散步一圈
35分钟:和朋友闲聊15分钟:在网络上搜集资料
15分钟:点开了其他网站,无意义地浏览网页
45分钟:认真看书,边看书边做文献综述
30分钟:休息,并点开了一个视频链接,规划晚上的时间安排
30分钟:继续阅读文献
15分钟:和朋友讨论文献
45分钟:闲聊
如果足够仔细地看我真正纯粹的工作时间,只有搜集资料(15分钟)、阅读文献(1小时15分钟)、讨论文献(15分钟)。我以为我学习了4个小时,但真正计算下来,却只有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这可是两倍的差距!当你开始把纯粹工作时间从杂七杂八的事项中提取出来,你才能意识到自己有多少时间都被耗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这种情况在一开始可能是经常发生的,你需要有意识地去改变。例如事先规定和朋友讨论的时间,设置一个闹钟,防止长时间的瞎侃;搜集资料的时候,从一开始就尽量不点开一些无用的链接,以防自己的注意力被分散。
当你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纯粹工作时间开始多起来。一开始可能4个小时中可以有2个小时,逐渐变到2个小时15分钟,逐渐变到2个小时30分钟,逐渐变到2个小时45分钟……
你会发现自己的时间突然之间够用了。听到这里,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这样的人生,就像被表格束缚了一般,真的能算作快乐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很复杂,但从一个记录法使用者的角度,我想把我自己的体会告诉你:在记录和改进的过程中,我并不会感到一切都被限制住了;相反,因为时间被利用得越来越有效,我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正在进步——因为充满对未知的探索,我对我所要做的事情会变得更加兴奋。这样做或许少了很多因为一时冲动而消磨时间的快乐,但你会真正体会到一种更持久的快乐——来自自我创造和了解世界的快乐。正如在《奇特的一生》中,作者评价柳比歇夫时所讲到的那样:
他感受到,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复得,而且生命中的每一天也同样具有这种只有一次、不可复得的性质。不管多么奇怪,他的纯理性竟产生了热情,由于他的理性,生活的奇迹每天层出不穷、令人吃惊——他的时间统计法使这种神奇性不断翻新。
只记录纯粹工作时间,还蕴含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精准记录。最初的时候,因为你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很弱,所以往往无法做到靠直觉就可以判断自己用了多少时间。客观上可能是因为你没条件及时记录,出门在外,或者手头的活太多;主观上可能是你发现自己一天啥都没干又混过去了,不甘心,所以就更倾向于给自己填一些模棱两可的时间记录。
什么叫模棱两可的时间记录呢?比如思考人生、提升自我、锻炼思维这类的记录——你都根本不清楚,你在这段时间内学到了什么!
不要使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时间记录方式。回到最初谈到的那一点,你是为了掌控自己,了解自己,而不是出于自我麻痹在做记录。了解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弱点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有对自己真诚的人才有可能做到。
二、可持续是你最应该考虑的
我曾经给别人讲述时间记录法的时候,收到这样的提问:我已经明白这种记录法的规则,那应该用什么本子或者软件来记录呢?
问这个问题的朋友,他可能觉得应该有一种固定方式,然后循照着这种固定方式照做就可以了。
但情况并不是这样。记录时间不是在表达一种崇拜,当然也不是一种宗教,而是帮助你自发地了解自己。如果你是一个随身携带电脑的人,那你用电子表格或者文档记录当然是可以的;如果你更喜欢纸质的感觉,也可以选择买一个记事本来记录。当然,你将这两种方法混合在一起也完全没有问题。
当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随时提醒一下自己初衷是什么:是切切实实地自我提升,通过更多时间的工作和学习来充实自己,同时更好地提升效率;而绝不是为了账面上的好看,瞎填些模棱两可的时间和工作记录来哄骗自己。
这就好像有人为健身一开始就买齐所有装备,也买好蛋白粉、谷氨酰胺,但其实他的锻炼强度根本还用不着这些;也有人为练英语听力,先把听英语的软件都下载一遍,然后把 VOA、BBC、NPR、CNN、经济学人塞满硬盘,之后却心安理得地开始玩游戏。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等很久之后,他们的水平仍然在原地踏步。
打破你的仪式感,这是第一步。最关键的事情,就是从现在开始着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我知道应该这么做”。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你可能有一万种理由坚持不下去,例如今天实在太累,例如已经忘记早上做了什么,例如今天没有带那个用于记录的小本子……我无法列举出所有可能令你终止的情况,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它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如果我们自己总是慢慢吞吞或者随意挥霍时间,那么生活就不等人。半个小时对我们来说不算精选的时间。在这里我们只承认整段的时间,只承认不受客观环境和偶然事件干扰的大段时间。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才打算大显身手。对于稍短一点的时间,我们马上会借口外界干扰、客观条件而认为不适用。啊,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具有充分权力和理由的客观条件真是威力无比!把责任往它们身上推,那是多么轻而易举啊!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些借口正在削弱和腐蚀我们的灵魂……
三、如何使用这份记录?
时间记录的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为了对抗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们总是不能清楚地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第二件事是我们总是不能清楚地知道我们做过什么。
因为遗忘,所以你才需要记下来——这样当你需要对某段经历进行复盘的时候,你才有迹可循。从这些记录中,你可以得知你存在哪些不足,对什么样的知识最不能专注,你应该如何改进。
你可以把时间记录法看作是 To do list 的逆过程:To do list 是在事前对将要做的所有事情进行规划,而时间记录法则是对已做的事情进行总结。
如果你已经对时间有着足够精准的感知,那么你可以直接列出 To do list,并且在完成一系列任务之后,To do list 就直接变成你的时间记录。
但无论你是采用 To do list 还是时间记录法,最重要的一点,我需要再强调一次,就是真正掌控时间。在这一点上,你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经验和教训。我见过那种可以持续每天专注10个小时有效学习的人,向这些人学习时间管理经验,你可能得到的结论是“专心就好啦”。但是这种回答往往并不奏效,因为人对于时间的控制力天生就有差异。同样地,你可能从某一杂志上读到人平均的高强度注意力是多少分钟,但是这可能并不适用于你。
正如我一直强调的那样,你需要了解自己的特性。只有你坚持这样做,你才能逐渐对自己形成一个判断:每天能够高效专注的时间有多少?能够处理简单事务的时间有多少?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投入的时间有多少?
