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求解——跨界的本质
逻辑有所本,创新天马行空,跨界混搭逻辑与创新
打破有用无用、有关无关、是非成败、对错得失
连结(Connect)、链接(Link)、紧密链接(Interlink)
内界(Intra)、多界(Multi)、跨界(Cross)
跨界的误区
·不是换过几个不同产业的工作就叫跨界背景
当今社会,职场上的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换过几个工作的人不在少数。随着社会愈来愈开放、信息愈来愈透明,传统“得一单位而终老”的工作形态已经越来越少,特别是作为职场新世代的许多80后、90后更是给人高跳槽率的印象。网上有人还将这种新的职场现象描述为“随插即用、拔出即离开”的“U盘式就业文化”。
很多人在跳槽多家公司后,就自诩为拥有跨界的背景。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譬如A君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先后就职于生物科技、IT(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领域的岗位,他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不同产业的背景。
我们在这里已经举出了一个非常理想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同一产业内不同公司的同一类岗位上流动,变化的只有薪资待遇和工作经验,那么他通过跳槽来实现跨界的可能性就更小。
如图2-1所示,A君尽管已经在不同产业换过3个工作,但是如果每一个工作都和上一份工作之间缺乏传承和连结,如果没有把上一份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带入到下一份工作,那么这就只是表面上的跨界,并没有完成实质上的跨界,也很难取得真正跨界所带来的效果。
图2-1 不是换过三份不同工作就叫跨界
如图2-2所示,如果A君能够把第一份生物科技的工作经验有意识地带到下一份IT工作,再把第二份IT工作的经验有意识地带入到第三份HR(人力资源)工作,从而实现在每次工作变动和生涯转换时,都能在两两领域间形成交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实现了“半跨界”或“准跨界”,但他仍没有将三份工作的知识和经验交会起来。
图2-2 检视你换过的每份工作之间是否产生连结?
我们认为真正的跨界应当如图2-3所示,不同生涯阶段的知识经验不应该是线性的。尽管时间是线性的,但知识是非线性的。A君在生物科技、IT、HR领域的工作经验应该是融合交会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美第奇效应所说的交会创新。(美第奇效应使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爆破点”和“震源地”。)
图2-3 真正的跨界引爆点,发生在多个不同工作经验的交集点
使用跨界思考的技巧,可以使具备不同工作经验的你自己就可以成为一场变革的震源中心。当你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获得的经验形成交会点,并摩擦生成火花,所点燃和引爆的能量将远大于你所经历的任何一个单一工作岗位,并超过所有工作的总和。
所以,我们的脑和心,其实就是你自己的交会创新中心,也是个人的跨界引爆中心。
·不是到不同学院修课就叫跨界学习
同理,从职场工作追溯到上游,来到学校教育领域,你觉得在大学跨院系选课就叫作跨界学习吗?
你现在应该已经能够看懂图2-4的含义了。
图2-4 真正的跨界引爆点,位于可连结多个不同修课学院知识的交集点
仅仅选修了医学、文学、管理学的三门课程,如果没有在三门课所学的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和连结,那么你可能仅仅是身体跨入过三个不同学院的教室,但你的心并没有跨界。如果按照时间序列在前后两门课程之间有意识地融会贯通,也仅仅是跨界的第一步。
真正的跨界学习,是你在选修了三门不同领域的课程之后,能够有意识地将三门课的学习内容和感悟所得融会贯通,酝酿形成交会点。
基于这种认识,让我们看看现实中的学校教育场景:尽管在大学里,教育管理者都在鼓励学生跨学科、跨学院甚至跨学校选课,但是如果没有掌握跨界学习的实质,没有事先系统式教导学生学习跨领域的思考与异质知识的连结技巧,那么学生所跨的,只是不同院系的院门或不同学校的校门,我们只能称其为“表面上的跨界”,这其实并不能完全实现教育者的初衷。同理,作为学生,没有对跨界学习有深入的认识和自觉,尽管也花了时间,下了功夫,费了腿脚奔走在校园各处,听了不同的课程,却很遗憾不能产生“交会引爆”的效果。
无论是作为受教育者、自主学习者还是教育工作者,我们仔细想想,究竟做过多少“表面上的跨界”?到底空转了多少“表面功夫”?
