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申克·阿伦斯
有机会以此中文版促成关于卡片笔记写作法及其原则的讨论,以飨中文读者,我很激动且心怀感激。
我一直很欣赏法国哲学家及汉学家弗兰索瓦·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的作品。他关于中国哲学经典著作的精深学识,不仅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而且以极确切的方式帮助我写成了本书。朱利安同时兼具胆识与谦逊。
其谦逊在于强调了将概念和观点从一国传统思维方式翻译至另一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困难;
其胆识则在于他采取了将最根本的差异进行比较的方式。他的重点不在于理解中式思维方式,而是通过对比(两种都行之有效)的方式理解传统西式思维的局限性。其中的一些困难涉及了本书所述的写作与笔记记录的核心原则。与柏拉图式的传统思维关注计划、目标、身份以及顿悟不同的是,卡片盒笔记依赖一种非线性的方式,即缓慢而稳定的改进,促进思维产生持续、微妙的变化,并且事物间相生相依。朱利安发现这些主题在中国哲学中被讨论得更为广泛。如若未借助朱利安的视角,即如果不受到中式思维传统的影响,我也不会注意到卢曼的方法如此独特。[1]
[1] 他的一些书被翻译成了中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Jullien与他的出版商Thierry Marchaise在Penser d’un dehors(la Chine)的对话开始。中文版已于2005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名为《从外部反思欧洲》,译者张放。
2017年本书英语版和德语版首次出版之后,又发生了许多事。最重要的是,它找到了自己的受众。我欣喜地发现,并非我一人有此体验:卡片盒笔记法——关联的、分散的、自下而上的方法不仅比一些教育者们所推崇的线性的、自上而下的方法更为自然,而且衍生出了诸多写作及笔记记录工具。
四年后的今天,使双向链接得以实现的新一代工具不断涌现,笔记爱好者群体不断壮大,卡片盒笔记的观点显然已“出圈”。我希望这有助于跨文化及跨语言的思想自由交流,这也正是卡片盒笔记的精华所在:以新的和意想不到的方式,将不同的想法汇集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想法。
随着可使用工具的快速变化,我决定让这本书尽可能地与工具无关。书籍有着不同的生命周期,因此应该更多地关注不受时间影响的方面。虽然每一种工具都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方式,新一代的笔记工具的特点是对不同的使用方式持开放态度。它鼓励自由,但也需要结构性约束。我意识到,这使得关注卡片盒笔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元素变得更加重要,这样才可以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工具,并适应个性化的需求。
推荐序一 像卢曼一样写卡片
我是一名重度卡片写作爱好者。我写作时,手边会放着纸质的卡片。我一般会先在卡片上写下一些灵感,然后再用卡片写作软件将它们正式整合成文章。同样,在阅读时,我也会不断地使用纸质卡片盒与卡片写作软件写下读书心得。
这样的一套流程,我已经坚持使用了20多年。2015年,我应《离线·黑客》杂志邀请,在该期刊物上发表了《纳博科夫的卡片》一文,从认知科学角度,介绍了卡片写作背后的原理,得到了较多卡片写作爱好者的关注。身为一名重度卡片写作爱好者,我甚至设计了自己的纸质卡片盒,也就是“开智大卡”,并且带队研发了卡片写作软件,也就是人工智能写作软件写匠(AI Writer)。
卡片写作,有很多代表性流派。之前我设计的“开智大卡”,参照的是日本知名学者梅棹忠夫在《智识的生产技术》中提到的“京大卡”,他认为卡片要大一些,大概是B6开本大小,更容易保存写作灵感。而我带队研发的“写匠”,更多地参考了美国知名作家纳博科夫的卡片写作法——使用索引卡,通过任意打乱卡片次序完成自己的写作。
这些方法我已践行多年,而本书展示的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卡片写作流派——“卢曼卡片盒”,还是给了我新的启发,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如何优化卡片写作方法。
卢曼是谁?
