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治学之道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译文】
    知识的学习是一天比一天增益的过程,
    智慧的修炼是一天比一天减损的过程,
    不断地减少,再减少,直至达到空无的境界。
    【道家思维】
    道家思维认为,智慧的修炼不同于知识的学习。
    知识学习追求的是博学多才的智能,头脑里的东西越多越好。智慧修炼追求的是明澈圆融的境界,头脑中的东西越少越好。表面看这两种追求截然相反,但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道家思维并不反对知识的学习,相反它还非常鼓励新知识的学习,但与众不同的是道家思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消化知识,而且它的消化方式不是简单的记忆理解或分类归纳,而是从有到无式的消化,这种消化方式简单讲就是万法归一,一归于道的“悟道”过程。如果用现代的科学术语来解释就是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为一体,将不同层次的规律贯通为一理,通过这个融会贯通的过程使所学的知识由厚到薄,由松散到整体,由复杂到简约,由多元到一元,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过,道家思维真正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它消化知识的方式,而是它的最终目的是修炼智慧。在它看来不论是学习知识还是消化知识,目的都是为了磨砺头脑的智慧,即大脑的思维能力。至于知识的作用就相当于磨刀石,当刀磨得锋利后,磨刀石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可以弃之不顾。
    在本章中,老子的这段话表面看似有反知识的倾向,但实际反映老子对知识局限性的天才的洞察,在千百年前他就以超前的眼光认识到了智慧应当求诸于内而不应当求诸于外。现代著名物理学家劳厄对此也深有同感,他曾说过一段类似的精辟话语:“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剩下来的东西。”
    【思维案例】
    两个伟人选助手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发明家,取得了1093种发明专利权。有一次,他想招收几个助手。他设计了130多道试题,这些试题让许多前来应试的人望而生畏、知难而退。
    对此,爱迪生很失望。因此有一次,当爱因斯坦来访时,他情不自禁地抱怨说:“每天上我这儿的年轻人真不少,可没有一个我看得上的!”
    “您断定应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爱因斯坦好奇地问道。爱迪生把一张写满了各种问题的纸递给爱因斯坦,说:“谁能正确回答出这些问题,他才有资格当我的助手。”
    爱因斯坦接过这张纸,读了其中的一个问题:“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他沉思一下说,“这需要查一下铁路指南。”
    爱因斯坦又读了一道题:“不锈钢是用什么做的?”于是回答道:“这道题么,得翻一下金属学手册。”
    爱迪生一见爱因斯坦这么回答,忍不住打断他的话,问道:“博士,您在说什么?”
    “看来不用等您拒绝,我现在就得自我宣布落选了。”爱因斯坦幽默地说。
    其实,爱因斯坦对爱迪生的这种做法是很不以为然的,他自己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一些现成的结论。1921年春天,爱因斯坦为创办一所大学,曾到美国去募捐,一些美国人当场向他提了许多问题:
    “您可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您怎样才能记得住许多东西?”
    “您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在您的笔记本上,随身携带吗?”
    ……
    面对这些提问,爱因斯坦侃侃而谈:“我从来不带什么记着所有东西的笔记本,我常常让自己的头脑轻松,以便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我要研究的问题上。至于你们问我声音的速度是多少,这我很难确切地回答,需要查一查物理学辞典,因为我从来不大注意去记辞典上可以查到的东西……”
    “那您头脑里尽记些什么呀?”人们惊讶地问。
    “我记的是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我寻找着书本上还没有的知识。”爱因斯坦回答说,“仅仅死记那些书本上可以翻到的东西,什么事件啦,人名啦,公式啦,等等,根本就不用上大学。我觉得,高等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的是大脑的智慧和创造性的思维,而不是照搬书本。”
    【原文】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智慧达到空无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不成功的。
    这就像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经常无事可为的道理一样,
    如果是天天有事可为,疲于奔命,那就不算是成功的管理了。
    【道家思维】
    智慧达到空无的境界,不是说头脑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而是形容一种明澈圆融的智慧状态,也就是“道”的虚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内在智慧才能够洞见虚无之理,明了无为之妙,为人所不为,能人所不能。
    【思维案例】
    朗之万上课
    有一次,物理学家朗之万给孩子们讲阿基米德在澡堂里的发现,讲浮力定律。他讲得深入浅出,孩子们都学会了阿基米德定律,能计算出一个物体的浮力。然后,他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浸入水中,浸入水的体积一定等于排出的水的体积。但是,如果放上一条金鱼,它却不会排出相应体积的水。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们一个个皱起眉头,认真地思考起来,有的说,金鱼有鳞片,它有着特殊的结构,因此,防止下水的排出;有的说,金色的身体有伸缩性,它到了水里会收缩身体,所以,就不会排出水;还有个孩子说,阿基米德定律只适用于非生物,不适用于生物。孩子们一个个抢着回答,提出了许多假设。朗之万见孩子们思维活跃,心里非常高兴。居里夫人的女儿绮瑞娜也在思考着。不过,她并不满意同学们的回答。她想,金鱼的身体会收缩,如果是一条大鲫鱼,它也会收缩吗,会不会排开水呢?如果是一条大鲸鱼,它会不会排出水来呢?她开始怀疑老师出错了题。她想,老师也是人,也有可能出差错的呀!她决定自己做个实验,来看看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没有错。她找了一个量筒,倒进半杯水,读了一下水的刻度。然后再捉了一条金鱼放在量筒里,哈,一放进鱼,水面上升了一大截。原来,金鱼在水里也是要排开水的,就像国王的王冠一样。不是学生们回答不出,而是老师出错了问题。刚才还在抢着回答问题的孩子们个个都气鼓鼓地向朗之万抗议,怪他出错了题,害大家白白地浪费了许多脑力和时间。
    朗之万哈哈大笑。他有意地让孩子们自己从错误的迷宫中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自己去发现错误,自己去打破对老师的偶像崇拜。他认为,引导孩子们学会思考,比简单地给孩子们一书包定律,其意义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