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1 跨界思维助力人生梦想与追求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创意创新的时代,这是一个凭借创造力、洞察力、想象力和同理心博得发展与成长的时代。其中原因有四,
一是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持续创意创新的机会;
二是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在全球普及,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凭借智力资本进入职场,用激情和梦想创造生命的价值,燃烧生命的能量,实现生命的意义;
三是随着人们基本生活的富足,人们对信息、精神、情感和爱好消费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创造和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大量拥有创意创新能力的人才;
四是当今世界上最有价值、最令人期待的企业都是依靠创意创新起家的企业,这与20年前依靠重资产、自然资源和资本已经迥然不同。知识和创造力成为了创造价值的主流。

作为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多年讲述创新思维和知识管理的老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创意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宽松的文化、自由的氛围、容错的机制、独立的个性、广博的学识、交叉的学科、多元的人脉、异构的网络、勇敢的探索、坚定的信念、持久的坚持、持续的学习、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钱学森先生对中国缺乏“创新性领军人才”的疑问,值得各界持续反思和修正。在钱学森先生看来,童年时期父辈对他的艺术修养的培养,使他受到了形象思维的训练;成年后严格的数学训练,使得他有超强的逻辑和理性思维;而在加州理工亲身感受跨学科选课,教授们对独到见解的追求和自由辩论的氛围,数学运算后同学们一起欣赏古典音乐,都是创造力的源泉。

我与陈教授相识于一次知识管理的会议上,陈教授多年来对“跨界思维”的积极探索与研究,对创意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跨界思维是形象思维、想象力、顿悟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在目前的教育培训体系中,为了应试,我们的思维被不断地格式化、模块化和稳定化,记忆成为大脑的核心功能,而对创意创新最有价值的好奇心、兴趣、爱好、发散和激情却退而其次,思维里自由地探索、想象与跨界却被视为“噪音脑”。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在全球一波又一波的知识创造、产业创新浪潮中,我们本应涌现出更多的创新人才,这个问题是值得社会各界的探讨与深思的。

陈教授和王博士的这本书,立意新颖,资料翔实。一方面整合了国际上对于创新思维的各个成果,另一方面,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测评框架和实用方法,对追求跨界思维的读者很有参考价值。这本书将助力年轻人在设计和选择职业生涯过程中,通过跨界思维实现人生梦想与追求。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董小英
2018年12月29日

推荐序2 在人生长跑中需要思维制胜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奔跑在成长的旅途之中。成长进化速度最快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是那些智商高绝的聪明儿?是那些埋头苦读的学习家?还是那些善于反思改进的奋斗者?陈永隆老师及王铮博士后联袂著述的《跨界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进化路径和沿途风景。原来,比经验更胜一筹的是方法,比方法更胜一筹的是原理,比原理更胜一筹的是思维。

在知识管理领域圈子浸淫多年,我和陈永隆、王铮两位博士在多个论坛、会议、活动中相遇,从相识,到相熟,再到相知。虽然素昧平生,却又缘分匪浅。看到两位挚友合写的力作——《跨界思考》新鲜出炉,内心由衷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国产业要实现智造转型升级,必须要打破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必须开始有意识进行跨界思考训练。这本书可谓正当其时,应运而生。知识管理界又诞生出全新的思想方法,是读者们的福分,是整个圈子的福分,更是鸿鹄有志之士的福分!

通读全文,发现里面的内容异常丰富精彩。有模型,有方法;有工具,有模板;有故事,有心得。有个人盘点的“定锚阵法”,有个人发展的“转型棋盘”,有发散联想VS收敛聚焦的“收发双拳”,有厘清思维、混搭应用的“跨界神器”,有进阶升级、思行合一的“六步攻略”,还有最终实现无招胜有招、跨界极致的“无界心法”。阅读此书的体验相当愉悦,如同打开万花筒一般,里面的功法让人目不暇接,势如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后浪拍打推涌着前浪,并力齐发,威力无比。

掩卷长思,不由溯源自问:究竟什么是我们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已经可以代替人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斯坦福教授卡普兰做的一项统计显示,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而在以低端技术、体力劳动为主的国家,这一比例会高达70%。那么人类将何去何从?比体力大小,比记忆容量,比精准控制,比不犯错误,比工作时长……我们都远远不如机器。那么人类最终胜出机器的还会是什么?是持续创新?是思考思维?是情感与爱?是精神信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诗人艾略特(Thomas S.Eliot)曾在《岩石》一诗中追问:
我们迷失在生活中,其生命何所在?
我们迷失在知识中,其智慧何所在?
我们迷失在信息中,其知识何所在?

