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高效能
预计阅读时间:9分13秒
没有人可以避开奇怪的测试,如我就曾在大约7年前报了一个为期4个月的瑜伽课程。
瑜伽课程每节课高达25加元,因此当学校打出为期4个月只需60加元的瑜伽课程的广告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在彼时的我看来,瑜伽不过是一时兴起的玩意儿,不过鉴于我认识的女生几乎都报名参加了,所以我决定亲身一试、一探究竟。
然而,伴随着课程的开展,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周四晚上的课程(神奇的是,课程本身的魅力比女生的魅力要大得多)。这一课程与我习惯的忙碌、快速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它让我学会慢下来,学会用心欣赏自己在高效能研究中所取得的每一次成果。
在瑜伽课程的最后一课上,我们的导师法郎士(France)教会我们呼吸冥想,她引导我们留意自己的呼吸,这最后一课成为最打动我心的时刻之一。课程结束后,我们重回忙碌的大学生活。
那次冥想虽然只有短短5分钟,但我至今记得,在冥想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之平静、思维之清晰、身体之舒适,都是前所未有的。
冥想与高效能
伴随大学时光的流逝,我对冥想的热爱与日俱增。我从最初每天冥想5分钟到10分钟、15分钟、20分钟,在几年前最终达到了30分钟,冥想已经成为我每天必行的仪式。每天冥想30分钟,比大多数人每天冥想的时间都要长。因为我深深爱着冥想,所以我选择每天冥想而非做其他“更高效”的事情。
在我看来,很多人把冥想复杂化了,在此我不会过多地介绍冥想的方法(如果你实在对冥想方法感兴趣,本书第二十一章有我对冥想方法的详细介绍)。一般而言,我只是坐在椅子或垫子上冥想(通常穿着工作服)。我每天冥想不是为了念经吟诵或专注于“第三只眼”(事实上我并不明白“第三只眼”的确切含义),而仅仅是为了在30分钟里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专注于呼吸的自然起伏。当我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从呼吸游离到其他更有趣的事情时,我会温柔地把注意力拉回来,使其再次聚焦到呼吸上。冥想偶尔会让我感到泄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冥想的过程已成为我一天中最为平静的时刻。
在过去数年里,我在深入研究冥想的同时也在深入研究高效能。每当我发现自己无法实现高效能时,我就会翻阅高效能的书籍、了解高效能的最新研究以及查看所有我关注的高效能博客和网站。当我发现自己对冥想和高效能的兴趣都越来越浓时,我决定开始为期一年的高效能计划。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开始认真思考冥想与高效能之间的联系。然而,当分析了生活中各种或促进或阻碍高效能的因素后,我得出了一个让人泄气的结论:每天的冥想和新制订的为期一年的高效能计划之间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冥想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和我对冥想的看法有很大关系。在我看来,冥想和正念会让我放慢速度、做得更少;而高效能则会让我加快速度、做得更多。在开展高效能计划几个月后,我甚至开始为每天冥想而感到内疚,要知道在这30分钟里我可是静坐一隅而无所事事啊,我是不是应该好好利用这30分钟干点什么实际活呢?
在工作30分钟和冥想30分钟之间,我几乎总会选择延长工作时间、完成更多任务,而把冥想弃之不顾。
最终,在开展高效能计划几个月后,我彻底停止了冥想。
机械工作
在停止冥想后的几周里,我开始彻底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从前我在工作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休息一下,现在我为了尽可能地多写、多测试会不顾疲倦与辛劳一直工作。当我开始更为匆忙地完成工作时,我发现一天下来自己没有从前那样思维清晰、从容专注,也不像从前那样为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感到兴奋雀跃,尽管高效能研究是我最热爱的工作。最糟糕的是,我开始有意减少工作,更多时候我在机械地工作。凡此种种,导致我的效能大幅下降(我会在本书后页论述我是如何衡量高效能的)。
当然,本书并不是一本专门论述冥想的书籍,况且也不是人人都对冥想感兴趣(事实上,我猜你们中只有小部分人会对冥想感兴趣),但在此我想介绍一下冥想背后的深意:冥想有助于你减缓速度,在一天中平静从容、目标明确地工作。
冥想可以助我实现高效能。不在于它可以让我在一天的劳累过后放松心情、厘清思维、缓解压力,而在于它可以让我减缓速度,让我在工作中目标明确而不再机械重复。我认为,人们在努力实现高效能的过程中很容易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无论什么工作到他们手里,他们都会不停地机械工作。但是,我发现当你在机械工作时,你几乎不可能停下来思考何为重要工作,如何才能创造性地思考,如何才能变蛮干为巧干,如何才能自主决定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而非一味地完成他人丢给你的任务(或者大多数时候通过邮件给你发布的任务)。
在我停止冥想之后的每一天,我工作起来更疯狂也更机械,这让我无法巧妙地工作,也摧毁了我此前取得的高效能成果。
僧侣和“打了兴奋剂”般的股票交易员
诚然,并不是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可以做到同样的目标明确。比如,世界上最虔诚的僧侣会花一整天冥想而只花一小时忙活其他事务,因为他希望缓慢地、专注地干活。僧侣总是尽可能地少干活,尽可能地从容不迫,由于他行动如同蜗牛般缓慢,所以他干起活来目标非常明确。
与僧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打了兴奋剂”般的股票交易员。股票交易员总是以最疯狂的速度敏捷而机械地工作。和僧侣不同,他们很少会停下来思考手上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单纯地努力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工作。而由于他们行动如此快速,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注意力来目标明确地工作。
我在测试中既当过僧侣,也当过“打了兴奋剂”般的股票交易员(当然我没有真的打兴奋剂)。我发现这两种人都不可能真正实现高效能。冥想一整天也许可以让你内心安宁、疯狂地工作,也许可以让你倍受鼓舞,但高效能和你付出多少努力毫无关系,和你取得多少成果密切相关。无论是僧侣还是“打了兴奋剂”般的股票交易员,都不可能取得很多成果。僧侣行动如此缓慢,一天下来也不可能取得多少成果。股票交易员行动如此快速,以至于他无法停下来思考哪项工作更重要,也就无法变蛮干为巧干。
那些以不急不缓的速度完成工作的人才是高效能的人,他们不像僧侣那样缓慢,因此可以留出足够时间完成各项工作。他们也不像股票交易员那样快速,因此可以判断哪项工作更重要,然后目标明确地工作。
高效能三要素
尽管在当下,机械工作不可能提高效能,但在过去,机械工作也曾是提高效能的法宝。
