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解读
《矛盾论》作为扎根于中国大地、写作于中国革命时代的辩证法专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它蕴涵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毛泽东洞察历史逻辑的创造性智慧,拥有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理论形态,体现了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它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统一、同时又以矛盾的特殊性为重点的有着巨大解释力与穿透力的分析框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和破除教条主义这一中国革命之严重障碍的最有力的哲学工具,并由此塑造了中国式唯物辩证法的别开生面的表达形态,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68],作出了巨大而独特的理论贡献。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之所以富有巨大生命力,之所以能够引领一个大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正是因为它能够把实践性与时代性、革命性与人民性这些实践哲学的关键要素创造性地有机统一在一起,从而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灵魂。毛泽东因而成为中国、成为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实践、进入时代、进入人民大众的卓越典范。
一《矛盾论》概说
《矛盾论》的发表和出版,是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所做的报告《辩证唯物论讲授提纲》中的“矛盾统一法则”章节为蓝本修订、校勘、补充后独立成书的。毛泽东同志的讲授提纲,在抗大演讲后,曾由总政治部根据讲授记录稿整理后交毛泽东审阅,然后打印了若干份。此后曾有过多种版本。但从现存的版本来看,最早的油印本封面注明是1937年9月印,并且还在“矛盾统一法则”章节后的括号内注明“一九三七年,八月七日”。据此可以断定,最初的《矛盾论》写于1937年8月7日之前,而最早的发表日期为同年9月。
《矛盾论》是继《实践论》之后毛泽东的另一篇哲学专著。它的写作、成书和讲演,是与中国当时的历史氛围和思想理论前提分不开的。它是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近现代中国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的产物,同时也是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和中国共产党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产物。可以说,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形成的复杂的历史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反对党内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批判“左”倾教条主义的迫切需要;当时思想战线上正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论战等诸多因素,成为《矛盾论》写作的基本原因。
《矛盾论》虽然吸收了苏联教科书中的一些思想资料和积极成果,却并非就是苏联教科书的中国之作。它是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对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后生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典范。《矛盾论》在框架体系上比苏联教科书更加严谨和科学,内在的逻辑性也更强;在许多提法、分析和论述上也比苏联教科书更为明晰、概括、系统和深刻,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思想,如:矛盾普遍性的科学概念,矛盾特殊性的五种情形,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转化,事物矛盾的精髓等。实践已经而且将继续证明,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矛盾论》不但不会过时,相反将日益显示出它的思想的魅力和哲学的光芒。
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讲的那样:“毛泽东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矛盾论》侧重于从辩证法角度批判“左”倾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它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它首先从分析矛盾普遍性入手,然后着重分析矛盾特殊性,最后又归结到矛盾普遍性,从而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矛盾问题的各项基本原理。毛泽东的《矛盾论》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同时又对其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并赋予其独特的中国特点和中国风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 />
1.建构了别具匠心的关于矛盾学说的科学体系
列宁曾经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69]《矛盾论》就是抓住了这个实质和核心,并且加以发挥、发展。全文从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对立开始分析,引出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地位,从而全面地、详尽地分析了矛盾规律的各个方面。这里试举几例来进行说明:首先,《矛盾论》紧紧抓住矛盾规律这个核心,从不同方面对矛盾系统做了深入的论述。[70]其次,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已经把矛盾与系统、过程联系起来了,他说“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71]再次,在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时,毛泽东也是很有创见的,他指出,首先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72]。
另外,在分析矛盾规律的各个方面时,毛泽东首次着重分析了矛盾本身的存在情况,最后以矛盾斗争的形式结束。在分析矛盾本身的存在情况时,他又从矛盾普遍性入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以及特殊性的种种表现;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进而分析反映矛盾力量不平衡的各种情况,以及矛盾本身的特性。全文以矛盾特殊性为其着重点,以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为贯通始终的主线,形成了一个完整、严谨、科学的矛盾体系。这个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大理论贡献。
2.创造性地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理论的过程中,曾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提出过一些重要思想。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都论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问题,但总的来说,他们对对立统一规律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和论证。而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是列宁。他在《哲学笔记》中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73]并且强调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必须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一规律,才能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哲学观点和哲学观念,牢牢把握对立统一规律这个核心,系统地论证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他指出:“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74]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75]与形而上学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运动的,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他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76]“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77]毛泽东对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论证,以及内因和外因关系的概括和发挥,为阐述和发挥对立统一规律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重视对立统一学说的理论地位,更重视它的方法论作用。他在《矛盾论》中特别强调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意义。他认为,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最根本的方法,“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78]因为所谓认识世界,从根本上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事物的矛盾;所谓改造世界,就是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矛盾论》的体系和结构反映了人们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客观过程,它鲜明地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性,具体地说明了对立统一法则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法则,明确强调掌握了对立统一学说,也就从根本上懂得了辩证法。
3.以矛盾的普遍性为基础,重点而详细地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
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矛盾普遍性原理的论述,更多地是说明每一事物或现象都包含有矛盾,而关于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方面,他们虽然也提到过,但没有着重强调,也没能以极其明确的语言概括出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既明确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又清晰概括出了矛盾普遍性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79]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就要坚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分析一切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毛泽东还特别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会这个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并推断革命的将来。”[8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矛盾特殊性问题也有一些独到精辟的见解。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和富有是两个对立面。它们本身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二者都是由私有制世界产生的。问题在于这两个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在对立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确定的地位。只宣布它们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是不够的。”[81]这就是说,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时,应该觉察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方面的特殊性。列宁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82]但他们关于矛盾特殊性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指导中,并没有将矛盾特殊性从理论上作为专门的哲学范畴加以展开并作出详细的论述。《矛盾论》针对中国共产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第一次把矛盾特殊性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有力、详细、系统的阐述,全面分析了矛盾特殊性的各个方面以及认识矛盾特殊性的意义,从而为我们党最终克服“左”倾教条主义提供了具有深刻针对性的哲学基础,为我们党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开辟了理论道路。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详尽地阐明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每一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每一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的各个方面,每一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个方面这五种矛盾特殊性的基本形式。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人们在分析矛盾特殊性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深入地进行分析,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他指出:“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83]《矛盾论》还紧密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不仅详尽地阐明了应当怎样具体地研究和分析事物的矛盾特殊性,而且从理论上反复说明了认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意义。毛泽东认为:“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84]只有研究矛盾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因为“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85]毛泽东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系统论述是他对唯物辩证法的最重要贡献,这一理论成果是他同主观主义的教条主义进行卓绝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结晶,显示了毛泽东把他的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同现代世界,特别是同现代中国革命的时代要求建立起坚固桥梁的深刻的哲学智慧和政治洞察力。
4.提出了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重要论断
关于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相互关系的理论,列宁有过精辟论述。他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86]毛泽东在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相互关系时,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思想。他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87]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不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88]毛泽东在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做了深入分析后,得出了一个著名而重要的哲学论断:“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89]
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崭新概括,它揭示了对立统一各个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哲学论断,并在“核心”说的基础上深入地揭示了矛盾诸方面和诸种矛盾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在对复杂的矛盾情形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新见解、新原理,要求人们在个性与共性、相对与绝对、特殊与普遍的相互联结中去具体地把握矛盾,进而也从辩证法角度充分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什么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如何结合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具体化并突出了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为我们党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各种矛盾、有力批判教条主义者重普遍性轻特殊性的错误倾向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原则和科学方法。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一个新的重大贡献。
5.系统地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非常重视,他们在具体运用辩证法的过程中时时体现了这一思想,并把它视为研究现实问题、指导实际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但都没有把它们作为哲学范畴明确提出来加以论述。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教科书虽然提出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概念,并阐述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问题,但是还没有能够对这两个概念的含义给予科学的规定,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这个任务是由毛泽东完成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首次把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两种特别的情形提出来并加以阐释,并把这类矛盾的学说提升为哲学原理。这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所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最初提出主要矛盾的理论,该文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90]《矛盾论》则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概括和详细发挥。毛泽东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但这些矛盾的力量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起着主要的、领导的、决定的作用,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其他的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这就是非主要矛盾。“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91]毛泽东由此批评许多学问家和实践家,由于不懂得抓主要矛盾的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问题的中心,也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在抓主要矛盾这一方面,恩格斯和列宁在实践中曾经体现了这一观点。恩格斯说:“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92]列宁指出:“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93]当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并非一成不变,事物的各种矛盾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的,而“相互作用消除了一切绝对的首要性和次要性”[94]。在多种复杂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而在一对矛盾中,矛盾双方也有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毛泽东指出:“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95]他还以大量的事实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和程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发生变化。<br /> 此外,毛泽东还论述了研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上述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就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因此,“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96]。