回过头来看,挣脱朝九晚五的人生,突破单一的职业束缚,唤醒内在的生命和智慧,就在当下。本书的内容,无疑给所有人一个很好的警醒!颠覆传统认知、突破知识边界、开启多元人生,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迫切需要的。

中国知识管理觉行者,行者互联 创始人&CEO 吴庆海
2018年12月31日,于中国北京

推荐序3 为什么知识管理总是叫好不叫座?

我和台湾的知识管理专家陈永隆博士是老朋友了,我们曾经探讨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知识管理这个理念引入很早,但始终在大众人群中叫好不叫座。

你看我们今天谈的知识付费,知识变现,不管爱不爱读书的人,都会说出个一二三。你如果问大家什么是知识管理,大部分人内心也许会狐疑,我需要学知识管理吗?

当然需要!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先是一个知识工作者。我理解的现代服务业,不是简单的机械劳动重复劳动,而是凭借自己在多个领域的知识积累,能够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人。

比如你在书店做收银员,只是简单服务业,但你如果能为客户的书柜设计书单,就是能帮客户解决复杂问题的人,这样的工作必然要求你有渊博的知识储备。

今天的中国经济,中央明确指出,一个大发展方向就是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这不仅仅需要知识管理,还需要从业者在知识积累基础上培养出跨界思维,否则就很难适应这一趋势。

我理解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并不一定是要发明新的产品,新的模式,而是用先进制造技术更好更快更绿色生产,再对消费者进行教育,让他们能够对产品有完整的体验服务,这才是好的消费模式。

我身边有个朋友,喜欢买衣服,新年第一天说把自己的衣服要扔一半,过上断舍离的生活。其实对很多爱购物的朋友而言,如果在买衣服的时候,有穿搭顾问提供建议,完全可以不用买很多衣服就能搭出百样效果,这就是在产品消费上增加知识服务的价值。我的朋友完全可以把节约下来的费用用于其他领域的消费,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多元化。

你看,今天的商业完全可以是让一个领域的专家去帮另外一个领域的人去消费,而这个领域的专家就必须懂得多个行业的知识,我们把这种人叫跨界人。

为什么有的人跨界很容易?有的人学习新知识总是很慢?我觉得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是要培养个人的知识迁移能力。

很多人的学习都是针对一个专业方向的积累,一旦进入新领域就感觉需要从零开始。但也有人似乎很容易进入新领域,掌握新技能。

如果一个人总是陷入专业学习模式,不知道如何通过一个学科的学习掌握学习新领域知识的方法,就会形成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那么他的技能就会越来越单一,很难适应今天的跨界整合,跨界服务的商业模式。

但是进入新领域并非全部是从0到1,过去学习的很多知识,经验,技能完全可以复用,关键是你要懂得主动规划,切入需要你过去积累的优势领域。

像我作为老师,要学习PPT,PPT精通后很自然转入演讲和培训领域,然后因为教育领域的积累,很自然扩展了PPT在线教育业务,等业务做大了,很自然又进入创业公司管理的新领域。

我并不是一步到位成为创业者,但是我过去积累的每一个领域知识,都成为我下一个跨界领域的积累。

第二是要适应社群式学习模式。

社群式学习模式也是今天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趋势,大家通过在同频的圈子里交流,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领域,打开自己的视野格局。这就好像巴黎街头艺术家喜欢高谈阔论的咖啡馆,无数的聪明脑袋碰撞就产生了无数新的艺术灵感,我把这种学习效果叫“
咖啡馆效应**”。

要跨界,首先要混不同的圈子,只有在不一样的环境里面才会看到你不知道的东西。

你想让自己有独立的思考,你首先得承认这个世界是有多元化的可能的。

要跨界,一个人的视野和经历要先跨过界。自己很难经历所有的领域,那就需要主动加入不同的圈子,用完全不同的思考刺激自己的大脑,让自己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新鲜感。

普通人,很难自己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也很难一下子适应社群式学习模式,有没有办法培养自己的跨界能力呢?