尼克拉斯·卢曼是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而且其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社会学领域。对我来说,卢曼不仅仅是一位社会学家,更是一位“自创生理论”专家。他将认知科学家F·瓦雷拉(F.Varela)开创的“自创生理论”率先应用到法律中,去解释法律和社会的交互关系,出版了经典的《法社会学》。卢曼在他长达30多年的研究中,以学术高产著称,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
2013年,德国社会学家约翰内斯·F.K.施密特在做了大量研究后发现:卢曼的生产力源于他的卡片盒写作法。
我之前在《纳博科夫的卡片》等文章中,曾介绍过纳博科夫等人的卡片写作法。那么,卢曼与他们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
——多了一个盒子。
传统的卡片写作法,像纳博科夫,是只使用一个盒子,用一个盒子来保存自己写作的内容。而卢曼多了一个盒子,对自己卡片写作的内容进行索引和整理。
如果说纳博科夫的卡片写作法特别合适创意写作,比如写小说、诗歌、散文等等;
那么卢曼卡片盒写作法则尤其合适学术写作与信息密度大的写作,比如论文、学术专著与长篇科普等。
从认知科学角度来讲,卢曼的这种做法是极其聪明的。认知科学家将人的信息加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一阶操作,也就是“认知”本身,你感知的、你记忆的、你学习的、你思考的。
第二类是二阶操作,称之为“元认知”,即对自己当前的认知进行监控:“我当前感知到了什么?我当前在记忆什么?我当前在学习什么?我当前在思考什么?”这就是元感知、元记忆、元学习、元思考等。“元认知”也就是认知的认知。
卢曼卡片盒写作法通过新增加的这个盒子,能够更好地对“元认知”的内容进行保存和加工。一个盒子用于保存内容本身;一个盒子用于监控内容。
卢曼卡片盒写作法的高明之处还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他让卡片与卡片通过各种索引关联起来,从而提高了记忆提取的效率。
为什么写卡片更容易提升记忆?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在这里,需要介绍一个超出多数人常识的原理: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这是认知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是认知科学家比约克夫妇(Robert A.Bjork & Elizabeth Ligon Bjork)在近30年前提出的,之后历经了两代认知科学家、数十个认知科学实验室发展,目前已成为认知科学中关于学习与记忆的主流理论。
什么是必要难度理论?
人类记忆存在广泛且普遍的元认知错觉,会误将“记住了”当成“学会了”。如果将人的大脑粗陋地比作一块硬盘,假设你的每次记忆都是往这块硬盘中写入内容,那么,可以近似地将记忆想象成无限的内容,但硬盘上的这些信息会相互争夺空间。
人的记忆有两种基本机制:存储与提取。比约克率先区分了记忆竞争的两种不同类型:存储强度(storage strength)与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
以前,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记得越快,学习效果越好。简言之,存储越容易,提取就越快。但他的实验发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知识提取会更方便。
比如,我们的常识是应该在课堂上记笔记。但是必要难度原理建议,别在课堂上记笔记,边听老师讲课边记笔记,你会听得太明白,写入太容易,但大脑这块硬盘未来会不易提取出来。过些日子,多数内容会被遗忘。反之,如果我们略微增加写入难度,比如晚上回到宿舍或者第二天再写笔记,这样未来提取会更容易。即你有些困难地存入,会记得更好并真正学会。
纳博科夫、梅棹忠夫、姚雪垠这类卡片写作爱好者,无不是通过自我修炼,无意中掌握了必要难度原理。
而卢曼比他们更精细,针对不同记忆提取场景,做了很多优化。卢曼经常使用的索引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主题索引。当某个主题的内容积累得足够丰富,卢曼就会做一张主题索引卡,对这个主题进行概览。
主题索引卡上会汇集所有相关笔记的编码或链接,每条笔记会用一两个词或一个短句简要说明核心内容。这类索引,相当于给了你一个进入某一主题的入口。
第二类与主题索引类似,只不过不是对某一主题的概览,而是针对盒子里相近位置的卡片所涉及的所有不同主题进行概览。