毛泽东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的论述独具一格,成就卓然,超越了前人和同时代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述,深化和发展了矛盾特殊性原理,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作出了新的贡献。<br /> 6.详细地阐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br />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一切矛盾都具有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反映矛盾诸方面相互关系的两个基本的哲学范畴。在辩证法发展史上,中外古代哲学家都直观地、朴素地认识到矛盾的对立面的互相联系和互相转化,但自觉地论述对立面具有同一的人则是黑格尔。他反对在对立中看不到同一,把对立双方绝对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认为对立的每一方都已含着它的对立、规定着对方,辩证思维的本性“在于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97]。马克思说:“对于一个黑格尔主义者来说,把生产和消费等同起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事。”[98]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就有精辟的论述,他说:“某种对立的两极,例如正和负,是彼此不可分离的,正如他们是彼此对立的一样,而且不管它们如何对立,它们总是互相渗透的。”[99]“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100]列宁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有过许多重要论述,他把辩证法定义为关于研究对立同一的学说。他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互相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101]列宁特别注意对立面互相转化的问题,他认为:“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规定、质、特征、方面、特性向每个他者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过渡。”[102]他还明确提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同等作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103]。列宁的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矛盾对立同一的内容,但列宁对自己的思想没有加以详细论证和展开。毛泽东在吸收列宁的认识成果和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地阐明和发挥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r /> 毛泽东明确把矛盾同一性的科学含义概括为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104]可见,毛泽东在说明同一性的两种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一点还不够,“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105]。唯有转化,旧事物才能灭亡,新事物才会产生。但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古代哲学家们一般都没有注意到对立面之间互相转化的条件,所以这种古代的辩证法难以同诡辩论、相对主义划清界限。黑格尔讲转化时是概念的转化,他也不讲转化的条件。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界限都是有条件的和可变动的,没有任何一种现象不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106]在《矛盾论》中,毛泽东高度重视对条件性的研究。他指出:“两个相反的东西中间有同一性,所以二者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这是说的条件性,即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矛盾的东西能够统一起来,又能够互相转化;无此一定条件,就不能成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转化。”[107]他认为,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现实的、具体的矛盾;它所讲的转化,也是现实的具体的矛盾,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构成的,并不是那种主观想象的、幻想的矛盾和转化。离开了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具体的矛盾,就不能成为矛盾同一性。这种思想无疑是发展了恩格斯的“真实的具体的同一性”与“抽象的同一性”的观点,划清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矛盾转化论的界限。<br /> 就矛盾的斗争性来说,《矛盾论》在全面继承列宁思想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斗争的形式问题。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就是矛盾的斗争性。它作为一个有广泛含义的哲学概念,与政治上的斗争概念是不能混同的。他根据列宁关于不能把运动限于某种斗争形式和需要用历史的态度来考察斗争形式的思想,把斗争形式区分为对抗与非对抗两大类,并对其做了科学的规定,阐明了这种区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毛泽东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108],但是,“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109]。不能到处套用。虽然列宁首次提出了对抗和矛盾不是一回事,他说: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110]但毛泽东把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特别提出来,大大发挥了列宁的思想。毛泽东指出:“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111]对抗性矛盾最后要采取外部冲突形式才能解决,非对抗性矛盾则不然。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可以互相转化。毛泽东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问题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br />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还发挥了列宁关于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是绝对的原理,从两个方面具体研究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同时存在、紧密结合的矛盾的两种本质属性。“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112]另一方面,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毛泽东认为同一性之所以是相对的,包括两层意思:首先,同一性是暂时的。就是说:“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113]其次,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就是说,“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114]“由于一定的条件才构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说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115]斗争性之所以是绝对的,因为“矛盾的斗争贯串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着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116]在毛泽东看来,如果把同一性看作是绝对的,就会陷入僵死的、凝固的形而上学;如果把对立面的斗争看作是相对的,就会陷入轻视斗争的矛盾调和论。因而,毛泽东强调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117]“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118]“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119]毛泽东的上述观点无疑把列宁的思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br /> 日本学者松村一人高度评价毛泽东的《矛盾论》,认为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多数矛盾’的思想,并以其为出发点,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全面地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强调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性质的方法解决,给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第二,矛盾辩证法的创造性在于把探究矛盾特殊性的方法具体化。……第三,用矛盾辩证法阐述的根本矛盾和阶段性,是哲学的一个创新。根本矛盾是有关整个过程的问题,它决定过程的本质,而主要矛盾是有关过程的各个阶段的问题;第四,阐明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意义在于进一步证明事物向新的方面转化的本质。此外,矛盾辩证法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转化、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的论述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20]<br />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21]《矛盾论》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运动的哲学逻辑和理论表现。它是毛泽东从哲学理论上对我们党领导的两次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左”倾教条主义斗争的巨大理论成果。《矛盾论》是积淀着、表征着现代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智慧的哲学著作,因此它不但是毛泽东哲学思想达到成熟化和系统化的显著标志,而且还以中国革命的丰富历史内容和特有新鲜经验,充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辩证法,卓越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把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创造性融为一体的光辉典范,是把历史经验和革命经验提升为哲学逻辑和理论形态的经典性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作出了新的独特而伟大的贡献。<br /> 二 两种宇宙观<br /> 在《矛盾论》第一部分,毛泽东开门见山地指出:<br /> 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列宁说:“对于发展(进化)所持的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观点是:(一)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二)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统一物分成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着)。”列宁说的就是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122]<br /> 宇宙观即世界观。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不只是关于世界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而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普遍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包括: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这就是哲学的党性。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派生的,属于唯物主义。反之,便是唯心主义。除此之外,哲学世界观问题中还包含着这样一个重要内容,即世界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否是发展的?如果是发展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则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辩证法的观点是,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形而上学的观点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静止的,否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自身的矛盾性。所以毛泽东说:“一讲哲学,就少不了这两个对子。”[123]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客观世界本身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物质世界,只有既唯物又辩证地认识世界,才符合世界的本来面貌,才是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人们怎样去看待世界,就是世界观;用这种根本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因此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总是体现了一定的世界观。<br /> 《矛盾论》对两种宇宙观根本对立的历史做了简明扼要的回顾,进一步说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总是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结合,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作用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毛泽东指出,形而上学的思想,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统治的地位。在欧洲,资产阶级初期的唯物论,也是形而上学的。自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诞生之后,资产阶级除了坚持唯心论外,还以庸俗进化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br /> 毛泽东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看作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是他研究和实际运用辩证法的出发点,也是他对辩证法学说新的建树。他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哲学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表明这种哲学是一个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它对世界总的看法既是唯物主义的,又是辩证法的,是二者高度的有机统一,同时也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不是主观的,可有可无的,而是由客观世界本身所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因此,无产阶级为了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要反对唯心主义,而且要反对形而上学。辩证法脱离了唯物主义会受到歪曲,唯物主义离开了辩证法,就不能贯彻到底。这不仅是《矛盾论》,而且是毛泽东整个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br /> 1.两种宇宙观的基本特征<br /> 毛泽东在指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后,依据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剖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br /> 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124]<br /> 这段话从三个层次,渐次分析了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第一,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第二,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第三,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于外力的推动。<br />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孤立的,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本性。所谓“联系”,从哲学上讲,是指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因此,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而这就要求必须反对以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思想方法。<br /> 物质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变化发展的。因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然使它们的原有状态或性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前进上升性的发展。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而整个物质世界的发展则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辩证法又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125]。因此,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就必须反对静止、僵化和死板的观点,要使自己的思想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而前进。<br /> 与辩证法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观点相反,形而上学则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认识世界。如果说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第一层次的基本特征,那么只承认事物有量的变化,否认有质的变化,则是形而上学第二层次的基本特征。<br /> 形而上学家认为,世界上各种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从它们一开始存在的时候就是如此。后来的变化,不过是数量上的扩大或缩小。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在形而上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的剥削,资本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等,就是在古代的奴隶社会里,甚至在原始社会里,都可以找得出来,而且会要永远不变地存在下去。[126]<br /> 在剖析了形而上学宇宙观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基本特征之后,《矛盾论》指出,这种宇宙观最深层次的根本特征或者说要害,还在于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将事物发展的动因归诸“外力的推动”。<br /> 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127]<br /> 这涉及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的思想理论,从根本上阐明了形而上学宇宙观的错误,捍卫并且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br /> 2.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br /> 毛泽东把自己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论著取名为《矛盾论》,包含着一个深刻的指导思想: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br />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呢?<br />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源泉。<br /> 我们知道,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那么,联系的实质和内容是什么呢?归根到底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即矛盾的联系,正是这种矛盾关系使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构成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之网。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又对立又统一的联系,就是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实质。我们又知道,普遍联系形成变化和发展,为什么呢?因为事物内部的矛盾,即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谈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对立,归根到底必须回答“事物为什么会发展”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它成为两种宇宙观对立的焦点。形而上学把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看成是外力推动的结果,这种观点不仅最终会否定联系和发展,而且会导致唯心主义或神学的创世说。