读完陈永隆和王铮两位博士的新书《跨界思考》,感觉就是八个字:方法丰富,实战性强。

《跨界思考》书中提供了大量关于如何分析个人优势,如何训练自己思维的跨界能力的方法、工具和案例,对于想打开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者,就如提供了一个万能工具箱,随手拿起一样,就能解决你平时遇到的诸多困惑。

看起来当初我问陈博士的问题,为什么知识管理叫好不叫座?陈博士和王铮两位经过多年积累,拿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认为对每一个爱学习的人而言,真正展示你热爱的方式不是学习,而是知道怎样的学习才是高效学习。

我推荐这本书,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学习,也可以打开脑洞,让你的思维可以更自由跨界。

秋叶PPT创始人 秋叶

推荐序4 打破思维的结界

2018年和2019年交界之际,《地球最后的夜晚》成为最受瞩目的电影,随后引发了巨大争议。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它以2.1亿元的预售额刷新了国产文艺片纪录;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很多人看完影片后,觉得不知所云,认为是超级烂片,有人看了片刻后就忍无可忍走出影院,甚至提出退票。而有些人却表示被影片惊艳了,心悦诚服陷溺其中,特别是片中长达1小时的3D长镜头,把人带进似梦非梦的奇幻旅程。

同一部电影,为什么有人弃若敝屣?有人视若珍宝?

这种现象也并非孤立,事实上,很多事件都投射出这样的现象,而谜底,其实在陈永隆老师新书《跨界思考》的前言部分,就已经揭示:事情虽一,“悟”性不同。

悟,是领悟力。面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挖掘出的信息是不同的,而对信息的解读能力,又有很大的差异。“有悟性的人,会发现别人觉察不到的知识或道理,获得属于自己独特的智慧。”

悟,并不是“非常道”,不可言,提高悟性,跨界创新,都有整套的理论、方法、工具。

悟,也不是孤立的事情,清朝张潮曾经在《幽梦影》中讲过:“情必近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悟,就是“化”的过程,知识需要内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也需要互相转化,而且,这个“化”,也不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丁春秋的“化功大法”,把别人的功力化为无形,那是至大的浪费,而应该是段誉学到的“北冥神功”,吸收各人的内力为己所用。知识的学习是更高层级的北冥神功,因为贡献出功力的人并不会损失,而是在思维碰撞中,各方都可以受益。

武侠小说中也经常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正邪之分,门户之见,因此而纷争不断。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体,学习最忌闭门造车,墨守成规,要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的高手往往是在师承之外,另创新招,融通百家,别走蹊径。

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都产生越来越多和更加错综复杂的关联,“结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种保护,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保守。勇敢打破结界实现跨界的组织和个体,将会迎来更广袤的疆域,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能够轻易被替代的组织,容易失去市场,能够轻易被替代的人,容易失去工作。但人工智能的优点在于从1到无限,却唯独弱在从0到1,无中生有,换句话说,创新是人类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分。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更是命脉,很多企业一味注重山寨,最终死于创新力匮乏,虽然值得同情,但更值得反思和改进。

任何时候,能够敏锐地感知到时代的变化,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技能,而更厉害的技能是:根据感知到的变化,适时地做出应对。陈永隆老师就是能够敏锐感知时代变化并及时应对的人,他在创新和跨界思维方面研究多年,而又像老顽童一样对新事物充满了渴求。

在我眼里,陈老师是《笑傲江湖》中所形容的葡萄酒一样的人:三蒸三酿之后,跋涉关山万里,又加一蒸一酿,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稳重的知识底盘,又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强大的学习力。2018年四月份,陈老师莅临深圳,我们交换了很多想法和技能,饶有趣味。记得有一年我去台湾,陈老师带着我开车缓行在忠孝东路,车里放着的正是忠孝东路相关的歌,“走在忠孝东路,闪躲在人群中……”我们就是这样,不断打破地域之界、时间之界、思维之界。有这样的师长,也是我的人生之幸。

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如此多变,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唯有培养了终生学习习惯,不断提升“悟”的层次、勇于跨界的组织和个体,才能成为赢者。

陈永隆老师的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等你跨进。

知识管理专家 萧秋水

自序

这篇序言,同这本书一样,是作者陈永隆与王铮共同完成的产物。我们两位作者分别是“60后”和“80后”,因此本书后面的篇幅中,会以“老陈”和“小王”来指代。本篇序言始于小王的讲述,收于老陈的升华。

