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你到底在焦虑什么?


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面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

如果一个出生在1000年的人不小心穿越到1500年,他大概不会有任何不适应,建筑、食物、生产工具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他只会觉得走错了路;但如果一个出生在1500年的人不幸地穿越到现代,他会看到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象,高楼大厦、电脑、手机、汽车、飞机……他大概会被吓晕过去。

事实上,我们的时代并没有任何想要放慢脚步的意思,它还在继续加速。互联网产品的快速迭代或许是这个时代加速的最佳写照:就在大家认为互联网格局已定的时候,抖音异军突起,以此为代表的头条系列产品不断创造着用户增长的奇迹。从被质疑到大街小巷都能听到的洗脑神曲,抖音仅用了两年。很难评价它带给用户的影响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但无可争议的是它愈发不容忽视,成为许多人打发时间的“大杀器”。抖音崛起后,随之而来的是微博股价的持续暴跌。很难预计抖音的增长和热度会持续多久,但显然,互联网产品的进化从未停止。

抖音是在2016年9月上线的,同时发生的另一件互联网大事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竞争线下商家入口打得火热。但在此之前,2013年,微信支付功能才首次被腾讯推出。如果再往前看,2011年,张小龙带领团队开发的微信才刚问世不久。在那个时代,主导通信的仍然还是三大运营商,移动推出的“飞信”成为当时重要的实时通信软件,仅仅是因为可以免费发送消息而已。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微信拥有了超过十亿的用户,而那个“收发信息只是用于重要事务的联系”的时代已经渐渐被大家遗忘——取代三大运营商短信服务的不是新的运营商产品,而是腾讯推出的微信上频繁的文字、语音、小视频和表情包。

如果能够穿越回五年以前,你可能会听到大量的对于微信的质疑,但现在,所有人都承认微信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此强大的即时通信工具,构建了人们新的社交方式,而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社交趋势。

2011年微信刚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在世界的另一边,芬兰的手机巨头诺基亚遭遇了它的“滑铁卢”——那一年,诺基亚裁员总人数达到14000名,其品牌下所有移动设备市场占有率跌至1997年以来最低水平;而就在那一年,乔布斯一手缔造的苹果公司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苹果公司把手机巨头诺基亚打倒,在今天看来大概并不意外。但把时间拨回到2007年——苹果公司正式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 iphone ,如果当时有人宣称苹果能打败诺基亚,大家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在苹果发布 iphone 之前,绝大多数人都相信手机市场是诺基亚的帝国——诺基亚所开发的 Symbian 系统市场占有率高达72.8%,其旗下的所有型号手机市场占有率以超过50%的绝对优势形成强大的“护城河”。根据《华尔街日报》当时的一条报道,iphone 不足以成为诺基亚真正的强劲对手,是因为 iphone 未通过诺基亚的“防摔测试”。这条现在看起来有点滑稽的理由,却恰是那个时候多数人的想法。

从时间线上看,许多商业巨头的兴衰就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比如苹果和诺基亚之争,这个被许多商学院写进教科书的案例。无数学者和专家分析:到底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坐拥一万多项专利,打造了强大至极的低成本供应链网络,手握100多亿欧元现金流的诺基亚会失败?为什么当时面对苹果的强势袭击,诺基亚的高层无力应对?

答案或许多种多样,比如大企业在战略规划上的失误使得自身在应对突发情况时难以及时调整,诺基亚的发展战略过于谨慎,部门间普遍存在的权力斗争,高管对存在风险的掉以轻心,等等。

时隔数年后,当尘埃已经落定,今天很少有人再谈论为什么诺基亚会失败而为什么苹果会赢。因为我们都开始相信,苹果在这场争斗中是必胜的,它的产品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趋势。

可到底什么是时代趋势?我们只有在回头看的时候才会意识到什么是时代的变化方向,但偏偏在变化的那一刻,竟没有人察觉到。这就像是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乐,所有人都不知道下一秒是什么音符,但是当接下来的这个音落定的时候,听到如此美妙旋律的人才会拍案叫绝:“啊!就应该是这个音符!”

