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丁又专
日期:2020-11-18
image.png
(左上:万龙-万洲焊接创始人;下:文波-众乐投资创始人)

一、收获感悟

1.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博士)创业要走成功,需要多方的帮扶。

大学生创业,要能够走成功,真的特别不容易。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走过去,这个创业项目就直接结束;而且这样的时刻非常多。
但创业,依然是一个值得鼓励与支持的行为,因为创业能够带给人快速成长。

2.创业,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就是创始人。

创业要走向成功,创始人是最重要的。各种艰难至暗时刻,创始人的担当、胸怀、毅力,至关重要。

3.创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创业中培养,特别是坚毅的品质。

创业能力,可以在平时培养;但只有在路上,才能够真正培养。

4.快车道的课程,值得每一个有一颗创业的心的伙伴报名学习。

如果感兴趣,推荐点击链接“学员招募 | 「快车道5.7 - 觉启,营地教育」寻找那个热爱营地教育的你~”进一步深度了解,当然,我也乐意和感兴趣伙伴交流,因为当时自己能够了解到快车道,也是因为快车道往期学员的真诚推荐、分享直接相关。
关注“快车道人才加速器”公众号,置顶,是一个值得的选择。既然推荐,就毫不保留。
快车道训练营线上内容链接,仅仅是训练营很少的一部分。

二、笔记

(比较凌乱,后续再整理)
image.png

image.png
TOM模型(技术、运营、管理)

感觉万博士也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文总必须投一个学生项目,可选择空间很少,40分钟就决定了。

当然,万龙博士的基础是非常好的。
团队(博士研究生等)全部搬到昆山,这是学生团队非常难做到的,也是关键。
两大问题:人、钱。创始人,太重要的,一个公司能做成,真的创始人占了90%。创始人的坚毅,才会有团队成员的跟进。

创始人如果有一点点的波动与动摇,可能就走不过一个关键的重要的步骤了。

亚马逊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也是这个意思,手中有多少可以自由使用的现金,比纸面的盈利更重要。

(文宏博)是的,创业过程中,真的是“九九九死一生”,各种死法都可能有,现金流是很大的拦路虎。而公司真的不行的时候,谁站出来承担最大的责任?
其他团队成员可能一走了之,创始人却是要最后负责兜底的人。当然其他团队成员也有可能自己拿钱救公司,但是这种行为的发生绝大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创始人的感召。所以说来说去,创业公司命悬一线还是悬在了创始人身上。

现在看今晚的视频与学习,才真正感受到快车道教学的不一样,以及价值。
没有前面对万洲焊接的探索(折磨),学员间的交流,那么看今晚的视频就没有这么感觉。

今天的视频,也明白了:
(1)创业核心能力,必须在创业路上才能够获得到。当然,创业前可以打下一定基础。
(2)高管创业成功率不高,是因为很多时候,只有创始人一人,会真正经历创业/企业发展的至暗时刻;即使是团队成员,可能感受的级别也低很多。
(3)初创企业遇到绝境时,创始人去求爷爷告奶奶找钱、借钱、卖房,是天经地义的;但团队成员,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能被创始人引为知己,同时创世团队成员要做出借钱、卖房的决定,需要克服的家庭压力也会比创始人要大很多。

创业团队重要团队成员离开后,恰好也是公司融资关键时刻,离开成员与创始人之间的关系好坏,可能就决定了企业融资的成败(万洲焊接郭总的全局思维,创始人万龙的心胸,值得学习)。
(文宏博)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创业成功后的创始人的光鲜亮丽与巨额财富,鲜有人关注更多倒掉的公司与苦苦挣扎的公司的创始人的艰辛与委屈…未尝真正地作为创始人创业一把去体会,很难悟出一二三。快车道也是尽可能设置一个场景,让大家代入还原,沉浸式地去感受这些内容。

刚才文总谈到进入快车道的学员,如果愿意继续走下去,可以在万洲焊接中建立哪种联系?

自己想到,是否可以在万洲焊接对外展示(新媒体)方面,做一部分工作呢。

万龙与文总,针对万洲焊接的5年畅想(2020-2025),感受到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的博弈,以及扶持方式。一方面需要打铁自身硬,他人才愿意帮扶;另一方面,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对企业发展也至关重要。

初创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万龙也做了完整的诠释。

明白。也理解了文总讲的一句话:通过快车道L2培训的学员,对万洲焊接的感情,其实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不管是否加入到万洲,都是万洲的朋友。

因为了解,才可能有深爱。

万洲对快车道的回馈,其实也是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投资(人的投资,营销的投资)。

与政府合作,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合作。政府给的钱,比如1000万,基本上是纯利润。在能够完成指标的情况下,尽可能拿到政府的钱。科大讯飞,大部分利润,都来自于政府补贴。

借借借、融融融。融到不同的人。

黄冠伟,0.0班学员等,快车道学员的评价(实习生、投资人等)。

哈工大背景,人靠得住。
人真的努力,惠州万洲负责人,成长性很强。李阳。
两个计划:高级人才计划(管培生)。

人才的两个方面:理念、行为。

文总:(1)对人的布局,快车道;(2)新能源产品布局。
2016.3,钱到位后,真正做;目前发展到100人。

再畅想5年,万洲会在什么发展?
毕总沟通,3年内在某个板上市;5年后做到营业额10亿;做到足够的影响力,2-3个国家标准。
顶级的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总结出来)。

文总展望5年:
1.自身不够硬,别人想帮也帮不了。
3年左右,输送30个左右的高质量快车道成员。
新能源的产业布局,机构的资源,全球网络,都可以用。

内部员工的高管团队培训,持续进行。

自己:万洲焊接的新媒体发展方面,自己可以做出一些工作。
《公司的力量》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可以看到多远的未来。

拿到博士学位:比别人付出多;善于思考与总结。

万龙与文总,针对万洲焊接的5年畅想(2020-2025),感受到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的博弈,以及扶持方式。一方面需要打铁自身硬,他人才愿意帮扶;另一方面,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对企业发展也至关重要。

初创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万龙也做了完整的诠释。

明白。也理解了文总讲的一句话:通过快车道L2培训的学员,对万洲焊接的感情,其实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不管是否加入到万洲,都是万洲的朋友。
因为了解,才可能有深爱。

万洲对快车道的回馈,其实也是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投资(人的投资,营销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