撰写这段文字时,小王正坐在从北京到南京的高铁上。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习以为常的疆界正不断被打破、重塑,越来越多的人在一座城市生活休闲,在另一座城市学习深造,在第三座城市追求事业,生活、学习、工作的经验在不同时空交融借鉴,从而让时空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而我们相信,将有更多的人这样生活。

高铁列车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行程时间,让人们的活动半径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一个人或许不再生活在一个孤立的城市,而是身处于一个协调发展的区域网络中。问题是,你的视野是否仍被传统的物理空间所局限?你对距离的感知是否还停留在“内燃机车”甚至“蒸汽机车”的时代?你是否忽视了许多能够改变现状的新工具、新载体、新通路,从而失去很多跨越空间疆域、拓展新格局的机会?同样,我们的思维习惯和思考工具是否也需要更新迭代?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老陈和小王这两位跨地域、跨世代、跨领域的作者走到一起,为你揭示和传递跨界思考的魔力。两位作者融合了自身不同的背景和经历,恰恰提供了多元角度的关照。跨界思考能够推动我们每一个人挖掘更多工作时间,发现更多家庭时间,找出更多休闲时间,帮助我们更容易解决问题,发现更多新点子,发现更多新知识,找到新人际关系,使我们更尊重别人,更乐观面对人生,产生出更大的创造力和爆发力。

跨界思考为何拥有如此的魔力?我们认为,其核心是利用有系统的方法,进行异质思想或异质知识的交会、激荡与冲击,借由接触各种人、事、物与多元信息和知识,广泛去吸收有用无用、有关无关、是非成败、对错得失的案例或知识,先经由刺激、连结,再进行收敛、聚焦,借以冲击出不同于自己以往的新思维、新发现、新解答和新智慧。

掌握跨界思考的魔力,其实并不难。本书中为你打开了跨界思考的黑盒子,提供了修炼跨界思考的武林秘籍,可以概括为“基本功底”(逻辑思考与创新思考)、“发收双拳”(发散思考与收敛思考)、“移形招式”(类比跨界)和“实用兵器”(跨界模型)。我们还会提供详尽的攻略图与实战案例,帮助您练习和掌握。但所有这些看似复杂的招式与模型,其实都仅仅是辅助,各种辅助的目的反而是带你达到至简,助你接近跨界的真谛。

这也是本书两位作者最想分享给你的,当你能优游在跨与悟之间,就能感受到宇宙万物都互相效力,于是,许多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答案,就在日常自然带给你的讯息中涌现。

就像小王和老陈两人,我们完成这本书时才发现,书中的思考模型、技巧、思考路径,都不是我们一开始刻意设计的,而更像是探索一片未知领域世界时,一步一步绘制出来的,成为今天这本具体实用、可落地、可操作且必见成效的跨界思考地图。正是跨界,将我们带到了这里,我们希望,跨界也能带你发现新世界。

陈永隆、王铮
2018.12.03

前言

各位读者,您一定听说过发散思考,利用它向不同方向扩散辐射,延展资源,激发创想。
您或许听说过聚焦思考,利用它向一个方向专注深耕,整合资源,抓住关键。
您可曾想过,发散与聚焦其实是一种思维过程的一体两面?
您可曾想过,在发散思考的路上,也可以很逻辑、很系统?
您可曾想过,在收敛思考的路上,也可以很创新、很跳跃?

《跨界思考》这本书,将让您重新发现:原来,我们可以善用逻辑思考来分析问题、寻找真因;
接着,用创新思考来激发灵感、广纳异见;
最后,再用本书提供的跨界思考模型与技巧来发现超乎预期的答案,找出更突破、更创新的解决方法。

2003年,正值笔者第一本知识管理类书籍《知识价值链》出版之际,回想世纪之交世界进入新经济形态时,英特尔(Intel)主席葛洛夫——一个互联网虔诚的信徒,四处传扬的:“五年内,全世界将没有任何网络公司,因为届时所有的公司都将是网络公司”。

那时,笔者就反问自己:“会不会五年后、十年后,大家也不会再谈知识管理,因为所有信息和知识都唾手可得,所有管理技巧也都透明易学,且开放平台会让有价值的知识无处不在。那么,知识工作者的差异化竞争力会是什么?那时,笔者心中其实已经浮出两个关键字:“悟”和“跨”

