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

过往 CSS 优先级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页面上存在非常多的样式,譬如有开发页面的时候的自定义样式,也有引入的组件库样式。这时候样式将会非常混乱难以管理
当想覆盖一些本身非书写的样式时候,往往不得不通过使用优先级权重更高的样式名,去覆盖那些样式。
同时,当样式优先级感到难以控制时,开发者习惯滥用 !important 去解决,这又循环导致了后续更混乱的样式结构。
基于让 CSS 得到更好的控制和管理的背景,CSS @layer 应运而生。

何为 CSS @layer?

CSS @layerCSS Cascading and Inheritance Level 5 被规范定义。
何为 CSS @layer?简单而言,CSS @规则 中的@layer声明了一个 级联层, 同一层内的规则将级联在一起, 这给予了开发者对层叠机制的更多控制。
语法也非常简单,看这样一个例子:

  1. @layer utilities {
  2. /* 创建一个名为 utilities 的级联层 */
  3. }

这样,就创建一个名为 utilities 的 @layer 级联层。
@layer 级联层如何使用呢?

通过 @layer 级联层管理样式优先级

**@layer** 级联层最大的功能,就是用于控制不同样式之间的优先级
看下面这样一个例子,定义了两个 @layer 级联层 A 和 B:

  1. <div></div>
  1. div {
  2. width: 200px;
  3. height: 200px;
  4. }
  5. @layer A {
  6. div {
  7. background: blue;
  8. }
  9. }
  10. @layer B {
  11. div {
  12. background: green;
  13. }
  14. }

由于 @layer B 的顺序排在 @layer A 之后,所以 @layer B 内的所有样式优先级都会比 @layer A 高,最终 div 的颜色为 green
CSS新特性 @layer - 图1
当然,如果页面内的 @layer 太多,可能不太好记住所有 @layer 的顺序,因此,还有这样一种写法。
可以同时命名多个 @layer 层,其后再补充其中的样式规则。

  1. <div></div>
  1. @layer B, C, A;
  2. div {
  3. width: 200px;
  4. height: 200px;
  5. }
  6. @layer A {
  7. div {
  8. background: blue;
  9. }
  10. }
  11. @layer B {
  12. div {
  13. background: green;
  14. }
  15. }
  16. @layer C {
  17. div {
  18. background: orange;
  19. }
  20. }

上述代码,首先定义了 @layer B, C, A 三个 @layer 级联层。而后再后面的 CSS 代码中补充了每个级联层的 CSS 代码,但是样式的优先级为:
A > C > B
因此,最终的 div 的颜色值为 @layer A 中定义的颜色,为 blue
CSS新特性 @layer - 图2
到这里,CSS @layer 的作用可以清晰的被窥见。
利用 CSS **@layer**,可以将 CSS 不同模块划入不同的 **@layer** 中,利用先后顺序,非常好的去控制全局的样式优先级

@layer 级联层的三种定义引入方式

上面其实提到了两种 @layer 级联层的定义引入方式,这里再描述下,一共有 3 中引入 CSS @layer 级联层的方式。

  1. 直接创建一个块级的 @layer 规则,其中包含作用于该层内部的CSS规则:

    1. @layer utilities {
    2. p {
    3. padding: .5rem;
    4. }
    5. }
  2. 一个级联层可以通过 @import 来创建,规则存在于被引入的样式表内:

    1. @import(utilities.css) layer(utilities);
  3. 创建带命名的级联层,但不指定任何样式。样式随后可在 CSS 内任意位置添加:

    1. @layer utilities;
    2. // ...
    3. // ...
    4. @layer utilities {
    5. p {
    6. color: red;
    7. }
    8. }

    @layer 包裹层与 @layer 层内样式优先级

    当然,这里还会有一种情况,没有被 @layer 包裹的样式,它的优先级和被 @layer 包裹的样式相比,又会如何呢?
    看这样一个例子:

    1. @layer A { a { color: red; } }
    2. @layer B { a { color: orange; } }
    3. @layer C { a { color: yellow; } }
    4. a { color: green; } /* 未被 @layer 包裹的样式 */

    这里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layer** 包裹的样式,拥有比 **@layer** 包裹样式更高的优先级,因此,上述规则的排序是:
    未被 @layer 包裹的样式 > @layer C > @layer B > @layer A

    匿名层与嵌套层

    还有两种层级关系,分别是匿名层嵌套层

    匿名层

    允许创建一个不带名字的 @layer

    1. @layer {
    2. p {
    3. margin: 1rem;
    4. }
    5. }

    这里,创建了一个匿名层。匿名层的两个重要特性:

  4. 创建后无法向其再添加规则

  5. 该层和其他命名层功能一致,优先级也遵循后定义的匿名层,比其他已定义的 @layer 层,优先级更高

看一个例子:

  1. <div></div>
  1. div {
  2. width: 200px;
  3. height: 200px;
  4. }
  5. @layer {
  6. div {
  7. background: pink;
  8. }
  9. }
  10. @layer B, C, A;
  11. @layer A {
  12. div {
  13. background: blue;
  14. }
  15. }
  16. @layer B {
  17. div {
  18. background: green;
  19. }
  20. }
  21. @layer C {
  22. div {
  23. background: orange;
  24. }
  25. }

上述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匿名层,指定了 div 的颜色为 pink,而后又定义了 @layer B, C, A。这里优先级顺序为:
A > C > B > 匿名层
最终的颜色为 @layer A 内的颜色值 — blue
CSS新特性 @layer - 图3
如果将匿名层放在最后的话:

  1. div {
  2. width: 200px;
  3. height: 200px;
  4. }
  5. @layer B, C, A;
  6. @layer A {
  7. div {
  8. background: blue;
  9. }
  10. }
  11. @layer B {
  12. div {
  13. background: green;
  14. }
  15. }
  16. @layer C {
  17. div {
  18. background: orange;
  19. }
  20. }
  21. @layer {
  22. div {
  23. background: pink;
  24. }
  25. }

此时,样式的优先级顺序为:
匿名层 > A > C > B
最终的颜色为匿名层内的颜色值 — pink:
CSS新特性 @layer - 图4

嵌套层

说完了匿名层,再来看看嵌套层。
顾名思义,嵌套层的意思就是在 @layer 内部,可以再嵌套使用 @layer 级联层。像是这样:

  1. @layer A {
  2. @layer B{
  3. ...
  4. }
  5. }

当然,它还有另外一种语法,上述代码等价于:

  1. @layer A.B {
  2. ...
  3. }

了解了这个后,那么,看这样一个例子:

  1. <div></div>
  1. div {
  2. width: 200px;
  3. height: 200px;
  4. }
  5. @layer A {
  6. div {
  7. background: blue;
  8. }
  9. @layer B {
  10. div {
  11. background: red;
  12. }
  13. }
  14. }

@layer A 中嵌套一个 @layer B,同时都定义了一个 div 的样式,最终 div 的 background 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最终为蓝色 background: blue,为什么呢?这个很好记忆,假设如果没有 @layer A 这一层包裹,其实就是上述说的 @layer 层与非 @layer 层的优先级比较,这里,非 @layer 层(可以理解为更高级别的一层 @layer)的优先级更高。
因此,对于单个 @layer 内的嵌套关系,样式优先级为:
**@layer A** > **@layer A.B**

多层嵌套层的优先级关系

再看这样一种情况:

  1. div {
  2. width: 200px;
  3. height: 200px;
  4. }
  5. @layer A {
  6. div {
  7. background: blue;
  8. }
  9. @layer B {
  10. div {
  11. background: red;
  12. }
  13. }
  14. }
  15. @layer C {
  16. div {
  17. background: yellow;
  18. }
  19. @layer D {
  20. div {
  21. background: green;
  22. }
  23. }
  24. }

这里存在同时存在多个嵌套 @layer 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优先级又是如何划分呢?
这里的规则是,优先级高的 @layer,无论是否存在嵌套,优先级都整体比优先级低的 @layer(无论是否存在嵌套)高,因此,这里的优先级排序是:
**@layer A** > **@layer A.B** > **@layer C** > **@layerC.D**

!important 对 CSS @layer 的影响

再来看看 !important 对 CSS @layer 的影响。
这里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先看其中一种:

  1. <div></div>
  1. div {
  2. width: 200px;
  3. height: 200px;
  4. background: black;
  5. }
  6. @layer A {
  7. div {
  8. background: blue;
  9. }
  10. @layer B {
  11. div {
  12. background: red;
  13. }
  14. }
  15. }
  16. @layer C {
  17. div {
  18. background: yellow;
  19. }
  20. @layer D {
  21. div {
  22. background: green!important;
  23. }
  24. }
  25. }

上述代码,给 @layer C.D<div> 添加了一个 !important 规则。
如果,不考虑 !important 规则,那么实际的 CSS 优先级为(序号越高,优先级越高):

  1. @layer C.D
  2. @layer C
  3. @layer A.B
  4. @layer A
  5. 非 layer 包裹块

那么,<div> 的颜色应该为黑色 black。然而,这里给 @layer C.D<div> 添加了一个 !important 规则。
实际上,最终 <div> 的颜色为 green,也就是最终的优先级排序为(序号越高,优先级越高):