如果仅仅是一天的任务,记录不记录看起来对你生活的影响都不大。但是对于更长期的、更复杂的事务,它的优势就凸显出来。比如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最好的记忆时点是在学习一个知识之后的1小时、12个小时、1天、2天、4天、7天,那么在什么时间复习,我们就需要通过之前的记录来为自己做安排。
人是需要与自我抗争的,而抗争的最好办法,就是了解自己——这就是时间专注法则最关键的含义。
关键2:规则清晰:设计规则
回想一下我们在这节开头所讲到的:像设计游戏一样设计任务。在游戏设计中,一定要让玩家尽可能边玩边熟悉、边发现新的游戏目标——如果游戏一开始就介绍过多的规则,往往会让玩家感到很崩溃。一般而言,一款游戏在最开始的规则和使用技能设定上都相当简单,随着技能不断解锁,规则也会不断增加,游戏的目标也会变得丰富起来。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把规则设定得过于复杂,例如,每天将所有的时间计划都定得满满当当、事无巨细,并且给出太多的约束,不准在做作业的时候玩手机,每天早上必须要坚持早读……那么你一定会无法适应,因为你还根本没有开始熟悉这款游戏,就一下子跳到最后一关,当然很容易就失败了。
清晰且简单的规则,是令你能坚持下去最大的外在驱动,而本质上,这个规则就是对自己的专注时间进行追踪、分类、排序。
让番茄工作法变得有用
番茄工作法是20世纪80年代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提出的,它可能是这个世界上被使用最多的时间管理方法。如果你在苹果商店或者安卓软件市场搜索一番,一定会看见成百上千款“番茄计时”的软件。这种方法的规则十分简易,依照以下五个基本步骤执行:
第一步:决定待完成的任务。
第二步:设定番茄工作法定时器至25分钟。第三步:持续工作直至定时器提示,记为完成一个番茄。第四步:每完成一个番茄,短暂休息3~5分钟。第五步:每完成四个番茄,休息15~30分钟。
但恰恰是这个简易的方法误导了很多人。很多人在使用番茄记录法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自己完成了一个25分钟的番茄时间之后,便感到十分满足,于是放下手头的工作,准备开始短暂休息3~5分钟。但真正开始休息之后,却再也不愿意开始下一个“番茄”。可能因为玩了20分钟手机之后又突然想到还有一封邮件要回复,回复完邮件之后又记起来应该去喝一杯咖啡,一不小心因为咖啡撒了一点到桌布上,突然想到应该买新的桌布,于是在购物网站上搜索好看的桌布……
番茄工作法是有一个简单易用的规则,但这个规则却经常令很多人感到困惑。使用这种方法的朋友和我谈论起它的时候,有的人会和我说,“我知道按照这个方法下去一定会有效果,但是往往在进行到第四步(也就是短暂休息3~5分钟)之后,我就没能再坚持下去”;也有的人会和我说,当他正处在番茄时段,突然好朋友打来电话,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是接电话,还是直接挂掉?如果接电话的话,就不能按照番茄计时法工作了吗?
我听到很多这样的讨论之后,才意识到原来大家对于这种方法的误解这么深!在遵循番茄工作法的规则时,有的人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寻找如何记录番茄的工具,而一旦使用这个方法失败,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于是只能换一个番茄计时软件,但仍然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有的人选择完全照搬这种方法,但结果是当面对时间冲突(同时处理多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更加无法掌控时间。
实际上,番茄工作法的核心规则并不在于用什么软件来记录番茄,也不在于到底是“番茄”计时还是“土豆”计时,而在于这个工作法背后隐藏的关于时间的法则——那就是设定单位时间,以单位时间安排任务,提高对时间的敏感度。
单位时间尺度是番茄工作法的核心:将所有任务都切分为一个一个的时间块,而不是笼统地进行一项任务。在番茄工作法里,被切分的时间块的时长是25分钟——实际上在这里,25分钟就是你高度专注的时间上限。但显然,这个时间长度并不适用于所有任务:有些任务可能在15分钟的时候你就会对它厌倦,也可能在完成另外一些任务的时候却可以坚持1个小时而不用休息。就拿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当我在构思一个策划的时候,可能并不需要25分钟的时间提醒,相反,当我把构思策划所需要的时间切分成一个个时间块的时候,我的思绪还会受到负面的干扰。同样,如果你是一名理科生,你在看数学的时候通常也会有这种经历:一个很难的问题,通常不只需要25分钟,它可能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才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番茄工作法就显得没有必要了。
但在其他一些任务中,番茄工作法就显得很有优势:比如当我背单词的时候,我完全可以预计到,我背100个单词平均花费的时间是25分钟左右,同时也知道记忆100个单词基本就是我高度专注的极限。如果我再背下去,可能会效果不佳,因此使用番茄工作法来监督和记录背单词的时间计划就很完美。番茄工作法适用于容易拆分、且有明确目标和界定的任务,但对于那些倾向于创造性的工作(比如在准备一次演讲,你可能随时都有新的想法加入;比如在写一本小说,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新的灵感),番茄工作法就不再适用。
更关键的是,标准的番茄工作法假设的是25分钟是人高度专注力的上限,但不同的人专注度是不一样的。我更推荐大家的是,自己去了解自己的持续专注时间能有多少。当然,持续工作或学习1个小时,眼睛的疲劳和长期坐姿的疲劳也需要调节,所以一般就1个小时左右站起来望望走走,然后脑子里回忆刚刚做了什么内容,这也是符合遗忘曲线的时间(1个小时之后复习第一次)的,因此这个状态对于我来说比较靠谱。
但在这一点上,永远不要跟随别人的脚步。比如你自己的持续专注时间就只有20分钟,那你就设定在20分钟,假设你步子迈得太大非要设定在1个小时,那么完成一个番茄计时就很可能令你精疲力竭,丧失动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长度,然后完成一项任务之后,适当休息一下。如果你觉得疲惫,适当运动一下,比如做做基本的拉伸;如果你最近恰好在增肌,然后你也恰好在寝室学习,你可以顺便做20个俯卧撑;如果你最近恰好在练魔术,你可以运用这一段短短的时间简单地熟悉一下手法。
单位时间尺度的意义在于,让你对时间更为敏感。
如果你的时间是以月来衡量,你常常会想不清楚具体到某一天应该干吗——因为一个月可是有30天呢,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能往后拖;如果你的时间以天来衡量,那在某个小时你也常常会想不清楚具体应该干吗——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现在少1个小时又算什么呢?