“悟”,是领悟力。在网络开放、知识透明的年代,同一个课堂、同一位老师、同一本书、同一个网站,您学到的,对方也学得到(即使有时间差,较晚学习的人,只要用心,仍有机会学得比早学的人多),差别就在您的悟性。有悟性的人,会发现别人觉察不到的知识或道理,获得属于自己独特的智慧。

“跨”,是跨领域。在组织无边界、知识获得无时差的年代,知识唾手可得,且越来越多无所不在的免费或者有价知识可以轻松获得,谁具备跨界连结、跨界思考、跨界创新的能力,谁就有更大的机会在浩瀚的知识大海中,引爆出有别于过去专精知识时代的高门槛差异化知识。

“悟”和“跨”,像数学的充分必要(充要)条件:
悟者,易跨;跨者,易悟。

本书将系统呈现跨界思考的理念、应用与实践。我们会从本质与内涵入手,厘清“跨界”的迷思,让读者正视,跨界的关键不是表面的跨,而是连结(Connect)、链接(Link),到环环相扣的紧密链接(Interlink)。书中也会提供一系列实用、易用的模型、工具与表单,供读者逐步由浅入深地练习,感受跨界思考的魅力。

本书有观念,有工具,有模型,有练习,有表单,有指引,有案例,以学术角度来看,这本书有很多地方都值得继续展开,成为深入研究的主题;以实务角度来看,这本书每一个观点与模型都经过学校、企业、各类组织机构及个人的实际演练或应用,不仅证明它们可行,也取得了具体的跨界思考与跨界创新的成果。

本书结合了老陈和小王两位跨海峡、跨世代博士的专业合作,两人因知识管理而结缘,因一次专访而进一步认识与合作。书中大部分篇幅是小王的笔触,却流露出更多老陈的思想与研究实践成果,而且很多地方在小王的思想加入后,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思想中的灵感,是笔触的源头;笔触下的文字,是思想的呈现。老陈和小王交互校稿过程中,我们已将思想、文字融为一体,就像跨界的最高境界一样,思想、文字,已经无界,也无区别出自何人。

跨界思考,是将逻辑思考与创新思考交错、混搭并合而为一的融合力。
跨界思考,是在无关中发现有关,无用中发现有用的探索力。
跨界思考,是在没有为什么中发现为什么,没有道理中发现道理的洞悉力。
跨界思考,往往会挖出埋藏在您内心多年,却忘了如何吶喊的声音。

达·芬奇说:“复杂的极致,是简单”。希望读者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可以发现:原来,跨界的极致,其实是无界。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教您认识跨界思考本质、建立跨界思考模式,并且掌握跨界思考方法的书。

这并不是一本教科书。本书的主要旨趣不在于呈现理论、演绎、分析和说教,但是我们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力求引用最新实践及研究成果,力求在理论性和实用性之间实现跨界。

这也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本书的终极目标不在于仅仅提供具体的模型或做法,而是希望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和一套符合未来学习与工作趋势的心法,但是我们同样力求思行合一、学做一体,因此我们在书中提供了大量案例、工具和资源,力求在思考和行动之间实现跨界

这本书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企业和各类机构与团队。拿起这本书的您,既可能是统领千军的企业主管,也可能是单枪匹马的创客、专业人士或自由职业者;既可能是学富五车的资深专家,也可能是求知若渴的新人,但无论您的身份是什么,我们知道,在未来,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老人与新人之间、大众与专家之间的边界将逐渐被跨越。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思考方式、认知模式、学习方法、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企业管理、教育教学、交流沟通、生涯规划、心灵成长等诸多领域,不必纠结于这本书到底属于哪一门学科,我们要的就是打通专业细分的高墙、打破固见与自我设限,打开更为广阔的前瞻视野与发展空间。

全书共分8章,我们将一步一步以“学—思—行”贯穿,带您展开一场跨界之旅。

第一章“缘起”,首先为您讲述跨界的必然与趋势。在这一章中,我们从一张润饼谈起,展示跨界如何将传统手艺与高新科技联系起来;然后带您回顾中世纪美第奇家族的事迹,看看跨界如何触发了影响后世的文艺复兴;再为您呈现当前时代和未来趋势中的种种跨界表征;最后回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经历,向您揭示跨界在职场中的价值

