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名称:包容输入格式。

一、问题总结

用户可以快速地向系统中输入数据,然后系统再逐个解释用户的输入数据。

二、截图示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三、参考用法

  • 当用户采用下拉框、单选框和复选框等意义明确的控件向应用系统输入数据很复杂时。
  • 当完成任务所耗时间远高于用户想达到的目标的重要性时。
  • 当需要收集并输入用户关于某一主题相关的内容。例如物理位置、指定开始时间的事件等
  • 当计算机程序可以轻松预测用户的输入内容时使用。
  • 如果不限制用户查询或者输入的内容,则不使用本模式,本模式仅用于有限制的、明确的目的。

四、解决方案

允许用户输入自定义格式和语法的内容,让应用程序智能地解析或解释这些内容。

让用户专注于做好事情(或完成工作),而不是输入正确的内容。通过不限制用户输入内容的格式和语法,降低用户与应用系统交互的门槛。考虑通过关注要求用户输入的内容,来促使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更易理解(与其限制用户输入内容的格式,不如想办法如何进行措辞或布局,让用户输入更容易被解析的内容)[3]

将「数据输入」这一难题从用户界面问题转换为程序问题。在程序后台,使用解析器对用户输入内容进行模式匹配,并将其转化为格式化数据

五、基本原理

使用本模式,既可以节约界面空间,又能降低(减少)用户与应用系统交互的门槛(障碍)。

用户输入内容的主题越宽泛(即用户输入内容主题的定义范围),后台程序解析起来就越困难。成功使用本模式取决于如何取得想要的信息,即如何提示、引导用户输入应用系统想要的信息

附录

[1] For instance a physical location or an event with a given start time.
[2] Lower the barrier for users to interact by allowing a broad spectrum of formats and syntaxes to be inputted.
[3] Consider nudging users to provide more easily interpreted information by paying attention to how you ask for input.
[4] Behind the scenes, an interpreter checks for different word patterns, and converts them into a formatted value.
[5] The success of this pattern has much to do with how information requested – how the user is prompted.
[6]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