但如果当你的单位时间尺度变到1个小时或者25分钟,你将会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因为在这个时间区间里,你无法再逃避,你清楚地知道每一分钟的价值,每一分钟对于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也就是说,当你在进行任何一项对时间不太敏感的任务的时候,都可以采用番茄计时法:它相当于一个沙漏的作用,随时提醒你“嘿,你看,这25分钟你总得做出点什么吧”!
本质上,它是把每个 Deadline(截止时间)细化到一个一个小的时间块,让你能够意识到每一段时间的价值所在。
不妨设想一下你可能遇见的所有生活场景,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对时间极度不敏感?如果让你完成一项费事的报告,可能你根本都不用提醒,就会时不时地看一下表——因为你可能会感到很难熬。那在这种情况下,你根本不需要计时器。
恰恰是当你在网络上和人聊天,无意间点开视频就一直顺着“视频推荐”往下不停看的时候,才最需要一个时间提醒:嘿,已经过去25分钟了,你应该做其他事情了!
因此,番茄工作法,不仅仅适用于任务,也适用于其他打发时间的事情。当你这样运用番茄工作法的规则时,你才真正把它变得有效起来。
TIPS:回顾一下,在采用番茄工作法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果你还没有运用过番茄计时,不妨从现在开始使用它来阅读完本书,这样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你自己的注意力水平,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其他工作任务。
四象限工作法
任务的分类和分块(也就是番茄工作法所运用的规则)同样重要。而关于如何分类,四象限工作法或许可以帮助你。
四象限工作法所采用的规则就是将工作任务从两个维度划分:是否紧急和是否重要。因此,这两个维度可以将任务分为四大类:紧急且重要的任务、紧急不重要的任务、重要不紧急的任务和不紧急不重要的任务。
比如一个准备考研的学生,目前他的专业课学习是紧急且重要的,他还有一份兼职写作的稿子明天就要交大概就属于紧急不重要的,而他想健身练出人鱼线就属于重要不紧急的。(当然这个划分并不绝对,如果他正在追一个姑娘,那可能练出人鱼线就是紧急且重要的。)
将什么样的任务划分在这四个象限中的哪个位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你当时具体的情况决定的。这也就是说,四象限工作法的划分需要你随着时间更改。你可以每一个月都将自己近期的任务这样分一次类,做成一个表格,最好将这个表格记录下来。这样在你无所事事的时候更容易提醒自己:“哦,我还有书要看,而看书这项任务已经被标记为紧急,我必须完成。”
四象限工作法让我们在规划的时候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面对一个比较长的规划,比如一周、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六个月的时间,我们根据之前估计的可支配时间,看看有多少时间是可用的。如果说番茄工作法是为让我们能够集中精力专注于目前的任务,四象限工作法则是让我们把较远的任务统筹起来的规则。如果我们计算了在一个月之内大致有多少小时是可用的,那就能先保证紧急且重要的任务在这些时间里被安排掉,再在紧急不重要和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里面挑选相对效益更高的任务安排掉,最后再考虑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下个月有一门很重要的考试,内容是8个章节,而根据你对自己的了解,这8个章节每个章节大概需要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那么显然在这一项任务中,你至少要分配10×8=80个小时的时间。因为这门考试的重要性,目前来看应该算作紧急而且重要的任务。根据上一节你的时间记录所得到的反馈,你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能有7个小时,而周末有8.5个小时,那么一周就有52个小时的时间,也就是说,在现在看来,这一项任务每周要分配20个小时的时间。为了保险起见,你就应该在最开始的时候安排25个小时/周,以防之后有临时事件发生。这也是你在安排任务时最需要注意的一件事了。当你对每一项任务都做出这样的分类,并且从长期目标再拆解到短期目标,那每天要做什么,完成多少进度,和其他不太重要的事情如何协调(例如朋友找你吃火锅,如果当天连这项紧急而重要的任务都没有完成,那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先拒绝掉),这些问题就都可以获得解答。
更重要的是,当你在运用四象限工作法这项规则时,一定会注意到:自己有很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被荒废掉了。比如对于很多人来讲,学好一门外语(例如英语)就是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因为目前没有什么迫在眉睫的必要,只有当要准备四六级考试、托福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如果早一点开始学英语该多好啊!
