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训战》读书笔记,值得精读,特别有助于提升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效 - 图1《华为训战》读书笔记,值得精读,特别有助于提升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效 - 图2

一、《华为训战》及作者介绍

1.庞涛老师简介

https://www.sohu.com/a/405092981_359307
个人微信公众号:学习体验设计庞涛(xuexitiyan)
为什么华为、腾讯、GE都在推“反向导师”?

2.《华为训战》

豆瓣: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94719/
豆瓣阅读: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167479751/
得到:https://www.dedao.cn/ebook/z4R9BQ7pP4ZEaXYkx8KvRdljeyqo608PAQ01m2bMAO9NnDL7gBGQr5VzJqrvmEVN

二、书籍精华笔记

那一年,华为“马电事件”给企业上了一节“客户服务”课
https://www.sohu.com/a/376100613_479829

1.案例:马电项目

(2.8万字)我们还是以客户为中心吗?!华为马电事件始末
https://mp.weixin.qq.com/s/e4MweTD5bedkCdZqtJYKGQ
image.png
image.png
“马电”案例的目录和行文结构
image.png
图6-3 中小型案例常见结构

◇能不能给我分享一个××方面你印象十分深刻的棘手案例?你觉得过程曲折,挑战重重。
◇能不能找到一个对手也非常有经验、过程非常激烈、费了不少力气才达成的案例?
有了强力引导问题的牵引

2.S.C.A.R.E案例萃取专家智慧挖宝图

由五个部分组成,取其英文首字母组合,我将其提炼成S.C.A.R.E案例萃取专家智慧挖宝图。scare的英文释义是“惊恐的”,这也暗示着好的案例必须有意外和冲突蕴含其中。
背景(situation)
概要地描绘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面临的任务和大概的事件。
挑战(challenge)
这里需要介绍案例中要达到的任务目标,拥有的资源与理想的差异,面临的障碍,关键的挑战和冲突等。通常资源都是不足的,面临的环境是恶劣的,困难比想象的要更大,但需要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一般一个案例的质量光看这个部分就可以大致了解,如果挑战中的冲突不强,困难和障碍不够典型,其学习性和复制性必然有限。
行动(action)
面对困难,专家或团队想了什么办法?做了哪些决策?遇到了什么问题?具体是如何克服的?在此过程中有什么明显的情绪和感受?
结果(result)
最后的结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果?如果案例中的事件处理是成功的,我们可以挖掘其中有没有偶然的运气要素,积累的经验有哪些;如果是失败的,有什么遗憾,我们也可以挖掘2~3点最深的体会或者感悟。
评估(evaluation)
针对行动和结果,不仅要关注专家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结果,还要特别注意挖掘他为什么这么做,思路是什么,以及如果不采取建议的行动,会带来什么后果和影响等。这些隐藏在决策和行动背后的依据才是专家经验浓度最高的部分,一定要深度还原和提炼。

image.png
图6-4 S.C.A.R.E案例萃取专家智慧挖宝图

3.淘金七问

◇这个过程你是分哪几步完成的?
◇依照你的经验,哪几个节点比较重要,为什么?
◇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不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影响?
◇这一步每次你都这样操作吗?有没有例外的情况?举个例子。
◇你看到新手在这里容易出什么状况?能否举一个遗憾的案例?
image.png
图6-5 需求不明型顾客销售推介四部曲

图形化、口诀化、表单化三大常见知识建模方法(见表6-4)
表6-4 知识建模方法对比表
image.png
image.png
图6-6 人物画像分类图

经验萃取成果示例:痛点挖掘表
image.png
怎样才能拟一个好的标题呢?
基本要求有两条。
①主标题、副标题相互搭配。主标题主要突出亮点用来抓眼球,副标题主要用来突出案例的关键信息。
②长短适当,主标题一般不超过12个字。
看看华为内部的“马电”案例,只看标题就能让人产生抑制不住的阅读冲动。

主标题:我们还是以客户为中心吗?!——“马电”CEO投诉始末 第5章 悲剧在延续 第1节 没有一个人到现场 第2节 研究怎么回邮件,而不是解决问题 第3节 谁能告诉我2000块板子的来龙去脉