  1. @layer C
  2. @layer A.B
  3. @layer A
  4. 非 layer 包裹块
  5. !important 下的 @layer C.D

也就是说,这里 !important 规则的优先级还是凌驾于非 !important 规则之上的。
上述 DEMO 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感兴趣的可以看看:CodePen Demo — CSS Cascade @layer Demo[5]

@layer 包含块 !important@layer 包含块 !important

再来看一个 DEMO,如果给非 @layer 包含块,也加上一个 !important 规则,事情就变得有趣了。

  1. <div></div>
  1. div {
  2. width: 200px;
  3. height: 200px;
  4. background: black!important;
  5. }
  6. @layer A {
  7. div {
  8. background: blue;
  9. }
  10. @layer B {
  11. div {
  12. background: red;
  13. }
  14. }
  15. }
  16. @layer C {
  17. div {
  18. background: yellow;
  19. }
  20. @layer D {
  21. div {
  22. background: green!important;
  23. }
  24. }
  25. }

仔细看上述代码,非 @layer 包含块,也加上了一个 !important 规则,按照上述描述的规则来看,非 @layer 包含块的优先级高于 @layer 包含块,那么正常而言,不难猜测,这里 background: black!important 的优先级应该要比 background: green!important 高,最终 <div> 应该展示黑色。
而实际上,这里最终 <div> 的颜色还是 green。这里就又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知识点了,!important 下样式优先级的规则与非 !important 正常状态下刚好相反。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在比较正常(非 !important)规则时,越是级联(排序较后的 @layer 规则),优先级越低;反之,在比较 !important 规则时,越是级联靠后的(排序较后的 @layer 规则),优先级越高。
这个,更进一步的话,需要去了解 CSS Cascading 相关的知识了。

CSS Cascade 规范

在 CSS @layer 之前,简单看一张图:
CSS新特性 @layer - 图5
上图表面的是在没有 CSS **@layer** 之前,CSS 样式申明的优先级排序,根据 CSS Cascading 4(Current Work) 标准,定义的当前规范下申明的层叠顺序优先级如下(越往下的优先级越高,下面的规则按升序排列):

  • Normal user agent declarations
  • Normal user declarations
  • Normal author declarations
  • Animation declarations
  • Important author declarations
  • Important user declarations
  • Important user agent declarations
  • Transition declarations

按照上述算法,可以得到一个样式优先级的排序,大概是这样(越往下的优先级越高,下面的规则按升序排列):
CSS新特性 @layer - 图6

  1. User Agent - 用户代理普通样式
  2. User - 用户设置的普通样式
  3. Author - 页面作者普通样式
  4. Animations - 动画样式
  5. ❗️Author - 页面作者 !important 样式
  6. ❗️User - 用户设置的 !important 样式
  7. ❗️User Agent - 用户代理的 !important 样式
  8. Transitions - 过渡样式

简单解释一下用户代理样式:浏览器会有一个基本的样式表来给任何网页设置默认样式。这些样式统称用户代理样式页面作者样式:网页的作者可以定义文档的样式,这是最常见的样式表。大多数情况下此类型样式表会定义多个,它们构成网站的视觉和体验,即页面主题,可以理解为页面作者样式用户样式:读者,作为浏览器的用户,可以使用自定义样式表定制使用体验,自定义用户偏好,可以理解为用户样式
关于 CSS Cascading,也就是层叠规范。
而当有了 CSS @layer 之后,这个层叠优先级顺序有了更新,具体优先级如下:
CSS新特性 @layer - 图7
整体会变更为复杂一些,但是总体还是遵循了两个规则:

  1. !important 样式高于非 !important 样式
  2. 在比较 !important 规则时,优先级顺序与正常规则相反,在正常状态下优先级越低的,在 !important 下优先级越高

    总结一下

    综上,便是关于 CSS @layer 的基础相关知识。
    CSS @layer 的诞生,让我们有能力更好的划分页面的样式层级,更好的处理内部样式与外部引用样式的优先级顺序,属于比较重大的一次革新。
    同时,它也让我们意识到要逐渐摒弃大规模使用 !important 去覆盖样式优先级的错误做法,避免许多因为优先级问题带来的不必要的副作用。
    当然,时至今天(2022-03-14),来看一眼兼容性:
    CSS新特性 @layer - 图8
    虽然红了一大片,但是,在最新版的 Chrome、Safari、Firefox、Edge 都已经开始支持 CSS @layer,并且,目前已经可以通过一些 polyfill 初步使用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会成为业务 CSS 代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CSS Cascading and Inheritance Level 5: https://www.w3.org/TR/css-cascade-5/#at-layer
    CSS: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CSS
    @规则: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CSS/At-rule
    @import: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CSS/@im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