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丁又专
日期:2020-11-29
image.png
最近重点关注服务设计与品牌营销,对如下多个公司或品牌进行了较多的了解。综合分析,品牌营销咨询公司,都有自己的三板斧。
对了,服务设计人才纳入《上海市重点领域(产业类)紧缺人才开发目录》。

一、主要特点

重点关注的四个品牌营销服务公司,自己的理解如下:

1.汪志谦的真观

通过在进店、转化、复购、推荐四个环节中,洞察出关键时刻,然后重点打造这些时刻的峰值体验,并且还要设计出客户愿意打卡晒朋友圈的推荐行为,产生商业价值。其核心是四大商业维度(进店、转化、复购、推荐)+峰终定律。

2.华杉华楠兄弟的华与华

超级符号+品牌谚语方法,让用户产生行为冲动。比如蜜雪冰城的“小雪人”,新东方的“新东方,老师好”,汉庭酒店的“爱干净,住汉庭”。

3.冯卫中的天图投资

就是定位,抢占顾客心智,做到顾客的指名购买。

4.黄蔚的桥中

黄蔚老师及桥中公司,接触不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一下子还没get到最关键的点。

冯卫东和定位两个词深深绑定了;同理华与华和超级符号;汪志谦与MOT等。

  • 哪个做定位的老师?(有时候确实一下子短路,记不清冯卫东老师的名字)哦,是冯卫东老师吗?
  • 哪个做超级符号的咨询公司,要不我们也尝试合作一下?
  • 哪个给东航盈利了很多亿的咨询公司,你还记得是哪个吗?

消费者基本上很难完整记忆,但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消费者记住了一点,在关键时刻能够搜索到自己的品牌或公司,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所以要进行锚定,要做出一些影响深远的案例,这就是品牌的打造过程。
品牌会自传播。所以需要投资品牌,当然出货量大会影响品牌(除非是做奢侈品),因为曝光度大。所以商品的包装就是最好的广告位。相对于logo,颜色更有识别力。比如美团占据了黄色(美团为何一夜之间变“黄”了?
image.png

二、高校品牌传播

如果高校做品牌营销,其实也可以用这四大商业维度来分析,比如:

  • 进店,高考考生/家长对高校的搜索了解,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品牌影响力;
  • 转化,考生最终填报了该高校;
  • 复购(体验),这个环节无,一般很少考生会考2次;但可以用另一个词来替代,就是体验。学生在高校中,喜欢上所在的学校。
  • 推荐,非常重要,就是在朋友圈中自发的分享自己在高校中的体验;当有人咨询高校选择时,主动分享推荐所在高校,对所在高校有一种自豪感(大家只会对自己体验过的大力推荐,因为有信心)。

影响进店的,主要就是高校的品牌。但并不是说,只有清华、北大才有品牌;能够上985、211的高校学生,占比不超过5%,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来自双非院校。
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高校主要受到如下因素影响:

  • 听到过的高校。

对,3000多所高校,绝大部分在填报前都没有听说过。怎么听到高校的名字呢?身边人的交流、传播;以及网络上的热点事件,恰好关注到了(当然,有好有坏)。比如2020河北美院新生晚会(搜索58秒视频),就有很高的美誉度、传播度。
image.png

  • 高校的排名。

如果决定填报,还会去搜索一下排名。所以排名还是蛮重要的,比如300名VS400名,大家可能就会选择300名的,虽然本质上300名和400名没有本质区别。

  • 熟悉度(他人推荐程度)。

信任,是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哪些高校更可能获得信任呢?比如经过这所高校,特别是到过的高校;有亲戚朋友正在上的高校(或毕业的高校),会去咨询一下,如果对方推荐(这2-3个学校,你感觉哪一个好?),那就可以抵消排名的差异。

可以做一个调研:对高分进校学生进行深度调研(5%-10%,一年招生3000多人,150-300人);对前20%学生进行问卷调研。找到影响高分学生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MOT),再对比已有资源,可以在哪些方面短期进行重点优化。当然,也可以找到一些关键时刻,需要我们长期耕耘。

所以,高校在设计活动时,也要考虑“服务设计”,提升参与学生的体验;同时激发师生的主动传播,要有打卡点、互动点。B站的破圈晚会,新东方年会吐槽视频《释放自我》,都具有非常高的自发传播率。

你不可不知的三大层次高校的区别?
各层次大学学生的占比和区别
服务设计%26高校品牌营销 - 图4
总体能力图

二、重要资料(部分)

(2020)《上海市重点领域(产业类)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发布
(2020)重磅 | 服务设计人才纳入《上海市重点领域(产业类)紧缺人才开发目录》
电子书
升级定位
服务设计驱动的革命:引发用户追随的秘密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专栏
跟华杉学品牌营销·30讲
汪志谦·MOT体验设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