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总结: 墨迹思维法是一种记录你的决策以及后续结果的方法,它可以揭示你直觉性的决策模式。

UX从业者要做许许多多的决定。当时间或信息充足时,我们很容易做出一些决策。但有时,出于资源或时间限制,我们不得不根据已有信息作出艰难的决定。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过去的经历、经验甚至直觉来决策。(而且很多时候,推迟做决定、直到有更多数据再决定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推迟做决定这件事也是一个决定,让项目维持现状。)

没有人的直觉是完美的(同时,我们也要小心仅根据直觉作出有很高影响力的设计决策)。所有人都会犯错,我们也需要频繁的反馈来校准我们的判断。玛西·扎哈里(Marcie Zaharee)及其同事的研究揭示,许多在职业生涯早期的从业者都渴望经常获得关于其表现的反馈。但UX从业者并不常能从他们的经理那里得到反馈——给他人消极的反馈并不是一个美好的体验,所以很多经理都避免这样做。盖洛普公司最近对员工进行的一项投票研究发现,即使在有反馈的情况下,只有26%的回答者强烈同意这些反馈帮助他们产出了更好的工作表现。

所以我们如何才能获取需要的反馈,来发展优秀的判断力呢?想一想这个你可能没想过的来源——你自己的观察和来自于墨迹思维法的建议。

一、什么是墨迹思维法

墨迹思维(Ink thinking)是一种记录风格,指的是规律性地、按时间顺序记载事件和想法,从而获得一段时间内的记录来帮助反思。记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在各种材料上书写想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尽管有很多种流行的记录方式,墨迹思维的目标是帮助UX从业者产生有洞见的思考,从而提升直觉。

管理咨询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推荐经常进行记录练习来提升对于个人长处和缺点的了解和认知。墨迹思维与之类似:我们在纸上记录下我们的决定和预测,接着静待时间的检验,再定时地回顾这些笔记,来给未来的自己提出建议,从而帮助完善自己的决策流程,明白要继续哪些实践,而又应该更改什么。

二、为什么墨迹思维法很重要

迦达·迪·斯蒂法诺(Giada Di Stefano)和其同事的几项实验发现,在记录和反思练习上投入时间的参与者比那些只花时间完成练习的参与者表现要好。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被要求解答一些数学题,根据正确的回答数获得奖励。在测验之间,研究者给参与者了两个选项:反思自己做过的题目和进行额外练习来提高水平。82%的参与者决定做更多的练习题来熟悉题目,而18%决定记录和反省。令人惊讶的是,反思组——而非额外练习组——在后续测试中多答对了23%的题目。研究者提出理论,在学习和整合从经历中得到的教训上投入时间,与经历本身同等重要。

我们也会被一种叫做“后见之明”的偏差所影响。一旦人们知道了一件事情的结果后,他们会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先前预测该事件结果的能力。(这简直是对可用性的诅咒,因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简单好用的设计后,旁观者往往认为这个解决方案很明显,并不需要我们投入那么多的工作。)当遇到令人惊讶或失望的结果时,我们会试图理性化该场景,有选择性地只回忆起和当前结果相符的之前的细节。这是因为我们渴望生活在可预测的世界,同时我们也有能力对世界进行预测。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行为会阻碍我们从过往经验中学习,因为我们会忽略真实细节,甚至过度自信。

反思性的练习诸如墨迹思维可以有效地提升我们的决策技能,同时避免后见之明的偏差。
用墨迹思维法帮助UX决策 - 图1
墨迹思维可以帮助识别出我们的分析、决策和预期成果不相符的情况。

三、开始墨迹思维法需要什么

首先,买一本笔记本。适合墨迹思维的绝佳笔记本拍档有如下特征:

  • 小巧。选一本口袋大小的笔记本(9*14cm左右)。小巧的页面迫使你记录更简洁,从而使墨迹思维成为一个更简单的任务。这条建议和我们之前让利益相关方更轻松地画草图的建议如出一辙:给他们非常小的画草图的空间。
  • 轻薄。尽可能买一个薄的本子。特蕾莎·阿玛比尔(Teresa Amabile)和史蒂芬文·克雷默(Steven Kramer)的研究发现,仅仅是进步的微小迹象都会激励人们完成目标。厚重的笔记本会让人觉得沉重、令人畏惧。所以用轻薄本子,并设定一个在接下来的6个月之内填满这本笔记本的个人目标吧。
  • 有横线。选带横线,而非空白或点阵式的本子。因为这项活动最适合你用简短的、叙述性的句子来书写,方便后续的评估。
  • 无格式。避免选择有预先设置好的章节或者问题的本子。
  • 专本专用。只用这本本子来进行墨迹思维、记录你的职业发展。不要把超市购物清单、会议记录,或其他分心的东西记在上面。
  • 无障碍。去掉那些可能会阻止你书写的障碍。保证你在工作区域能随时使用它。