辩证法把“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128],认为发展是事物矛盾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从而正确地反映了世界自己运动发展的生动图景。<br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黑格尔曾专门研究过对立统一规律,他认为“一切事物自身都是矛盾的”[129],“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源泉;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130]。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br /> 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br /> 辩证法发展观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要求科学地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趋势和动力。一方面,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态或形式,指出事物的发展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互相交替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指出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事物发展中为什么会有质变和量变?为什么会有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根本原因只有到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中去寻找。因此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只有用对立统一规律才能加以说明。此外,辩证法还有一系列的范畴,如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可能和现实等,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某一方面的联系,这些也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也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这把“钥匙”,才能真正理解这些范畴的意义,抓住它们的核心或实质。<br /> 最后,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br /> 列宁在研究对立统一规律时,曾指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并且批评普列汉诺夫不懂得“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31]。<br /> 毛泽东非常重视列宁的上述思想,在《矛盾论》中,他认为辩证法既是宇宙观又是方法论。说它是宇宙观,是因为客观的物质世界原本就是发展的;说它是方法论,是因为只有用这样的宇宙观反过来认识世界并指导革命工作,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发挥辩证法宇宙观的功能。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所谓分析矛盾,就是认识世界;所谓解决矛盾,就是改造世界。可见,《矛盾论》既着眼于从宇宙观的高度来剖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又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也是《矛盾论》的重要理论特点之一。<br /> 3.对内因和外因关系的精辟论述<br /> 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132]<br />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强调唯物辩证法主张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其二,是唯物辩证法并不排除外部原因,因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就是说,每一事物都处于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交互作用之中,它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br /> 内因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它是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第一位的原因。为什么说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是根据呢?因为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最深刻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事实证明,自然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事物之间的矛盾的发展。<br /> 但可能有人会问,根据牛顿的惯性定律,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就不能引起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在这里似乎外因是第一位的了。其实不然。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外力的推动固然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该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究竟发生什么状态的变化,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它自身的质量和状态等内因。就是说内因仍然是第一位的原因。正是由于辩证法坚持内因是根据的观点,才有力地反驳了形而上学的外因论或被动论,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那么,坚持唯物辩证法是否意味着排除外部原因呢?不。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固然存在于事物的内部,但内部矛盾运动不可能是封闭的,而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在这些外部条件的制约和作用下,使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呈现出特定的形式,并表现出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所起的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部条件,有时还会直接影响到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状态,尤其是当与事物发展相对立的外部力量超过事物发展的内在力量的时候,事物的正常的发展甚至可能发生夭折。例如,孵小鸡需要适当的温度,温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无论是过低或过高,鸡蛋都不可能孵出小鸡,甚至会破坏其生命。可见,外因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不论外因的作用多大,都只能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发生作用。我们很容易理解,无论温度如何适当,只能使鸡蛋而不能使石头孵出小鸡来,因为只有鸡蛋才具备孵出小鸡的内在根据。所以,外因论是错误的,因为它把事物的外部条件视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样,孤立地强调内因的作用,否认外因的作用也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观点割裂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否认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另外,由于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广大,由于事物联系得极其复杂,内因和外因的区分也是相对的,在一定场合和一定条件下是内因,在另一场合和另一条件下则为外因。反之亦然。<br /> 现代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系统,即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统一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这些都是事物内部矛盾所具有的特性,同时,系统运动还具有开放性,即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是任何系统存在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系统作为整体来说,其内部的各个子系统都是内部因素;而从子系统来说,一个子系统对另一个子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则是一种外部的因素或条件。现代系统论的这些思想,都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科学佐证。从哲学发展来看,毛泽东的论述既反对了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又克服了否认外因作用的片面性。强调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思想,补充和丰富了前人关于“自己运动”的思想。<br /> 《矛盾论》用了一定的篇幅,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强调“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133]。后来这种思想在实践中发展成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它引导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可以这样说,这一方针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得出的一个独创性的科学结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同样要继续贯彻这一基本方针,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更不是盲目排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建设社会主义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又不能将自己孤立在世界之外,拒绝外援和学习外国的长处,这就要实行对外开放。<br /> 三 矛盾的普遍性<br /> 在“两种宇宙观”一节中,毛泽东已经清楚地指明了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集中表现在对待矛盾法则的不同态度上。为了对矛盾法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也为了叙述的方便起见,《矛盾论》做了如下的构思:先说矛盾的普遍性,再说矛盾的特殊性。在深入论述矛盾的普遍性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矛盾,什么是辩证矛盾。<br /> 1.辩证矛盾的含义<br /> “矛盾”一词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初是指思维或语言中的逻辑矛盾。《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国有一个卖兵器者,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一方面吹嘘他的矛如何如何锋利,“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他的矛是无坚不摧的;另一方面又吹嘘自己的盾是如何如何坚固,“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说它经得起任何兵器的进攻。这时有人问道:“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来击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商人张口结舌,顿时语塞,众人则哄堂大笑。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讲的就是这样一种逻辑上的矛盾现象,意指一个人不能自圆其说。从此“矛盾”就被人们用来表示互相抵触的情况。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在形式逻辑中有一条基本定律,叫作同一律,其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即对同一对象的同一方面的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概念或判断)其自身是同一的,逻辑公式表示为“A是A”。同一律要求思维具有确定性,违反同一律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与同一律相关,形式逻辑中还有一条矛盾律,其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具有不相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可能同时都是真的。逻辑公式表示为“A不是非A”。《韩非子》中的那则寓言,巧妙地表达了同一律和矛盾律的逻辑要求,尖锐地提出了自相矛盾的命题不合逻辑。<br /> 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和矛盾律,作为思维规则是重要的,违反它就不能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就会产生思想混乱和逻辑错误。但同一律和矛盾律只是反映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它不能反映事物和思想的发展变化。<br />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将形式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做了严格区分。不允许思维活动前后发生逻辑矛盾是一回事,承认客观事物内部包含着矛盾,是另一回事。所谓辩证矛盾就是相对于形式逻辑中的矛盾而言的,是指对立面的统一,即指客观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关系。在我国古代哲学中,“阴阳”是最古老的矛盾概念,在欧洲哲学史上,赫拉克利特首次提出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的学说,认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列宁因此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134]。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方式表达了矛盾即对立统一的思想,强调“矛盾这一规定”应该用“‘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这一命题来包括和表达,……这个命题比其他命题更加能表述事物的真理和本质”[135],“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136],“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137],并且明确地规定了矛盾的基本内涵:“既对立而又统一,这就是矛盾。”[138]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沿用了这一定义,即认为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所谓对立面的统一,用我们中国的成语来说,就是“相反相成”。统一(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反过来,任何差别和对立又总是相统一(同一)、相联结的。辩证法的矛盾,就是特指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br /> 2.矛盾普遍性的含义<br /> (1)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br /> 毛泽东的辩证矛盾观,其本质特征是全面把握事物的对立统一,这首先表现为提出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揭示矛盾普遍性的内涵。<br /> 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曾列举阴阳、上下、大小、喜悲、彼此、人己、好恶、正反、洁污、美丑等现象加以发挥,初步认识到“一切事物皆由差别比较而现”,世界的进化和发展是由普遍存在的矛盾所致,也就是说他已经将世界的发展与矛盾联系起来思考了。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中国革命艰难复杂的历程不断加深了毛泽东对矛盾普遍性的理性认识,革命斗争的丰富的感性经验更使他感到从哲学上总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矛盾论》对矛盾普遍性的理论论述,正是他长期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的成果。<br /> 毛泽东指出,矛盾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39]。为此,他引用了大量例证,从实证科学的角度论证了矛盾的普遍性,在他的大量引证中,一部分是被恩格斯、列宁引用过的,一部分则来自于他自己对矛盾普遍性问题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别注意运用辩证法来分析党内的问题,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社会阶级矛盾、新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没有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br /> 《矛盾论》对矛盾普遍性的阐发和论证,内在地包含着这样一个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即主观思维中的矛盾现象,其根源存在于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中。<br /> 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140]<br /> 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它强调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矛盾的普遍存在,因此,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正如列宁所说,应当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141]列宁的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br /> 毛泽东对矛盾普遍性问题的阐释和概括很明晰,他明确指出:<br />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42]<br /> 也就是说,在整个世界中,事事、时时都存在矛盾,矛盾即是事物,即是运动,即是过程。毛泽东关于矛盾普遍性问题的概括和论证,只寥寥数百字,却达到了从最普遍的意义上总结矛盾普遍性的目的,表明了毛泽东深刻把握哲学概念并清晰地表达哲学概念的卓越能力。<br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实际上已从各个角度提出了矛盾普遍性问题,并对这个问题有过许多论述。从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接近于矛盾普遍性学说的完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矛盾普遍性概念,并围绕这个概念进行完整的论述。《矛盾论》明确提出矛盾普遍性概念,并从内涵和外延的结合上,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论界定,使这个概念最普遍地概括了世界的矛盾性,从而在前人特别是恩格斯、列宁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普遍本质——矛盾。<br /> (2)“差异就是矛盾”<br /> 《矛盾论》中对矛盾普遍性的哲学阐述,不仅仅满足于阐明矛盾普遍地存在,存在于一切事物、一切过程中,而且花了较多的笔墨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呢?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批评了苏联哲学家德波林的错误,进而作出了“差异就是矛盾”的著名论断。<br /> 针对德波林学派的观点,毛泽东责问道,如果认为矛盾不是一开始就出现,须待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那么在这以前过程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德波林的观点,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过程发展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外部。这样德波林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和机械论。显而易见德波林的这种见解是错误的。<br /> 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劳资之间,从两阶级发生的时候起,就是互相矛盾的,仅仅还没有激化而已。工农之间,即使在苏联的社会条件下,也有差异,它们的差异就是矛盾,仅仅不会激化成为对抗,不取阶级斗争的形态,不同于劳资间的矛盾;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巩固的联盟,并在由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解决这个矛盾。这是矛盾的差别性的问题,不是矛盾的有无的问题。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143]<br /> 这里已经包含着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理论胚芽。《矛盾论》是1937年8月写成的,就在这段时间里,由于苏联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斯大林不再承认苏联社会存在着矛盾,第二年,斯大林又把“在共同性基础上的苏联社会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说成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如果我们将毛泽东的观点与斯大林的看法做一番比较,那么就更能看出毛泽东关于矛盾普遍性思想的深邃之所在。<br /> 毛泽东“差异就是矛盾”的哲学命题,曾招来国外有些学者的批评和责难。日本学者三浦友和认为,将差异和矛盾同等看待,是因为毛泽东忽视了同一,不能正确地把握矛盾的本质;苏联学者布洛夫则进一步认为,毛泽东将外在的不同和差异等同于矛盾,表明他没有克服朴素辩证法的局限性。