有一些任务需要长时间投入,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这项任务几乎都处于不紧急的状态;但当它变得紧急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这项任务如此重要,但又无法在短时间内挽回,最终只能懊悔“我要是早一点开始就好了”。
人们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就是短视。因为只能看到眼前一小段时间的利益,所以总是把紧急不重要的任务放在前面,当完成这些任务之后,便松了口气,觉得那些不紧急的任务,都可以一拖再拖,直到无法再拖下去为止,而运用四象限工作法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在运用这项规则的时候,千万要对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重视起来:这一部分任务的完成,正是拉开同其他人的差距的地方。你把这些任务列出来(可能是学语言,可能是培养一门兴趣,可能是完成一个很难但很有意义的项目),并且一定要按照上面那个例子那样的办法,把这项任务所需的时间拆解,分配到每天的任务当中去,将这项规则和前面所讲的时间记录法结合起来使用,锻炼自己对于时间的掌控能力。
进阶规则:专注力排序
如果你对于时间的掌控能力并不太好,在学到了上面两种规则之后已经感觉“我在生活中真正运用起来很有难度”,那么我建议你跳过这部分的内容直接看下一节。正如刚才所讲的,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你的技能不断解锁之后,再增加规则才不会使你感到疲惫。如果你盲目看了过多的规则而并没有进行任何实践,这就像是一个毫无内功的人却一开始就依照着各种武功秘籍修炼,最终只会走火入魔。
当你已经可以把任务切割和分类的规则当作你的习惯时,你可以再回过头来阅读这一章的内容,那时候你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热爱健身的人都知道在健身过程中有一个合理的健身安排相当重要。例如在健身的时候,如果你的主要目标是锻炼胸肌,自然应该设计很多和胸肌锻炼有关的任务。但胸肌并不适合天天练——肌肉是会疲劳的,间歇性的刺激反而是最有效的。因此在安排的时候,可能会在健身计划中搭配有氧训练,并且为了保证身材的匀称性也会锻炼其他的核心区域,比如背部、腹部以及腿部。例如你可以将背部和腹部一起训练,隔天再练习胸部,这样配合少量的有氧训练,效果可能更好。同样,时间专注也需要这样的锻炼和利用。
很多人的一个误区就是,在时间管理上往往只注意客观具体的时间。比如需要学习2个小时英语,恰好明天早上7∶30-9∶30估计有2个小时,那就学英语呗。
这样的安排问题在于:明天早上虽然有2个小时的时间,但可能并没有2个小时学英语的时间。
试想,如果你的专注力不强,刚起床的时候尤其容易分神,而且你又属于“看到英语单词就不太舒服”类型,那一大早安排学英语显然不太恰当,因为虽然有2个小时时间,但用这2个小时来学英语的结果将会是你浑浑噩噩地打发了2个小时,什么都没有记住。因此,关键的一点是你需要考虑清楚哪些任务是更加消耗你的专注力的,按照任务所消耗专注力的程度来排序,在考虑任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时间的利用,更要着重考虑专注力的利用。
当你不仅从时间长度的消耗,也从专注力的消耗程度来考虑任务安排的时候,你对时间的利用效率会大大提升。不妨设想一下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你在一天中最能专注的2个小时学习,而在最不能专注的2个小时收拾房间;第二种情况是你在最能专注的2个小时收拾房间,而在最不能专注的2个小时学习。虽然你同样花费4个小时的时间,但显然第一种的效果优于第二种。
更重要的是,按照这种排序,你可以找到很多更有意义的任务。在这里所讲的专注力消耗,其实是起始消耗——也就是当你启动这个任务的时候,所耗费的专注力的大小。
有一些任务虽然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做,但是一旦做起来又比较愉快。例如在 TED 上看一个演讲,可能最开始你宁愿刷朋友圈也不愿意看这个演讲,但一旦看起来却可能被演讲者所提到的观点深深吸引;而且相比刷朋友圈而言,看 TED 更能够提升自己(至少对于英语水平提升有帮助吧)。类似的比如写代码,很多时候是一直拖着不想写,但写起来又会觉得比较愉快。这些任务起始消耗的专注力强度大,但是却能够令你持续,也就是当你真正投入的时候却能够给你像“玩游戏”一样地快乐。
这就像高条件的放热反应过程,虽然要求的起始温度高,但是一旦开始就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这个“热量”就是指我们的专注力。
当你把不同的任务所需要的专注力排序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去挖掘对你来说有放热反应的那部分任务。当然哪些任务是你的“放热反应”是因人而异的,千万不可以把我刚才列举的专注力排序中的任务直接运用到自己身上。你可以花半个小时,仔细思考一下从目前来看,到底有哪些任务是值得完成的?它对于专注力的要求怎么样?
在进行专注力排序之后,实际的任务执行也需要和四象限工作法的规则结合起来——这也正是我强调要先熟练运用前面的时间管理方法的原因。有一些对专注力的起始消耗大,但却能令你源源不断产生兴趣的任务,尽管它可能不是紧急的任务,你也可以把它放在紧急任务的前面;有一些任务尽管看上去很容易上手,但在过程中却不断消磨你耐心,这样的任务就应该排在相对次要的位置。
高阶挑战:解锁更多规则
如果你想要更进一步地利用时间,保持高效专注,那么制订专属于自己的规则当然是必要的。“专属”的规则制订并不是没有章法地随意设定,而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我把它总结为协调性原则、多路径原则和递增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如果时间管理的规则过于松散,自然起不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但如果你制订的规则一点变通的余地都没有,那么也不是好的规则。所以在设定规则的时候,应该让这个根据规则制订出来的计划有回旋的余地。
多路径原则:虽然规则是简明扼要的,但是设计出来的规则最好能够从多个角度实现目标。例如在考虑时间分配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时间的利用,也要考虑专注力的利用,更要考虑特定场合下资源的利用。
递增性原则:不要试图依照时间管理的方法,一下子就从一个特别没有规划的人变成第二天就能把工作计划得细致入微的人。这样做一定会适得其反,让你根本没有心情继续下去。不要一次性实践所有的方法,而是应该一点点去尝试,当以前的规则变成习惯之后,再增加新的规则。
面对不同的情况,你自然会有不同的应对规则。在这里我和你分享一些我的办法,或许可以给予你一些启发。
任务被打断的应对规则:学会使用书签和收藏夹
在实现计划的时候,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是计划总被突发事情打断。如果是无法延后的事情,比如老板安排的即时任务,自然先去完成这个任务;但还有很多时候会出现“虽然可以延后,但延后的这个任务也挺重要”的情况。比如你在查阅资料的时候,突然发现另外一个很有意思或者值得探究的问题,但是它暂时和你要完成的任务不相关,那你就可能会很纠结:到底继续干手头的工作呢,还是被打断去做那件事呢?