其实,选修三门课程在这里只是一个简化的比喻。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经历的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阶段,经历的初阶、中阶、高阶主管职称,经历的幼年、少年、青年阶段,经历的前年、去年、今年,以及刚刚过去的上午、下午、晚上,每个阶段莫不都是学习的一课,对于这些人生课程,是否也实现了跨界学习?
以笔者小王为例,本科、硕士、博士分别就读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科学院,但是一直以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作为学习研究主轴,因此,对于知识问题的思考,则能利用不同学习阶段的共同交会点。
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大学本科学习阶段,小王学习和形成了“公共的视角”,认识到知识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应该促进知识有效、公平地被获取和利用,从而发挥出知识资源对于全社会、全人类的价值;在科学院的博士学习中,小王则掌握了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各种方法和工具;而在商学院的硕士学习让小王知道,要保障知识资源被更好地利用,仅仅有技术手段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套制度保障,仅仅关注知识本身的特性还不够,还需要关注知识拥有者、知识使用者的特性,组织的特性和人的特性等。(在这段描述中并没有遵循本科—硕士—博士的时间顺序。)
将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学习阶段对于知识问题的理解交融起来,小王了解到知识的特性需要有一套技术方法手段来规范,这就是传统的知识管理问题;而知识管理活动又牵涉到人与组织,需要考虑组织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知识治理问题。知识治理的水平关系到知识管理的效果,而知识的形态又和组织治理制度之间具有相关性……正是由于这种跨界思考,让小王能够发掘潜在的有意义的研究主题。
·不是邀集几个不同学科的专家就是跨界研究
刚才讲到的都是个人,现在谈谈团队。
笔者老陈曾经受到一个大学教授的邀请,以产业专家代表的身份加入其所谓“跨领域研究小组”。结果加入之后,老陈仅被要求提供简历和一些研究成果摘要,而研究团队内的其他专家,老陈以前完全不认识,真正见面开会次数也只有一次,所有的交流几乎都是和组织者(也就是那位邀请者,小组的主持人)单线联系。过了一段日子,笔者终于明白了这个邀请的用意,原来就是为了展现这个研究小组的“多元性”和“跨领域性”。
研究小组主持人和团队成员间没有深入沟通研究需求,对计划的整体布局,以及成员扮演的角色定位模糊不清,只凭团队成员看似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有着不同领域的背景,就叫作跨领域研究团队与跨领域研究计划,请问这是不是“跨界的表面功夫”?
美国的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是世界顶级智库的代表。现在大家熟知的“智库”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就是用于描述兰德公司。而兰德公司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之一,就在于其强大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在国际权威的智库排名——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TTCSP)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中,兰德公司连续数年在“拥有跨学科研究项目的最佳智库”这一单项榜单上排名第一。
兰德公司是如何来做“跨学科研究”的呢?
智库是典型的智力与知识密集型机构。如何管理好众多不同领域的研究人才,让他们的知识和价值发挥最大效用?如何运用、统筹众多研究项目配置人员、资金和资源?面对上述问题,兰德设计了矩阵式管理架构。矩阵的一个维度是学部,学部主要有以下几项职能:
(1)负责对研究者的行政管理,保证研究者的质量,如进行人员的招聘、考核、提拔等;
(2)参与对研究项目的审查和质量控制,如审查课题安排、研究进度和经费开支等;
(3)负责本领域内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4)在学部架构下设置跨学部的研究方法中心,促进跨学科的创新方法共享和应用。
矩阵的另一个维度是按照研究项目或应用领域分为不同的研究单元。每一个研究单元可能来自不同的资助者,并有对应的研究内容,其下可能会再细分为不同的研究中心、研究部或子项目。研究项目的经费由研究单元内的项目负责人(Project Leader)负责。
借由这种矩阵式管理架构,兰德的研究人员一方面在学部框架下接受行政管理和支援,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研究项目的需要灵活流动和组配,建立多元化的团队,让不同的声音交融,真正实现兰德在其愿景中所宣称的“跨领域、跨学科”研究特色。
据统计,至今总计有 32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其职业生涯中参与过兰德的工作。除了具体研究成果,兰德公司提出了系统分析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等研究方法,对于理性选择理论、运筹学、博弈论等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互联网等技术的产生、新型航空材料的应用等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图 2-5 兰德公司的矩阵式管理架构
兰德公司不正是通过跨界研究,成为当代“美第奇效应”的代表的吗?