4.实战演练

宝洁的做法是车轮式密集演练,老师讲理论和方法大概总共只有3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学员在不停地演练和反思。演练一共有6~8个案例和角色扮演。到了演练环节,有大演练——全班学员在一个教室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相关人员会统计谈判的成交结果、价格、付出的成本等数据,对所有学员谈判成效进行打分和对比;更多的是小演练——30个人的班级被拆成7~8个组,每组3~4人,转移到一个单独小会议室。会议室里除了学员之外,配一个辅导员、一个教练。辅导员负责组织流程,通常比学员高半级;教练负责点评和反馈,比学员高1~2级。学员基于案例情景,应用课上所学的框架和表格,依次准备并扮演销售,另外一人扮演采购,还有一个学员扮演观察员。每一轮模拟谈判完毕,教练会针对每个人的角色扮演给予详尽的指导,并让他们进行反思和复盘,最后教练对整场模拟谈判进行点评并总结,然后再开始下一轮。
这样两天下来,每个人都进行了6~8轮的谈判和反思,并得到了针对性的反馈。其实宝洁给定的案例背景并不复杂,有些就是租房、卖掉自己的二手音响,等等。但是这个过程完整走下来,我发觉自己有了几个实实在在的变化。第一是心里不怵了。因为谈判对手在模拟中就像我面对的真实客户,经常会虚张声势、故作姿态,原来我经验不足,心里发虚,现在我知道这都是他们的战术,也知道如何应对。第二是真正理解了谈判准备的重要性和方法。其中的谈判准备表中的要点从此以后固化在我个人的谈判习惯之中。第三是深刻领会了谈判三要素的意义,即底线、谈判空间和条件换条件,尤其是初步形成了习惯——凡是给客户一些东西,都会有意识地争取一些东西作为交换。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我跟很多新手一样,被客户一施压,东西就给出去了,完全没有想到还要索要回报。
华大制定了一个硬性指导原则:集训里不超过30%的时间用来讲授知识点,70%以上的时间用来做演练和研讨。怎么做呢?除了订立规则之外,华大一方面花大力气推行“前置在线学习+考试”,让学员在集训前把基础知识内容消化掉;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实战演练的设计方法,让演练越来越专业和有效,靠口碑去赢得委托方和学员的持续认同。
#笔记#在课程中,也增加实战演练。在限制条件下如何开展,先想好替换措施。比如没有教练、辅导员的情况下。

5.两类常规演练的开发要点

演练或者说练习,在大的分类上可以分为两类:认知练习和实操演练。

前者指的是针对知识要点的实践练习,后者则是针对技能运用的实践练习。

为了有针对性地介绍实操演练,我将其分为常规实操演练和复杂场景实操演练。前者特指简单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上机实操、故障维修等,往往指向单一的工作任务或子任务;后者则包括实战模拟、复杂角色扮演、沙盘模拟、游戏模拟等,往往指向复合或者较为复杂的连续工作任务,因此将单独作为一个小节进行介绍。
比如顾问式销售中常见的SPIN销售提问技巧培训中,

  • “四类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所以需要设计一个演练让学员学会区分什么是有效和无效的问题。
  • 这一关过了,再基于给定的模拟情景让学员做一个演练——设计一组有效的SPIN问题。
  • 这两关都过了,才让学员进入实战模拟场景。此时,培训方会给出案例和客户情景,让学员2~3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在实战中应用SPIN提问去挖掘客户需求和引导客户思路。

在这个案例中,前两个练习是认知演练,是针对知识点的实践练习;最后一个练习是常规实操演练,是针对技能运用的实践练习。
之所以在这个案例中把三个环节切分开来,是因为循序渐进的分步训练更加有效,先理解和熟悉基本概念才能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如果还不会走,一上来就要求大步快跑,肯定跌得鼻青脸肿。
#笔记#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庞涛老师的方法,借鉴“脱不花·30天沟通训练营”。认知提前,课堂实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