他们讲得对不对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首先,毛泽东的“差异”,并不否定或排斥同一,是指矛盾双方未分化、对立不明显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同一的性质比较明显,而斗争的性质却较为隐蔽。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种同一,不是无差别的同一,已内在地包含着差异,并且规定了事物的矛盾趋向,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毛泽东将差异视作矛盾的初发阶段,认为差异就是矛盾。[144]<br /> 3.矛盾分析法是科学方法<br /> 矛盾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正确地反映到人的主观世界,就有了观念的辩证法。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正确认识我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呢?《矛盾论》指出,矛盾的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发展的根本方法。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矛盾分析法的典范。<br /> 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范地作了这样的分析。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列宁自己也正确地应用了它,贯彻于他的全部著作中。<br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的、最普通的、最基本的、最常见的、最平常的、碰到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在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之中(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之中)暴露了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以及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又向我们表明了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各个部分总和的自始至终的发展(增长与运动两者)。”<br /> 列宁说了上面的话之后,接着说道:“这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145]<br /> 毛泽东在这一节的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会这个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并推断革命的将来。”[146]只有自觉地树立起矛盾观念,科学地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辩证矛盾及其特点,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社会,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科学地预见中国的未来。<br /> 四 矛盾的特殊性<br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矛盾普遍性概念,他的全部著作充满了辩证法精神,具有强烈的、自觉的矛盾意识。不过,《矛盾论》以更多的篇幅来阐述的,却是矛盾的特殊性问题。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毛泽东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上,阐明了矛盾问题的精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矛盾特殊性理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突出而杰出的贡献。<br />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br />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那么,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呢?矛盾的特殊性是表示事物矛盾的差别性和个性的哲学范畴,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br /> 《矛盾论》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系统论述,首先是对矛盾特殊性的种种表现作出了科学的概括,指出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每个不同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不同的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矛盾内部的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有其特点;解决矛盾的形式由于矛盾性质的不同也表现出特殊性。这一切都是矛盾特殊性或个性的表现,都反映了矛盾的具体性、差别性。<br /> 产生矛盾特殊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矛盾的复杂性。现实存在着的事物都不是由单一的矛盾构成的,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系统,对于复杂程度不同的矛盾系统,都有其特殊的本质,这些特殊的本质根源于特殊的矛盾。其次是事物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它的发展总要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或若干的发展阶段。区分这些不同性质的过程或阶段的基础,就是它们各自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最后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矛盾之间是不平衡的,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另一方面,每一矛盾内部的对立双方之间也是不平衡的,表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研究和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深刻地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对于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因此《矛盾论》在系统论述矛盾特殊性原理时,反复强调认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并紧紧围绕着如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个中心展开。下面我们就着重从这两方面的阐述中去领会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重要意义。<br /> 2.理解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意义<br /> (1)构成事物特殊本质的根据<br /> 人们认识事物,主要的就是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那么,本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它是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构成的。每一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每一思想形式的背后均有其特殊的矛盾,它们也都有自己特殊的本质。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以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矛盾特殊性为根据的,也就是说,对某一客体所特有的矛盾状况的研究,就形成了关于某一对象的科学。本质决定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质又是事物外部表现形态的根据。所谓根据,指的就是决定事物存在、发展的内部原因,即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固然就无从发现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原因或普遍根据;而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具体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根据。这样也就无法辨认事物,无法区分不同事物矛盾的不同的结构和特性,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和时空上的千变万化。<br /> 毛泽东从哲学理论上特别重视并深入研究矛盾特殊性的深刻动机,是出于引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面对着中国社会复杂的矛盾结构和曲折的矛盾运动,面对着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一再造成严重危害的党内矛盾,毛泽东早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始,就重视分析中国革命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根据。毛泽东强调矛盾的特殊性,是现代中国革命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现代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升华。《矛盾论》对矛盾特殊性作出了哲学的概括,指明它是“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147],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148]蕴含于这一哲学概括中的深层动机和内在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只有下大气力深刻认识现代中国革命的矛盾的特殊性,而不仅仅去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和词句,才能真正把握中国革命的本质,找到中国革命发展的根据。<br /> (2)认识发展的正常秩序<br /> 毛泽东依据特殊矛盾是事物特殊本质的根据这一原理,进一步从人类认识运动的角度,阐明了认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br />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149]<br /> 毛泽东在这里特别加以强调的是,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是科学地、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不了解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认识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普遍的或一般的认识不重要,而是强调要想概括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取得对事物一般规律的认识,必须从认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开始。在取得一般的认识后,还要在进一步认识特殊本质的过程中,丰富和深化对一般的认识。可见,没有对矛盾的特殊性的认识,就不可能有科学的一般的认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即遵循着“客观——主观——客观”和“实践——认识——实践”的总秩序进行和发展的,这与“特殊——一般——特殊”的过程是同步进行并完全一致的。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特殊矛盾决定其本质的事物,是具体的事物,而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也总是具体的特殊的。毛泽东所揭示的“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秩序,高度体现了认识的辩证法和认识的唯物论的有机统一。<br /> 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拒绝对具体事物和事物的特殊矛盾做艰苦细致的研究、分析工作,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当作解决具体问题的现成结论,当作适用于一切地点、时间、条件的信条,因此,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他们那里,始终是空洞的、抽象的公式。同时,由于他们从普遍的、一般的学说出发,违背并且颠倒了从个别、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特殊的认识真理的正常秩序,因此他们的认识总是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状况不相符合,当然也就无法揭示中国社会的矛盾特点,把握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正如毛泽东在揭露这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特征时所指出的:<br /> 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有可能充分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充分地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另一方面,不懂得在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以后,还必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或者新冒出来的具体的事物。我们的教条主义者是懒汉,他们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他们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把它变成为人们所不能够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完全否认了并且颠倒了这个人类认识真理的正常秩序。他们也不懂得人类认识的两个过程的互相联结——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他们完全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50]<br /> 《矛盾论》把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概括为“人类认识真理的正常秩序”,实际上是提倡一种科学的认识周期,在这个周期中,认识的出发点是特殊矛盾,虽然经过认识矛盾的一般或普遍性这一中间环节或过程,但认识的归宿依然是特殊矛盾。这是毛泽东对认识论的矛盾辩证法的又一大重要贡献。<br /> (3)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br />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矛盾论》在指出特殊矛盾是事物特殊本质的根据,指出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这一正常的认识秩序后,接着论述了“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151],并强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152]。<br /> 所谓不同质的矛盾,就是区别不同的事物,区别不同发展阶段的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或差异性。既然不同质的矛盾是不同事物的内在根据,它就必须要求以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它。<br /> 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他们不了解诸种革命情况的区别,因而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153]<br /> 拿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这个问题来说,在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无论是1871年法国的巴黎公社,还是191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是通过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应当承认这是符合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但是,是否这种方式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就能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呢?对这个问题,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也没有正确解决好,斯大林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中国委员会的会议上,发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的演说时就认为“不能抛开中国的工业城市而在农村建立苏维埃”,只有到“中国工业中心已经冲破堤防而进入成立苏维埃政权的阶段”[154],才能组织农民苏维埃。直到1940年,共产国际的领导人还是担心中国共产党离开工人阶级太远了。所幸的是,毛泽东没有把这些看法当作圣旨,而是根据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大国这一特点,解剖中国社会的特殊矛盾及其变化,从而达到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摸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也正是这一光辉思想使遭受大革命失败的中国共产党重新获得了生机与活力。但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的教条主义者脱离中国革命的特点,不去深入考察和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及其规律,而是盲目搬用俄国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经验,醉心于发动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和攻打大城市,坚持“城市中心论”,指责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右倾保守”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结果使革命又一次蒙受了惨痛损失,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可见坚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这一原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中国革命的独特性,并用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方法领导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的生死存亡。<br /> 综上所述,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从彼此相关的三个方面,即矛盾特殊性是构成事物特殊本质的根据,是人类认识的起点和归宿,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才能成功地改造世界,强调了认识矛盾特殊性的极端重要性。在对这三个方面的论证过程中,《矛盾论》贯彻了从客观到主观、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分析和考察了中国革命的特点、道路和规律,为中国共产党人如何领导中国革命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依据。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实践问题的方法,不仅是中国革命,而且同样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基本经验。<br /> 3.怎样把握矛盾的特殊性<br /> 人们从字面上理解一个理论观点并不难,但真正领会这一理论观点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并加以运用却并不容易。比如对矛盾特殊性理论,知道了它的基本内涵,它对人的认识的重要意义,它在毛泽东矛盾学说中的重要地位后,就需要有一个进一步加深理解,并真正将它融会贯通在自己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怎样把握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思想方法,正确地贯彻以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原则。<br /> (1)要研究各种事物、各种矛盾的特殊性<br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从事物的运动来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155]。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等基本运动形式,它们既互相依存,本质上又互相区别。而“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156]。简单的机械运动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对立统一。复杂的有机生命体的发展成长,除了包含物理的、化学的矛盾外,更是生命本身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运动的表现。社会的活动,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人的认识运动,则在不知与知、知之不多不深与知之较多较深,以及正确与错误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我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运动形式,而认识事物的运动形式,就在于认识事物运动的特殊矛盾。人类创立并发展分门别类的科学,就是深入研究和把握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的成果。<br /> 不仅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各有其特殊的矛盾,而且每一基本运动形式中的各种具体的运动形式,其矛盾也各有其特殊性,也要做具体的分析。