因此,本书强调“跨界”的真正核心关键,并不是表面上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成员的跨,而是从连结(Connect)中、产生链接(Link),再到环环相扣的紧密链接(Interlink)。
图2-6 从单一领域、多领域到跨领域
如图2-6所示,从连结(Connect)、链接(Link)到紧密链接(Interlink)的过程中,专注在单一领域(Intradisciplinary)的人,虽然是深耕钻研、学有专精,但也要时时提醒自己,避免陷入门户之见。开放自己接触多领域(Multidisciplinary)的人,涉猎广泛,但容易陷入广而不精的缺陷。传统的跨领域(Crossdisciplinary),可让所学所知连结,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常可举一反三。到了紧密链接型态的跨领域(Interdisciplinary)后,自可触类旁通、智慧通悟、跨悟无界了。
厘清逻辑思考、创新思考与跨界思考
·从插线板谈起
请看这个插线板(图2-7),5个孔已经插满了4个,明明还有一个孔,但是插头就是插不进去。
要如何改进插线板的设计?
图2-7 问题:如何解决插线板插座间距太短的问题?
逻辑思考的解法
逻辑思考是一种线性思维——以逻辑思考的解法,如果插线板插座间距离太短,就应该加大距离(如图2-8)。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插线板越做越长。你在购买插线板时,是不是也倾向于越长越好?
图2-8 逻辑思维——插座间距离太短,加大距离
创新思考的解法
创新思考是一种非线性思维——以创新思考的解法,如果插线板插座间距离太短,我们不必在长度这一维度上拉长,而是可以将同一平面的思维扩展为不同平面,这样就有了旋转插座的设计(如图2-9)。
图2-9 创新思维——从同一平面到不同平面
跨界思考的解法
跨界思考则是一种立体思维。当你运用跨界思考,思考将不会局限在插线板。举例来说,你不经意看到一个人正在玩魔方,或你经过一群正在掷骰子的人,因为你满脑子都在想着插线板的问题,这时,你的灵感突然来了——插线板也可以有六个面!于是,你不用延长插座,也不用旋转插座,而是通过正方体6个面各自独立空间的设计灵感,让多个插头从此不再互相妨碍(如图2-10)。
图2-10 跨界思维——在无关的魔方、骰子刺激下,发现新灵感
跨界思考的本质
·跨界思考的特征
这就是跨界思考的妙处,答案的灵感往往来自你起初没有想到的领域。
逻辑思考是一种线性的、垂直的、纵向的、收敛式的思考,总是在问为什么,要求每一件事情都要有理有据、有因有果;创新思考是一种非线性的、水平的、横向的、发散式的思考,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鼓励天马行空和发散跳跃;而跨界思考不再局限于线性或非线性,它是一种立体的思考,是跳出框框外的思考。跨界思考的答案可能存在于你关注的领域之外。
这一点在哈佛大学教授保罗·瓦茨拉维克(Paul Watzlawick)、约翰·威克兰德(John Weakland)和理查·菲什(Richand Fisch)合著的《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一书中也有类似的阐述。书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遵循常理”“合乎逻辑”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确实是一种解决之道,然而,有时中规中矩的做法反而导致失败,相反,那些“不合逻辑”“非理性”的行动反而使情势的变化如其所愿。一方面,逻辑与常理行得通时,问题固然迎刃而解,但是谁没有经历过按牌理出牌,却越陷越深的困境?另一方面,我们也偶尔会在进退两难之际,碰到某种不合逻辑却神奇有力的变化……
跨界思考是兼具发散与收敛的技术与艺术,初期是发散再收敛的过程,熟练掌握之后,你可以在收敛和发散之间“收放自如”,从“没有为什么”到“发现为什么”,从“无关”中发现“有关”。跨界思考超越逻辑思考和创新思考,并将两者交错、混搭,直到融为一体。
表2-1 比较逻辑思考、创新思考与跨界思考的特征
·什么是跨界思考?