在十年前,成本低、抗摔、耐用、便携、信号强是诺基亚能成为手机霸主的原因。那时候大家不会想到,如今我们对手机的关注点是曲面屏、智能感知、AI 交互……没有人知道,会不会突然出现另外一个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的产品,然后令所有人再次惊呼:“手机就应该是这样的”,“聊天就应该是这样的”,“娱乐就应该是这样的”。

这一切的变化,全都是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发生的。谁知道接下来的十年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这个时代在变化,而且变得很快。对于企业,这个时代变化得很快。对于每一个人,这个时代变化得更快。想象一下我们父母一辈在找工作的时候所需要的技能。在那个时代,会用电脑的人已经称得上是凤毛麟角,而会说流利的英语的人基本上都被看作是难能可贵的人才了。

但在今天,这不过是两个最基本的能力罢了。在大城市里,即使你想找到一份最普通的工作,都会要求你至少懂得如何初步使用办公软件;而且如果英语太差只能看懂中文文献,那么你可能无法跟进任何学术领域的前沿。这些改变来得如此迅速,以至于我们每天都需要接受大量的信息,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生怕自己赶不上其他人的成长速度。

演讲、编程、多门外语、跨界思考……我们需要学会越来越多的技能,但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在这个时代的下一个乐章里面,什么又会变成新的重要的职业技能。

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容易被取代,又有哪些行业更能够抵御时代发展的冲击。面对如此剧烈的变化,我们仿佛置身洪流之中,不知道将会漂至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因为变化,这个时代充满机遇。

如果你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这个时代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从前的技术总是缓慢地累积,不用说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都看不到重大的变化,只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添加和修正而已;但在今天,技术所带来的变革,是每个人都正在经历和体会的,它的变动太大,甚至只是回顾曾经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种巨大改变。

设想一下,在一个变动极小的社会里,每个人按部就班,遵循自己从出生那一刻就预定好的轨迹。任何想要逃脱这个轨迹,寻找另一种可能性的行为,都注定会失败——来自社会的压力和资源的匮乏会让他几乎只能被这个设定好的轨迹掌控,再大的反抗在这个系统里也不过引发一点点小小的扰动罢了。

因为变化,固定轨迹不复存在,人生变得更像是一次丛林探险,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丛林探险中的一名玩家。 :::info 乱纪元新常态 ::: 每个人怀着自己的技能和诉求,只要能在这些变化之中寻找到某个有利信息,然后精准出击,就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赢者。

互联网让一切也变得便利起来:你可以快速且便捷地搜寻到你想要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地便利;你可以免费听到某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演讲,从中吸取你所需要的养分,你也有机会见到你以前从来不敢想的大人物,甚至和他进行直播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你离知识越来越近,你可以学习你想学习的任何技能,而不像以前一样,大部分技能只能通过师徒相授获得。当你觉得你不适合一个行业,而在另一个领域有突出的才智时,你也可以通过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换到那个领域。你如果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可以凭借着自己的优势与别人一起创立团队、互相协作,甚至这个团队只需要在网上保持联络,而不需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具体的厂房设备就可以实行计划。

因为变化,这个时代总是充满不确定和危险。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言这首交响曲下一个音符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够预言,在丛林探险中下一次出现的是猎豹还是梅花鹿?

在未来,什么会成为新的风向标,什么又会走向衰落?一切都变得如此不确定。

然而,面对无数的信息,如何取舍则成为更加头疼的问题。我们太容易从互联网中获得有用信息,但也太容易获得垃圾信息。

我们不得不耗费精力一一甄别,究竟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只是无用的噪音?当我们太容易获得书籍的时候,却同时发现书籍已经“泛滥成灾”。我们真正缺少的不再是书籍,而是我们阅读书籍所付出的精力。当我们重新选择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金钱成本不再高昂,却担心“时间成本”:现在选择跳槽是否还有年龄优势,进入这个“风口”是否已经太晚?当我们选择一项专业技能的时候,不再因为师徒制度受限,却常常因为学术或者技能训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让我们难以判断毕业以后的收益到底能有多少,我们甚至无法判断,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明日黄花”了。

我们开始变得不知道如何选择。所有的选择背后,我们都需要付出精力,付出时间。

在激流里,所有人都知道船前进的速度会很快,但同样也知道的事实是——如果掌不好舵,极有可能撞死在暗礁上。

人们都希望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能成为赶上浪潮的幸运儿;同时也害怕,在这个最坏的时代里,会成为被浪潮抛到礁石上的落荒者。

在这个“快”的时代里,所有的人都在惶恐,到底怎么做才能找到方向?到底应该怎样努力?