拿社会运动来说,虽然每一社会形态都包含着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它在各个社会形态中却各有特殊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在本质上是对抗性的,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虽仍有阶级存在,但社会基本矛盾则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方法加以解决,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即使是同一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基本矛盾的表现也各不一样。社会制度相同的各个国家之间,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民族风俗等的差别,其社会矛盾也各有其特殊性,不可能是清一色的发展模式。掌握上述的辩证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极为重要。<br /> (2)要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特殊性<br />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恩格斯认为,用“过程的集合体”来表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157]。所谓“过程”,指的是一个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为了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用过程的观点来考察事物。这就必须努力去认识和把握每一过程矛盾的特殊性,以及过程中每个发展阶段矛盾的特殊性。《矛盾论》中所阐发的观点,深化和发展了恩格斯关于“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每一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中的过程的特殊本质,是由贯穿于过程始终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这是我们在认识世界、研究事物时首先需要注意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明确提出“根本矛盾”这一哲学范畴,将它界定为规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并在事物运动发展的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矛盾。<br /> 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158]<br /> 根本矛盾没有解决,过程不会结束;根本矛盾解决了,此一过程才被另一过程所取代。<br /> 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常常要经过若干个发展阶段才能完成。因此要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的特殊矛盾,就要努力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br /> 但是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159]<br /> 列宁正是基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形态,才深刻地认识到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的帝国主义的内在逻辑,创立了帝国主义论,并由此形成了列宁主义这一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br /> 这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根本矛盾着的阶级的性质和这个社会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变化;但是,两阶级的矛盾激化了,独占资本和自由资本之间的矛盾发生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了,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即由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而引起的矛盾特别尖锐地表现出来了,因此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形成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主义之所以成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列宁和斯大林正确地说明了这些矛盾,并正确地作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160]<br /> 毛泽东在考察中国革命时,更是非常重视考察和研究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并由此把握了现代中国革命虽然同为民主革命,却由于领导阶级的变化而不同于辛亥革命;而即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br /> 拿从辛亥革命开始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的情形来看,也有了若干特殊阶段。特别是在资产阶级领导时期的革命和在无产阶级领导时期的革命,区别为两个很大不同的历史阶段。这就是: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虽然整个过程中根本矛盾的性质,过程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性质(其反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并没有变化,但是,在这长时间中,经过了辛亥革命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第一次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和资产阶级转入反革命,新的军阀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第二次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抗日战争等等大事变,二十多年间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包含着有些矛盾激化了(例如土地革命战争和日本侵入东北四省),有些矛盾部分地或暂时地解决了(例如北洋军阀的被消灭,我们没收了地主的土地),有些矛盾重新发生了(例如新军阀之间的斗争,南方各革命根据地丧失后地主又重新收回土地)等等特殊的情形。[161]<br /> 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革命各个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才能制定出符合各个时期特点和要求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引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航船驶向胜利的彼岸。<br /> 研究和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人们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重要保证,也是防止和克服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的有效途径。所谓“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其中有些是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才有可能实现的理想,放到今天来做;所谓右,则是指人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前进,看不到矛盾已将客观过程向前推进,认识仍然停留在旧的阶段。今天,我们同样应当克服“左”和右的错误影响,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视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自觉地研究这一过程的根本矛盾,研究它在不同阶段上的特殊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获得主动权,避免思想或行动落后或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错误。不然,就只能在盲目中摸索,甚至有可能迷失方向,遭受重大损失。<br /> (3)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r /> 为了正确认识矛盾的特殊性,除了以上两方面外,毛泽东还特别强调“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162]。<br /> “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163]毛泽东谆谆告诫人们:<br /> 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164]<br /> 因此,我们应当像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斯大林那样,对于“应用辩证法到客观现象的研究的时候”,指导人们不要带任何的主观随意性。<br /> 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关系。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因为没有这种研究态度,所以弄得一无是处。我们必须以教条主义的失败为鉴戒,学会这种研究态度,舍此没有第二种研究法。[165]<br /> 在这个问题上,客观地看问题与从本质上看问题是一致的。并不是从任何一个事实出发,或抓住事物的任何一个方面就是客观地看问题了。客观性的要求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反对主观随意性,不仅要反对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在,而且要反对以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和个别事例代替本质和全体,这就必须反对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表面性。<br /> “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166]片面地看问题,即只看矛盾的一方,不看与之相联系的另一方;只知道过去的一方,不知道现在和将来的一方;只了解局部,不了解全局;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一切,对具体情况不做具体分析,等等。片面性是主观性的表现,它不能把握事物矛盾运动的整体和过程,因而不能正确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以孙子兵法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以及唐朝魏徵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来告诫人们,要求人们防止片面性,学会全面地看问题。<br /> 所谓“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167]。表面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简单地按事物的外部标志、外部特征进行分类,而不是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在本质进行分析和综合,满足于甲乙丙丁的罗列现象,爱搞形式主义。<br /> 分析了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特征后,《矛盾论》进一步总结道:“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168]<br /> 4.矛盾问题的精髓<br /> 毛泽东的矛盾特殊性理论在他的矛盾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对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来说,有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那就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br />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br /> 毛泽东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一切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关系。作为这一哲学范畴根本含义的体现,它也指同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矛盾或共同本质,指矛盾具有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或每一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或别一类事物的特殊矛盾或特殊本质。正因为具体的矛盾各自特殊,所以形成了矛盾的个性,又由于一切矛盾的特殊性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任何个别事物经过千万次的转化而与另一类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相联系,因此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r /> 那么,《矛盾论》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作出了哪些理论概括呢?首先,《矛盾论》指出,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仅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而且也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br /> 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由于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所以,当着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就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169]<br /> 比如列宁主义,它所产生的国际环境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诸矛盾的充分发展,这是时代矛盾的普遍性,因此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列宁主义的故乡是俄国,它又是沙俄帝国主义矛盾特殊性的产物,因此俄国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的故乡。可见,在这一特殊性中就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br /> 其次,《矛盾论》指出,既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联结、不可分割的,所以人们认识事物,就不能只认识特殊性,不认识普遍性,或者只追求普遍性,而不去认识特殊性。<br /> 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170]<br /> 只有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又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并且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人类正常的认识途径,才能准确地、深刻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br /> 最后,《矛盾论》指出,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br />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171]<br />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性的矛盾,反映了资本主义各国矛盾的普遍性,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相对于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说,它又是特殊矛盾,具有矛盾的特殊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这个矛盾对整个人类社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社会形态来说,是普遍性的矛盾,但对整个宇宙来说,又是特殊的矛盾,仅为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所固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的原理表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一切都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此不能把适合一定场合、一定条件下的真理无限夸大,变为一种到处可以套用的公式或教条。<br /> (2)具体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br />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分析具体情况。毛泽东引用了这一论述,并且针对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指出:“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172]这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一贯的思想,也是矛盾精髓问题的客观要求。<br /> 什么是“具体分析具体情况”这一原则的哲学依据呢?一些人认为是矛盾的特殊性。这种理解确有其道理,但并没有完整地表达出它的全部哲学依据。因为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便无“具体”可言。正因为这样,《矛盾论》是在论述矛盾特殊性原理时,论述这一问题的。但是,毛泽东在论述矛盾特殊性原理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哲学观点上的前提,即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不可分割,“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173]因此他十分重视并强调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结”上认识事物,并规定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为矛盾问题的精髓。毛泽东历来重视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在批判教条主义的错误根源时尤其如此。但毛泽东更重视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这一维度上,阐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根本性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具体分析具体情况”这一原则的哲学依据,完整地看,应当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这一原则不是片面强调矛盾的普遍性,也不是孤立地强调矛盾的特殊性,而是强调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辩证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以充分认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作为思想前提和认识前提的。[174]<br />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时常发生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错误。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时,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式公式,不问实际情况如何,到处机械套用,甚至把适合一时、一事、一地的原理,当作普遍性的东西加以坚持,从而陷入思想僵化;而在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中,又往往容易发生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倾向,离开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这两种错误倾向往往是相通的,从不同侧面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辩证法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从而也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br />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常常会遇到一个工作方法的问题,尤其是在如何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在如何对待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上,更是经常会碰到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一些人会在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的驱使下,不顾共同利益强调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看见红灯绕道走”,甚至“闯红灯”,腐蚀着国民的思想道德肌体,侵蚀着我们的社会文明,贻害着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当我们纠正这一错误倾向时,又往往会发生由于过度强调普遍性和共性而抹煞特殊性和个性的情况,表现为搞“一刀切”“整齐划一”“一个声音”“削足适履”,这就造成了以整体压制个体的现象,个体的自由、权利和尊严由此受到伤害,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陷于僵化乃至停滞,从而失去发展的生机与活力。<br /> 正确处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用对事物的共同本质、普遍规律的认识,去指导对个别的、特殊的事物的认识,并在这种认识中丰富和发展对事物共性的认识。不仅要承认和发现事物的共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共性在个性中的特殊表现。