在此,我们对书名《跨界思考》给出正式的定义:
所谓“跨界思考”,就是
利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异质思想或异质知识的交会、激荡与冲击,
借由接触各种人、事、物与多元信息和知识,
广泛去吸收有用无用、有关无关、是非成败、对错得失的案例或知识,
先经由刺激、连结,再进行收敛、聚焦,
借以冲击出不同于自己以往的新思维、新发现、新解答或新智慧的能力。
我们所说的跨界,不仅包括横向上不同领域间的跨界,也包括纵向上不同世代的跨界。我们所要跨越的不仅是空间的界限,也包括了时间的界限。
·跨界的突破点
在传统上,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都来自单一领域的坚守和深耕,需要在一个领域做精,做深,做到90分以上才能有所成就。而在跨界的时代,个人可能拥有四个平均都至少80分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再应用跨界思考创造出的火花,取得别人无法达成的成就;或者,有一个非常强势的领域,到达95分,还有一个第二专长到达80分,还有另外几个30分的兴趣领域,经过跨界思考,用30分来辅助补充80分、90分,那么个人可能会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价值,取得一些不一样的成就。
跨界的机会和跨界的力量就在这里。
当你建立了跨界思考的能力,你就有可能在不同工作、不同学科、不同经历、不同场景的交会点找到火花,能够看到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发现关联,你可以使用联想的方法、发散的方法、交叉类比的方法、收敛聚焦的方法,进而引爆火花。你的联想能力、交叉能力、收敛聚焦能力越强,所引爆火花的能量就越强大,并最终超过任何单一领域所带来的力量。
当然必须强调,本书并不是要鼓励大家在不同领域都是蜻蜓点水、浅尝即止,你仍需要在一两个领域深耕,沉潜,还是要有一技之长!
跨界之前,如果你没有一两项专长,那么你其实是跨不出具体成效的。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为你破除的跨界误区。
利用跨界思考,发现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从跨界思考的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开始运用跨界思考的初期阶段,仍是先发散再收敛的过程。图2-11是跨界思考的基本模型,清楚呈现出跨界思考的四个关键步骤:
1.建立思考目标或问题主轴
先设定思考的目标或问题的主轴,才能让跨界过程中所有发散思考和关联思考的产出,都聚焦到要解决问题的方向。
2.多元学习,多元接触
让自己跨界思考的过程不设限,打破有用无用、有关无关、是非成败、对错得失的界限,利用各种刺激物(输入),不设限地进行发散思考与关联思考(输出)。
3.刺激连结,收敛聚焦
将各种刺激物(输入)和经过发散思考、关联思考的产出,都纳入收敛思考范围后,针对一开始设定的问题,进行聚焦收敛式的思考。
4.新发现,新解答
因为聚焦在要思考的目标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跨界思考过程中所有产出的发散观点、收敛观点,在这一步就要经过有系统地整合,看看是否有机会激荡出新发现、新解答。
跨界思考基本模型,只是最简单的跨界思路。问题是,真正在应用时,会有各种不同组合的状况发生,例如:
我如果没有预设问题,难道就不能跨界思考?
如何找刺激物(Input)?
发散思考有没有方法?收敛思考有没有诀窍?
思考后的新发现,如何证明可行?
新解答,如何运用于实践?