第三类是在当前卡片上做索引,标明这条笔记逻辑上的前一条是什么、后一条是什么(这些卡片在盒子里的位置可能并不挨着)。
第四类,也是最常用的索引形式,就是简单的“笔记-笔记”连接。两条笔记可能完全没有关系,把它们关联在一起,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新思路。
通过这些关联操作,我们能更好地对卡片内容进行组合、拼接、提取,从而产生更高质量的内容。
最近三年,原本只在德国流行的卢曼的思想在英语世界中越来越普及。2019年,卡片写作世界出现了一个新的爆款软件——Roam Research,其背后的原理正是卢曼卡片盒写作法。可惜这是一个商业付费软件,且在中国使用不便。所以,我经常推荐的是德国科学家丹尼尔·卢德克(Daniel Lüdecke)开发的开源软件——卡片盒笔记(Zettelkasten)。可以说,这是一款真正实现了卢曼卡片盒写作法原理的卡片写作软件,而且免费、易用、跨平台,强烈推荐大家使用。
像Room research、卡片盒笔记这类软件,在吸纳卢曼卡片盒写作法思想的基础上,做出了两个核心贡献。
一是将文本的颗粒度拆分得更细。
组块(block)是认知科学上的一个常用概念,文本组块正是这个概念的具象化。我们都知道,当你记忆一个手机号码时,比如,13912345678,很难直接记住。当你把它拆成139-1234-5678这样三个组块时,就更容易记忆。同样,我们在写作时,以大的单位很难记住,拆分成小的单位就更容易记住。写作时,用大脑直接记住的东西越多,写作就越不容易被打断,节省的脑力就越多。
二是建立了一个“双向引用”关系。
什么是“双向引用”?比如我在写当前文本组块的时候,输入一个相应关键词,就能自动搜索到有哪些文本组块引用过这个关键词;同样,在另一个文档中打开另一个文本组块,我也能知道这个文本组块被谁引用。
这几年,我设计的卡片盒与卡片写作软件也在吸纳卢曼的思想精髓,融合其他流派的卡片写作方法优点,做下一轮迭代。
比如,“开智大卡”尝试增加一个新的卡片盒,以及更丰富的索引卡。再如,“写匠”通过无限层级的卡片、大纲、项目、图标等功能,实现了颗粒度更细的写作单元。目前写匠借助万能插入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写作网状结构;未来还将直接支持“双向引用”。
可以说,无论你是使用纸质卡片写作,还是使用卡片写作软件写作,卢曼卡片盒写作法都能大大改善你的写作效率。
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如何将卢曼盒卡片法应用到写作中的图书,值得向读者推荐。期待你从此成为一名卡片写作爱好者,享受写作的乐趣。
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2021年5月7日
推荐序二 外脑思考,突破思维局限的写作法
有幸参与本书中文版的出版中,感谢译者、编辑、出版社的努力,更要感谢原作者阿伦斯(Sönke Ahrens)无私地分享自己的洞见。
我和作者的兴趣一样,也是外脑思考(Thinking Outside the Brain)。作为云笔记开发者,我深知用户的痛苦所在,也知道用户无法驾驭工具的原因在哪里。但工具功能很难改变人的思维习惯,而需要配合课程、书籍或教练服务。2019年我在开智准备一门符合人脑认知规律的笔记课,以帮助用户轻松地使用为知笔记来工作和学习。因为我发现市面上的笔记书、付费教程并没能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学霸的个人经验或过于抽象的理论。即使是轻负荷的卢曼卡片盒、纳博科夫卡片法,也很少有人能学成功。
当我深入研究卢曼卡片盒时,看到了德国学者阿伦斯的这本书。我仔细阅读了它,直呼精彩。他已经写得很精炼很系统了,大部分原理和方法都是我想表明的,甚至有些经验超越了我的思维局限,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但看过往的豆瓣书评,并没有展现出它的价值。可能是大家把他当写作书在读,已经是那种思维习惯的人觉得啥也没写,没有干货;不是那种思维习惯的人会觉得不知所云,无从下手。而它最重要的价值是在毫不起眼的日常工作流程和做笔记的细节上。千里之行始于跬步的道理中国人都懂,但没人教过我们在一步一步地、枯燥地踏在探索未知的路上时如何保持热情,如何坚持,如何充满信心,如何时刻和自己对话,以及如何走好每一步。书中介绍的工作流和原则,是卢曼等人利用卡片盒实践过的,他们完全无须坚持就充满乐趣地达成了非凡成就。
我玩越野跑,跑过环勃朗峰越野跑(UTMB)、环富士山越野跑(UTMF)挑战赛,深知全世界的人仅凭意志力和坚持,绝无可能完成那种极限挑战。只有完全换另一种思维方式,才能心情愉悦地、安全地达成目标。创业如此,做产品如此,写论文亦如此。
期待你在本书的帮助下掌握卢曼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精髓,在学习、研究和成为专家的路上,保持热情,一路前行。把诸如拖延、坚持、压力、焦虑、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等热词从脑海里划掉。
