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柳冠中先生编著的“设计事理学”方面的书在付梓成册之际,让我来为这本书写篇序言,我确实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我在这方面既没有下功夫系统地学习过,更谈不上深入研究了,只是听过几次柳先生的宣讲,读过他的文章和他所指导的研究生的论文,对这方面的了解和认识还不系统。但结合实践的体会,却对他所研究和不断深人的这门学问十分感兴趣,认为其有理、有用。这门学问的突出特点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剖析入里,符合客观规律。应该说,柳先生所研究的这一课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是值得推荐和支持的。再加之我与柳先生共事多年,相处融洽,对他在治学、执教中强烈的事业心是非常钦佩的,因而欣然答应来写这篇序言。

柳冠中先生长期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和艺术设计实践,同时潜心研究设计理论。他善于把教学、设计、科研中的理论思考加以积累和总结,本着求实的精神苦心探索,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不但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设计理论方面也有重要的建树。

他在艺术设计理论研究方面,特别重视以设计实践为依托,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比较全面、科学地阐述了设计的本质,把辩证法应用于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中,从而准确地揭示设计的属性与特征,达到正确引领设计实践的作用。他是一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他所探索和构建设计“事理学”的理论体系符合设计实践的客观规律,有助于建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他的探索和研究得到同行的称道,在教学中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

中国在历史上设计制作物质产品的年代是久远的,设计的观念与思维方法大多是在因循、感悟中传承的,缺少深入系统的理论总结。现代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研究的历史又比较短,需要有垦荒者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投入汗水和智慧。柳冠中是一位拓荒者,他热情地投入,无私地奉献,坦率地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诚恳地与人交流,并且愿意帮助和指导后学。在学术研究面前他永远是强者从不言辛劳和退缩,也很少有怨言,总是精力充沛地工作着。

柳先生研究设计理论不是坐而论道的,而是身体力行的,切实地投入,从中体验、判断、思考、总结,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他具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努力寻找着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他最反对那种断线风筝、信口开河、浮语虚词、空洞无物的清谈。理论的本质是朴素的,应该是实事求是的,研究所获得的规律和方法应该是致用的,行之有效的。他的设计理论付诸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这本书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耕耘者的收获。

杨永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
2005年10月3日

序二

在中国工业设计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柳冠中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设计教育专家和工业设计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我国工业设计界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学术带头人。柳冠中先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学、系统设计及方法、设计思维方法产品形象系统及品牌和设计教育。柳冠中先生早年留学德国,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长期不懈地在设计教育与设计实践两方面的努力,使他在学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本书是柳冠中先生及其学术团队多年来在设计艺术学领域,特别是在工业设计领域辛勤研究和实践的丰硕成果,也是中国当代设计艺术学研究的一个缩影,代表了中国当代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的设计事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前夜,无论是设计理论界还是设计教育界,都需要对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进行总结、反思乃至批判,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和设计研究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中国设计能在21世纪重新跻身于世界设计的前列再现我们在设计文化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柳冠中先生的这两本著作,正是从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高度实践应用价值这两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柳冠中先生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他首创的“设计事理学”。所谓“设计事理学”就是以“事”作为思考和研究的起点,从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归纳、判断事物的本质,以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概念、方案、方法及组织和管理机制。从设计“物”到设计“事”的飞跃,就是“设计事理学”,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设计方法论。“设计事理学”的提出和应用,是我国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在设计发展历史上必将有其重要的地位。柳先生的几位博士研究生在“设计事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事”,包括金、木、水、火、土及汉字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原创性探讨,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大丰富了中国自己的设计艺术学体系。在这点上,柳先生及其学术团队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柳先生不仅是一位设计理论研究的学者和教育家,还是一位身体力行的设计家,十分注重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在柳先生的主持下,他的团队完成了大量的设计研究项目和设计实践项目,其中既有前瞻性的概念设计,如候机登机系统概念设计,又有为企业所做的商业性项目。这些精致、独到而富于创意的设计项目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为我们的设计实践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柳冠中先生作为一位设计教育的大家,在长期的设计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很有影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柳冠中先生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量的高水平设计人才和教师,对我国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书中收录了柳先生及其学术团队关于设计教育的很有见地的文章,相信一定对大家有所启发。柳冠中先生对工业设计事业充满了激情和憧憬,他一直在为我国设计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奉献、奔走呼喊。他一定还会有更多、更好的著作和作品出现,我们期待着!
何人可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2005年10月1日于岳麓山下

前言

当代中国设计事业,已经从最初的萌动逐渐趋向成熟。设计的成熟,其实并不建立在由重复实践而得来的具体经验上,也难以凭借不断扩张的市场容量来实现。大到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决定设计能量和水准的,一定是他们对设计的认识程度和研究深度。

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不再缺少设计的需求,但稀缺对设计深探索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方法。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设计强国,并不通过谋求成为设计“大国”而实现其能力的提升。设计,往往透过他们的产品,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传递她那深邃而耐人寻味的品质和魅力。她是无形的,但又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被捕捉到的。从庞然、轰鸣的“波音”飞机,到精细、灵巧的“雷达”腕表;从飞驰的“宝马”汽车,到引领时尚的“索尼”音响。它们的色彩、质地、肌理和造型,都以一种独到的语言汇集在眼前,向我们倾诉着设计者的思绪与智慧,让你为之共鸣、感动、感慨!当然,获得这样的能力,设计就不会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美化技能。