这种时候,请一定要养成使用书签和收藏夹的习惯。书签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记录下一些零碎的东西,防止被打断。多使用书签的好处在于,可以帮你过滤掉大量你其实并不需要浪费时间在上面的知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如果你在网页上看到一篇很长的有趣的文章,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收藏,然后关掉这个页面。虽然这个行为听上去很“偷懒”,因为很久之后你可能根本就忘掉了这篇文章而没有在收藏夹中把它翻出继续阅读,但恰恰是这种行为可以帮你筛除掉大量的垃圾信息。因为很多你收藏的东西,本来就是不重要的东西,只是一时兴起想要去了解而已。通过这种方式,你隔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这个资讯真的不重要,只是当时想随便看看”,那这个过滤就是很有效的。
我以前正是因为不会使用收藏,而在任务管理上做了很多错误的选择,看到无用的内容先看看,以此打发时间,而真正重要的任务却搁置一旁。真正应该做的收藏恰好相反:收藏起来的好处就是可以过滤掉一些无用信息,而不是把那些真正重要的任务搁置一旁,在无用信息的阅览中将重要任务忘得一干二净!
当刷到那种看上去很有趣的文章或者新闻推送的时候,曾经的我往往会读下去,而实际上往往读过即忘,反而打乱了我最初的计划。显然面对这样无效的信息输入,一定要记得使用刚刚的方法:先收藏起来。
对于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能只依赖于书签或者收藏夹,因为仅仅收藏起来多半会忘记它。我通常采用的做法是,额外加上一个备忘。按照我平时安排任务的办法,每天都预留了20%的时间作为备用任务的安排,我通常会在这个时间设置备忘。养成这个习惯以后,我就可以统一处理本来会打断我当天计划的其他任务,在保证每日计划按部就班的同时,也没有错过真正有价值的资讯。
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规则
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可能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总是太忙,忙着上班,忙着完成报告,忙着加班……我们拼命想要挤出时间,但却发现我们最多的空闲时间,其实是在公交车上、地铁上,或者在等待会议的那部分时间里。
碎片化时间其实并没有那么碎片,真正碎片的,其实是我们在这段时间的专注力。例如当你坐地铁去上班或者去吃饭,在地铁上可能就有40分钟的时间。你通常会认为这样的时间很“碎片”,因为它看上去并不是一整块的时间,但却能让你持续学习40分钟,这其实的确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了呀(按照标准的番茄计时,这已经接近两个番茄时间)。
因此我更愿意把碎片化时间称为碎片化的专注力。在我们等待公交或者在地铁上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根本不是因为时间太短而无法做很多事情,而是我们的专注力太弱而无法做很多事情。如果让你在办公室办公,这问题可能不存在,但是让你在拥挤的地铁上,在嘈杂的交谈声混杂着地铁报站声里,你却完全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处理复杂的事务。
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关键,就是找到在这种场景下你的专注力足以应付的事情。具体方法有哪些呢?
1.完成简单的工作,去做并不需要太多精力就能完成的工作。
想要找到不需要太多精力就可以完成的事项,实际上就涉及我们上一环节说到的按照专注力排序——从那些对你来说专注力要求较低但又是必做的事项中挑一件完成。
如果你一下子想不到要做什么,你或许可以参考我如下的经验。
回复邮件:对于邮件较多的人来说一般都要留出处理邮件的时间。那自然可以把这部分时间挪到地铁上,这样为之后的事情省下更多的时间(如果你担心信号不好,完全可以把邮件都编辑好放在草稿箱里,到了办公室一键发送就好);当然你也可以做整理文档一类的事,如果你经常用平板电脑办公或者看书的话,就可以趁这个时间整理已经看过的书、做好的笔记,等等。
另外,如果你还记得在“任务被打断时的应对规则”中提到,可以把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内容用书签标记,那么在碎片时间里,书签或者收藏夹的功用就可以发挥了。你可以在这样低注意力的情况下完成书签里的任务,而将之前专注力较高和整块的时间都留给较难的任务,这样就增加了时间利用效率。
2.扬长避短:利用场景优势。
人是一种特别依赖于场合的生物。比如你可能会在一个酒吧和朋友大谈情感问题,但是在教室里,尽管面对的是同一个人,你也会觉有些难以启齿。因此,你的任务安排可以和场景结合起来,避免场景带来的劣势。在地铁上,是什么影响了你的专注力,让人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合看书和工作?影响因素无非是:人来人往,太嘈杂,看不进去书。那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看书呢?听,会不会是一种更好的方式?
比如你可以把参加的知乎 Live 都放在地铁上来听,而不用回家专门再花时间。你也可以听 TED 演讲或者网易公开课,或者 Coursera,因为这类音频或者视频最能够抵御嘈杂的环境。
更进一步,你甚至可以运用这个场景的优势。如果你喜欢写文章、写小说,那在公交车站或者地铁站观察生活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你完全可以去构想现在正在打电话的那位女士为什么蹙眉,她的神态有什么特点,这是积累素材的一个重要方式。你会发现,当你真正写作的时候,你待在家里构想反而耗时更长,那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积累素材呢?
这些方法,需要你不断地使用,一段时间后你就不会觉得在碎片时间里无事可做。
3.多做回忆和整合的事情。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做回忆和整合相关的任务是不错的选择。就自己来说,我会回想前一天做的事情,这也是我从小养成的一个习惯。小时候,妈妈会让我在睡觉之前总结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当时主要是为了锻炼我语言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在这个时间相当碎片化的时代,你可以把这个任务,变到早上等公车的10分钟,或者变成等早点的那5分钟。
总结:最近24小时我做了什么?思考:有哪些关键的事项是值得注意的?复盘和优化:我都用了什么方法?我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得更加好吗?
