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丁又专
日期:2020-06-22
一小时,近距离了解上海纽约大学 - 图1

如果你有孩子在高中,或者自己计划考研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
推荐了解一下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
比如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
——冒冒、丁又专交流初衷

一、缘起

自从在“快车道”上认识了上海纽约大学的冒璎容(下面简称:冒冒),写下了你所不知的上海纽约大学。但说实话,我对上纽大其实也并不了解,即使从官网、官方公众号、B站空间看了较多相关资料。
这次有机会认识了上纽大的2018级学子冒冒同学,并约定了交流25分钟。最终语音交流了66分钟。

交流时间:2020-06-21 21:01-22:07(共66分钟)。
交流方式:微信语音。
交流人:冒璎容,上海纽约大学2018级。
上海纽约大学:官网就业报告招生
image.png

二、收获

1.感触较多的地方。

在今天补充的时候,冒冒特别提到如下几点特别想分享的(下面是原话)。

  • 课堂锻炼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
我记得主要是写论文的时候给我感受很深。我们有一些作业是给几篇文章,然后对比来写自己的观点。这种很像多篇文章的汇总,但是教授会特别强调不能变成几篇文章简述的堆积或者列出一个它们不同之处的列表(不同在哪里:123)。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立的观点,不是说支持这一方反对那一方,而是真的独立出来,然后可以用那些文章中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批判性思维。
也是类似这种的分析过程中。有时候教授会提供一份经典文本,然后再加上后人(也是权威人士)对此的不同解读,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东西真的有不同的理解,并且这个理解是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见识息息相关,所谓的“没有正确答案”“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此又反推到独立性思考上,我们强调的就是,每种观点都可以是对的,只要你能提到足够的论据来说服听众。

  • 没有“辅导员”or“班主任”。

我们没有“辅导员”,或者说没有一个“老师”可以来管所有事情。就全靠自己找不同的管理人员。学校有很多部门,比如说如果是专业课程的问题,可以直接去找教授,或者这个教学组的其它老师(甚至不教你的,无论是问问题呀还是交流学术想法)如果是社团活动申请有学生事务部,想住宿、注册课程等都有不同的部门。这个非常培养独立性,有什么问题就要靠自己去一步步解决(发邮件/面谈)。

2.外界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认知不多。

冒冒同学是因为一个偶然因素了解到上纽大,父亲朋友的女儿大两届(2016级)基本上有清北的成绩,最后选择了上纽大,并且说上纽大非常不错。本来想直接出国的冒冒,由于父母担心其一下子出国不适应,最后选择了上纽大。
自己其实在2015年左右,参加了《新校长》杂志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创新教育年会”,当时了解到密涅瓦大学的李一格(创始届学生)、上海兴伟学院,进而后续关注了宁诺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这些学校的特点后,就深深的喜欢上了。
但在向身边的人介绍这些学校时,大家好像并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

3.课程不多、作业任务重。

一个学期大概16个学分,一门核心课程大概是4学分(艺术等约课程2学分),所以一学期基本上是4门课程。
工科如计算机等课程,每周3次课,其中每次课75分钟,2次主课1次习题课(如周一、三、五上课);一门课程一周大概需要花10小时(含上课+作业等),大量的作业等学习任务很重。
文科类课程每周1次课,每次3小时。
作业如写论文,400字到2000字就是大一学期的一门课,到第一学期结束就写了2000字论文了,然后大二已经开始写了好几个3000+的论文作业,刚开始确实挑战很大。然后很多作业/任务是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呈现在全班面前,这个非常锻炼学生的表达及展示能力。而且需要多次和老师交流,打回重改;大量的阅读任务等。

4.完善的实习与专业选择制度。

内地高三学子并不需要选专业。学生入校后最迟到大二结束前确定自己的专业。而且只要修够该专业的课程要求数,就可以拿到该专业的学位,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的某些学生修了2个专业,特别是主修+辅修很常见。
新生不需要选专业,这是我最认同的。说实话不要说高三高考后立即决定专业不合理,即使是我们毕业工作10年,才逐步的明白自己的热爱领域是什么。
为了让学生在大一大二能够对专业、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学校提供多种方式的实习,以及各种助力实习的制度。
比如申请做教授的助教(一般上过了该课程,然后想进一步的了解这个学科等),通过做任务、与教授交流、参加会议等更好的了解某一个领域,非常不错的方式。

学校职业发展中心提供的服务也非常棒。比如针对专业迷茫的,可以约中心专职老师1-1交流,了解如何认识一个专业与职业;想找实习,依然可以约专职老师进行1-1的指导,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模拟等,让学子走出去的每一步都很踏实。
根据学校官网上的介绍,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实战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助力学生找到合适的实习与工作机会”。

目前自己在浙传发起一个项目,“传媒实习通”项目(开源链接:https://www.yuque.com/dingyouzhuan/cmsxztc),也是希望通过“嘉宾分享-简历修改-实习护航”三步,助力低年级在校学子找到校内外实习工作。
冒冒还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建议,深度陪伴。“传媒实习通”项目要尽可能有较为长期的导师,这样学生遇到困难,可以找了解自己的导师来请教交流。