本书在有的国家被当作笔记工具书出版,但当作专业写作书也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它是科研和非虚构类写作者的刚需。即使不搞科研、不写论文的你,这本书也能让你豁然开朗。上学时,老师限定了一个框,抄抄板书、背熟知识点就能成为好学生;但工作后,解决问题、搞研究、做产品、提创意,再用那种拼图式学习法、学生笔记法必将力不从心。应该怎么做呢?你可以从本书中得到答案。使用卡片笔记写作法,我们可以不定期地提取先前的想法和事实,并将它们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这正是专家们推荐的学习方式。
李峻
为知笔记CEO
2021年5月9日
推荐序三 用卡片笔记积累你的知识复利
一本讲笔记方法的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答案是:是的。
大概在三年前,我困惑于知识管理的方法大多复杂且不实用,于是开始寻觅更好的知识管理思路,便找到了这本书的英文版。书中主要介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自创的一套笔记方法,利用这套方法,他一生积累了90000个知识卡片,写了58本书和其他大量出版物。
1968年,卢曼在比勒菲尔德大学的教授职位上发表论文时收到一份关于他研究内容的调查问卷,他的回答是这样的:“项目:社会学理论。期限:30年。成本:零。”
这是一个让人震撼的答案,是什么样知识管理方法如此高效?我带着这个疑问,以这本书为起点开始不断探索卢曼的卡片笔记法。
从本质上讲,卡片笔记写作法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个“系统”,一种存储和组织知识、扩展记忆以及生成新连接和想法的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感兴趣或者将来可能会用到的知识收集起来,然后用一种像集装箱一样标准化的方式,去处理这些笔记,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供你使用。
而使用这套系统,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一次升级——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更好地思考。
这本书除了讲述卡片笔记写作法,作者申克·阿伦斯还阐述了许多卢曼反直觉的思考方式,
- 比如拒绝做知识的搬运工,必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 比如需要记录的是知识,而非信息;
- 比如不需要进行机械分类,而是让关系慢慢地自动生长出来等。
让你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看待“做笔记”这件事背后蕴藏的深层思考。
艾伦·凯说过: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发明它。我和这本书的缘分在于,它直接启发了我和老友再次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我们希望将这套方法变成更现代化、更易用的数字化工具,帮助今日的知识工作者积累属于自己的知识库,用知识的复利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抵御更多的不确定性。
感谢译者陈琳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将这种方法带到中国,解决了当时我翻着词典看英文版的痛苦。也希望这本书能让你开始写下第一张知识卡片,积累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复利。
未来已至,只是分布得还不均匀。
少楠
flomo·浮墨卡片笔记联合创始人
2021年5月26日
译者序
本书所介绍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人。书中的原型尼克拉斯·卢曼,原本就和如今的大多数人一样,做着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工作,平日里回家以后就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连最初做笔记的方式也和大多数人没有差别,比如在空白处写写评论。只是他很快意识到这样做笔记除了会得到大量笔记,不会有任何成果。
于是,卢曼改变了记笔记的方式,转而将笔记记到卡片上,收集到卡片盒里,并且经常思考某些笔记如何与另一些笔记建立联系。
