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条件和目的

1.1 条件

  1. 产品已有成熟的市场环境和竞争;
  2. 对基础背景做过收集信息;
  3. 产品属于机会型行业,而不属于效率型行业。

1.2 目的

  1. 得出竞争环境下的最优策略。

二、如何使用

  1. 找出机会和威胁(外部)
  2. 列出优势与劣势(内部)
  3. 绘制四象限图
  4. 标记四象限图:
    1. 杠杆:优势+机会
    2. 抑制:劣势+机会
    3. 脆弱:优势+威胁
    4. 问题:劣势+威胁
  5. 图像右上象限即为最优资源配置方向

三、四象限图示

四象限图示.png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利用这些 改进这些 机会
监视这些 消除这些 威胁
优势 劣势

四、执行细节

4.1 四象限中到底要填些什么?

  1. 四象限中推荐的填写内容可以来自商业画布
  2. 机会与威胁部分,推荐波特五力法使用的维度
  3. 优势及劣势则需要一个标准维度系:V=K x P x Nn(N)/R
    1. 其中K是变现系数,P是 溢价率(行业地位),N是用户数,R是节点距离(节点的连接数量,宽度,大小)
  4. 也可以参考以下表格:
潜在资源力量 潜在资源弱点 公司潜在机会 外部潜在威胁
有力的战略 没有明确的战略导向 服务独特的客户群体 强势竞争者的进入
有利的金融环境 陈旧的设备 新的地理区域的扩张 替代品引起的销售下降
有利的品牌形象和美誉 超额负债和恐怖的资产负债表 产品组合的扩张 市场增长的减缓
被广泛认可的市场领导地位 超越竞争对手的高额成本Higher 核心技能向产品组合的转化 交换率和贸易政策的不利转换
专利技术 缺少关键技能和资格能力 垂直整合的战略形式 由新规则引起的成本增加
成本优势 利润的损失部分 分享竞争对手的市场资源 商业周期的影响
强势广告 内在的运作困境 竞争对手的支持 客户和供应商的杠杆作用的加强
产品创新技能 落后R&D能力 战略联盟与并购带来的超额覆盖 消费者购买需求的下降
优质客户服务 过分狭窄的产品组合 新技术开发通路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
优秀产品质量 市场规划能力的缺乏 品牌形象拓展的通路
战略联盟与并购

五、例子:小米的SWOT图

小米的SWOT图.png

六、注意事项

  1. 一切分析方法都是仅具备参考价值的,仅要求尽量全面和客观;
  2. 填写SWOT图时文字需简短,提到关键词语即可;
  3. 设计人员所做的SWOT,尽量从用户直接感受入手,可回避技术,资本,营销等核心内容。

七、拓展

  1. 使用SWOT时,可使用学院派方法 IFE+EFE 矩阵确定优劣势;
  2. 适当考虑POWER、SWOT,量化方法为以人均观点评分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