从第五章开始,我们将带你展开一场系统全面的跨界之旅。进行实际跨界思考的演练,我们会一一分解关键步骤和相关的模型、工具,开始先从最基础的发散思考和收敛思考入手。
图2-11 跨界思考的基本模型
你准备好了吗?首先,让我们从一项必要的“热身运动”做起……
跨界思考的热身运动很必要,也很简单,那就是领悟与实践以下四句话:
(1)打破有用无用的界限;
(2)打破有关无关的界限;
(3)打破是非成败的界限;
(4)打破对错得失的界限。
这四句话已经在前面多次出现,它们非常重要,是跨界思考的前提和基础。
事实上,我们对本书的设计——“一本书就是一场跨界思考实践”,就是在100%地推动读者们领悟和践行这四句话。
一组图看懂跨界思考精进过程
下面用一组图示来解释跨界思考的精进过程。
·图例
图2-12 跨界思维精进过程的解析图例
在图2-12中,三个圆圈表示不同领域的知识,如三份不同工作、三种不同专业等;
人物图示代表团队或个人;
“+”代表有用的隐性知识;
“-”代表“无用”的隐性知识;
单向箭头代表个人/团体隐性知识的流动方向;
双向箭头代表不同领域知识的流动方向。
因为个人是随着时间的前进而进入到下个专业领域,所以,属于个人的隐性知识,只有往前的单向箭头;
而不同领域之间的专业知识,则会因为具备跨领域能力的强弱不同,可让前后不同领域的知识发生不同程度的交会爆发力。
·形式上的“跨”领域
跨领域的初级阶段是形式上的跨领域,比如在三个不同的产业间跳槽,接触过三群不同的人,但是三群人之间并没有产生连结,自己也没有把先前的知识带过来,这只是人跳到下个领域。当然,人过去,脑袋的隐性知识一定会过去,但这只是外表形体间的跳槽,不同领域间的知识尚未产生连结。
图2-13 转换过几个领域,只是形式上的“跨”领域
·进化优点,舍去缺点
图2-14 进化优点、舍去缺点的跨领域
当你进入一个新领域或新阶段的时候,把过去“对”的东西(+号)带过来,把“有用”的东西带过来,把成绩、经验带过来,而把那些没用的、错误的、失败的东西丢掉(-号)。
我们身边确实存在不少这样的人,总是希望把过去失败的东西统统丢掉,把不成功的经历和体验统统忘记,认为这样叫作“去芜存菁”。但从跨界思维的角度出发,这个想法是有局限性的。
过去失败的教训,可能是今天成功的垫脚石;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是今日失败的导火线;过去丢掉的“垃圾”,可能是今日需要的“知识”。
不要太早把不要的东西(-)丢掉。你带到新领域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真理。
·让有用、无用的隐性知识交流
图2-15 让有用、无用的隐性知识交流
有用、无用是面向个人层面,有用、无用都是来自个人的判断。你需要具备开放的信念和智慧,把所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带一点到新的领域。从个人的角度看,成功的东西你可以保持增值,失败的东西你可以自省,避免再犯。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将个人有用、无用的隐性知识与新的领域知识结合。
因为判断有用、无用,仅仅来自于个人的基础和累积,还没有和不同领域的基础与累积相结合。所以需要从破解个人的“有用、无用”发展到破解领域的“有关、无关”,从而做到让个人与领域之间、领域与领域之间、有用与无用之间,都变得“有关”。
·让有关、无关的各领域知识交流
图2-16 让有关、无关的各领域知识交流
各个领域的环境、习惯、累积是不同的。当你带着过去有用、无用的知识来到新的领域时,或许会发现,以前不相关的知识,在与新的领域知识结合之后,一下子变得有关联了(双向流动箭头)。
因此,我们要让个人知识在各领域之间自由、完整地流动,让新、旧知识领域的知识建立连结和关联。
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知识还是按照线性顺序在不同领域之间依次流动,还需要向下一阶段的终极目标迈进。
·跨界知识管理
在前几个步骤中,我们已经有意识地将领域I的“+”“-”知识带入领域II,并在两个领域之间建立关联,让知识自由流动组合,接着再将领域II的知识带入领域III……以此类推。但是这还只是单向和线性,在领域I和领域III之间没有实现跨界操作。
因此需要建立下图模型,可以称其为“跨领域知识体系”,其实质是要求个人在不同的领域间,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管理,自觉、自主地在不同领域知识之间建立交叉和关联,进而形成跨领域的融合点。美第奇效应的爆发点就在于此,一旦形成交会创新点,将有可能形成思想上的大爆破和创意上的大爆发,产生的威力将远大于过去的任何单一领域乃至于过去所有领域的总和。
图2-17 跨领域知识体系──海纳百川,处处关联
在心中搭建了跨领域知识体系之后,个人首先不断地将不同领域所获得的“有用”“无用”知识都放入领域间的交叉点,然后这些知识经过持续发酵、融通整合,在无关之中不断产生关联,并产生新的知识供给。在不同领域知识的交会点,将产生最大的价值。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具备跨领域工作经验、跨界知识学习经验的人的心和脑,自身隐藏着一份足以引爆跨领域力量的交叉点。本书后面会告诉各位读者,如何引爆你心中的跨界交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