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似乎有些无所适从。有无数的书籍都在教我们如何变得更好,例如怎样健身,如何给自己充电。我们的努力看上去有很多方向,但又很难做出选择。有一个笑话叫“布里丹之驴”,讲的是如果把一只驴放在两堆等量等质的干草的中间,它将会饿死,因为它无法对究竟该吃哪一堆干草做出决定。这个笑话听上去如此荒谬,但却是一个关于现代生活的深刻而生动的写实。

我们踌躇未定。在这个时代,“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我们听到过太多的暴富神话,也想要冲进一个我们完全不懂的领域分享最后一份红利;但同时也听到太多倾家荡产的故事,这使得我们在面对重大选择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

我们非常焦虑。倘若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思考,不难理解这种焦虑的成因: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一种“生存威胁”。

在狩猎时代,生存威胁的形式十分简单:倘若在你面前的是一只老虎,为了生存下去,机体必须要感到某种“急迫性”,想清楚这一刻到底是“逃跑”还是“战斗”,然后调动所有可能有益的激素分泌来应对接下来的逃跑或者战斗,否则结局只能是被老虎吃掉。

但在现代社会,生存威胁仍然存在,只是变得不一样了。我们依然感知到“生存威胁”,我们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被辞退,害怕无法跟上时代的节奏,我们感受到某种“急迫性”。

你或许会发现,和面对“老虎”的最大区别在于,现代社会的这些“生存威胁”不再要求临时决策,而是一条很长的决策链条。它要求我们有规划地去解决问题、实现目标——这不再是冲动性的激素可以调节的。如果此刻老虎就在你的面前,快速反应和紧急行动都十分重要,调动所有可能有益的激素分泌并选择逃跑是上策。

但当你面对的是一件需要长期规划的事情时,你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在这个长期过程中到底应该“逃跑”还是“战斗”。多数情况下,你可能会选择逃跑(在心理上躲避这个事实,或者寻找其他可能性来安慰自己),但发现自己无法逃避时(例如毕业或者公司裁员等情况时),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战斗,然后又逃跑,又战斗……于是,在“逃跑”还是“战斗”之间纠结就成了焦虑的成因。换言之,进化中所产生的那种“逃跑或者战斗”的决策机制失效了。

我们大多数时候不再需要紧急情况下的判断,而是需要更加清醒的、不被情绪干扰的大脑来理智地分析目前的形势,并且在做出判断以后,花费长期的努力来专注于同一件事情。这并不是能够靠调动激素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我们长时间不断训练,动用智慧去解决

与越来越多的焦虑相对的是,我们越来越有限的精力。回复邮件,反复刷新网页,玩一款火爆的游戏,或者是和朋友在网络上聊天,成为每天我们消耗时间的方式。各种各样的 APP、网页分割了我们大量时间——毕竟每一款成功的网络游戏或者社交 APP,正是基于用户超长的停留时间而得以发展的,它们“针对人性的弱点”进行设计和制作。

当越来越有限的精力遇上越来越多的焦虑时,专注就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回想一下,除了考试,你还能保持整整4个小时的全神贯注吗?在最近的一个月里,你有过几次毫无干扰地完成了你的任务?大部分时候,你是不是一边和朋友聊天,或者刷新最近的八卦新闻,一边完成手头的工作?

集中注意力完成手上的事情,并且从中理解、领悟、升华,不断砥砺自己,从前辈的方法中总结经验,不断地思考,再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方式,这已经成了一条荒无人烟的路。

可偏偏,这条荒无人烟的路,却是能最快抵达终点的路。如果你需要找到一份工作或者需要和你的同事竞争,最好的证明你能力的方式,就是可以完成其他人所不能胜任的工作,而通过专注所培养出来的技能,正是实现这一点的利器。

有一位找我咨询的大学生,他觉得他毕业后工作需要熟练的 PPT 技能,因此买下不少书和课程想要好好学怎么做 PPT;但又突然听其他人说起应该学编程才能找到好工作,于是又慌忙地去报编程班;然而和老师聊天后又突然感到应该考研才有出路,于是又开始准备考研。结果准备一阵子之后,却感觉自己不适合备考研究生的学习,于是到招聘季需要准备简历的时候,他拿着不具有任何专长的简历投遍各个行业,结果只能是石沉大海,收不到任何回应。他难道不知道专注才会带来高效吗?他难道不知道专注才是抵御焦虑的良药?当然不是。

专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人会否认专注相比三心二意的好处。但问题就在于,专注这条路并不好走。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引,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条路只会让你感觉举步维艰。你会因为无法承受专注所带来的孤独感,或者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显著的回报和产出,而重回焦虑之路。

时代变化得很快,但还没有快到追赶不上的地步。如果你愿意走这条专注的道路,优化配置有限的精力,请把焦虑抛开,这样你才会真正地飞奔起来。

想要消除焦虑,保持专注才是最佳的解决路径,而带你走上这条不平凡之路,正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