当我们强调共性的指导作用时,绝不能拒绝承认和研究事物的特殊性、个性;而在承认和研究事物的特殊性、个性时,绝不能拒绝共性的东西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结合上,坚持具体分析具体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毛泽东强调指出:<br />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br />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175]<br /> 毛泽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透视中国革命的逻辑、特点和规律,并把这一问题高度概括为“矛盾的问题的精髓”,这是对割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作为指导中国革命万应灵药的教条主义的深刻的哲学批判。<br /> 五 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br /> 在研究矛盾特殊性时,毛泽东特别提出要注意研究事物矛盾和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br /> 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176]<br /> 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而在每一矛盾的双方中,又有主要的矛盾方面和次要的矛盾方面之分。它们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不同,不能平均看待。《矛盾论》指出:“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或特殊性,都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177]<br />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78]<br />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179]<br />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他的种种矛盾,例如封建残余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阶级的矛盾等则是这一矛盾体系中的非主要矛盾,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一主要矛盾的规定和影响。<br />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不是凝固僵死、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主次地位会相互易位、相互转化。毛泽东曾结合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体系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分析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所呈现出来的复杂状况:当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直接军事侵略时,民族矛盾便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原来国内的阶级矛盾,包括封建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这一主要矛盾就退居到次要地位,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便成为时代的主要任务。1840年的鸦片战争,1894年的中日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以及当时的抗日战争,都属于这种情况。然而在另一种情况下,矛盾的地位就会发生变化。当帝国主义不是以战争压迫而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等比较温和的形式间接进行压迫,或通过国内的反动势力剥削和压迫人民时,国内的阶级矛盾便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则转化为非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同国内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斗争。中国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都属于这种情况。当帝国主义从台后走到台前,公开和国内的反动势力携起手来,直接镇压民主革命,则反帝反封建便成为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发展状况。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研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转化,自觉地有准备地将革命斗争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br /> 《矛盾论》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80]可是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常常不懂得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结果如堕烟海,抓不到中心、重点和关键,当然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br /> 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已如上述。但是在各种矛盾之中,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是否可以平均看待呢?也是不可以的。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81]<br /> 这就告诉我们,在每一个具体的矛盾统一体内的两个方面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由于这两方面的相互关系对矛盾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毛泽东强调指出:“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182]<br /> 由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其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183]。以中国的情况为例,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地位,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长期的斗争,打倒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为新中国,这就实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互相转化。另外,如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至强的发展,革命中困难条件和顺利条件的相互转化,认识中从无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转变过程,无不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会相互转化的道理。<br /> 毛泽东针对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指出,即使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和实践等的矛盾关系方面,生产力、经济基础、实践等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理论等这些方面又会反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例如当不变更生产关系便不能发展生产力时,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不变更上层建筑便不能推动经济基础向前发展时,上层建筑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时,革命理论的倡导和创立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而是避免了机械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br /> 毛泽东关于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所谓“两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复杂矛盾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主要矛盾,又要认识非主要矛盾,既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与之联结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不可偏废,不可只注意其中的一方,搞“一点论”。同时,又不能将二者均衡看待,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即要注意抓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解决,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在矛盾的解决过程中,注意重视和研究次要矛盾与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在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下相互转化。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在的有机统一,才能在认识过程中坚持辩证的思想方法,正确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毛泽东同志说:“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184]<br /> 六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r /> 1.矛盾的同一性<br /> 矛盾的同一性可以用不同的术语来表示,“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185],具体体现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br />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同一性的不同理解<br /> 在哲学史上,存在着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同一性,一类是辩证法的同一性,亦称矛盾的同一性、具体的同一性;另一类是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又称抽象的同一性。先说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它主张绝对地看待事物的同一,排除任何差别和对立,因而也就排除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排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恩格斯说,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则:A=A。每一个事物和它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久不变的,太阳系、星体、有机体都是如此。我们在前文提到过,同一律作为形式逻辑的一条基本定律,在思维过程中要求保持思维对象的确定性和无矛盾性,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把同一律越过形式逻辑的边界加以普遍化和绝对化,从而把它当作一种普遍的宇宙观和基本的方法论,那就会走向反面,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所谓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是指否认事物的对立统一,设想事物无矛盾的绝对同一。这种宇宙观停留在事物表面和形式上看待事物的同一,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而不是深入考察事物内部的差异和矛盾,不研究对立面是怎样转化和同一,事物又是如何运动发展的。它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相对静止的状态完全地纳入形式逻辑的框架中,并无条件地予以普遍化和绝对化,认为事物的同一状态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r /> 黑格尔最先区分了形而上学的抽象的同一性和辩证的具体的同一性。他认为同一是具体的,是包含着本质差别的同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同一性的思想,并使它立足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认为任何事物内部,均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因素,肯定意味着现存事物的存在,否定则表示在事物肯定存在的因素中,包含着自身走向自己的反面并最后趋于灭亡的趋势。因此辩证法的同一性要求人们在事物的同一和暂存状态中,把握其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发展及其规律。<br /> 辩证法的同一性与形而上学的同一性的根本差别,在于是否承认同一中包含着对立、差异、斗争,以及事物的对立统一是否将导致矛盾的转化和事物的质变。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同一”这个词并不是“等同”,而是指对立面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矛盾的同一。《矛盾论》中所说的同一,就是指这个意思。<br /> (2)矛盾同一性的基本情况<br />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思想,总结中国革命的生动的实践经验,加上深刻而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明确提出了矛盾同一性的基本内涵,并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对它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br /> 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186]<br /> 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187]<br /> 矛盾同一性的第一种情况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即“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188]。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为前提,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一切矛盾都是如此。《矛盾论》列举生死、上下、祸福、顺利和困难、地主和佃农、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等矛盾对子加以论证,并概括性地指出:“一切对立的成分都是这样,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189]就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方面、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条件,也就获得了矛盾的同一性。<br /> 矛盾同一性的第二种情况是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即“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190]。在毛泽东看来,较之矛盾同一性的第一种情况,矛盾双方或矛盾着的事物的相互转化更是不可忽视,“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191]。毛泽东明确地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视为矛盾同一性的更重要的表现,这一论点非常值得注意,因为毛泽东就是用这种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转化学说,来分析和观察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的矛盾的状况、特点和规律,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的。毛泽东说:“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192]<br /> 为什么相互转化也是同一性呢?因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系,矛盾着的事物从此一个变为彼一个,其间“有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哲学上名之曰同一性,或互相转化,互相渗透”[193]。比如,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被统治的无产阶级转化为统治者,资产阶级则由统治者转化为被统治者,转化到对方原来所占的地位,这就表现了事物由于一定的贯通性转化为其自身的“他物”。<br /> 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子,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子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194]<br /> 原因就在于这些矛盾的双方没有贯通性,鸡子不是石头“自己的他物”,战争也不是石头“自己的他物”,两者不存在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着的事物由此达彼,反映了矛盾双方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系,包含着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因此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鲜明地表现出矛盾同一性生动的、能动的辩证本性。<br /> 那么,为什么说矛盾着的事物的相互转化,是更重要的同一性呢?因为对立面的转化表现出事物发展进程中的质变,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具体地说,事物矛盾对立面转化的重要意义表现在:第一,量的变化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而不是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对立面的转化才是事物的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才能从根本上引起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第二,虽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如果没有质变,没有对立面的转化,变化只能是同质事物的重复或增减,量变最终也会局限于旧质的框框而陷于停滞。只有对立面的转化才能打破这一限制,以质变体现出量变的具体结果。这在无产阶级革命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造成它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但如果没有社会革命,没有“飞跃”,就不可能触动资本统治,就不能从根本性质上改变事物的状态。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改变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才能创建社会主义新制度。第三,对立面的转化是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通过自身否定而实现了“自己运动”、自我发展。它不仅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而且是联系的环节,是既克服又保留,即“扬弃”。新事物是以吸取、保留并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抛弃的是旧事物中的消极成分和过时的东西,从而使事物在新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可以认为,是否承认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之一。<br /> 客观事物中矛盾着的诸方面的统一或同一性,本来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暂时的、相对的东西,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这种情况,反映在人们的思想里,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只有现在的和历史上的反动的统治阶级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形而上学,不是把对立的事物当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去看,而是当作死的、凝固的东西去看,并且把这种错误的看法到处宣传,迷惑人民群众,以达其继续统治的目的。[195]<br /> 为了揭穿和批判这种欺骗的宣传,《矛盾论》从理论上强调事物本来的辩证法,强调矛盾双方的积极转化在达到革命目的方面的重要意义。<br /> (3)具体的同一性和幻想的同一性<br /> 在论述同一性原理时,《矛盾论》还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区分具体的同一性和幻想的同一性。<br /> 何谓具体的同一性?<br /> 所谓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矛盾乃是现实的矛盾,具体的矛盾,而矛盾的互相转化也是现实的、具体的。[196]<br /> 这就是说,由现实的矛盾产生的现实的、具体的同一性,是客观的、真实的、有条件的,而不是主观的、虚构的、超越时空的。就此而言,没有现实的条件,就不会有现实的矛盾,也就不可能有现实矛盾的转化。<br /> 至于幻想的同一性,则是主观臆想或推断的同一性。对此,《矛盾论》以中国神话故事《山海经》中“夸父逐日”、《淮南子》中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以及《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变人等为例加以阐述。<br /> 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并不是具体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变化。……神话并不是根据具体的矛盾之一定的条件而构成的,所以它们并不是现实之科学的反映。这就是说,神话或童话中矛盾构成的诸方面,并不是具体的同一性,只是幻想的同一性。科学地反映现实变化的同一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197]<br /> 可见,毛泽东在这里意在说明,幻想的同一性离开现实的、具体的矛盾,离开具体的、现实的条件谈矛盾的存在和转化,因而只存在于人的观念世界,只在观念领域里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征服力,促使人类与自然界矛盾关系转化的向往和赞美,而不是现实矛盾的客观反映。