50年前,美国将近三分之一的雇员都在工厂打工。在工厂或者在流水线作业的工作中,提高效能相对简单:只需要在同样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就可以提高效率和效能。工人们日复一日地重复工作,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也没有机会变蛮干为巧干。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在工厂打工或者从事类似的工作。但是你会翻阅本书,说明你很有可能不在工厂打工。相比之下,你现在的工作很有可能要更复杂、更多变、更多地涉及知识资本,你很有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当然,现在的你也许还不能完全决定自己的工作,但是比起半个世纪以前在工厂打工或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你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对今日的大多数工作而言——包括我曾从事的工作,以及我为写作本书所采访的高效能成功人士所从事的工作——提高效率远远不够。现在的你需要在更少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与此同时,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你又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更灵活地变通。因此,高效能关注的是你的工作成果,而不再是你的工作效率。
这就要求你变蛮干为巧干,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合理地管理你的时间、能量和注意力。
在我的高效能计划快要结束的某个时刻,我突然领悟到:在开展高效能计划的过程中,我从测试中所学到的每个教训,归结起来,就是更好地管理我的时间、能量和注意力。时间、能量和注意力,可称为“高效能三要素”。我进行的每个测试(其中有一些还是相当疯狂的测试)、学到的每个教训都和这三要素有关,其中还有很多和这三要素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有关。
:::info
时间(拖延),表征为钟表,是最公平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h
能量(筋疲力尽),物理学是遵循能量定律,有不同形式,不会凭空消失,会发生转化。能量是物质运动转换的量度,能量是表征物理系统做功的本领的量度。
空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体现;时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体现,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 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
能量、运动、做功、时间、空间
专注(分心),眼耳鼻舌身意,五官五感
:::
**
从前从事工厂流水线之类的工作时,能量管理和注意力管理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简单重复的工作不需要能量多么充沛,也不需要注意力多么集中,只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即可。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你只需要在8小时里出色地完成工作,就可以得到合理的报酬,过上相对快乐的生活。
时至今日,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时间,大量干扰充斥在我们身边,巨大压力从四面八方向我们袭来,我们不仅需要把工作带回家,还需要时时刻刻留意公司打来的电话和发来的通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缺乏时间运动锻炼、吃好睡足,以便恢复能量。
在当下新的环境中,高效能人士不仅懂得合理管理时间,还懂得合理管理能量和注意力。
在我的高效能计划接近尾声时,我认识到高效能三要素是如此重要又如此紧密相连,这让我惊讶不已。比如,
你需要花时间才可以保证睡眠充足,而睡眠充足可以让你能量充沛、注意力集中;
你需要花时间才可以消除噪声和干扰,而远离噪声和干扰可以让你一整天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清晰;
你需要能量充沛、注意力集中才可以调整心态,而调整心态可以让你在更少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任务。
:::info 睡眠保证能量和专注,排除噪音保证专注 :::
高效能三要素都至关重要。如果你不能合理管理时间,无论你的能量多么充沛、注意力多么集中,一天下来你都不可能完成很多任务;
如果你不能专注于你所从事的工作,无论你是否了解何为最重要的工作、是否能量充沛,你都不可能完全投入工作、实现高效能;
如果你不能合理管理能量,无论你多么善于管理时间、多么善于管理注意力,你都不可能保持充沛能量来完成所计划的所有任务。
也许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不能有效管理时间、能量和注意力,你几乎不可能在一天中目标明确地工作。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管理时间,我们会拖延;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管理注意力,我们会分心走神;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管理能量,我们会疲惫不堪、筋疲力尽[有趣的是,“筋疲力尽”(burnout)是一个相对新兴的概念,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彼时正处于从工厂流水线工作到高效能工作的过渡时期]。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会介绍关于10年高效能测试中我发现的最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当然我也会以同样的篇幅介绍注意力管理和能量管理的最佳方法。我们中的大多数已不在工厂工作,而且高效能也不再关乎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而关乎我们取得了多少成果。有鉴于此,高效能三要素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
在对高效能进行重新定义、重新思考后,我开始了我的高效能计划。
现在的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完成更多的工作,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因此,你应该首先决定在哪项任务上实现高效能。如果你无法在一开始判断出哪项任务对你而言最具价值、最有意义,那么你日后在管理时间、能量和注意力方面做出的努力都是徒劳。
可惜我是走过弯路、吃过苦头才领悟到了这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