在卢曼的卡片盒里,一个个原本孤立的想法渐渐变成了想法集群,并衍生出更多系统性的思想。
这套笔记系统成了卢曼的生产力引擎,使他这个酿酒师的儿子从公务员变成了社会学教授,并使他凭借高质量、高产出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以往教授笔记方法的图书多以两类为主:
- 一类是教授记笔记的形式,比如一页纸法、九宫格法、思维导图法;
- 另一类则以教授原理为主,如费曼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PQ4R法等。
这些内容大多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即让大家把笔记记起来,但是久而久之积累下来的笔记将把我们引向何处却很少提及。
常见的情况是这学期记了很多笔记,下学期又重新开始,或者是读某本书记了一些笔记,读另一本书时又重新开始记。
这样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学习成果不能跨领域、跨时间形成累积,不能帮助我们取得更大的作为。非常可惜。
本书以卢曼卡片盒为核心的一整套记笔记流程,不仅可以让我们有效地记录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想法还可以汇聚成想法集群,在我们学习其他内容时帮助我们理解,在我们需要输出时可以引用已有的素材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因为平日里的所读所想都已经被记录,众多的想法集群再经过长期的迭代,甚至都已经孵化出了论文的雏形。
如果你是学生或科研工作者,不会再为写论文发愁,
如果你是知识工作者,不需要再为明天的更新写什么而发愁,也不需要为在自己和热点之间寻找结合点而焦虑,
因为你平日里的输入就是在输出,最后写出来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开始写译者序时,我遇到了作者在书中说的情况,即有太多东西想写,需要精心做出取舍并组织好内容。
而现实中当我们想写一些东西时,却往往不知道从何写起,只能面对着空白屏幕或白纸从零开始,然后凭感觉、凭记忆、凭运气去写作。
这也正是本书所说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工作流程的区别之一。
- 前者是把功夫花在平时,当我们前期学习时,就以一种聪明的方式记笔记,这些笔记会成为我们日后的生产性资料。
- 后者常常是以计划开始,然后围绕某个主题去搜集资料,这样就难免有很大的随机性,甚至经常要持续面临阶段性的风险和可能最终失败的代价。
书中的精彩内容有很多,每位读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都可以读出不同的内涵。这里以译者的视角选择几例与读者朋友分享。
为什么要记笔记?
我们看书学习时会产生自己的思考,这样的洞见来之不易,如果不记笔记,往往会转瞬即逝,因此记笔记可以巩固我们的思考成果。
自己的思考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同于原始的知识,有时哪怕是精简一下语言,调整一下语序,使得下一次再查看时不需要花费和第一次一样多的时间,那么我们花在第一次学习上的时间也就有了价值。
更不要说像本书建议的那样,用自己的语言,以标准化的格式记下笔记,再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产生更多新的想法了。
一个笔记系统不仅可以是我们的外接大脑,也可以是生产力的助推器。
为什么同样都是记笔记,却很少有人能像作者和书中介绍的卢曼那样轻松且顺利地做研究呢?
这就是作者在书的末尾谈到的为什么不是写一篇文章,而是要写一本书来向读者介绍这种方式的原因了。
这是一套工作流程,而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加上几个概念那么简单。
为了形成这套工作流程,我们需要先自己阅读本书,然后用自己的话记下自己的理解,并要巩固这些思考成果。
之后选择一项不得不做的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借助某个工具将书中的部分方法付诸实践。
一段时间后,再结合使用经历回头重新看看,有哪些部分自己当时看的时候没在意,又有哪些地方自己看到了但是没能记下来,还有哪些自己记下来了却没能去应用。
学习时,我们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又一层地解构书中的原理;
而运用时,则需要像在故宫修漆器类文物一样,分多次、分层地复原书中的原理。
既然书中介绍的卢曼卡片盒方法那么好,为什么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用这套方法取得像卢曼一样杰出的成就呢?
