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丁又专
日期:2021-06-10

原文标题:需要的知识(以后写一篇,其实我们教的内容,或者大学生学习内容,最好是项目驱动,刚刚需要时提供)。
image.png
时间过得好快,一个学期就快结束了。今天上午有事来到创业学院,看到办公室的书架上有很多非常棒的书,于是暂借来一读。

一、个人设想

大学通向创业:传媒学子创业案例萃评》,该书2016年5月出版,主要故事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3级12位在校学子访谈后撰写。不仅写了校友创业者的故事,更有访谈者手记,为全书增色不少。从出版时间来看,学生大概是在大二时进行访谈并撰写相应的故事。

看着自己的学长学姐的创业故事,以及听其大学时的经历,肯定比听马云、任正非等创业故事要更能够打动我们年轻的在校大学生,特别是本学院、本专业的大学生。

设想:我们做一本类似的创业案例访谈集,当然在2021、2022年,我们不仅可以有文本+图片的故事,更可以有访谈视频等。
那做好这个事情,需要哪些支持呢?
1.谁有校友资源等联系方式,并介绍呢?
有哪些校友创业者,这需要就业办、校友会等支持。
2.谁特别关心浙传校友创业案例呢?
谁特别关心,并对此有期待呢?创业学院、就业中心、校友会等。
记得上学期创业学院项目申报,好像就有这样一个招标项目。
3.谁愿意参与拍摄呢?
有一定功底的浙传学生,比如新闻与传播学院、电视学院、文管学院、设计学院、媒创学院等。这里贯彻校友是哪个专业的?拍摄团队的负责人优先选择该专业或该学院(不局限该专业)。
人贵精不贵多。一个校友访谈,就一个访谈者+一个拍摄者即可(提前问清楚,是否可以同步拍摄;并说明所有后期公开的素材,都会请其审阅,保障真实性)。
但拍摄,有可能会让其不自在。也可以拍摄一些公司场景。——甚至可以延申一下:跟踪拍摄一个公司的项目操作。把公司的业务流程梳理出来(可借鉴得到的“知识萃取”方法,可以作为后面的延申项目)。
4.如何证明这件事可行呢?
可以先低成本拍摄1-2个在校或学校附近的创业校友,并整理出来,作为DEMO,并编写相应的制作流程,进而吸引创业学院的支持。
5.如何拉到书籍出版的赞助呢?
创业校友,以及相关的出版资助。征求创业校友的意见,说明如果赞助,只会列出赞助名字,而且是按照姓氏笔画来排序,而不会按照赞助金额排序。(或者最好还是访谈为访谈,不涉及到利益相关者;资金从其他地方筹集即可)
6.如何保障创业案例的质量呢?
包括访谈准备、访谈、现场拍摄(根据访谈者的出境度,确定合适的拍摄方式,尽可能减少摄像对访谈的干扰)、案例撰写、视频剪辑等,都要在摸索中探索出一个标准出来,至少先做到60分。
7.何时启动?
今天就可以征集一下朱世财伙伴(浙传创业就业协会创业部发起人之一,也是创业者)的意见。咨询是否具有可行性。
提供上面书籍中一个创业故事(整个校友案例结构:校友故事、校友创业项目案例、访谈手记、点评)。

二、读书摘记

摘记几段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
image.png
《行走的人生》P008