今天,我国的设计产业正在高速地增长着。高速的增长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必然带来诸多问题。在设计理论界,绿色、信息、体验、可持续设计、整合设计、情感等西方理论思潮此起彼伏,在一段时间内都曾成为设计师与教育家口中或笔下的流行话语。大家都在给“设计”加上定语,以重新定义设计专业的“科学范式”。设计的“本体”被来自外部的时尚知识给侵蚀、瓦解,变得模糊不清了。与学术界的理论发展相比,国内的企业更“务实”,他们把设计看作市场竞争的手段,是刺激消费的工具,服务于资本的增值。设计活动的目的被异化,方法被理解为捷径。在copy与 paste时代,企业内部的设计表现为拼贴、移植、模仿。同时,我国的设计教育在近两年呈现出“大跃进”的态势。国内设计艺术专业的院校由20世纪80年代的20多所激增到400多所,每年毕业学生由原来的几百人增加到几万人。这一变化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好比春雨滋润下的竹笋。随着扩大招生而来的是师资人员短缺与课程设置结构不完整等问题。大多数院校的课程集中在基础、技法、知识上在如此情况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缺乏实践经验,又无系统而合理的方法论指导当面对实际设计项目时,既不能摆脱“知识的桎梏,又不能跨越“技法”的樊篱。

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诞生的,是我本人及我的学生们20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锱铢累积的结果,是我们的一些理论思考、温和批判和经验总结。我们的工作是向内向深地去挖掘,既包括形而上的、方法论层次的理论思考,对设计历史、设计文明及中国传统造物文化脉络的梳理,又包括经验层面的系统总结。

本书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从设计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及事与物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展开的探索性论述,并辅之以典型案例的具体阐释,是本书的理论基础。我们本着“事理学”方法论的认识逻辑与思考逻辑,从“事”,而非“物”的角度去理解、认识、剖析设计的本质。

第二部分是一些相关论文的汇集,既有我的博士生博士论文的缩写,又有近年来大家围绕“事理学”所做的思考。

第三部分则是运用研究成果和积累的理论知识,融理论于实践之中,汇集了本团队近六七年间的若干个研究项目与设计实践项目本书图片丰富、观点新颖、研究方法系统、条理清晰,相信一定能为同行和一切关心、爱护我们设计事业良好发展的人们,提供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设计研究见解,并能以较为系统的方式回答在当今经济、技术、市场日趋一体化的竞争环境下,中国工业设计如何在企业中开展。从设计研究的拓展和深化上,提供了吻合新时代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当然,这也正是我们所努力希望汇集的,一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设计理论图书的主旨所在。

特别感谢众多同事、朋友、学生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的努力工作和热情的帮助。
2005年11月13日
编者按:在本版中,此部分内容放在了《事理学之用》中,并根据柳冠中教授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应的替换。

设计是“生活方式的创新”,强调创造一种新的、合理的、和谐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和谐”、与大多数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和谐”。“设计”协调人类需求、发展与生存环境条件限制之间的关系,它研究“事”与“情”的道“理”,简称“事理”。“事”是“人与物”关系的中介点,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即便是相同的目的,他所需要的工具、方法,行为过程、行为状态也是不同的,所需的工具、产品,乃至造型、材料、构造等当然也不同了。“事”是塑造、限定、制约“物”的外部因素的总合。“事”体现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情境,蕴含着人的动机、目的、情感、价值等意义。在具体的“事”里,人、物之间的“显性关系”与“隐藏的逻辑”被动态地揭示了。“事”是体现“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场”。

因此,设计应该先“实事”,即研究不同的人在不同环境、时间因素下的需求为设计目的;

然后再“求是”**,即选择所造“物”的材料、工艺、形态、色彩等内部因素。“事”是评价“物”合理性的标准。在具体的“事”里,我们才能知道“物”是否合乎特定人的特定目的,是否合乎人的行为习惯与信息的认知逻辑,是否合乎环境、人情、价值标准等。这一切就叫合乎“事理”。设计看起来是在造物,其实是在叙事、抒情、讲理。

“理”是指知识,规律,需要研究和思考,而不能仅看现象,要知其所以然。

所以把“事”弄清楚了,“物”就浮出水面了;剩下的就是选择原理、材料、工艺、技术、形态、色彩等,这只是实现被外部因素限定下的“目标”手段。方法和具体的“物”是被选择的,人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外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决定性因素。这里所指的“条件”就是指决定实现目的性质的“外部因素”。“实事求是”就是“事理学”的精髓。这就是重在“事”的研究,从实现目的之“外部因素”入手,就自然会对“物”的概念有了定位。“设计”的结果是“物”,但出发点是“事”。我们要创造,不满足于模仿,“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就是这个道理。从外部因素入手,能更深入地认识本质,进而创造“新物种”。

设计事理学注重关系而非元素,注重整体而非局部,注重过程而非状态,注重理解而非解释。设计活动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外部因素而展开研究,把人文社科的有关知识整合进来,去理解用户及其在特定的“事”里的需求,从而为设计提供“知识资源”。设计事理学并不是一套具体的方法,而是一条学术途径,一种研究思路,针对具体的问题,通过融贯多学科的知识去探求“关于设计的知识”,是生产“设计知识”的科学方法论。我们提倡设计师在事理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不断地去实践,在实践中去创造方法、积累经验、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