<br />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主观背离客观,也容易产生只凭主观臆测而违反客观规律的幻想的同一性。这种思想方法脱离实际,脱离矛盾存在和转化的一定条件,把想象的或幻想的同一性混同于甚至冒充为具体的同一性,只能导致对现实事物和具体矛盾的错觉与幻想,提出不切实际的解决矛盾的方法。<br /> 只有同时考察具体的历史条件,才能明白旧矛盾的解体和旧矛盾向新矛盾的转化,才能明白在不同的条件作用下,矛盾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形式,事物性质又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途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关于选择国家前途的论述特别值得重视:<br /> 为什么俄国在一九一七年二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同年十月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直接地联系着,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直接地联系于社会主义的革命,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公社终于失败了呢?为什么蒙古和中亚细亚的游牧制度又直接地和社会主义联系了呢?为什么中国的革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可以和社会主义直接联系起来,不要再走西方国家的历史老路,不要经过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时期呢?没有别的,都是由于当时的具体条件。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具备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就发生一定的矛盾,而且这种或这些矛盾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否则,一切都不可能。[198]<br />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究竟选择何种发展道路,都与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关,这些社会历史条件也就是这个国家社会矛盾的具体同一性,它既规定着这个国家社会矛盾的存在以及这种矛盾的特殊性质,又规定着这一矛盾向什么方向转化,以及如何转化。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对自己发展前途的选择,都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表面看来纯属偶然的事件,其实蕴涵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而且在具体的条件下,它们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这个观点就是具体同一性的观点,它不但要求人们理解同一性的普遍性含义,更要求人们认识矛盾的具体同一性,矛盾存在和转化的特殊条件。依据这个观点来认识中国革命及其前途问题,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有自己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国际的和国内的),有自己特殊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因而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而和社会主义直接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中国可以不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老路,可以绕过资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阶段。这是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矛盾具体同一性的观点,在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前途这一重大问题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br /> 2.矛盾的斗争性<br /> 矛盾的同一性是和矛盾的斗争性始终联结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辩证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在懂得了矛盾的同一性原理之后,必须进一步理解矛盾的斗争性原理,才能全面把握《矛盾论》的精神实质。<br /> (1)矛盾斗争性的基本含义<br /> 与同一性对应的是斗争性。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矛盾的斗争性一般用“反”“交”“争”“仇”“分”等概念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矛盾的斗争性的解释是:斗争性是矛盾双方互相分离、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倾向。任何矛盾作为对立面的统一,矛盾的双方就不仅存在着同一性,而且必然存在着斗争性。试想,如果对立面之间没有相互排斥的属性,怎么能称之为“对立面”呢?对立面之间如果没有互相否定的趋势,就只能是僵死的统一,就不能构成活生生的矛盾,也就无所谓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实上,凡矛盾均自始至终地处于相互排斥的斗争之中。<br /> 应当注意的是,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相当广泛的哲学范畴,必须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加以深刻把握。任何具体的矛盾,都是由相反的、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相反’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199]。这是一切矛盾的共性、绝对性,但是,互相排斥和互相斗争的形式和情形又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矛盾的特殊性、相对性。机械运动中的作用和反作用,物理运动中的吸引和排斥,化学运动中的化合和分解,生物体的同化和异化,社会领域内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人民内部和风细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学术领域里不同观点的争鸣,等等,都是矛盾斗争性的具体表现。哲学上的斗争性这一概念的涵盖面极为广泛,理论抽象程度很高,我们不应当把哲学上矛盾双方的斗争或斗争性,仅仅狭隘地理解为政治上的敌我斗争,同样的,我们也不应当把某一种矛盾斗争的具体形式,无边界地泛化为矛盾斗争性的一切形式。<br /> 不但在不同的事物中矛盾的斗争性有不同的情况,就是同一个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或不同的条件下,斗争的形式、特点、规模、尖锐的程度等也具有不尽相同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在矛盾发生的初始阶段,矛盾斗争性表现为对立双方的差异,它们的对立性质尚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充分、完全展开。随着矛盾的进一步发展,差异逐渐显露和展开,矛盾双方的对立性质日益明朗化、公开化,相互斗争也随之激烈起来,最后相互之间的斗争达到激化的程度,导致矛盾的转化和解决。这就是说,随着矛盾的发展,贯穿于其中的斗争性也会经历一个从不明显到较为明显,再到激化的过程。我们不能把斗争性等同于冲突和对抗,因为“差异就是矛盾”,事物的差异性也是一种斗争性。<br /> 概括地说,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等就是斗争性。尽管不同矛盾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斗争性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但这只是斗争性的方式、程度、作用、规模的差别问题,而不是斗争性的有无问题。当我们研究矛盾斗争性时,既要注意矛盾斗争性的普遍意义,又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有可能错误理解斗争性的哲学含义,导致对辩证矛盾的错误认识,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实践上产生“左”的过火的错误行为。<br /> (2)矛盾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的关系<br /> 在分别论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之后,《矛盾论》就转入对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论述。两种矛盾的根本属性之间的相互结合与相互作用,推动了矛盾着的事物的向前发展,是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本动力。因此,在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时,应当从“动力”和“源泉”的角度去把握。<br /> ①“相反相成”<br /> 对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分别进行考察,是为了逻辑阐述和表达顺序的需要,但任何逻辑上的区分都不能等同于现实事物本身。作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任何一个具体的矛盾体中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的。为了阐明这一道理,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以“相反相成”来描述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相互关联。<br /> “相反相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哲学命题。<br /> 我们中国人常说:“相反相成。”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这句话是辩证法的,是违反形而上学的。“相反”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相成”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联结起来,获得了同一性。而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200]<br /> ②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br /> 作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揭示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的深刻内涵。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弄清楚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矛盾中的地位如何?它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考察这一问题,将有助于加深对矛盾问题的认识。<br /> 首先应当确定,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是“相反相成”的,也就是说,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样,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和同一性作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无论失去哪一种,都会使矛盾不成其为矛盾。因此,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而对立则是同一中的对立。<br /> 《矛盾论》明确地阐发了为什么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br /> 第一,“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201],故同一性是相对的、暂时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202],故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这就从矛盾根源上揭示了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r />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种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地变化的面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而统一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便都是事物在质变状态中、在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化中所显现的面貌。事物总是不断地由第一种状态转化为第二种状态,而矛盾的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中,并经过第二种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所以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203]<br /> 第二,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所以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无条件的,所以是绝对的。<br /> 《矛盾论》反复阐明这样一个道理:两个互相排斥的、相反的东西之间有同一性,所以两者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相互转化。但是,这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矛盾的东西能够统一起来,又能够互相转化;无此一定条件,就不能成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转化”[204]。由于一定的条件才构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说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则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使这一过程向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所以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br /> 第三,“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205]。<br /> 因为辩证法所说的同一性是矛盾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性,而不是绝对等同的形而上学的抽象的同一性。如果绝对等同就构不成矛盾,也就没有运动和变化可言。如果把相对的同一性绝对化、无条件化,最终只能陷入形而上学。<br /> 总之,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暂存性、有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则指它的永恒性、无条件性,即指它能冲破特定条件的限制,将自身贯彻到底的趋势。然而两者都不能孤立存在或单独发生作用,而必须联结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矛盾的发展。<br /> ③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br /> 我们已经知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弄清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各自在矛盾体中的地位和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后,对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思想,应当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这就涉及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所起作用的问题。<br /> 那么,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各起什么作用呢?<br /> 首先,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其存在的条件,由此而连成一体。因此,任何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发展过程都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形成的,它规定了矛盾统一体的发展不是脱离对立面的发展,也规定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发展中的同一。任何矛盾的一方都不能脱离它的对立面而孤立发展,总是以另一方的发展为前提的。就以旧中国的社会矛盾来说,反动势力和革命力量因矛盾同一性而联结起来,构成矛盾统一体,反动势力为巩固和发展自身,必然要限制革命力量的发展,而反动势力的发展同时又必然要促进革命力量的发展。可见,矛盾着的双方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是在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对方存在和发展前提的条件下实现的。<br />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作用不仅表现在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方面,也表现在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表现于在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中得到各自的发展上。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但社会主义在排斥、否定资本主义的同时,并不全盘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肯定成果和积极因素,相反,社会主义必须吸取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吸收由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所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特别是吸取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规范的法制意识和健全的法治秩序。只有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互相依存、互相吸取、互相开放中,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而社会主义之所以要吸取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之所以能吸取这些合理因素,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贯通的同一性。这也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哲学依据之一。<br /> 最后,矛盾的同一性作用还在于,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由此达彼,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造就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转化为向着自己对立面的变化和发展。例如,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过于软弱,规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只能是以武装革命摧毁反革命势力,议会道路走不通,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也走不通,因而革命力量对反革命力量的胜利,决定了发展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换句话说,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斗争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概言之,矛盾的同一性为矛盾的转化提供了内在的根据,使得事物能够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如果矛盾双方没有同一性,没有由此达彼的条件、桥梁或中介,矛盾双方是不能相互转化的,事物也就没有发展和飞跃可言。<br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什么积极作用呢?<br /> 矛盾双方的同一不是僵死的、固定不变的同一。就发展趋势而言,它最终必然被矛盾的斗争性所打破,使旧的矛盾体转化为新的矛盾体,因此,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集中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性质,一切事物矛盾的变化要靠矛盾双方的斗争来推动,一切矛盾的解决离不开矛盾双方的斗争。如果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只能是形而上学的僵死的统一。<br />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根本作用,表现在它引起并推动矛盾着的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造成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和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中国革命的历程,就是在矛盾斗争性的作用下,革命力量由弱到强,反革命力量由强到弱并最终被消灭的过程。如果没有矛盾斗争性所引起的对立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事物的根本性质就不可能改变,旧事物也就不可能转变为新事物。<br /> 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更加明显,当矛盾双方力量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到极限时,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斗争性才会成为现实,只有矛盾斗争性才能突破事物原有的极限。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于1947年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又经过近两年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斗和战役,至1949年前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已处于朝不保夕的崩溃边缘。