回忆和整合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玩德州扑克的高手,每天都会记录自己的状态,失误的牌和原因。同样,股票交易员也有这样的素质,每天都会写交易日志。无论你选择这样类似于冥想的办法还是记录下来,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自己有收获才行。
当你尝试去归纳整理的时候,或者反省的时候,往往会更集中注意力,一般来讲,用大块的时间来进行这样的行为比较浪费时间,这恰好就是最大化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方法。你去回想,去总结,这其实也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而当你在输出内容的时候,自然就保持了精力的集中。
关键3:障碍设置:成就感与挫败感的平衡
想象一下你在玩一款游戏的时候所感受到的快感。你可能会因为游戏的制作精美而感到舒适,也可能因为赢得胜利而感到开心。但你认真分析的话,一定会注意到自己在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和游戏难度设置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系:如果游戏毫无挑战性,你只是一味地赢,那么你玩几局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游戏太难,你从一开始就是被暴击,无论怎么做都是失败,那么你肯定会更加丧失兴致。但在游戏之中,当你既有成就感,又感受到挑战的时候,这份快乐则会被成倍地放大。
在管理时间和保持专注的时候,正是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我们可以把一个个任务当作我们成长的关卡,显然如果任务难度太高,长期的挫败感会令我们垂头丧气,转而去做那些不用动脑的简单事务;但如果任务难度太低,我们又会产生过度地自负,感觉面临的问题也不过如此,缺乏挑战和成就感。要想让我们自己沉浸在任务中,就需要保持成就感和挫败感的平衡。
容错机制:承认挫败&设置缓冲
一、坦率地承认阶段性的挫败
我们在进行任何工作时,都不可能保证持久的成就感。挫败感就像是永远不会消去的幽灵,随时有可能在某一个阶段袭来。如果没有扛过这个阶段,可能会令我们一直走下坡路;而如果正确面对这个阶段的挫败,那就能找到一条全新的路。
坦率地承认阶段性的挫败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在经历一段挫折的时候,有一种人会因此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是不是自己永远都做不好这种事情,是不是自己和别人比起来就是差一大截?在这种自我怀疑中,反复地耗尽了最后的心理能量,从而陷入更加糟糕的负面循环中。
还有一种人与此相反,因为一直以来的顺境令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失败,所以他们拒绝承认这段失败,他们为了证明曾经的选择或是决定没有出现问题,而不假思索地一条路走到黑。
这两种情况,都是因为没有恰当的容错机制。无论你多么优秀,都永远有可能面对失败,面对自己无力完成的任务。当出现失败的时候,自我反省,纠正偏移的路线则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中确实有“运气”存在。在一段时间内,一些幸运的事件使你的工作更容易,压力更小,让你在处理各项事务时都得心应手,而在另一段时间则是完全相反的状况。如果你习惯了好运的状态,一旦你因为身体状况变糟或者突发变故,还依然以过往的经验去要求自己,不仅会让自己很累,而且仍然无法跟上给自己设定的步伐。
我的方法是,每个周末都给自己留一段时间,思考最近这一周的生活是否在某些方面存在很大的变化:无论是身体状况、人际关系,还是职业发展,或者技能培养,都可以纳入思考的范畴。这并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1个小时便足够。
当你意识到最近身体状况欠佳时,自然需要调低你的预期值。你应该在心中鼓舞自己,但是也同样应该意识到,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不用为这一段低谷时期乱糟糟的生活感到自责。当你学习一门课程并发现学习得十分吃力,设定2个小时完成的作业花费了两天都没有完成的时候,那么你最好的办法不是和自己死磕,而是去找老师谈谈这个问题,或许老师会一下子指出你遗漏掉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指出你的困境所在。
同样,如果你发现自己目前的任务过于简单,毫无挑战性,也可以按照上述的办法做出改变。如果你长时间都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那你就应该反思一下你目前的任务设置了,你目前的任务可能过于简单,应该加大一些难度。
总之,固定一个时间,分析自己目前的任务难度是否应该做出调整,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面对生活。
二、学会给自己设置缓冲地带
容错机制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学会给自己设置缓冲地带。如果你在制订任务的时候设置得过于死板、没有变通,这就很有可能会将自己引至“我必须完成这件事”的强迫感之中。有些时候,这种强迫感可以帮助我们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但是更多的时候这种强迫感也使得我们的情绪更加焦虑。
学会设置缓冲地带,就是给自己创造一个合理的空间。当人们在使用时间管理办法的时候,往往把它当作一套专家总结出来的“精巧”的办法,以为只要一字不落地照此执行就好。但时间管理的方法并不是一个监控仪,让我们24小时的生活都无处可遁——它的本质是帮助我们抗衡内心那个容易被繁杂事务牵引的自我而已,在抗衡之中,我们也需要创造一些空间,否则糟糕的事情一旦袭来,你的时间管理方法就会变得十分脆弱。
例如在如何 to do list 之中所讲到的,如果你将每天的任务以6∶2∶2的比例分开:六成时间是用于计划的任务,两成时间是用于临时出现的任务,另外两成时间是用于备用任务,那么你管理时间的时候就会更加轻松,也会更加有成就感。同时你也可以设置自己的办法,例如为自己设计一条止损线:如果任务的进度和预计情况有50%的差距(例如计划2个小时完成,但2个小时过去了一半都还没有做到),那就应该及时放掉这个任务。因为这个差距可能和你目前的精神状态或者知识储备有关,这时你不妨先放一放。如果是知识不足,就先去补充相关知识;如果是状态不佳,过一阵子再来完成它,或许就会得心应手很多了。
激励机制:有效奖惩&好奇驱动
在时间管理这场游戏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激励机制:当你完成任务的时候能够得到适当的奖励,而没有完成的时候会有相应的惩罚。通过这样的反馈调节,你才更有动机去完成那些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不是止步不前。
一、外在激励:有效奖惩
最简单的激励办法,就是用类似对小孩子的奖惩措施来对待自己。小孩子的教育办法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简单逻辑:如果表现良好就给他糖吃,如果表现不好就不给他糖吃。例如当你完成了一个目标的时候,可以用买包包或者去旅游一次作为给自己奖励而如果你在某件事情上失败了,就限制这周或者这个月的开销。