书中提到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巨大的成就一定来源于伟大的想法,这和译者的切身感受一致——
一些人已经用Anki(一款很受欢迎的间隔复习软件)提高了学习质量,另一些人则还在寻找所谓的更厉害的工具。
其实哪有什么惊人绝技,有的只是把简单有效的方法用到极致罢了。
看过这本书以后,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许多外国人写的书在中国读者心里都有一种“明明可以通过一篇文章说清楚的事情,却偏偏要写一本书”的印象,本书却是个例外,
至少对那些具备相关知识或经验的读者,或者是愿意花时间将原理付诸实践的读者来说,信息量其实很大,而且是常看常新。
比如本书的核心,将记笔记分为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三类,许多人或多或少地都在做某些方面,但为什么做不好呢?
可能也记了很多灵感,但是不是因为分散在许多个地方而没有集中于一处,并且没有及时整理呢?
- 在记笔记时,是抄录,还是用自己的话?
- 是有选择地记,还是什么都想记?
- 在整理文献笔记时,是否以标准化的统一格式记录?
- 记了永久笔记以后,能否像卢曼一样,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在笔记中漫游、思考和寻找可能的联系?
这些读起来很容易,但做得到或做不到,结果却是云泥之差。
又比如书中介绍的两种衡量记忆的方法,我们究竟该用哪一种?或者是以哪一种为主?
如果直接抛弃通过重复来记忆的“存储强度”,只依赖于通过建立联系来记忆的“提取强度”,
相信很多人会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记过某些笔记,又如何能将它们与新笔记建立联系呢?
以译者的经验,如果已经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可以完全依赖“提取强度”去记忆,因为可供建立联系的已有知识已经相当充足了;
如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手,还是要以“存储强度”的一遍遍重复作为主要的记忆方式,也是为后续学习储备前置知识;
如果是介于新手和专家之间的水平,那么可以将两种方式适当配比,融入自己的学习之中。
如果读者只是从网上浏览了别人分享的关于这本书的书摘,那么这种既不是自己的理解又没有语境的干货,就很难在自己的知识、情感和实践层面等找到契合点,这就是教育学上讲的“惰性知识”,自然很难为己所用。
如果读者看过原书,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却没能记得住,或者习惯性地用一句“一看就会、一做就废”来搪塞自己,
那么可能忽视了学习心理学上关于成功模仿的四要素——观察、保持、复现和动机。
书中提到了两种记忆方式,一种“提取强度”,采用Zettelkasten等工具,通过建立频繁的联系来增强记忆;
另一种是“存储强度”,通过闪卡类工具,如译者长期在普及的Anki软件,通过间隔复习来增强记忆。
只有先记住,让原理在头脑中保持住,才有下一步在实践中复现的可能性。
由于自身知识的不足,我们常常在第一次学习时错过某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又由于实践的缺乏,常常会忽略某些重要的方面。
译者建议读者在实践书中这套工作流程时,给自己更多的耐心,在学习和实践方面交替进行多次。
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会变得盲目;而如果没有实践的充实,那么理论就会显得空洞。
本书的内容相当精彩,留给读者朋友们自行探索,相信会对大家改善学习有所帮助。
译者能有幸作为本书的翻译,还要感谢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树义老师的牵线,同时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张渝涓女士在促成本书顺利出版方面给予的全程支持。
还要感谢我的前同事冯淑娴,她是本书的第一位非专业读者,也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
很多对专业读者来说不言自明的地方,在非专业读者看来都存在疑问,在她的反馈下,本书的诸多地方又做了修改,使得内容的难度对于普通读者也更加友好。
不过,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文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译者陈琳
学习骇客公众号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