学校的假期安排,其实也蛮合适的。一般来说是 春季学期2.10-5.20(约3个半月);暑假3个月;秋季学期8.20-12月圣诞节前(约4个月);寒假1个月多一点。
所以可以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游学、旅行、实习等。在这方面,其中国内学校可以修改一下。暑假给与学生更多时间的自主支配。

另外,与国内高校不同的一点是大四还有很多课,和之前学期差不多。

5.录取流程。

关于录取,其实了解官网的招生通知,是最准确便捷的方式。这里整理自和冒冒的交流。

  • 递交申请。

高考前一年的12月份,提交申请包括基本信息,2份文书(为什么要来这个学校,与学校契合的地方/想要你来)。

  • 校园日。

在2月份会通知初审结果。初审通过的学生会邀请参加校园日活动。一般2000人交申请,约600人进入面试(校园日)。校园日,24小时!有小组活动、个人面试,了解校园,模拟课程等,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学校了解真实的考生;考生近距离了解学校真实情况。

  • 录取结果

通过校园日活动,3月底出结果,三类:不录取;预录取(一本线,直接进学校);待录取(看高考成绩,985水平,择优录取)。

学费2020级是大一大二12万一年;大三大四18万一年。相对于直接去纽约大学,上纽大学费相当于美国纽约大学的一半左右(好像是上海市有补贴等);而且大三必须有1个学期或1年到纽约大学的其他2个校区或学习中心的学习,学费不变(当然自行承担的生活费等不等)。
比如冒冒,原计划是大三第一学期去阿布扎比分校,第二学期去纽约。

有新生奖学金,10%学生,8-24万,分学期给,但需要每学期达到多少绩点标准才可以继续领取。

6.费用与住宿。

学费上面谈到了,低年级12万、高年级18万。
住宿点离教学楼大概20分钟车程,2人间的话,一个学期住宿费用大概1-2万。包括了所有的电费、水费等,可以做饭等。

三、笔记

(当时电话交流时的零星记录)
冒冒,西藏自驾游!和家人旅行。

1.选择上纽大?

2013年首届,2018年入学。高中直接出国留学,爸爸同事女儿在上纽大(2016年入学,清北水平)。440多人。1:1中外国籍。38个国家。
四年变一次学费。纽约大学(学费一半)。

三大校区、学习中心。

2+2,3+1。校内交换项目,必须强制出去半年、一年。

2.课程。

完全相同。

3.不一样的体验。

(1)专业。
不需要考虑专业,非常不科学(12年后立即选)。
大三前选择好就可以!
专业满足毕业要求,毕业。

必修课:通识课。大一开始,就有一些必修课。《全球视野下的社会》,每周布置很多阅读任务,从经济、政治、科学、哲学、历史等(资本论、笛卡尔,厚厚两大本书),《》人文课,西部世界,每周大量阅读任务。论文。
第一学期,400字英文论文;第四学期,2000字英文。
课程数,每周10节课(理工科、商科,每周3节课,每次75分钟;文科课,每周1节课,3小时)。习题课。
一个学期,16-18个学分,正式专业课4学分(选4门);艺术课等2学分。

每门课:10个小时。

小班教学,走班制。必修通识课,10-15人;专业课(商科),30-40人。

研究助理:给教授做。学校邮件(新闻汇报),看教授是否招助理!有合同+工资(时薪)。金融教授,飞行器领域专家,做投资等。从彭博社、等网站,每年飞行器二级市场价格变化,整理下来,做出趋势变化图。
平时把一些案例,分成模块做成PPT。参加会议等,好几个研究助理,可以去开会。

“林军行业导师项目”,请了一个金融大佬,通过面试,招了14个学生,小班,每个月1节课+讨论。每个月布置书;一半讲知识,一半交流。结业后,加入往届校友。
有点像快车道。

人太多,没有归属感!

4.职业发展中心(学校)

几个作用:
针对低年级学生,帮助探索不同行业、领域。可以去约见面会会议(有很多导师),1-1,分析这个专业、兴趣进行交流,给学生大概的指导。
1-1的,模拟面试;找到面试时的状态,修改简历。不直接帮你找,虽然会有信息机会介绍。
做好规划与准备!

大一很迷茫,没有确切的兴趣点。找了一些资料,怎么去找自己的兴趣。一定要确切的行业,从职业中体会这个做什么。
一个人长期陪伴!(长期的志愿者)。

大三计划
阿布贾比、纽约(各一个学期)。

5.如何准备上纽大?

高考前12月份,递交申请,基本信息,2份文书(为什么要来这个学校,与学校契合/想要你来),第一轮复试在1-2月份。
2000人交申请,约600人进入面试邀请(3月份),校园日,24小时!小组活动、个人面试,了解校园,模拟课程。
3月底面试结果,三类:不录取;预录取(一本线,直接进学校);待录取(看高考成绩,985水平)。

奖学金,来自面试,10%有奖学金(8万-24万,绩点达到多少)。
后期申请项目。

宿舍?
2-3人一个房间(学校陆家嘴),宿舍离教学楼有20分钟。设施很好,每层楼都有厨房。2个人一个房间。1个学期1-2万。安保设施等。

住宿特色:每年可以换室友,1中1外。

假期安排:
寒假很短,春节前面开学。2.10-5.20;暑假3个月,8.20-12月底;寒假1个月。

(国内高校)大三大四:7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