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认比回想重要。

一、问题概述

人们善于辨认经历过的事物,不擅长回想事物。

二、案例图示

image.png

三、参考用途

  • 用于当询问用户并收集到他们的品味和喜好的数据后,想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数据时。
  • 用于想将用户输入数据时耗费的认知能量降到最低时。
  • 用于想通过辨认而非回想的方式深刻理解用户的喜好。
  • 用于让用户轻松愉快地说出他们的品味和喜好。

四、解决方案

不要让用户回想数据,而是列出一组项目,每个项目代表一类数据。不要让用户通过回想列出事物,尝试用明确的、随机的和智能的选项来补充或替换空表单字段,以便用户选择或评价。可以使用视觉图像、自动完成和多项选择。

如果热衷于让用户回想事物,可以考虑用明确的、随机的和智能的选项来补充或替换空表单字段,以便用户选择或评价。

用户界面设计中,从回想转变为辨认的经典案例之一是现代GUI(图形用户界面)界面逐步地替换以前的命令行界面,例如DOS或UNIX提示符。学习命令行界面中的各种命令所花的精力之大,让计算机难以使用。而现代GUI界面中的菜单中包含命令,简化了计算机的使用方式,淘汰了回想命令的方式。

4.1 降低回想需求

尽可能降低回想信息的需求,使用易于访问的菜单、多项选择、自动完成建议或视觉图像来辅助决策。

五、相关说明

  • 人们善于根据上下文进行辨认。开着收音机,人们可以跟着唱出成千首歌的歌词。
  • 回想不需要上下文,但人们不善长回想。关掉收音机,人们的记忆会不可避免地退化。
  • 辨认与回想之间的不平衡存在于人类感官中,是设计中的巨大影响因素。

5.1 辨认 VS 回想

从一组选项中点选要比回想列出这些选项容易得多。辨认式任务提供记忆线索,便于通过记忆搜索,因此辨认事物比从回想事物更容易。选做选择题比做填空题容易,因为选择题中有一组可能的答案,从中选择比较容易。开放式问答题没有记忆线索,因此答案的范围比较广。

5.2 辨认不需要来源、情境或相关性的记忆

辨认比回想容易得多。通过接触获得辨认型记忆,通过选择得到回想型记忆。辨认不需要来源、情境或相关性的记忆,而回想通常涉及记忆、实践和应用的某种组合。此外,辨认型记忆比回想型记忆能保留更长的时间——回想熟人的名字比听到时辨认出来更难。

附录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