但这种情况存在的最大漏洞是:当没有“监护人”存在时,我们会倾向“偷糖吃”。例如本来制订一个健身计划,规定自己如果在这一周完成这些训练,就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吃一顿大餐。但实际情况是,尽管没有完成训练,甚至一次训练都没有开始,到了周末,仍然宽慰自己“哎,没事啦,这周也挺累的,也需要犒劳一下自己”之后,便去大吃特吃,那么这样就没有得到执行的激励,自然不会起到任何有用的效果。
一个办法是,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自己的目标和奖惩制度。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最在意的一点是印象管理。尽管我们不完美,但是仍然幻想在别人心中创造一个“完美的形象”;尽管我们有很多缺点,但是我们渴望光彩的一面永远盖过自卑、恐惧和怯懦的一面。正由于此,在公开目标之后,当意识到会被自己的朋友或者围观的人监督时,他们对于我们就变成了如同监护人对于小孩的存在;我们会羞赧于偷糖的举动,因此会加倍努力,来达到所制订的目标。
但公开自己的目标也有负面影响:它会带给你一种已经完成目标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是一种幻觉。想象一下你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要努力完成某一任务的消息。你的朋友可能会称赞你真厉害,也有的人可能会对你感到崇拜,仿佛就像你已经完成了这件事情一样。
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这个目标你有大概率能成功,那你就不要说出来,只管埋头苦干;因为一旦公开,你更容易有一种“已完成”的错觉,而陷入某种飘飘然的境地。如果你认为你只有小概率能成功,那请你将你的目标公开;因为失败的概率越大,你越容易从“一定要努力实现公开目标”中获得斗志。
很多人在运用的时候恰好相反:他们对于那些就要完成的目标迫不及待地公布在社交网络上(例如马上就要搞定的项目,反而更愿意发在社交网络上),而对于那些很可能失败的项目只字不提。只有当你把那些大概率会失败的内容公之于众,你才会获得更大的激励去完成它,这正是一个人能成功的秘诀。
另外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找到一位在意志力方面比你坚定的朋友,在他的监督下完成。你也可以和他订立这样的“对赌”协议:如果今天一整天你都认真地工作并且完成了目标,那么对方就要满足你一个要求;反之,则需要你满足对方一个要求。这条“外在监督”的规则也正是许多付费社群之所以流行的原因:一个人努力会感到没有激励,而如果一群人努力,互相督促并且有明确的奖惩措施,那就更容易坚持下来。
但总的来讲,单纯的外在激励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你观察过各个领域做到最顶尖的那一部分人,你一定会发现这样的规律,那就是绝大部分人之所以能做到最顶尖,靠的就是他们对这个领域本身有足够强烈的热爱。尽管没有黄金和宫殿作为嘉奖,他们也愿意探索,因为他们愿意用在这片天地发现的花花草草为自己编织桂冠。因此,精神激励往往拥有更强大的魔力。
二、精神激励:好奇心制造更多的成就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存在一个名言引用排行榜,这句话应该可以名列前茅。当你对一件事情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你感受到的激励确实是最大的,而“好奇心”正暗藏着这样的能量。
当我第一次实习、第一次坐班、第一次需要面对这么多事情的时候,我听到的都是我不熟悉的名词,而我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了解它们,这比在学校学习时要补充的知识多太多。但同时我也会有这样的体会:我所见到的东西都是新的,尽管我很累,但是我仍然感到十分满足。
当接触到一个新奇的事物的时候,未知所带来的新鲜感和神秘感,往往会让我们有更强的专注力——我们感受到“这个东西蛮有意思诶”,或者“哇,好有趣”的信号,好奇心也因此被激发。
这是一个甜蜜的烦恼:甜蜜之处在于新鲜感让我们兴奋,它满足了我们先天对于知识的追求,让心灵感受到“意义”的存在;而令人烦恼之处则是,生活中这类引起我们兴趣的事情太多了,尤其在资讯爆炸的今天,有太多事情可以让我们感到“哇,好有意思”。但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就仅停留在“这很有趣”的一层,并没有真正动用我们的大脑去分析它。因此,它就只是在我们大脑皮层停留了一阵子,接着我们便又转向其他的焦点——这样一来我们当然不会有什么收获,甚至还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在不同的事物之间浅尝辄止的涉足和转换让人们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控制这些即时兴趣所带来的选择,而任凭自己的喜好胡乱牵引我们的思绪,最终很有可能一事无成。但如果我们利用兴趣所带来的专注力,把它变成我们成长的激励,锻炼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你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的时候,不妨多去想想,有什么相关的知识可以获得。网络如此发达,只要你想要去搜集信息,基本上都是可以搜到的。例如我有一阵子对巫术很感兴趣,就用休息时间去搜集了关于东南亚、非洲、欧洲罗马、拜占庭帝国和澳洲土著的巫术的书籍和故事,并整理成文件夹。如果这些时间我拿来上网冲浪,这些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但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一方面锻炼了我快速检索、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增长了我的知识。相比于反复刷新新闻,这样显然就是更有效的利用时间的方式了。
同时,当我有什么新的感兴趣的事物时,我会尝试更深入地了解它,多想一层,多挖掘一层。
如果你喜欢读小说,试试把“我觉得这部小说很不错”变成“我觉得这部小说不错的地方有三点,这三点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如果你喜欢看美剧,试试把“这个人的演技不错”变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他演技出色”,“究竟什么样的肢体语言应该对应什么样的情绪”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一旦你开始这样做,你会发现你对这件事情的兴趣将变得越来越浓厚。
当然,想一次性就开发出好奇心所蕴藏的潜能是不可能的。但你可以慢慢地过渡,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在做任何事情,就算是很简单的事情的时候,多问一下背后的原理。比如在用一款手机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问一下:这款手机的上游供应商有哪些?你可能会查到有关快闪内存的供应商、生产处理器和 Touch 的供应商、相机供应商。那你是不是可以再问一下:相对应这些功能的核心技术是什么?选择供应商的地域主要考虑的是技术成本还是人工成本?这些供应商和产品的议价权是怎样的,他们议价权的来源是什么?