第二章“求解”,本章核心是揭示跨界的本质和内涵。我们将带您破除跨界的迷思——不是换过几个不同产业的工作就叫跨界背景,不是到不同学院修课就叫跨界学习,不是几个不同学科的专家组团就是跨界研究。

跨界,需要摒弃那些表面工夫,从心开始,需要打破有用无用的界限,打破有关无关的界限,打破是非成败的界限,打破对错得失的界限。只有破除了对跨界的种种错误认识,我们才能更加接近跨界思考的本质。

第三章“定锚”和第四章“转型”,我们将首先把跨界思考应用于审视和规划个人发展。我们会教您通过跨界思考,盘点个人优势,接轨未来趋势,从个人做起,从心做起,发现人生新的可能性。这可以作为跨界思考的热身。

第五章“散聚”,我们将首先介绍跨界思考最基本的“发/收双拳”——发散联想与收敛聚焦,同时教您跨界思考的“起步姿势”——寻找跨界思考的起点。利用发散思考,我们能够快速进入跨界的境界;利用收敛思考,我们能够发现跨界带来的机会。将二者结合起来,自如地发散收敛,将是跨界思考的基本招式。然后,我们将教您进阶的“移形走位”功夫——类比跨界,掌握跨界思考的致胜一招。

我们还为您精选打造了一套“跨界兵器”:它们是一系列实用、易用的工具与技巧,包括发散思考工具、收敛思考工具、跨界联想术、跨界收敛术,还有相关行动方案及问题解决工具等,让您踏上跨界之旅时能够“手中有剑”。

第六章“跨界”,是全书的核心。经过了前面的基础练习,我们将探明跨界思考的核心,理解跨界思考的原理,点亮跨界思考的黑盒子。

跨界思考并不是凭空而生,它的必要功底是逻辑思考与创新思考,加上第五章介绍的发散思考与收敛聚焦,便构成了跨界思考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借助跨界思考的关键一招——类比跨界,运用高度浓缩精炼的跨界模型,让您做到从“手中有剑”到“心中有剑”的飞跃。模型在胸,就能随机应变。

第七章“思行”,重在演练和应用,并提供了不同领域的真实案例。我们将陪伴和推动您从“跨界思考”走向“跨界实践”,最终实现“跨界解决问题”。让跨界从一种思考方式变为一种行动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大家将从中看到,跨界思考的模型可以活学活用,而不要执着于模型本身的条条框框,错把指月的手当成月亮。

第八章“无界”,这一章中最重要的结论是要告诉读者们:跨界的极致是无界。或许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无界,只不过人们总是自我设限、作茧自缚。跨界思考是为了让您破茧而出,更是为了让您重新发现自己,发现这个世界最初的、最好的模样。

此外,我们还随书提供了一系列跨界思考模型专用的空白表,让您自由练习。在阅读完毕之后,不要犹豫,赶快检验一下学习的效果吧!

★致不同学习类型的读者

每个对跨界思考有兴趣的读者,学习方式不一,学习期待不一,学习速度也不一,我们提供不同的阅读指南。有些读者属于速成快手派,希望用最短时间快学,可以迅速上手,立即看懂,立刻会用。有些读者属于重点精华派,只想抓出书中的核心要点,掌握关键步骤,希望之后可以运用跨界思考来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有些读者则属于巨细靡遗派,他们舍得花时间,从书中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逐字探索作者发现跨界、创造模型的来龙去脉。

速成快手派的读者,可以直接切入第5章、第6章。但要注意,因为跳过 1~4章,根基不稳,表面上似乎略懂跨界,实际上内涵空泛,遇到复杂的问题容易自曝其短,无法突破自己设立的障碍。

重点精华派读者,可以跳过第1、3、4章不读,直接阅读第2章,第5~7章。这一类型的读者,基本上已从跨界的本质切入研读,了解跨界的内涵,已能应用自如。但因为忽略认知与缘起,未来容易错失预见跨界下一步的机会。

如果您是巨细靡遗派的读者,愿意全书一字一句研读探索,正如作者逐字逐句撰写般用心,相信您一定会在研读过程中,不断发现跨界的惊喜,也不断遇见不一样的思想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