接着,在你的工作日程表上设置一个5-10分钟的固定、重复事件。一定要在日程上标出你在这个时间里“在忙”,这样同事就不会用会议占用你的墨迹思维时间。把它安排在你通常工作任务不太忙,或者需要短暂休息的时段。(不要低估小憩对工作效率的积极影响——阿梅利亚·里兹(Amelia Rees)及其同事的研究发现,短暂休息可以补充在进行认知上有挑战性的任务时耗尽的专注力,而我们在做UX时很多任务都是如此。)

四、怎样进行墨迹思维

在每次墨迹思维时间,遵循如下步骤:

4.1 决策 & 预测

  1. 在两面空白页面的左手页写下当天的日期。
  2. 用2-3句话描述你最近在工作中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
  3. 用2-3句话预测基于你的决定会发生的事情。
  4. 复习你之前的预测,浏览你之前给自己的建议,巩固先前获得的经验教训。

如果你已经获知了你的某项预测的结果,接着进行如下步骤:

4.2 反思 & 建议

  1. 在之前写过的决定和预测的对应右手页写下当天的日期。
  2. 用2-3句话,尽可能真实、客观地写下你的决策带来的结果。
  3. 比较你的预测和实际情况。你的预测准确吗?那你很棒!又或者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也许你之前忽略了该问题的某个重要影响因素。
  4. 用2-3句话,给自己写一些建议,帮助下次再遇到相似情况的自己。
  5. 用一些视觉上特殊的元素来区分你的建议,例如方框、圆圈、云朵或星形。用不同的记号来区分鼓励性质和建设性的建议。

随着时间推移,墨迹思维法会帮你在笔记本里填满有帮助的反馈。你可以识别出那些能够相信直觉的情境,或者是其他需要更谨慎的决策、改变你习惯的决策方式,或者向他人求助的情况。只需要一点坚持,墨迹思维可以揭示出你的行为模式,并指引你如何改进。
用墨迹思维法帮助UX决策 - 图2
你可以把这个墨迹思维指南打印、剪裁出来,并放到墨迹思维笔记本里,作为参考。

五、墨迹思维记录范例

这是来自一个UX设计师的墨迹思维记录范例:
用墨迹思维法帮助UX决策 - 图3
注意这些记录非常简洁;我们并不是要写创意论文。墨迹思维追求快速、实践、反思,并且易于重复。

结论

培养新的、自我提升的习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反思自己在职业上犯的重大错误,例如先前预测会大获成功的app重大改版最终是一场灾难,是更大的挑战。然而,实际上最大的挑战,是识别、跳脱出效率低下的决策模式。

但是,你是能做到的!反馈和迭代并不仅仅对设计流程而言重要,对于培养你的直觉同等重要。培养斯坦福大学的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所论述的“成长型心态”。把每一次决策看作是长期提升决策能力的学习机会,而非单次的成功或失败。不要想着你只是需要更多练习,或者是你在事情发生后能准确回忆起自己之前的想法。开始反思你今天做的决定,并用墨迹思维法赋予你的经验更多的价值。

附录

参考文献
1] Peter Ferdinand Drucker. 2015. Managing oneself.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Boston, MA.
[2] Marcie Zaharee, Tristan Lipkie, Stewart K. Mehlman, and Susan K. Neylon. 2018.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of early-career technical talent.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61, 5 (2018), 51–61. DOI:http://dx.doi.org/10.1080/08956308.2018.1495966
[3] Teresa Amabile and Steven Kramer. 2012. The progress principle using small wins to ignite joy, engagement, and creativity at work. Brilliance Audio, Grand Haven, MI.
[4] Giada Di Stefano, Francesca Gino, Gary P. Pisano, and Bradley R. Staats. 2014. Learning by thinking: How reflection aids performance.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4). DOI:http://dx.doi.org/10.2139/ssrn.2414478
[5] Amelia Rees, Mark W. Wiggins, William S. Helton, Thomas Loveday, and David O’Hare. 2017. The impact of breaks on sustained attention in a simulated, semi‐Automated Train Control Task.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31, 3 (2017), 351–359. DOI:http://dx.doi.org/10.1002/acp.3334
[6] Carol S. Dweck. 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Random House, New York, NY.
[7] Ben Wigert and Nate Dvorak. 2019. Feedback Is Not Enough. (May 2019). Retrieved February 1, 2022 from https://www.gallup.com/workplace/257582/feedback-not-enough.aspx


原文地址: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ink-thinking/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尼尔森诺曼集团(Nielsen Norman Grou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