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并且也很难做到,但这的确是一条提升时间利用效率的捷径。在大量的碎片化时间中,如果你无事可做,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好奇心,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尽管这样的知识不一定会马上用得着,但是随着日积月累,你就会发现你的眼界变得开阔许多。
当你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你也会对很多普通的事情感兴趣。要知道今天这个社会中,每一件物品的生产、设计和使用都是有人耗尽一生的智力、才能,思考优化出来的结果,从这些内容里面去学习,往往可以把更多的学科知识串联起来,融会贯通。在这个过程里,因为你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激励令你深入探求之后,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你想要继续了解的欲望。在这样的机制下,你会发现你逐渐培养起了对任何事情都专注的态度,自然时间的利用效率也大大提升,这可以算是最有效的激励办法了。
2.3 最重要的是低谷期
优化时间管理和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在前面几节中都已经详细地说明。千万要注意的是,时间管理是一个持续的游戏,想要玩好它,低谷时期的表现更关键。
在洛杉矶,我拜访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查尔斯。查尔斯是几本畅销书的作者,我在阅读了他的书之后,决心向他讨教一些关于写作的心得,于是向他发邮件问他是否有时间接受我的拜访。没想到,他很快便发邮件回复我,爽快地答应了。
我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去拜访他的。洛杉矶的天气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晴空万里,那天也是如此。我到达他家的时候,他正在写作,看上去已经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看见我的到来,他热情地邀请我去他的后院,于是我们就在那里开始聊了起来。
我们大约聊了10分钟的写作。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你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当中,有用到什么你感觉很特别的手法吗?”
他沉思了片刻,这样回答我:“关于写作,我没有什么好教给你的,因为关于写作的手法,其实没有什么秘密。你一定看过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吧?在写作中我会运用其中一些手法,但其实具体怎么用,都是我不断摸索出来的。”
在交谈中,我能感受到他在写作中下的苦功夫。显然,他并不属于天才型的作家,他最开始向出版社投稿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愿意接他的稿子。他说,因此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夜以继日地写作,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开始阅读,一旦有灵感了便马上创作。他认真计划着每一个小时,生怕少读了几页书;他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即使在晚上散步的时候也如此,一旦有什么灵感就立即记下来。就算现在已经不再需要为自己的出版物发愁,他仍然坚持这样做。
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我和他接着聊了聊他关于自己作品的看法,最后我问他,“如果一个刚入门的写作者来向你讨教经验,你最想告诉他的是什么?”
“抓紧在低谷的时间。”他饮了一口咖啡,对我笑了笑,“我以前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和我一起写作。和我一样,在最初的时候,很多出版社不愿意接他的稿子,投出去的小说、散文,统统都杳无音信。那几年里,他一直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写作方面的天赋。我劝他说,我们一起继续写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他接着说:“在挣扎了两三年之后,他最终转了行,没有再写作了。在那挣扎的两三年里,他基本上没有产出,每天都是在等待出版社的回复和垂头丧气中度过。其实要说写作天赋,他明显高过我,但在他颓废的那两年时光里,我一直写,一直写,就算没有出版社接受我的稿子,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我那时一直在提醒自己,我可以等待一切,但是时间不会因我而停留。我可以等到有出版社联系我时再开始认真写作,也可以等到有人赏识之后才开始大量创作,但是这样,这段等待的时间就被白白浪费了。”
他顿了顿,重新回到了最初谈到的主题:“所以我和你说,如果要谈我最大的经验是什么,那就是要利用好在低谷中的时间。当你处在上升期的时候,你的能力、视野、人缘可能都极佳,你很容易保持良好的状态,很容易运用好时间,把握好节奏。你会把每天安排得满满的,生怕浪费了一点时间。但当人们处在低谷的时候,就会选择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他们多半会开始抱怨,心情沮丧、萎靡不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能做到掌控好自己的时间,你就会获得改进。虽然这不一定能帮助你一飞冲天,毕竟从高峰到低谷这之中不得不承认有很多运气的因素存在,但日积月累,当真正的机遇来临的时候,你就可以抓住。现在,我写了二十多年了。我每天早上仍然7点钟就开始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创作。永不懈怠,永不放弃,这就是我的秘密。”
他的言语令我想起了柳比歇夫工作法中的那一条,“笨拙地坚持”是一种智慧,这或许是“不谋而合”,也或许正揭示了时间专注中最关键的隐藏法则。
从查尔斯的家出来,已经是中午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脑海里闪过一个类比:人的见解和知识就像是一杯水里溶解的盐,而析出的晶体就是你所有被认可的成就。当你的能力并不高的时候,即使你已经拼命往溶液里加入更多的盐,也无法析出晶体。只有当你不断加入盐,直到有一天溶液达到饱和的状态,它就自然而然会析出晶体。所谓“最重要的是低谷期”,就是当你在看不见晶体的时候,仍然不放弃继续给自己的人生加盐的坚持。
成功是具有偶然性的,任何一个理性而非狂妄的人,都会认识到自己的成绩并非纯粹来源于努力。大多数时候,尽管我们做好了一切可做的,但仍然有相当大的概率将面临随着失败而到来的低谷期。承认我们在大部分时候都无法析出晶体,是真正开始掌控时间的第一步。因为时间的价值从来不是即时性的,它会延后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年、五年。如果你总是用即时性的价值去衡量时间,你永远也无法掌控它。
一杯溶液到底能否析出晶体,受到溶剂、温度、压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只要你不断往里面加盐,最后就会形成晶体,而这就是你能收获的价值。不要光看别人手里的杯子。他们可能生来就有一杯饱和溶液,也有可能在你没看见的时候往里面添加了什么,但这都与你无关。你需要做的事情是,从现在开始尽可能多地给自己添加盐分。
如果你在读完这个章节之后,并没有认真地按照里面的内容去执行,那无疑浪费了这一段阅读时间。只有把这个章节里面提到的规则变成习惯,并且让这个习惯在你低谷的时候仍然保持下去,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专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