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丁又专
日期:2021-03-03

一、个人体验

身边很多朋友都开通了视频号,或者在B站、抖音分享自己的视频,自己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来自制视频,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1)对出镜比较担心。
(2)视频后期做字幕太麻烦了。
上面的困扰,主要来自于2018-19年参加创业学院的几个教学视频制作,自己最终还是未能鼓起勇气去摄影棚拍摄,而使用了电脑录屏;后期做字幕文件,感觉也花了很多时间。
后来2020年主要参与制作《创新创业启蒙教育》MOOC的视频拍摄,人在摄像机面前,始终感觉到好生硬。后来看成片,特别是最初的几个视频,感觉还是非常刻板;后来拍摄熟练一些后,才有一些动作表情等(自己有MOOC拍摄经历后,再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上的视频,感觉那些自然表达的老师真不简单,因为就是对对着一个提词器来讲解)。

今天看一篇文章,谈到剪映出了桌面版(之前下载过APP版本,总感觉在手机上修改字幕特费劲);结合工作上的另外一件事情,立即下载了剪映桌面版
先拿上次MOOC的视频,进行简单的字幕添加、导出,感觉比较轻松;修改字幕文字也非常方便。
于是再尝试用一个原有的PPT,使用 瞩目软件 进行屏幕录制;后面再添加到剪映中进行剪辑与字幕生成,导出,1分多钟的视频,总的时间也只需要10分钟左右,真的很开心。

二、相关计划、思考、工具

接下来视频制作的对策方法,计划如下:

1.是否出镜?

从自己的学习体验来看,音频(或视频)+图文,感受是最好的。因为纯粹的音频或视频,都属于连续体,不容易进行断句。辅助图文(或文字),就可以很方便一边看(听),一遍看文字,加深理解(双通道学习)。遇到有价值的地方,还可以进行停顿等。
是否出镜,有如下3种方案:

方案1:完全不出镜。 方案2:开头、末尾出镜一下。 方案3:全程(或大部分时间)出镜。

初期采用第一种方案,一方面自己可以减少紧张,同时节省时间,先完成再完美。后面等熟练后再过渡到方案2、3。

2.使用的工具?

如果使用电脑录制的话,主要使用如下软件:

  • PPT:含有“录制幻灯片演示”功能,可以一张一张PPT进行录制,录的不好的PPT,可以删掉语音或头像后重新录制即可。制作好之后再导出视频文件即可。而且也符合上面的开始、末尾出镜的需求。
  • 瞩目:屏幕录制较为方便,特别是视频非常小,基本上1分钟的视频才1-2M。同样的视频,剪映导出来后大概在60M,多了几十倍。后面看下如何进行视频压缩。
  • 剪映:当然少不了,前期使用,主要包括字幕生成、提示文字、简单的剪辑(如删除一小段噪音等)。
  • 雨课堂:非常不错,最看重的还是基于微信,一些通知提醒比较到位。如果没有小组等功能,后面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弥补即可。虽然学习通也很不错,但总感觉需要学生再下载一款软件(可能大部分学生也有),还是很麻烦。雨课堂最喜欢的地方,还有网页版,方便电脑学习。雨课堂课件也有语音版,也较为方便,有利于实现“翻转课堂”。
  • 语雀文档:作为所有文件的线上存储地方。

image.png

3.存放平台?

目前基本设想是B站,及可能的好看视频。

4.注意事项

(1)及时保存讲解文字,方便后期进行文字稿。
看下剪映如何导出字幕文件?刚才搜索了一下APP端有小工具。
(2)PPT在制作时,考虑到后面字幕位置、头像位置,包括后期可能的抠像等。
PPT的排版,字幕、头像位置的预留;PPT的文字、背景等。前期主要考虑字幕位置、小头像位置即可。先完成,再完美。采用MVP的形式推进视频(内容)的制作。
(3)后面查看下,是否有自动生成多倍速的工具。
比如1.25、1.5倍速,方便学生快速学习。
(4)最主要的精力,应该在内容设计上,并且使用迭代思维进行优化。
本学期(2021.3-6),要制定一个计划,有序推进资源制作。先做出第一版,然后在反馈中进行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