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完成,则最终结束了蒋家王朝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可见矛盾斗争性在促成旧中国向新中国的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br /> 概括地说,矛盾的斗争性无论是在事物的量变阶段还是质变阶段,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矛盾同一性的具体形式,如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结构的变化,直至相互转化,实际上都是斗争性促成的。<br /> 要正确认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几点是必须注意的:其一,为了认识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我们才分别对它们进行考察,但事实上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于事物的推动作用,是在两者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共同发生和进行的。其二,说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是为了说明两者在推动事物发展过程中各自的特点,但绝不能因此而认为“相对”就是次要的、可有可无的,“绝对”就是主要的、唯一的。因为重视斗争性忽视同一性,或重视同一性忽视斗争性,都违反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其三,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会因矛盾的特点、矛盾发展的阶段、矛盾所处的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具体形式也会各具特殊性,这都需要做具体分析,切忌抽象地、千篇一律地一概而论。<br /> 七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br /> 要研究和掌握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考察矛盾斗争性问题,不仅要了解它的理论含义,在逻辑上对它加以界定,还要考察它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对我们的社会实践,尤其是政治实践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矛盾论》以第六节一节的篇幅,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这一节一开始就说:<br /> 在矛盾的斗争性的问题中,包含着对抗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206]<br /> 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矛盾的斗争形式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矛盾的方法问题。在他看来,我们必须具体地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情况和特点,而不能生搬硬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学说。<br /> 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开的对抗性,有些矛盾则不是这样。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还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207]<br /> 什么是对抗呢?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即表现为激烈冲突的矛盾斗争形式。自然现象中的弹药爆炸、火山爆发,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立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为直接冲突,都是对抗的表现。<br /> 无可否认,毛泽东在他整个的革命生涯中,一贯重视对抗在矛盾转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他论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从理论上论证了革命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革命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这同右倾机会主义者害怕革命战争,害怕建立工农武装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用毛泽东本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而使人民获得政权”[208]。但是,毛泽东同时又注意到,在人类历史中,阶级的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而不是它的全部表现形式。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样表现出了自觉的辩证矛盾意识和牢牢地把握具体情况具体地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基本原则。<br /> 《矛盾论》不仅指出不应当将对抗这一公式“不适当地套在一切事物的身上”[209],同时又指出矛盾的“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开的对抗性,有些矛盾则不是这样。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还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210]。这里显然孕育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思想: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具有本质的区别,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br /> 所谓对抗性矛盾,指的是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具有对抗性质的矛盾。解决这类矛盾往往采取外部对抗的形式。所谓非对抗性矛盾,特指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不具有对抗性质的矛盾,解决这类矛盾不采取外部对抗的形式。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对抗性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贯穿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因此较为人们所重视,《矛盾论》也特意把“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专门列出,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深刻论述。<br /> 因此,党一方面必须对于错误思想进行严肃的斗争,另方面又必须充分地给犯错误的同志留有自己觉悟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过火的斗争,显然是不适当的。但如果犯错误的人坚持错误,并扩大下去,这种矛盾也就存在着发展为对抗性的东西的可能性。[211]<br /> 在论述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互相转化的原理时,毛泽东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的历史经验加以说明:共产党内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在阶级存在的时候,是阶级矛盾在党内的反映。这种矛盾在开始的时候,或在个别的问题上不一定马上表现为对抗性的。但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这种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展为对抗性的。因此,党内斗争必须极其谨慎、慎重,不能不顾一切地采取对抗的方式。<br /> 八《矛盾论》:作为实践哲学的方法论意义<br /> 毛泽东的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哲学,它在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认识、理解现代中国革命的基本逻辑和发展规律,并由此深刻变革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实践中发挥了极其巨大的方法论作用。<br /> 《矛盾论》是毛泽东以深入研究事物的矛盾法则为理论目的,以清除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为实践指向的经典之作。毛泽东以现代中国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系为时代背景,以透视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为基本任务[212],抓住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问题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极其精深而又具有独创性的研究,继承并且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关于辩证法问题的精神实质,发扬并且光大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创造性地消化、吸收了国内外同代人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法研究的成果,并由此深刻反思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在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系统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br /> 毛泽东有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素养,但毛泽东更是一位以改造中国、改造世界为目标,有着远大社会理想和宏伟政治抱负的职业革命家。阐发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自然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大贡献,但在我们看来,对事物矛盾对立统一法则的发挥和阐发,仅仅是毛泽东战略思考中的一个理论铺垫或理论前提。作为一个胸怀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作为一位献身于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领袖和职业革命家,毛泽东进行哲学思考和哲学创造的深层思想动机,主要地不在于进行职业哲学家之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而在于他所从事的那场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在于把百年来任人宰割被肆意凭陵四分五裂的中国,改变为一个真正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主权国家,在于通过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武器实现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br /> 毛泽东的思想和理论的中心或红线,是提供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描绘现代中国革命的思想蓝图,塑造现代中国革命经验的理论形态。在创造和实践这一思想蓝图、哲学逻辑的艰难历程中,在把现代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提升、凝炼为理论形态的卓绝劳作中,毛泽东遇到了难以形容、无法想象的各种各样的巨大挑战。我们有理由认为,毛泽东所遇到的最大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不是外部的蒋介石国民党的政治高压和军事威胁,而是中国共产党党内一直存在并严重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前途的主观主义。而在作为主观主义表现形态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中,教条主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进发展的最大敌人,因为正是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一再地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造成严重挫折,甚至几乎一度断送了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多么深刻而惨痛的教训。<br /> 毛泽东清醒而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在哲学上肩负着的一个必须完成的重大而艰巨的理论使命和历史使命[213],就是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一个关于如何认识和解释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范式和理论框架,绘就一幅如何进行革命的思想蓝图,创制一种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哲学逻辑,或者用一句现在时髦的用语来说,就是提供一个能够深刻阐明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模型。一句话,就是形成和提出一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生命线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r /> 毛泽东以无与伦比的创造性的哲学思考、思想创造和理论智慧,实现和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哲学任务和理论使命。他精心创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基本意义,就在于它作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作为现代中国革命经验的理论形态,作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模型,以其特有的哲学范式、理论框架,以经过他创造性使用的中国语言和表达方式,塑造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结构,奠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br /> 就《矛盾论》而言,毛泽东通过阐发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这一“矛盾的问题的精髓”,特别是通过详细发挥矛盾特殊性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矛盾理论,以及与此相应的一系列方法论原则,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一个如何认识、理解和解释现代中国革命的科学的理论模型,提供了一个批判、消解、打破“左”倾教条主义的无坚不摧的辩证法的武器,一个有着鲜明的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214]<br />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列宁哲学思想所做的创造性的说明和发挥,在于他进一步阐明和强调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理论中的实质与核心地位,认为矛盾法则作为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阐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作为两种对立的宇宙观,它们的根本分歧或对立就在于是否用矛盾的观点去认识和看待世界;明确强调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认识规律的方法论意义,深刻地体现了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毛泽东高度自觉地建立起矛盾法则与方法论之间的桥梁和中介,谆谆教诲和提醒中国共产党人,矛盾法则作为一种世界观,同时更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矛盾分析方法。我们有理由认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毛泽东都是把矛盾法则的重大方法论意义提高到空前未有之高度的为数不多的政治领袖和职业革命家之一。<br />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矛盾普遍性含义的界定和阐述可谓独具特色、清楚明白、易于运用。我们完全可以说,只要学过哲学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了解或记得矛盾普遍性的两个方面的含义: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矛盾分析方法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共产党人中作为普遍的思想方法得到普遍运用,得益于毛泽东对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深入浅出的创造性的阐发和通俗易懂的表达。毛泽东哲学的时代性、实践性和人民性达到了出神入化、水乳交融的统一。<br />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和明白,为什么到了今天,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任何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响亮而有力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一命题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所在。<br /> 毛泽东关于矛盾问题的一个最独特的贡献,是他特别重视和详细发挥了矛盾特殊性理论。[215]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毛泽东的哲学研究始终深深地植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矛盾体系,着眼于揭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着力于把现代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提升为哲学的理论形态。毛泽东之所以把教条主义者严厉地批评为懒汉,之所以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216]的严肃的理论命令和实践命令,是因为他们仅仅满足于矛盾的普遍性,只知道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和公式,而不愿意花大气力去深入地、创造性地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不愿意深入考察中国社会的实际,不愿意具体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不愿意总结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正是基于教条主义这样一种严重的思想倾向和现实状况,毛泽东在矛盾问题的研究中才用极大的精力、心血和篇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用浓重的笔墨、大量的篇幅考察了矛盾特殊性的五种情形,并由此突出而鲜明地强调了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研究矛盾特殊性的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即具体分析具体情况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这是毛泽东对现代中国革命问题的独具特点的哲学反思,是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批判和消除“左”倾教条主义的有力的哲学武器。<br /> 毛泽东关于矛盾法则、矛盾辩证法问题的阐述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精深研究和生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中国革命中的复杂的矛盾体系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提供了至今依然是经典的方法论原则[217]。毛泽东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之为矛盾基本属性的论述,对于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相互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的科学考察,不仅在中国哲学史,而且在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亦有其特殊的地位和贡献。<br /> 《矛盾论》作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作为现代中国革命经验的理论形态,作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模型,它的巨大的历史作用,已经由于现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而得到了无可辩驳的证明。<br /> 我们在这里虽然不能详细展开,但必须谈到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矛盾论》提供的哲学逻辑、哲学模型经由邓小平的卓越运用,发生了从革命到建设,到改革开放的重大转变。邓小平运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这一伟大的矛盾法则,提出了一个响彻于当代世界的伟大命题和著名论断: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实现了社会主义由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重大转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革命性的变革历程。<br /> 在此,我们还要再一次提及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关于“矛盾的问题的精髓”和“事物的矛盾法则”的最具经典性的精彩论断,作为我们本“导读”的一个基本结论:<br />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218]。<br />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